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這卻從反面給袁世凱一個教訓,不蒸饅頭蒸口氣,他一定要出人頭地不可。
于是袁世凱打定主意南下廣東潮洲,因為袁世凱的父交周馥在潮州任潮州府知事兼辦潮關。周馥,曾任李鴻章文牘,很為李鴻章所器重。袁世凱在周馥手下干了一段時間。周馥幫助他捐了一個正五品的同時,并且給李鴻章寫信,把袁世凱推薦給他。終于,袁世凱發跡了。
后來,袁世凱官至直隸總督時,他的那位小舅子從鄉下跑到天津,找到袁世凱,希望能借姻親而謀個一官半職。袁世凱倒是“來而不往非禮也”,回話說:“外面無事可做,還是在家里呆著好些。”后來,袁世凱做了大總統,這位小舅子又從鄉下追到北京,袁世凱只見了他一面,支了一些路費,就再也沒有下文了。
一個人沒落失勢時,陷入遭到眾人漠視的狀態,原來交往密切的人都離他而去,如果你此時伸出援助之手,與之交往,他就會心存感激,銘記一輩子,這就好比買了“原始股”一樣,日后必有超出想象的回報。你的朋友當中,有沒有懷才不遇,暫時很不得勢的人,如果有的話,不要疏遠和冷落他,應該伸出熱情之手,給予幫助和關心。一旦他日后否極泰來、時運亨通,他第一個記起來的就是你,他第一個要還人情的當然是你,到那時你找他辦事情他肯定也會伸出熱情之手的。這是做人的一種“心機”,也是成功的一種手段。
世事滄桑,復雜多變,起起伏伏,實難預料。昨天的權貴,今天可能成為平民;巨富大款,一夜之間也可能一貧如洗。從人生的角度來看,人們不可能一帆風順,挫折、背運是難免的。當人們落難的時候,正是對周圍的人們,特別是對朋友的考驗。遠離而去的人可能從此成為路人,同情、幫助他渡過難關的人,他可能銘記一輩子。所謂莫逆之交,患難朋友,往往就是在困難時期產生的,這時形成的友誼是最有價值,最令人珍視的。
從一定意義上說,對待落魄、失勢者的態度不僅是對一個人交際品質的考驗,而且也建立良好人脈的契機。
如果你認定某個不得勢的人將來必定是個成功人物,只是暫時的不得勢,將來會大有作為,那你就該多多交往。或者乘機進以忠言,指出其失敗的原因,勉強他改過向上。如果自己有能力,更應給予適當的協助,甚至施予物質上的救濟。而物質上的救濟,不要等他開口,要隨時采取主動。有時對方很急著要,又不肯對你明言,或故意表示無此急需。你如果得知此情形,更應盡力幫忙,并且不能有絲毫得意的樣子。一面使他感到受之有愧,一面又使他有知己之感。寸金之遇,一飯之恩,可以使它終生銘記。日后如有所需,他必全力回報。
購買有價值的“原始股”,好比在為自己的事業增加成功系數和保險系數,每獲得一次機會,便如同為自己增添了一艘渡過劫波的大船,當許許多多的大船聯在一起時,你就再也不用擔心大風大浪對你的沖擊了,即使翻了一些,你也有足夠的機會到達人生和事業成功的彼岸,那種駕著一葉輕舟在激流中勇進之人,雖然也值得欽佩,但一個大浪打來便有可能船毀人亡,這種瀟灑和勇氣其實是不值得效法的,“智中取勝”,方為多彩人生的根本保障。
4.千萬不要吊死在一棵樹上
在職場中,老板都希望員工“忠臣不事二主,好員工不思跳槽”。但對于與自己一同打天下的“有功之臣”,老板不見得能容忍“臥榻之下,豈容他人酣睡”,殊知“狡兔死,走狗烹”的道理不但適用于戰場,也適用于不見硝煙的商場。所以你得多點“心機”,腳踏兩只船隨時準備不測,千萬不要吊死在一棵樹上,否則也忒慘了點。
自古職場如戰場,雖不見血肉橫飛也會暗“箭”頻出,對于共創江山的人來說,艱難困苦會讓人緊緊團結在一起,但等到生意越做越大時,就不見得共創天下的人還是一條心了。
廖先生今年40歲,剛離開他待了15年的公司。
15年前,他到一家小電器行工作。廖先生忠誠能干,甚得老板的器重,廖先生頗有“士為知己者死”的豪氣,每天賣命地做,老板也未虧待他,二人情同手足,業務也因此而一日千里。
后來公司擴大,進口外國家電,廖先生花了半年時間建立了全省的經銷網,可說備嘗艱苦。老板對他的表現相當滿意,待遇、紅利也一年比一年給得多。
三年后,公司開始穩定成長,廖先生以為他混得差不多了,開始把擔子放了下來,有空時常出國散心。在老板的指示下他把很多重要的工作交出去,成為一個“德高望重”的“長老”。廖先生也對他能在立下戰功之后享“清福”大為滿意,誰知半年后,老板拿了一張支票放在他的桌上,要他離開這家公司。
廖先生萬分不情愿,可是也不得不離開。
這個故事就是“殺功臣”的故事。并不是每個“老板”都會殺功臣,但“功臣”被殺,也總是有原因的,分析如下:
就“老板”這邊來說,有的純粹是基于私利,不愿“功臣”來分享他的利益,搶他的光芒,所以“殺功臣”;有的老板為了保持“天下是我打的”的絕對成就感,所以殺功臣;更有的認為“利用”完了,再也不需要這批當年共打天下的“戰友”,所以殺功臣。
就“功臣”這邊來說,有的“功臣”自以為幫老板打下天下,如今“天下太平”,自己正可以握重權,領高薪,甚至“威脅”老板順從自己的意志;有些“功臣”因為的確“功績不凡”,頗受屬下愛戴,因而結黨營私,向老板“勒索”利益;有的“功臣”則不斷對外炫耀自己的功績,忘了“老板的存在”……
總之,功臣讓老板產生威脅感、剝奪感,老板自尊被損,又不愿功臣成為負擔,從義理、私心考量,于是不得不假借各種名目把“功臣”殺了。作為“功臣”來說要明白一個道理,那就是“有難易享,有福難當”,堅難困苦能夠增進彼此的團結,生意興隆時反而會加深彼此的隔閡。如果你還不是老板,還只是老板手下的一員“重臣”,而你又想留在公司繼續發展,那你就必須遵循以下幾條:
1.隱姓埋名,不提當年勇。也就是說,如今只有老板的名字,你的名字“消失”了,一切“榮耀”歸于“老板”,你從此“沒有聲音”,也不可提當年勇,你一提,不就在和老板爭風頭嗎?他是不會高興你這么說的。
2.淡泊明志,終生為“臣”。利用各種時機表現自己的“胸無大志”,無自立為“王”的野心,永遠是老板的人。你若野心勃勃,老板怕控制不了你,又怕商機被奪,遲早會對你下“毒手”。
3.與時俱進,自顯價值。很多“功臣”認為“理所應得”很多利益而不做事,然后成為退化的一群,因而被“殺”。因此要保全,必須隨時顯露自己的價值,讓老板覺得少不得你,否則一旦成為“廢物”,就會被當成“垃圾”丟掉,誰在乎你曾是“功臣”呢?
如果你做不到以上幾點,想在職場中充分體現自己的價值不甘于人下,那你就應早點做好準備多留二手,腳踏兩只船又何妨,時刻準備激流勇退自謀高位,或者干脆來個“自立山頭”獨擋一面。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若想有所行動就必須早做準備,別等到火燒眉毛了才有所行動,否則也就太晚了。
5.適當的時候有適當的機會
并不是什么船都能帶你脫離“驚濤駭浪”的沖擊,如果你不幸找了艘又小又破的舊船,可能兩個浪頭打來你就船翻人覆去海底喂魚了。所以找“船”一定要練就一雙慧眼,一是要“快”——“臺風”未到時,找條船先逃之夭夭;二是要“準”——找條堅固結實,能夠劈波斬浪的巨艦。有了這兩手,什么大浪都對你無可奈何了。
人有高下之分,“船”也有大小之別,航空母艦可以劈波斬浪,所向無敵,而巡邏艇就只能在淺海游弋了。所以你找船時得找條大船,即使夠不上航空母艦的級別,驅逐艦的水平還是要的,等你有事相求時,才能帶你脫離險境。
明朝的小人物嚴辛,便找了艘不錯的“船”,將自己帶離了險境。
明代奸臣宰相嚴嵩,弄權行奸,罕有敵手。他當政20多年,把嘉靖帝玩于股掌之中,群臣只能聽任他的擺布。
嚴嵩老謀深算,他曾對自己的兒子嚴世蕃說:
“帝以剛,我以柔;帝以驕,我以謹;帝以英察,我以樸誠;帝以獨斷,我以孤立;我恃此甚得帝之歡心,若不如此,我自不能高居人上了。”
嚴嵩以言語恭謹、大智若愚討得嘉靖帝信任,他平日也極力偽裝,把自己打扮成謙謙君子之狀,欺騙世人。一時間嚴嵩父子權傾朝野,人們無不趨奉他們。
有一年,嚴嵩過生日時,宜春縣令劉巨塘進京拜見皇帝后,隨眾多官吏前往嚴府為嚴嵩祝壽。嚴嵩十分傲慢,他隨意招呼過眾人,便命人把大門關上,自己回房休息,禁止任何人出入。
劉巨塘來不及出府,被關在嚴府中,時近中午也無人安排酒食。他饑渴交加,只得在府中亂轉。
這時,嚴家的仆人嚴辛出現了,他把劉巨塘領到自己的住處,用豐盛的酒食招待他。嚴辛還對劉巨塘說:
“我家主人怠慢大人了,小人若能讓大人不責怪我家主人,小人就稍感安心。”
劉巨塘十分惶恐,忙道:
“我官小職微,無足輕重,蒙你家主人接待,已萬感榮幸了,哪敢責怪呢?你切不可這樣說,否則我承受不起啊。”
嚴辛見劉巨塘臉色全變,于是一笑,他出口道:
“大人遠道而來,誠心祝壽,卻無端被困,酒食無著,大人真的沒有怨言嗎?”
劉巨塘生怕嚴嵩有意讓嚴辛試探自己,馬上重申說:
“你家主人日理萬機,他的身體全系國家安危,縱是你家主人不善加保養,我等也會極力勸奉。我真心為你家主人祈福,哪有怨言可發?你太多心了。”
嚴辛搖頭說:
“此地就你我二人,大人不必諱言了。我雖為嚴家仆人,但也知世故人情,故而和大人傾心交談。”
劉巨塘聽來,不明其意,只好道:
“你有何意,請直接講來,我決不外傳就是了。”
嚴辛起身,向劉巨塘拱手說:
“與大人相識,是我的造化,還望大人日后關照于我,不忘今日之情。”
劉巨塘茫然不解,苦笑說:
“你家主人如日中天,你雖為其仆人,卻也令人敬畏。我只是個小小縣令,我能為你做什么事呢?”
嚴辛為劉巨塘敬酒后,道:
“我家主人對上恭順,對下驕慢,以君子自居,卻行小人之事,這不是外人可以一眼便見的。我追隨他多年,深知他表里不一,內心奸詐,雖說皇上為他蒙騙,但他終有敗露之時。有一天他大禍上身,我等也勢必受到牽連,若不現在趁早尋個依靠,找個退路,到時就晚了。我見大人心地良善,當為可托付之人,故而赤誠相告。”
劉巨塘驚駭不已,隨口道:
“你就這么肯定你家主人要遭禍嗎?我實難相信吶。”
嚴辛鄭重說:
“大人遭他輕視,只此一節,便可察知他的為人真相了,大人還有何懷疑嗎?所謂察微知著,一葉知秋,今日之事乃大人所親歷,自無需我多言了。”
劉巨塘心中佩服嚴辛的見識,嘴里卻百般不予承認。
幾年之后,嚴嵩破敗,嚴世蕃被殺,仆人嚴辛也受牽連而下獄。此時劉巨塘正好在袁州當政,他主理嚴辛的案子,感念舊情,便將嚴辛發配邊疆,免其一死。
嚴辛的一雙慧眼和果斷的出手為自己日后的身家性命的保全贏得了機會。他作為一個仆人來說,自是無法結交“上流社會”的,所以在適當的時候抓住機會,買了一張日后登上劉巨塘這艘“大船”的“船票”。他未雨綢繆,提前幾年就已作好準備,這就顯示了他出手之快;他看人并未走眼,知道劉巨塘日后必有發跡,能夠在適當的時候“罩”得住他,從這一點也可以看出他看人之準。
出手快,看人準,能同時做到這兩點之人,避開禍患已是不成問題,適當的時候有適當的機會,能成就一番事業也未必不可能。做人多點“心機”對任何人來說,都不會是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