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7章 “平克頓國家偵探社”的盛與衰(3)

班斯雖跟隨平克頓多年,但對宣傳卻并不在行,再加上“詹姆斯兄弟事件”的重大影響,偵探社的生意每況愈下。雖然有其他偵探社無法比擬的情報資源和組織規模,但客戶大多愿找那些看上去規模雖然不大但聲譽卻良好的小偵探社。

即使遭遇到這樣的困境,平克頓卻仍然沒有“出山”的打算。1878年,他出版了小說《罷工者、共產主義者、流浪漢和干探》,在這部小說里,他的立場依然如故,堅定地反對“無產階級暴力”,而且整部小說語調都相當激動,看來要不是身體狀況不允許,他真有可能走上街頭去為自己的“反暴力”思想搖旗吶喊。

平克頓剛過50歲身體就已經出現狀況,尤其是一次嚴重的中風對他造成的損害極大,因此他的文學創作事實上都是“槍手”代勞的。1873年以后,他能做的就是守在“槍手”的桌邊,一段段誦念那多達300冊的“平克頓檔案”,“槍手”們根據他的口述完成文字加工,然后復述給他聽,再根據他的意見作潤色和修改。1875年,他的工作室遭遇火災,所有的文字資料全部被燒毀,這以后他的各種有關歷史的創作是不是符合事實,大概也就只有他本人知道了。

1884年,64歲的平克頓去世。他留下了大量文藝作品,所以他這一生還是頗有成就的,但由于上面所說的那些,署著他名字的回憶錄也好,歷史小說也好,都有憑空杜撰的嫌疑。結合他當年舉報“刺殺林肯密謀”的真相不明,他作品中呈現出的“歷史事實”遭到后人許多質疑,要是如此看,他在文學上體現出的價值倒是相當有限的。

平克頓這一生唯一的價值就是建立了“全美罪犯及犯罪嫌疑人數據庫”。這個模式深深影響了美國政府,成為政府設立永久性情報機構的一個樣板。盡管林肯對平克頓并不感冒,但在他主持的最后一次內閣會議上,以“情報數據庫”形式為工作基礎的“美國特工處”成為政府正式編制部門,這不能不說是平克頓個人價值的體現。

1882年,“海軍情報局”成立,隨后“軍事情報處”也被納入政府機構。從這兩個全新的部門的設置可以看出,他們依然具有“平克頓風格”,當然有人說這個風格就是“浮夸和指手畫腳”,但一個“情報騙子”能把自己的特色烙在國家機器上,的確是個人“偉大的成功”。

平克頓本人也根本沒有想到自己身后會被冠以“魔鬼”的稱號,他生前的表現至多算是一個騙子,手上也沒有沾滿鮮血,至于他的“秘密情報”雖然漏洞百出但沒有對正確的歷史進程產生巨大的危害。他懷揣“淘金夢”

來到美國并利用投機和欺騙爬上了財富之巔,你能說這樣的人罪大惡極嗎?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我們身邊無數這樣的人都將戴上“魔鬼”的標簽接受歷史和道德的審判。但是,答案確實是肯定的,即便善于狡辯的平克頓本人能站出來為自己辯護,遇到“霍姆斯德事件”時他一定會啞口無言。

“霍姆斯特德事件”發生在1892年,那時平克頓已去世八年了。事情的經過是,安德魯·卡內基決定廢除位于俄亥俄河沿岸“霍姆斯特德鋼鐵廠”的工會制度,結果卻引發勞資雙方的激烈沖突。他本人曾是工會制度的積極支持者,但沖突發生后,他本人不好意思出面,干脆把爛攤子交給副手弗瑞克,自己則跑回老家蘇格蘭去度假。結果在和工人的談判中,弗瑞克根本做不了主,憤怒的工人就使用暴力占領了廠區,眼見局勢難以控制,弗瑞克只好向“平克頓國家偵探社”求援。

和弗瑞克一起解決糾紛的當地警長不希望“平克頓國家偵探社”介入,但就在他試圖說服弗瑞克把事情交給警方處理時,300名手持步槍的“平克頓國家偵探社”特工已乘渡船逼近廠區。此后雙方爆發激烈沖突,幾名工人被特工開槍打死后,政府不得不動用武裝力量才控制住了局面。

美國國會隨即對這樁美國歷史上最大的丑聞展開調查,PNDA那位常自詡“拯救過美國”的“民族英雄式”的創始人由此從神壇跌落。隨著調查結果不斷公布,他身上的標簽逐漸換成了“劊子手”,盡管不是他本人導演了這場慘案,但當時響徹全美國的流行歌曲卻唱道:“愿上帝幫助他們逃離今夜的苦難,為他們即將永別的兄弟許愿,聆聽可憐的孤兒傾訴他們的不幸,平克頓的爪牙奪走了父親的生命。”

阿蘭·平克頓代表的是一個混亂的年代,所謂的“秘密情報”在那個年代里沾滿了金錢和欺騙,這些特征都集中體現在平克頓的身上,他最終以“臭名昭著”為自己的一生作了注腳,而這個注腳指明的何嘗不是那個混亂的年代?

【附錄】美國各軍種情報機構

一、陸軍情報局

美國陸軍情報局建立于1882年,是美國軍事情報局中最早建立的機構。

陸軍情報局的主要任務有六個方面:

1.增強陸軍軍事情報的能力及高級技能準備工作;

2.增強陸軍人力情報能力;

3.在部隊范圍內使用分散通用基礎系統的陸軍部分;

4.增強陸軍網絡空間行動能力;

5.擴充持續性監視和探索能力;

6.文化滲透。

現在的美國陸軍情報局主要負責內容及項目有情報助理參謀長辦公廳、陸軍情報與安全指揮部、情報補給活動局、導彈情報局、武裝部隊醫療情報中心和國外科技中心。其存在目的更主要的是為各陸軍指揮官聯合行動給以必要的支援和創造快速聯動性,最后達到可以隨時處理突發事件的目的。另外,在閑暇時,陸軍情報局也可以作為研究外國最新武器而效力的部門存在。

最近,陸軍情報局為了更好地輔助面臨持續性沖突、復雜戰爭環境和不對稱戰爭等,開始重新整合陸軍戰斗流程,以更佳地適應現代戰爭。

二、海軍情報局

美國海軍情報局初建于1882年,是航海局的一個下屬機構,作為一個單獨分支部門海軍情報處則開始于1889年。1945年,海軍情報處改組為海軍情報局。

海軍情報局主要職責是:

1.搜集世界海軍、港口設備及外國艦隊的情報;

2.綜合整理海軍情報單位的情報,統籌海軍各情報系統的活動;

3.監督海軍的保密工作;

4.訓練、派駐和領導駐國外的海軍武官,搜集外國海軍情報。

現代的海軍情報局是美國海上情報的主要生產中心,進行外國海軍的能力、發展趨勢、行動、戰術,以及全球范圍內的海事行動的分析和評估。為了準確評估,下設國外情報部、技術情報部、特別行動部等。

原本海軍情報局也和陸軍情報局一樣,是單獨為美國海軍提供情報信息的。因為陸軍情報局的改組,海軍情報局也開始向地方沖突預警和聯合作戰提供服務,并把服務對象從軍隊擴大到國會和其他政府部門。

三、空軍情報監視偵察局

空軍情報監視偵察局,簡稱空軍反間諜局。它是一個新設的組織,成立于1997年,后于2007年6月8日改組。

該局成立的主要目的是確保軍隊在和平時期和戰爭時期都能優先得到有用的資料,快速搜集、分析、研究,得出戰爭走向,以提前采取各種措施。因為今天的美國已經成為全球恐怖力量針對的重點,且“9·11事件”中空軍的重要性更加加強,所以其職能越來越有挑戰性。

四、海軍陸戰隊情報行動處

一個很少被人提及的機構,是海軍情報局的一個下屬機構。但由于其特殊性,還是經常與海軍情報局不相統屬。

今天的海軍陸戰隊情報行動處主要目的是向海軍陸戰隊提供情報計劃、訓練、行動、系統開發和演習。同時,還可以向美國武裝部隊在任何國家、戰區的戰場指揮官提供所需的情報支援。

五、海岸警衛隊情報和犯罪調查局

該情報機構從屬于美國國土安全部,主要負責的是美國的海事安全、穩定、保護自然資源、海事機動和國家防衛。

其主要工作地域包括美國所有港口,甚至還有外國港口,屬于一個查缺補漏型的情報機構。

主站蜘蛛池模板: 彝良县| 阜城县| 策勒县| 潮州市| 梅州市| 湘乡市| 长寿区| 隆子县| 县级市| 华容县| 修武县| 盘山县| 黔南| 彰化市| 大埔区| 宜都市| 丹阳市| 苗栗县| 文山县| 贵溪市| 阿拉善盟| 基隆市| 隆昌县| 太湖县| 湖南省| 仪征市| 高雄县| 通河县| 井研县| 澳门| 鄯善县| 拉萨市| 乐业县| 玛曲县| 弥渡县| 突泉县| 若羌县| 肇东市| 南靖县| 玉林市| 南木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