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3章 《官場現形記》(2)

考察藝術上的成敗應結合作者欲表現的主題,看其藝術上的表現力是否體現了創作構思。諷刺小說誠如魯迅先生所指出的,是“貴在旨微而語婉的,假如過甚其辭,就失去了文藝底價值”(《中國小說的歷史的變遷》),但顯而易見,李伯元的創作本旨并不在此。因為《儒林外史》中的那些人,多數本身就是科舉制度的受害者,尚多有可同情之處,而《官場現形記》中這些貪官昏官之可憎在于他們的胡作非為完全是在自己清醒自覺的意識支配之下進行的,是純粹的誤國害人的蛀蟲,含蓄的諷刺是否足以揭露其劣行和發抒作者的憤怒之情卻是一個明顯的問題。我們不能忽視《官場現形記》的巨大社會影響而一味貶低其文學意味,也不必諱言其顯然的缺陷而挖空心思地去尋找小說中“笑”的藝術。因為一部成功的小說,其所運用的敘述方式、人物刻畫手法以及語言風格必然與其所表現的思想題材相諧和。誠如胡適先生所言:“他只做到了‘酣暢淋漓’的一步。這書是從頭至尾詛咒官場的書。”這里首先牽涉到作者寫作此書的態度問題。茂盛的序中稱“南亭亭長有東方之諧謔,與淳于之滑稽”,但與李伯元交厚者多持異議。其友許伏民認為“南亭蓋今之傷心人也,聞其傾吐,無非疚心時事之言,莫由宣泄,不得已著為小說,慷慨激昂,排界一世”。

讀者的閱讀趣味和接受水平反饋于作者,使小說創作通俗化和商業化,這是近代小說的共同特點。因此,無論從作者的創作動機還是小說讀者的結構上來說,都不同于傳統的諷刺小說。

魯迅在《中國小說史略》中說:“(譴責小說)揭發伏藏,顯其弊惡,而于時政,嚴加糾彈,或更擴充,并及風俗。雖命意在于匡世,似與譴責小說同倫,而辭氣浮露,筆無藏鋒,甚且過甚其辭,以合時人嗜好,則其度量吉舒之相去亦遠矣,故別謂之譴責小說。”這一批評極有見地,“譴責小說”一詞尤其涵蓋精當。對于《官場現形記》的諷刺風格,我們姑且稱之為“譴責藝術”,因為它有自己的特點。諷刺是對于日常生活中習以為常的可鄙可笑甚至可惡的事用藝術的筆觸提煉概括出來,使人們覺得原來以為很正常很高尚的事情居然是毫無意義的。笑是諷刺文學的本質特征,笑的背后是不盡的回味和深深的思索。而譴責是把現實中人人見之欲唾其面的丑惡荒唐的事情形象地展示出來,讓人們認識到眼前心事的極端不合理,并產生強烈的憤怒和改變它的愿望和激情。譴責是嬉笑和怒罵的結合,帶給讀者的常常是面對荒誕事實的痛心和憤怒,而不單單是笑。《官場現形記》中的許多情節的描寫是用作者獨有的冷峻筆調刻畫而出,如史傳中的淡淡幾筆卻寓褒貶于筆鋒,如實況的記錄電影,使人如在其側,親目所睹,親耳所聞。《官場現形記》揭露了大多數人所未知未詳的為官者的隱秘,因而給人的荒誕之感尤勝于笑聲。這種荒誕感得之于近于實錄的冷酷的真實和完全隱藏著作者冷峻的觀察和描繪,縱然從某種純文學的角度來看缺少回味的余地,但卻并不乏感人的力量,足以激起人的慷慨、激憤和對于現狀的思索。如第十二回至第十八回寫浙江防軍統領胡華若征剿嚴州土匪,為邀功謊報匪情,卻縱兵燒殺淫掠良民。當受害鄉民狀告作惡兵勇時,首縣莊大老爺顛倒黑白,反以誣告之罪脅迫鄉民。這一出鬧劇,從發兵之初胡統領與僚屬內部的爾虞我詐和魏鄉紳的敲詐勒索,到最后胡統領浮造報銷,冒功領賞,還花一萬兩銀子買來“萬民傘”和“德政牌”,而前來為他們送行的卻是披麻戴孝、手執哭喪棒的災民。作者用工筆白描的手法,完全沒有淺薄的笑料,也未嘗落一字褒貶。這種冷峻的筆調,已然突破了傳統諷刺小說的寫法,而帶有現代現實主義小說嚴峻描寫的意味。

另一方面,小說中也不乏一些頗富有幽默意味的情節。如自詡讀過大半本“潑辣買”,卻只會說一句“亦司”洋話的哨官龍占元,洋人無論說什么他都接一句“亦司”(Yes),結果卻惹來一頓馬棒,被打得頭破血流(第三十一回);又如出使國外的溫欽差,窮京官當慣的,太太不肯忘本,到了國外已然自己漿洗衣衫,晾在使館的繩子上,“褲子也有,短衫也有,襪子也有,裹腳條子也有,還有四四方方的包腳布”,外國人見了不懂,說“中國使館今天是什么大典?龍旗之外又掛了些長旗子、方旗子,藍的、白的,形狀不一,到底是個什么講究?”這些詼諧的小品同樣包含著巨大的否定力量,也顯示了李伯元過人的諷刺才能。

《官場現形記》的人物塑造和小說結構方面是多為人所詬病的。前人對《官場現形記》指摘最多之處莫過于認為“官場伎倆,本小異大同,匯為長編,即千篇一律”(魯迅《中國小說史略》),以及其“聯綴話柄,以成類書”的結構方式。然而細讀全書就會發現,《官場現形記》是一部社會問題小說,他的畫廊式的人物塑造和鏈式的章回結構也決定于其再現性的性質。

《官場現形記》的人物塑造是類型化、臉譜化的,確是明顯的缺陷,不過同它出現以前的近代小說相比,由于取材多有原型,因而多數人物還是具有一定典型性的。作者始終抓住所有大小官吏追求金錢的共同本質作為貫通全書的主線,同時也并沒有全然忘記他們的個性,從而以一系列漫畫式的人物形象異常真實、深刻和集中地表現了官場中排擠傾軋的現狀,實際上也一定程度地避免了“千人一面”的弊病。如同樣是在談武漢的贓官,但他們貪贓的手法卻五花八門。何藩臺明目張膽地將各種官缺分等出售,卻因分贓不均而胞弟三荷包大打出手(第五回)。相比之下,傅欽差的手段則隱蔽得多。在表面上他“清廉”得出奇,一件布袍子、一雙破鞋、一串木頭朝珠、一頂發了黃的破帽子,便是他的全部行頭。他一接任浙江巡撫,便聲稱“力祛積弊,冀挽澆風,豁免辦差,永除供億”,在他的言傳身教之下,杭州的大小官吏爭買舊衣,打扮得“如一群叫花子似的”。但其實他“骨底子也是個見錢眼開的人”,做一次副欽差,就貪了五十萬兩(第十九回至二十回)。身為高官的華中堂則更為高明,據說他“最恨人家孝敬他錢”,但送他古董頂喜歡。他暗中開了個古董鋪,行賄者必須買他的古董他才受賄,一件古董周而復始地不知就為他帶來多少銀子(第二十五回)。又如那些不學無術的昏官,同樣也昏得千奇百怪。“洋務中出色能員”毛納新深得制臺賞識,然而他的洋務本領只有兩樣:一是能背誦過了時的《江寧條約》;二是會把辮子剪成短發(第三十五回)。南京候補道田小辮子,為顯示自己的“才能”,搜腸刮肚地寫給制臺一個條陳,其中三條卻是:一不準士兵吃飽,打仗必然勇敢;二是把士兵的眉毛剃去一條,便于捉拿逃兵;三是給你士兵“一齊畫了花臉”,可以嚇退洋兵(第三十一回)。這些看似荒唐的人和事,盡管不無夸張和過火的形容,但是這種官僚制度“最腐敗、最墮落的時期——捐官最盛行的時期”,的確是“凡神禹所不能鑄之于鼎……無不必備”(惜秋生《〈官場現形記〉序》)。

面對如此多的人物和紛繁復雜的故事,《官場現形記》承襲了《儒林外史》的小說結構,“頭緒既繁,腳色復夥,其記事遂率與一人俱起,亦即與七人俱訖,若斷若續”。對于此書的結構上,胡適認為:“大概作者當時確曾想用全副氣力描寫幾個小官,后來抵擋不住別的‘話柄’的引誘,方才改變方針,變成一部揭露官場的社會風俗史。這是作者的大不幸,也是文學史上的大不幸。倘使作者當日肯根據親身的觀察,或親屬的經驗,決計用全力描寫佐雜下僚的社會,他的文學成就定會大有可觀,中國近代小說史上或許又會增添一部不朽的名著了。可惜他終于有點怕難為情,終不肯拋棄‘官場’全部的籠絡記載,終不甘用他的天才來作一小部分的具體描寫。所以他幾回想特別描寫佐雜小官,幾回都半途收縮回去。”以現在的小說理論來看,他的批評不無道理,然而他的推測未必成立,縱觀全書五十五回的內容,李伯元并非將小說創作停留在“聯綴話柄,以成類書”的淺薄水平上,作者的創作原旨是整體性的。整部作品在地域上遍涉了當時中國十四個省域中的十一個,所寫的官吏囊括了從一品大員到不入流的佐雜小吏各個品級,文的、武的、正途的、軍功的、捐班的、保薦的、假冒的無所不包。顯然李伯元是以全面再現清廷官場的整體面貌為己任,有意識地統攝全局的宏大視野來描繪一幅纖毫畢現的晚清官場的百丑長卷。這種創作的思想并非偶然,除去模仿之外,還與當時普遍的文學觀念有關。

總之,《官場現形記》在當時的大背景下,以嚴肅的態度、宏大的構思,和對社會清醒而深刻入骨的觀察,誠實地描繪了他所看到的現實社會,塑造了諸多具有一定典型意義的藝術形象;在繼承傳統諷刺小說敘事方法和表現手段,以詼諧的語言盡情揭露鞭撻罪惡之都的同時,也初步具有了現實主義社會批判文學的冷峻描寫,對近代小說現實主義創作風格的發展作出了有益的開拓。

(四)作品中人名的引申寓意

中國傳統的章回小說常利用人名的諧音來揭示人物的性格和命運。晚清李寶嘉的《官場現形記》更是將這一手法運用到了極致。這部小說中諧音的人名有(人名后面括號內的數字指小說的回目):

施步彤——實不通(1)

胡理——狐貍(2)

王仲荃——望周全(4)

劉瞻光——留沾光

魏翩仁——為騙人(7)

胡鯉圖——糊里涂(10)

周應——照應(11)

胡華若——胡劃拉(12)

單逢玉——善逢迎

魏竹岡——為竹杠(17)

傅理堂——富里堂(19)

賈筱芝——假孝子(22)

賈潤孫——假順孫

蕭二多——小耳朵

白韜光——白叨光

黑伯果——黑八哥

劉厚守——留后手

胡周——胡謅

時筱仁——是小人(23)

包信——報信(26)

王博高——王八羔(27)

史耀全——死要錢(28)

潘金士——盼金使(29)

胡筱峰——胡小瘋

趙堯莊——招搖裝(32)

湍多歡——圖多歡(36)

瞿耐庵——屈乃安(38)

賈世文——假斯文

衛占先——為占先(42)

區奉仁——偶逢迎(43)

隨鳳占——隨風站

申守堯——伸手要

秦梅士——罄沒事

學槐——學壞(43)

錢瓊光——全窮光(46)

蕭卣才——小有才

卜瓊名——剝窮民(47)

黃保信——謊報信

胡鸞仁——胡亂認

蓋道運——該倒運(48)

刁邁朋——刁賣朋(49)

尹子崇——銀子蟲(52)

梅漾仁——媚洋人

梅蔚——沒味

勞祖意——老主意

蔣大化——講大話(54)

搭拉祥——遢拉樣(56)

單舟泉——善周全(57)

賴養仁——賴洋人

竇世豪——都是好

甄守球——真守舊(58)

蕭心閑——小心閑

潘士斐——盼是非(59)

這些諧音人名大體可歸結為以下五個方面:

一是貪財如命,如史耀全即死要錢,魏竹岡即為竹杠,尹子崇即銀子蟲。

二是寡廉鮮恥,如魏翩仁即為騙人,王伯高即王八羔,刁邁朋即刁賣朋。

三是顢頇昏庸,如胡鯉圖即糊里涂,施步彤即實不通,黃保信即謊報信。

四是猥瑣寒酸,這主要是指一些低級官員,如錢瓊光即全窮光,申守堯即伸手要。

五是崇洋媚外,如梅漾仁即媚洋人,賴養仁即賴洋人。

從這些被賦予種種貶斥意義的名字可以看出,作者李寶嘉對晚清官場的厭惡失望已經達到了一定的程度。現行的文學史著作都將李寶嘉歸入改良主義者的范疇,然而在讀過他的《官場現形記》之后,恐怕很少會有人相信這樣一個齷齪沒落的政權還有什么改良的希望、存在的必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昌邑市| 石首市| 新竹县| 黄冈市| 元江| 法库县| 定远县| 大冶市| 吉水县| 牡丹江市| 南城县| 黄梅县| 大竹县| 临澧县| 渭源县| 兴业县| 鄂伦春自治旗| 揭西县| 乌审旗| 周口市| 永康市| 乳源| 临泉县| 青铜峡市| 济阳县| 漠河县| 柳林县| 若尔盖县| 金川县| 辽阳市| 融水| 长汀县| 秭归县| 绥宁县| 土默特右旗| 美姑县| 筠连县| 图木舒克市| 嘉荫县| 营口市| 江孜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