薪水并不是工作的全部
在很多人看來,工作的目的就是為了賺錢,養家糊口,謀求生存。這沒有錯,但是如果工作僅僅是為了賺錢,養家糊口,那么緣何世界首富比爾·蓋茨還要工作?華人首富李嘉誠還要工作?并且他們都是一直在很努力地工作。
在巨海的企業文化中我特別強調薪酬文化,而巨海的薪資理念就是:“收入等于價值的交換,無成果的報酬是恥辱。”在日常管理工作中我也經常提醒大家:“沒有功勞的苦勞,只是徒勞。”
像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那些有著巨額“薪水”的人,他們到底在為什么而工作呢?
美國娛樂傳媒巨子薩默·萊德斯通說:“實際上,錢從來都不是我的動力。我的動力是對于我所做的事的熱愛,我喜歡娛樂業,喜歡我的企業。我有一種愿望,要實現生活中最高的價值,盡可能地實現。”
而且心理學家最新研究發現,金錢在積累到某種程度之后就不再誘人了。
人生的追求不僅僅只是滿足生存的需要,應該還有更高層次的需要,更高層次的驅使。其中,作為企業主人翁使命感那種自我實現的需要是最高的,動力也最強。
工作當中,你也不難發現一個人做他適宜且喜歡的工作時,會在工作中發揮出最大的才華、能力和潛在素質,不斷地自我創造和發展,他就滿足了自我實現的需要。有自我實現需要的人,往往會把工作視為一種創造性的勞動,視為一種使命,竭盡全力地去做好它,使個人價值得到發揮和實現。在自我實現的過程中,他將會體會到滿足感,內心充實就如同植物發芽般迅速膨脹。
當一個人忠于自己的理想、愛好和自我的時候,就會發現金錢不是“苦”
出來的,也不是“掙”出來的,而是“吸引”過來的。當你熱愛你所從事的工作時,你就選擇了一種生活方式,這種生活方式讓你滿足、讓你快樂、讓你獲得足夠的幸福感。在這個時候,你會因為這種工作和生活方式讓自我變得異常強大,而這種熱愛會產生極強的感染力。很多時候,金錢就像一些細碎的小鐵屑灑滿一地,找它們的過程會極為辛苦,真正有智慧的人會把自己變成一塊磁石,靠磁場把這些鐵屑主動“吸引”過來。
我在巨海品牌課程《打造商界特種部隊》中闡述到:“當你讓自己變得足夠優秀的時候,金錢、鮮花、掌聲和榮譽會跟著你跑。”
薪水也是那細碎的鐵屑。謀生固然無可厚非,但比謀生更重要的是發現工作中的潛在機會,在工作中充分挖掘、發揮自己的才能。工作不只是為了掙錢,人生應該有比薪水更高的目標。
因此,年輕人在踏入職場之初,切記不要過分考慮薪水,而應注重工作帶來的隱性報酬,抓住機會發展自己的能力,把企業作為自己生存和發展的平臺。
對于一個雇員來說,還有比薪水更重要的東西,那就是工作之中的機會、學習環境以及成長過程。工作固然也是為了生計,但比生計更重要的是品格的塑造和能力的提高。如果一個人僅是為了薪水而工作的話,那么他注定是一個平庸的人,也無法走出平庸的生活模式。
然而,很多人被薪水、被眼前的利益蒙蔽了雙眼,看不到井外的天空。做生意如此,工作同樣如此。作為一名員工,你應該認識到,任何工作都是一個學習的過程,包含著許多成長的機會,你在企業乃至整個行業內的業績和名聲是遠比薪水更珍貴的財富。
畢竟,薪水只是工作的一種回報方式,剛剛踏入職場的年輕人更應該珍惜工作本身帶給自己的報酬。譬如,艱難的任務能鍛煉我們的意志,新的工作能拓展我們的才能,與同事的合作能培養我們的人格,與客戶的交流能訓練我們的品性。企業是我們成長過程中的另一所學校,工作能夠豐富我們的經驗,增長我們的智慧。與工作中獲得的技能和經驗相比,薪水多寡就顯得不那么重要了。企業支付給你的是金錢,工作賦予你的則是令你終生受益的能力。
一個人的人生如果分為兩個階段,那么,前一階段就是用金錢買智慧,后一階段是用智慧換取金錢。“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我們每一個人都要趁自己年輕的時候,利用一切工作機會來完善自己、提高自己。如果一個人對自己所負責的任何工作都能事無巨細,做到問心無愧,并時刻想著怎樣更多地回報自己的老板,那么他很快就會得到提升。面對金融危機的挑戰,我們更應該用忠誠和努力來證明自己的價值,努力維護企業這個我們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平臺。
反觀那些總在計較薪水的人,一生只能在平庸中度過;總想著通過自己的工作為企業創造價值的人,才會創造奇跡。
因此,在剛剛步入社會或者進入一個企業時,不必過分考慮薪水的多少,而要注重發展自己的技能、鍛煉自己的意志、增加自己的社會經驗、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與這些技能和經驗相比,工資就顯得不那么重要了。
由此,一個有著主人翁精神的員工是不會只為薪水而工作的,因為如果那樣的話,意味著你不愿意做自己本職工作以外的工作,不愿意多出一分力,不愿意為企業的整體利益去犧牲個人的利益,不愿意幫助其他企業成員。對于這樣的成員,企業是不需要的。
我們都是在為自己工作
人生活在社會上,總要不斷地工作。有的人工作勤奮、努力,有的人卻敷衍了事。對待工作中的問題,有的人能積極解決,有的人卻能推就推。總覺得,自己是在給老板工作,做好做壞,做多做少,都與自己無關。事實上,這樣的員工永遠不會走得太遠。
每一位工作著的人都應該好好想想下面的問題:你到底在為誰工作?為老板,還是為自己?弄清了這個問題,對你的職業發展、未來的成功將非常重要。
小陳向朋友大吐苦水:“工作太累了。每天起早貪黑的,我都工作一年了,也不給漲工資,我根本就是公司的賺錢工具。”
“那你從公司得到什么了嗎?”聽完小陳的抱怨,朋友平靜地問了一句。
“除了每月的那點工資,什么都沒得到。”小陳沒好氣地說。
“小陳,”朋友正色道,“你不是在為老板打工,你是在為自己工作,你必須認識到這一點。是的,你工作,老板給你工資,這是毋庸置疑的。難道你就沒想過你能在工作中學到許多東西嗎?這些收獲可都是你自己的,是金錢買不來的。你多做一些工作,就多學一些知識,把這些知識都運用到工作中去,就會逐步提升你的能力,能力提高了,我不相信你們老板看不見你的進步。這樣,他肯定會為你漲工資,并且給你更多的任務,你又可以學習新的知識。這些都是相輔相成的。記住,公司是老板的,收獲卻是自己的,你是在為自己工作。”
許多人總是抱怨:“為老板打工真是太累了,毫無樂趣可言。”這種說法大錯特錯,你不是在為別人工作。其實,每個人正在做的工作都是在為自己的成功鋪路搭橋。
工作能夠豐富我們的經驗,增長我們的智慧,激發我們的潛能,這些都是讓你終身受益的財富,它比金錢重要萬倍,既不會遺失也不會被花光。所以,認真工作才是提高自己能力的最佳方法,認真工作才是在為自己積累資本。只要你把工作當作難得的學習機會,不斷從中學習處理業務和人際交往的經驗,就可以獲得很多知識,還能為以后的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
小張是某企業終端科的科長,負責對銷售終端布置的規范性進行指導和提供咨詢。小張除了完成自己的本職工作外,還喜歡接受一些相關的工作——企業培訓導購員時,他是組織、策劃和對口管理者;依仗靈活多變的談判能力和對消費者需求的熟知程度,積極參與促銷活動所需的禮品采購;他還承接了信息收集工作,為此安排專人每日為企業高層與相關職能部門整理、報送各項最新資訊……同事都覺得小張是“傻瓜”,甚至有人還對他冷嘲熱諷。小張對此處之泰然,他說:“我不光是為老板打工,更不是為了賺錢,我是在為自己的夢想打工,為自己的前途打工。我要在工作中提升自己,我要使自己工作所產生的價值遠遠超過所領的薪水。只有這樣,我才能得到我想得到的東西——工作中的知識和工作中的收獲。”
一年以后,小張的下屬已經從最初的幾人增加到了幾十人,隨著部門的擴容和職能的增多,他所在的部門由科級升為處級,小張也隨之升職了。
現實生活中,很多人都沒有懂得“企業是老板的,收獲是自己的”這個淺顯的道理,結果錯過了機會。事實上,多干一分活,你的能力就增加一分,你的影響力同時也增加一分。個人能力與績效的提升最能說明問題:老板可能沒看到你長期廢寢忘食忙碌工作的身影,但不會對你的進步視而不見。
我們到底在為誰工作?實際上,很多成功人士已經給了我們最好的答案。
“打工皇帝”唐駿說:“我‘打工’不是為了一個企業,也不是為了某個人,我‘打工’是為了我自己。無非是我借了一個平臺,但是最終我還是在為自己服務。我是為了自己的夢想在打工,我的老板就是我自己。”
理由很簡單。因為有了這份工作,你才能賺到一份工資;只有賺到了工資,你才能保證生存需要。這是從最低層次上說的。從另一個層次上說,你在任何工作中積累的經驗、資歷和智慧永遠都屬于你自己。從這個角度看,我們都是在為自己工作。
切記:周圍環境不是你懶散的借口,企業是老板的,收獲是自己的,你確實是在為自己工作。
對企業負責就是對自己負責
孔老夫子曾經說過這樣的話:在其位就要謀其職。事實確實如此,在工作中間我們每一個人都應該努力去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在家要扮演好自己的家庭角色,在社會上則應該扮演好自己的社會角色,在企業里你也要把工作做到位。這樣,你才是一個稱職的人,才能走向成功。
但在實際工作中,我們發現,真正能做到“在其位、謀其職”的人卻是少之又少。很多人都是“身在其位,心謀他職”,眼睛盯著更好的職位,慨嘆自己空有一身才華卻無處發揮,在抱怨中度日,這樣的員工是不稱職的,而且還會錯過很多寶貴的發展機會。
2009年底,我與上海市旅游推廣中心簽訂了一份訂房協議,協議包攬我們亞繁旗下的兩家酒店以及另外一家酒店的總共400間住房使用4天以及餐飲等內容。由于時間緊急,以及對利潤的良好預期,于是我在匆忙間便簽訂了這份協議。但實際上,當活動正式開始時真正來入住的人數并沒有預計中的理想,三家酒店總共只有180間入住。
4天后,一家酒店的負責人拿著我和他們簽約的合同來找我,要求賠償損失。無疑我在處理這件事情上負有主要的責任,而且,這可能導致公司幾萬元的經濟損失。于是,我就向董事長匯報此事,并誠懇地對他說,都是我的錯,我愿意承擔全部責任,怎么處罰我都可以。但董事長陳君明沒有說別的,只是給我發了這樣的一條短信:“別想太多,你能成長,我欣慰。”
此事讓我吃一塹長一智,做事情更加仔細了。同時,這也讓我深深領悟到敢于承擔責任的重要性。人生也并非一帆風順,當出現危機或者問題時,一味的指責抱怨,一味的自怨自艾都于事無補,只有積極面對,解決問題才是最佳的選擇。
生活中,留心觀察那些在職場中獲得成功的人,我們不難發現,這些人不論做什么事情,都是“身在其位,心謀其職”,總是能以企業主人翁的精神認認真真把本職工作做到位,所以,他們往往能在平凡的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業績,也正因為如此,他們總能在職場中獲得成就夢想的機會。
每個員工都要清楚,只有認真地對待自己的工作,熱愛自己的企業,充分地發揮出應有的作用,才能鞏固你現有的位置。因為在老板的眼中,永遠不會有空缺的位置。所以,如果你不想與自己的位置只保持一種短暫的“約會”關系,而是想保持一種長期性的關系,那你就應在其位、謀其職,樹立企業主人翁意識。
企業里每個位置都對企業的生死存亡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如果有哪位員工在其位不能謀其職,那么其所在位置的運作就會出現問題。而當一個位置的價值得不到充分體現時,就會直接削弱整個企業的生命力。
如果我們把企業看作一個構造嚴密的整體,其中每一個位置都是整體的構成元素,那么,任何元素的運作出現問題,都會波及整個組織,甚至會顛覆整個大廈。
由此可見,老板喜歡在其位謀其職的員工是合情合理的。因為每個老板都希望每一個崗位的效能都盡可能地最大化,希望每一個崗位的員工都能以企業主人翁的精神去把工作做到位。
許多員工都在拼命追求豐厚的薪酬和良好的工作環境,但當驀然回首時卻發現,自己一無所有卻已虛度年華。而那些埋頭苦干、默默堅守崗位的人,卻已擁有一技之長,或已具有豐富的管理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