為什么同一個行業領域里,有些企業獲得顯著的成功,并持續發展下去,為什么有些企業卻遲遲見不到效益,最終不得不面對失敗的結局?根本原因就在于企業是否能夠正確制定出一個適合企業自身發展的戰略。
企業經營戰略所呈現的企業文化,蘊涵的企業價值觀對于企業具有很大的感染力,它將企業的員工緊密團結起來,將公司上下凝聚在一起并時刻感召著每位員工,根植于每位員工內心深處,從而忠實于企業,與企業共進退。企業價值觀也決定員工如何看待他們自己,進而如何看待整個企業。但當企業發展成熟之后,這種企業價值觀很有可能會成為一種凝固的、一成不變的教條或規則,企業上上下下都會認為企業的這種文化價值觀是不可以改變的,企業一直是這樣運作,并持續成功,那么就不能、也沒有必要改變。而企業的價值觀一旦發展到這樣的情況,那它就不再具有感召力,也不再能夠有效激發員工的靈感以及他們的創造力。這時的企業價值觀便固化為一層堅硬的外殼,嚴密包裹著企業,故步自封,難以進步。寶麗來公司就是這樣的一個事例。
寶麗來公司自成立以來,技術就是寶麗來公司建立的明確價值觀—技術是第一性的。于是寶麗來公司大量投資在研究和開發之上,不斷研究、開發新產品,這使得寶麗來公司因為照相技術方面突出而領先于同行們。但寶麗來公司在注重技術的同時,卻忽略市場營銷以及財務管理等其他方面。企業一方面投入了大量的資源用于研究和開發,另一方面卻不知道客戶到底需要什么,什么樣的產品和服務才是顧客所真正想要的,也不知道先進的技術能否讓客戶感興趣。寶麗來公司對其技術太過于樂觀,于是最終還是沒能成功。
另一個事例是皇家殼牌石油。殼牌石油公司的總裁曾經是一個強權并且具有納粹傾向的人物—享瑞·迪特汀。后來,殼牌石油公司的董事會付出了沉重的代價,好不容易將享瑞·迪特汀趕下臺。由此殼牌石油公司對獨權專政深惡痛絕,于是,該企業形成了一種強調獨立性和分權的企業價值文化,并且這種企業價值觀滲透到公司的經營管理中。在進行海外擴張過程中,企業的這種經營理念給了當地經理很大自主權,因此也是屬于一種分散型的組織管理架構。一段時期,這曾經促進了殼牌石油公司在全球的發展。但進入20世紀90年代之后,隨著全球石油價格持續下跌,這種分散型的組織架構就開始阻礙公司規模和效益的發揮,企業也難以削減成本。
由于對企業形成的企業戰略過于自信,這兩家企業都付出了慘重的代價。因此,也可以看出在制定企業發展戰略時,過于樂觀的風險是巨大的,有時這種樂觀來自于企業經營者本人,另外,企業整體氛圍也會使企業經營者有這樣的錯覺,認為企業現在很好。通常情況下,如果向企業的高中層主管、普通員工發問,無一例外地都會認為企業老板本人是做決策的人。傳統認識上也認為,企業搞得好不好,關鍵靠的就是企業經營者本人。
但實際上,企業成敗的決定因素并非只是在于企業經營者本人,或者在于高級管理層,而是在于一批中層的新型管理者,他們敢于創新,敢于改革,他們才是企業真正的改革領導人。但是在現有的國內企業中,沒有哪一家企業的中層管理者能夠真正擺脫高層管理的意志,真正敢于進行自己的突破創新,敢于嘗試和改革,哪怕這個改革是多么先進、管用。事實上,只有高層和中層之間的思路合拍,才能步調一致,進而推動企業發展,實施企業的改革。
準確地講,其實是企業的高層決策者及企業中層的管理者,二者共同決定了企業發展的成敗,他們是缺一不可的。對高層決策者來說,推行改革不僅是打破舊有格局,更多的是要改變企業中傳統的觀念。改革時期的關鍵,往往是要注意保持傳統與改革之間的平衡,才能平穩過渡。在這個進程中,如果企業在中層的管理者中有一些關鍵的管理者,他們真心支持改革,并切實付諸實際,那么企業改革的風險和阻力顯然就會小得多,因而順利完成企業重大改革的成功概率也會相對高很多。這樣企業經營者必然會越來越有信心。
事實證明,事必躬親、親力親為,絕非能夠成為一個高明的領導,也不是一個成功的企業經營者的上策,而企業經營者的魄力,恰恰就在于他能否在把最合適的人擺在最正確的位置上,知人善任,善于調動中層管理者的潛力,發揮每一個管理者的關鍵作用。通過這種方式發展和壯大企業的改革隊伍,就可以任憑風浪起,穩坐釣魚船了。對于企業來講,企業的每一位員工都能夠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是最重要的,每個人都做好自己該做的事,那企業的整體就會秩序井然,成績便很容易有大的起色。
而關鍵的問題是,現有企業通常企業經營者指到哪里,企業管理者及員工就打到哪里,這樣的完全服從命令,雖然也看似上下齊心,實則很容易就灰心喪氣,最終也不會是一個好的企業。這種管理模式實施的同時,也讓企業經營者無意間產生了一種對于企業自身,內部人員齊心協力、共同發展的錯覺,便會對自己所做的企業發展戰略過于自信,那么,顯然不會太容易成功。一個企業就好比一盤棋,這盤棋中每顆棋子都有自己的作用,“決策者怎么說,我就怎么做,出了錯責任不是我”的這種工作態度和方式,表面上看似服從安排,努力為企業奮斗,但實際上缺乏根本的,與企業風雨同舟的信念。每一個稱職的員工都會想到整個企業的效益,要在其位,謀其職,也要相互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