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讓玩具發揮最大教育作用
- 玩出來的智慧(1~2歲)
- 黃繹霖
- 1616字
- 2015-06-03 23:27:56
做孩子的健康衛士
在2歲以前寶寶基本不具備自主選擇玩具的能力,都是在成人的安排下“被”選擇,因此我們有責任為寶寶把好玩具質量這道關,做有毒物質的過濾器和檢測器,做孩子的健康衛士!讓孩子的身體免受不必要的侵害。以下這兩個檢測不但要做,而且要做精!
一、安全檢測:不管是自制的還是購買的玩具,除了產地、質地標準,衛生安全外,在拿給孩子前都需要檢查以下兩點:
①是否有味:不論是布質、塑料還是木質的,如果有異味且刺鼻,一方面可能是玩具的選材不符合嬰幼兒產品的標準;另一方面可能是顏料不是環保原料,所以一定要慎重選擇。
②是否易脫落:主要針對細小配件和顏色,若不檢測好,一旦脫落被寶寶吞食,后果則不堪設想。
二、適宜檢測:我選的適合寶寶!這是原則,也是規律,我們可以根據前面講述的1~2歲寶寶的發育特點,為寶寶選擇適合其年齡段的玩具。
①外購的一定要看是否標明適合的年齡。國外對適宜0~3嬰幼兒的玩具管理非常嚴格,只有通過檢驗和試驗,證明是適宜此年齡段孩子玩的玩具才能標上適合年齡“0~3 years old”的字樣。
②難易適宜原則。類型、款式、拆裝都必須以孩子的精細動作和認知能力的發展水平為依據來選擇;避免過難,孩子幾次三番“玩不轉”,容易產生沮喪、失敗和受挫的消極情緒;過易,孩子的好奇心易于滿足,孩子會覺得沒意思。所以要讓孩子“跳一跳就能摘到果子,跳兩跳能嘗到果子”,這樣才能為孩子積累快樂、成功的積極情緒體驗。
玩具擺放的分類方法
以前的孩子一個抽屜就可以玩上半天,在里面裝上鞋子,系根繩子在把手上,當小車拉得到處跑;把斗翻過來坐在上面當汽車“嘟嘟”,你推我、我推你……可現在呢,這玩具天天在孩子眼前,難免有視覺疲勞,常常是看見了像沒看見一樣,況且新奇感一過,玩具又多,孩子根本就沒心思去琢磨什么玩法,所以,把玩具收起來,過一段時間再拿出來玩玩,說不定又有新的玩法呢!閱讀有閱讀角,玩具也有玩具角,房間大的可采用儲物架式的擺放,房間小的則可用儲物箱歸整,總之是將玩具收起來,便于整理,這樣既讓孩子保留了對玩具的新鮮感,又能逐漸地培養他管理自己物品的能力和責任心。
玩具的擺放有兩個原則:一、下重上輕,從高到低原則;二、分類平放原則,即把重的、高的玩具放在最下面一層,便于寶寶拿取。
可以按照以下四類進行歸類和擺放。
1.大運動訓練類:如健身架、球類等。
2.精細動作訓練類:如細柄的撥浪鼓、瓶子、罐子、手指玩具、紙筆、畫板等。
3.認知能力訓練類:如旋轉風鈴、吹塑玩具、積木、拼插型板、積木(屋)、套桶、配對接龍等。
4.社交能力訓練類:布娃娃、鏡子、毛絨動物等。
玩具給予得當,才能激發孩子的智能發展
玩具歸類擺放后,每天拿取玩具的數量也要有合理的、有效的方法。
1.數量的把握:每次拿出來3~5件即可。
2.自選或他選。建議1歲以下由成人幫助選擇;1歲以上則由寶寶自己選擇。
3.功能搭配。激勵寶寶從功能上去考慮玩具的搭配,從而進行選擇。如,小提籃、球、礦泉水瓶。
玩具不在多,而在于如何玩。如果有很多玩具卻不會玩、不會用,其實還不如沒有。孩子在每天對玩具的自主選擇中,逐漸學會思考如何搭配玩具才更好玩,一種玩具怎樣能玩出更多的新花樣,這樣,不僅充分發揮了玩具的作用,而且使孩子的主觀判斷能力得到提升,調動了他的想象力,更激發了他的創造力。
游戲5 收玩具1
玩具玩具我愛你,
寶寶玩得笑瞇瞇。
大玩具,小玩具,
我來把你送回去。
輕輕拿,輕輕放,
我的小手真能干!
游戲6 收玩具2
目標:
通過兒歌中的言語引導,培養寶寶的秩序感,給寶寶建立規則意識。
黃老師教你做:
這兩首兒歌各有各的側重點,家長可以根據寶寶的具體情況來進行選擇,比如,平常手重的孩子就可以用《收玩具1》來引導,培養他愛護物品的意識。
平時還沒有養成收拾整理玩具意識的孩子,就可以用《收玩具2》來引導,讓寶寶通過每天重復“哪里拿的放回哪里去”,建立歸位的意識。
玩具玩具我愛你,
寶寶玩得笑瞇瞇。
大玩具,小玩具,
哪里拿的放回哪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