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任人唯賢
雞跟前世仇敵黃鼠狼發生了戰爭,家犬和山上的野雞為當指揮進行了爭辯,并告到雞王面前。
家犬說:“黃鼠狼最怕的是我,在戰爭時,讓我當首領好滅掉黃鼠狼的威風。”
野雞道:“不行,我來自于森林,很少與黃鼠狼打交道,他見我的外表和長長的翎毛肯定會嚇得投降,在戰爭中,我應當指揮。”
雞看見野雞跟自己是同類,便有了私心,就讓野雞當上了指揮。
戰爭打響了,最終野雞帶領的雞群全軍覆沒,成了黃鼠狼口中的美餐。
雞任人唯親,以野雞為指揮,最終使雞群全軍覆沒,遭到了用人不當的報應。
在企業的經營管理中,人才至關重要。選拔人才是任人唯親,還是任人唯賢,這是企業成敗的關鍵。在世界科技日益進步的情況下,企業要發展,就必須以當代最新科技成果來裝備自己,而要達到此目的,必須要充分掌握、運用這些裝備,并不斷把這些裝備援給創新的人才。企業成功的妙訣,在于領導者恰當地選用了人才,而且對人做到又培又養,從各方面去關心他們,使他們能團結在自己的周圍,為他們的企業服務。
【事典】豬鬃大王古耕虞:任人唯賢成偉業
舊中國豬鬃大王古耕虞經營企業時,特別注意搜羅人才,培養人才,他認為,一個企業的興衰,很大程度上取決于經營管理人才。因此,古耕虞在這方面花的精力不少。他培養人才的經驗是:既要培,又要養。培,就是幫助他們樹立對企業的信心,掌握商品知識和其他經濟方面的有關知識;養,就是企業的各種待遇和他們的前途是穩妥可靠的,培和養這兩方面是相輔相成的。
古耕虞招收職員的要求是:中學生,預備為二年至三年,然后升為正式職員;大學生和留學生,進來就是正式職員。職員分5級,多數人每年升1級,約有百分之十幾升2級,百分之幾升3級。在前途教育中,使他們明白,只要好好干,兩三年內就可以養家糊口,成為公司的股東,五六年后就可生活得比較優裕。
古耕虞父親辦企業時,取名“古耕記父子公司”,大有“傳諸萬世”之意。古耕虞接手后,大膽地開放股權與外姓,他宣布企業是社會上的事業,不是姓古的能獨占。他認為,對于誰能擔任董事長總經理,要選賢任能,不是只有姓古的才能當,所以,古耕虞時期,整個公司的領導層中,姓古的不過幾個人。大多數經理、助理都是從外面聘請來的,有些還是古耕虞“三顧茅廬”從其他地方請來的。后來古耕虞搜羅國內人才不足,還請了10個美國人5個德國人充當技術顧問。
1946年,古耕虞在美國設代表處,公司大多數人向他建議任命他胞弟古大閔為宜,因為他胞弟是美國明尼蘇達大學的經濟碩士,但古耕虞卻認為不可,認為弟弟雖然學歷高,但他沒有實際經驗,不足為任,而另派別人充任代表,古大閔僅作普通職員。古耕虞認為人若不以才能為依據,僅憑親情關系,不但不能服人,還會阻礙企業的發展。
由于古耕虞堅持任人唯賢,他手下招攬了一大批人才,他的公司有這批人才做后盾,發展越來越大。也成為當時國內少有的大企業。
一句話點評:會用人企業才有大發展。
2.優秀的管理者站得高還要看得遠
一只蜘蛛帶著他寵大的家族尋找親家,他很想找一個安全的地方棲身,就親自率著他的幾個孩子尋找,它們拼命地尋找,找了好多地方都沒有找到。兩天后,他的大兒子對他說找到一個非常安全的新居所。他就跟著大兒子來到新居所,發現大兒子說的安全居所是一個門的鎖眼,里面又黑又窄,一般人不容易發現。他看后非常高興,認為鎖眼比任何地方都保險。回去后,他對全家人說:
“新居所這正是我理想的避護所!”
聽了他的話,二兒子說:“那邊,在屋梁上,我們那個地方,極其隱蔽,任何人都不會發現的,可以織網捉蒼蠅。”
“這邊,”我們可以張開另一張網捕蟲子。三個兒子望著樓梯說。”
這個蜘蛛都拒絕了,認為那里沒有鎖眼這里安全,就帶著家人住到里面在去了。
住了才半天,它們聽到響動,好像有人來了。來人是這間房子的主人。鑰匙叮叮當當地響了一陣后,對準了鑰匙眼,把蜘蛛和他的家族頂得死的死,逃的逃。
蜘蛛雖然處心積慮,但是由于目光太短淺,最后鉆在鑰匙眼中被人類開門頂死了,真是可悲可嘆。
企業管理中,也有許多企業領導由于目光太短淺而使企業走向滅亡。
所以,作為企業的領導一定要具有長遠的目光,才能把企業壯大而不至于走向衰退局面。企業管理者只有具備長遠目光,才能采取人才的建議。
【事典】通用總裁韋爾奇:把公司推向全球化
韋爾奇執掌通用之后,敏銳地發現,企業的環境正在改變:通用的競爭對手日益非美國化,通用有許多重大機會發展海外市場。
20世紀80年代初,那時大多數商人眼光僅限于本國,根本還沒有全球化經營的觀念。事實上,經濟發展處于領導地位的美國,大多數公司首腦對全球化市場深感困惑。多年來,他們的經營是以美國市場為中心——因而他們認為沒必要去改變這種狀況。
韋爾奇確實是商界奇才,他以敏銳的眼光發現改變勢在必行,否則通用就會坐失良機。韋爾奇將全球化視作通用面臨的巨大機遇,并毫不猶豫立即采取行動,以適應日益明朗的全球化經濟。
1987年,韋爾奇的全球化革命開始了。這年6月,韋爾奇遇見法國最大家電公司湯姆森的總裁阿蘭·戈梅斯。在半個小時的會談后,兩位心有靈犀的總裁達成一項符合韋爾奇策略思想演進的交易。雖然這項交易的規模比以后購買美國無線電公司的交易小很多,但它卻標志著通用已開始實行它重大的策略改變。
通用同意將每年30億營業額的消費性電子部門和湯姆森公司的醫療顯影單位交換。通用是美國電視機和錄放像機的第一大廠商,而湯姆森每年在歐洲市場的X光機及其他醫療診斷器材的銷售額,約為7.5億美元。此外,湯姆森需付8億美元給通用。
這是韋爾奇職業生涯中最成功的交易。通用以賬面價值出售經營困難的電視機企業:盡管它擁有美國25%的市場,在世界排名第四,但是經營無利可圖。韋爾奇指出:“第三流的球員沒有上場的機會,在電視機方面,我們已經是強弩之末;我們有過美好的時機,但是突然之間,電視機企業需要支出4億美元的成本。”
湯姆森公司當時也在賠錢,但是它擁有歐洲醫療顯影設備市場10%的占有率,通用醫療設備系統的領導人認為,這是確保長期繁榮必須支付的代價,通用在美國醫療顯影市場的領導地位正受到西門子和東芝的威脅。
全世界有一半左右的CAT掃描器、X光機和其他診斷設備在美國以外銷售。通用的醫療設備系統(GEMS),在海外市場銷售只占總營業額的10%。這個以密爾沃基為基地的事業只有一個主要的海外分支機構,通用擁有75%股權的合資企業橫川電器制作廠。它原先是通用在日本的經銷商。這個合資企業——橫川醫療設備系統——或稱為YMS,結合GEMS的技術和日本小型化的專長,專門制造中價位的CAT掃描器。即使有YMS的合資企業,GMES的主管認為:“我們還有重大的不平衡,顯然我們必須走向全球化。”
在和湯姆森的交易中,韋爾奇一次解決兩個問題:在結束一項從未達到韋爾奇標準的企業的同時,也鞏固了GEMS,它使通用的現金收入增加到27億美元。
然而報界認為這一次交易通用嚴重違拗美國民意,韋爾奇則認為創造工作的最好方式就是打擊競爭者,這是數一數二原則的重點所在。
在20世紀80年代中期,通用就是根據這個最基本的策略信條,放棄本國的經營環境。早先,通用還以它在美國市場的地位衡量旗下企業的競爭優勢。到1987年,韋爾奇宣布:“對我們而言,數一數二的原則必須應用在世界市場的地位上。”企業之間在國際市場上發展實力的弱肉強食,使總裁相信,本國市場上的領導地位,不再是成功的保證。
韋爾奇認為:在20世紀90年代,全球化是理所當然的事。企業成功的規則只有一個:國際市場的占有率。在某一個國家之內成功,還不足以保證企業能夠存活。獲勝的公司——那些能夠掌握命運的公司——全靠開發全球市場獲勝。
把眼光瞄向全球,這就是韋爾奇高瞻遠矚之處。
一句話點評:領導者看得長遠,公司才有美好前景。
3.發現了人才,還要會使用人才
在一個很遠的地方,生活著幾個動物部落,每一個部落都形成獨立的王國,就像人類社會的每個國家。
國與國之間難免要互相競爭,各個部落的首領都意識到了人力資源的重要性,于是展開了一場人才爭奪戰。
其中有一個叫秦天的部落居住在一片貧瘠的土地上,生活條件十分差,肉食動物有時候為了裹腹,都不得不改吃植物。在這樣的國度,人才顯得尤其重要。
“我向來是求賢若渴,可我們秦天的條件實在太差,”有一天,獅子大王哀嘆道,“幾個部落里的知名謀士,我都私下拜訪過了,可沒有一個愿意到我們國家來。”
獅子大王的眾多大臣也跟著一片哀嘆,都說挖不到人才,國家會更加落后,國家落后更加找不到人才,如此陷入惡性循環,總有一天國將不國。
就在這時,一只小螞蟻站了出來,高聲說道:
“大王,依臣之見,不妨轉換思路。”
大臣們都把眼光轉向說話者,看清是一只小螞蟻時,都露出鄙薄的笑。
螞蟻在這個國度的地位十分低下,幾乎沒有哪一種動物看得起它們。這時,好幾只動物沖小螞蟻說:“小小螞蟻,你懂得什么,別煩大王了!”
“哼,一只螞蟻會有什么高招,我看大王還是別浪費時間聽他說話啦!”
獅子大王卻微笑著鼓勵小螞蟻說下去。
“臣以為,我們以前都是把目光放在幾個部落的知名人士身上,現在不妨轉換一下思路,把目光放在市井之中。”螞蟻非常認真地說。
眾大臣聽了他的話,笑得前仰后合。
“市井之間,也有人才?無名小輩,豈能治國安邦?”一頭大象揚著長鼻子說。
“螞蟻人小目光更短淺,我看他的話還不如別說”。一只老虎鼻孔朝天,嘲笑著說道。
獅子大王再一次喝住眾大臣,讓小螞蟻繼續說。
“任何一個人才,無論他如今知名度如何高,他都曾經是無名小輩,曾經被埋沒于市井之中,”小螞蟻說,“這些人才今天有了知名度,自然身價很高,我們這樣的國家,沒有財力請他們來,即使傾全國之財請來了,也難以伺候,弄不好他中途拍屁股走人,落下一個爛攤子讓我們沒法收拾。而市井之中,如今有些人的才華,并不在知名人士之下,只是沒有被發現而已。這些市井人士,我們重用他們后,他們會見我們是發現他們的伯樂,他們必會感激于我們的知遇之恩,必會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去。而且,這些人才因為不知名,根本沒有人去請他們,從供求關系來說,他們不可能要價太高。”
一席話,說得動物們心服口服。
獅子大王也感到心頭豁然開朗,它當即下詔,招天下賢士,不求學歷,不論知名度,只求真本事。
此詔一出,各個部落的市井中人,都去應聘,三教九流,人才還真不少。
就這樣,秦天部落利用很少的財力,就網羅一大批人才,依靠這些人才,秦天部落很快發展壯大,成為最富強的一個動物部落。
我們發現一個現象,現在很多企業在找人才時,越來越重視人才的知名度,某個人在行業中有一定知名度,便常常有人想方設法去挖他。
個人也有品牌,知名度是其品牌的一部分。具有一定知名度的人,通常都不是平庸之輩,但也不能排除有的人是徒有虛名,因為人的知名度和企業的知名度一樣,是可以炒作出來的,比如一些所謂的美女作家,在青少年中的知名度比一些文學泰斗的知名度還高,你總不能說美女作家勝過文學泰斗吧。
還有一個問題是,知名人士的待遇通常都會很高,投入與產出是不是成比例,也該作為人才聘用的一個重要原則。
才能,是用人的唯一標準,諸如學歷、資歷、名氣等,都只能算作附加參考條件,西華公司的成功,已經充分說明了這一點。
不要被那些四處跳槽,滿天飛的知名人士所迷惑,當心盛名之下,其實不符。
【事典】西化公司創始人薩耶:善于發現和使用人才
美國著名的西華公司(原名薩耶·盧貝克公司)的創始人理查德·薩耶是做小本生意起家的,他的事業發展到后來那么興旺,連他自己都感到吃驚。
他的成功在于他善于發現人才和使用人才。
薩耶最初的時候在明尼蘇達州一條鐵路做貨物運輸代理業務。做這種業務,有一件令人頭痛的事情,那就是有時收貨人嫌貨物不好而拒收,收不到貨款不說,還倒賠運費。真是賠了夫人又折兵的慘勁經過一番考慮,薩耶想出一個損失較少的辦法,就是用他想到了郵寄方式送貨。
這一方式非常成功,薩耶的同行見此,紛紛仿效,有的善于在本模仿中模索經驗,因此,有很多同行比他做得還好,有“青出于藍而勝于藍”的趨勢。薩耶意識到要想生存,公司必須擴大規模。可擴大規模就得有得力的人手相助,而這得力的人手,一定是人才。
他叫盧貝克,到圣保羅購物,沒想到迷了路,徘徊在夜色下。
經過一段時間的招聘,薩耶對招的人都不滿意。眼看同行一天比一天壯大,他內心十分著急。有一天,薩耶在月光下散步,一個到圣保羅購物的男人迷了路,見到薩耶,他就向薩耶問路。在和這個人說話中,薩耶從他的說話中斷出此人思維敏捷,談吐間,有一股常人沒有的風度,心里對他產生好感,于是邀請他到自己的小店中休息。
在小店中,薩恥得知他在盧貝克,就向他講起自己的公司,盧貝克說了自己的觀點。薩耶非常欣賞盧貝克的經營思路,薩耶聽后十分贊成。盛情邀請盧貝克加盟,兩人一拍即合,“薩耶·盧貝克公司”就在那個夜晚誕生了。
兩個商界才子搭檔,生意突飛猛進,開辟了多種經營,突破了運輸代理范圍。
合作的第一年,營業額達到40萬美元,為薩耶單干時的10倍。他們當時還是一家小店,這樣的營業額,在同行中已經是遙遙領先了。
合作的第二年,生意更加紅火,兩個人開始感覺到力不從心。
“也許,我們兩個都不是天才。”有一天,薩耶苦笑著說。
“這句話我早就想說了,可怕你泄氣才沒有說,”盧貝克說,“我們去請一個有能力的人一起干,如何?”
薩耶當即表示同意,可是,去哪找這么一個人呢?他們要找的,是一個能夠經營上百萬美元業務的總經理,而不是一個小伙計。這樣的人,在這個行業中本來就很少,即使有,也早被更大更有實力的公司請走了,哪輪得到他們這樣的小公司啊。
經過一番忙碌,他們都沒有找到合適的人。
“我們是不是換個思路呢,到平凡的小商人中去尋找吧?”有一天,薩耶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