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情商高低決定人生成敗
- 世界上最神奇的24堂情商課
- 白小波編著
- 1357字
- 2015-06-02 23:31:32
1995年10月,美國《紐約時報》專欄作家丹尼爾·戈爾曼出版了《情感智商》一書,把情感智商這一研究成果介紹給大眾,該書也迅速成為世界范圍內的暢銷書。隨著人類對自身能力認識的深入,越來越多的人認識到在激烈的社會競爭中,情商的高低已經成為人生成敗的關鍵。
青島港以前只是一個無名小港,港口的新任掌舵人常德傳緊跟時代步伐,發展集裝箱裝卸碼頭后,港口依然為沒有充足貨源而發愁。然而一次災難給他帶來了重大轉機。
1995年1月17日,日本阪神發生大地震,整個大阪碼頭陷于癱瘓。此時,受損失最大的是擁有大量國際貨源的中國遠洋運輸集團。因為大阪是中遠集團的一個重要中轉站,而現在船進不了港,導致運貨拖期,就意味著要向貨主賠償大筆外匯。就在這時,具有全球化意識的常德傳機敏地意識到:中遠此時一定急于尋找新的中轉站,青島港的機會來了!
于是,他當即給中遠集團發了電報,一方面是對中遠的損失表示慰問,更主要的是向中遠提出了將中轉站由日本移至青島的建議,并一再表示:無論中遠方面有什么困難,青島港都幫它解決!同時,常德傳帶病連夜趕往北京。
時任中遠總裁的陳忠表正在與其他中遠高層召開緊急會議。常德傳就一直坐在會議室外面等。會議開到午夜12點半,常德傳就在外面等到午夜12點半。與陳忠表見面時,陳忠表一連提出17個要求,常德傳馬上表示:“你的困難就是我的困難,你提的任何條件我都答應。”
雖然中遠也擔心青島港的硬件實力,但被常德傳的執著追求與真誠所感動。于是,在次日晚飯前,中遠與青島港就此重大合作達成了共識。1995年2月2日,正值春節,一紙傳真告知:第一條中遠貨船“高河”號即將到港。為此常德傳放棄與家人團圓,船剛到港,常德傳馬上帶領有關人員親自上船對全體船員進行慰問,并保證把因改線而耽誤的時間給奪回來。當按時裝卸完畢之后,常德傳又親自發電報給中遠集團,告知一切進展。
通過這件事情,中遠集團充分感受到青島港的誠意與辦事效率。于是,2月9日,萬分滿意的中遠集團與青島港正式簽署了轉運協議。青島港自此一舉成為國內第一家國際集裝箱中轉港。
常德傳的傳奇是高情商的表現。首先,他能及時意識到商機的到來,而且充分地利用這個商機把青島港變成了國內第一家國際集裝箱中轉港。其次,在與中遠集團合作的過程中,他很真誠,而且言出必行,這種高情商的表現打動了中遠,為青島港帶來了新生。如果說智商測試的是你適宜從事什么工作,那么情商決定一個人能否成功。情商在成功的因素中所占的比重是不可忽視的。情商為人們開辟了一條事業成功的途徑,它可以使人們擺脫過去只講智商所造成的定論,人們完全可以通過自身的努力成為一個情商高手,從而改寫自己的歷史,走向成功的殿堂。
培根曾經說過:“讀書的目的不在于它本身,而在于一種超乎書本之外的,只有通過細心觀察才能夠獲得的處世智慧。”卡耐基也說:“一個人的成功,約有15%取決于知識和技術,85%取決于溝通——發表自己的意見的能力和激發他人熱忱的能力。”而這些能力都是情商作用的表現,同時也是一個人走向成功的資本。
你的人生正如一輛全速行駛的列車,而你的情商為它提供足夠的動力,決定它前行的方向。一個人事業上的成功,需要有正確的思想和理念的指引。真正具有建設性的精神力量,蘊藏在左右一生命運的情商中。每時每刻的精神行為,會對命運產生決定性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