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做個聰明的人
記得4年前在北京電視臺要做一個關于生活的節目,兩位主持人必須先在片頭詞上說一兩句對生活的感受,我想都不想就錄下這句話:“我希望我的生活是不斷快樂的積累。”
這是我的夢想,至今仍在努力實踐它。快樂是需要智慧的。大學時一位英文老師曾對全班說了一段讓我印象深刻的話:“世界上什么人最快樂?只有高度智能不足者最快樂,因為他們單純地不明白什么叫不快樂,但是在座的各位沒有這種單純快樂的能力,所以惟一的方法,就是讓自己聰明一點,懂得找尋人生的快樂!”
快樂是不假外求的,我有一位朋友十分聰明,而更讓我欣賞的是他對人生的堅毅和積極樂觀,他說他喜歡這樣一段話:“When you are over thirty years old,you’ll never get older but wiser”(當你年過30歲,你永遠不會再老了,只會變得更聰明)。我把這段話送給所有害怕過生日,會老一歲的朋友。
悟語:
所有的才干、知識、學歷都是手段,生命的終極意義其實僅是“快樂”二字。所以無論高低貴賤,每天都開心地微笑的人才是最聰明的人。
2.灌溉心靈
上班下班、買菜做飯,這種機械單調的生活真沒勁,一點意思都沒有,過一天算一天吧。
多數的普通人都在過著一種最普通不過的日子,沒有什么“滄海橫流方顯英難本色”、“事關重大”、“臨危不懼”諸如此類大顯身手的機會,有的就是一些按部就班的瑣碎小事,在這種機械單調、數十年如一日的程序軌道中,很多人失去了激情活力,留下的只是一種疲倦懈怠。
作家葉天蔚曾經寫過這樣一段話:“在我看來,最糟糕的境遇不是貧困,不是厄運,而是精神心境處于一種無知無覺的疲憊狀態,感動過你的一切不能再感動你,吸引過你的一切不能再吸引你,甚至激怒過你的一切也不能再激怒你,即便是饑餓感與仇恨感,也是一種強烈讓人感到存在的東西,但那種疲憊會讓人止不住地滑向虛無。”
這是一種很可怕的狀態,也許你不可能換一種富于挑戰性的工作,也許你更不可能去重新組合家庭,但你可以改變態度,再加上一些小小的技巧,保持住心靈的年輕與彈性。其實生活本身與世界本身都豐富多彩,關鍵是有沒有一顆有活力的“童心”。
上班地點沒變,你可以換換上下班的方式與路線,觀察一下周圍忙碌的又好玩又可笑的人群;工作內容沒變,但可以換一種方式看看是否提高了效率或有什么不同;周末是否全家出去看場大片;節假日是否狠心去吃頓大餐看看那些高檔豪華場所有什么了不起的地方;安排些力所能及的旅游項目,自己設計一下行動路線;動手與孩子做些手工或修理工作,看自己是否像你想像中的那樣心靈手巧;培養一些適合自己的業余愛好,堅持下去就會發現其樂無窮;搞些可能的投資活動,買點股票?……
清晨一口新鮮的空氣,雨后一片鮮嫩的綠葉,天上一片變幻不定的云彩,一頓可口的飯菜,一夜好睡,一個老朋友的問候……
懷著感恩的心情去體驗造物主的厚賜,帶著鮮鮮的態度去體會每一點變化的不同。你可以有很多適合自己的方法,把一潭波瀾不興的死水變成歡快奔流的小溪。
悟語:
生活難以改變,但你可以改變心情。
3.另一個兒子
哈里·S·杜魯門當選美國總統以后,有記者到其家鄉采訪杜魯門的母親。記者首先稱贊道:
“有哈里這樣的兒子,您一定感到十分自豪。”
“是這樣。”杜魯門的母親贊同道,“不過,我還有一個兒子,也同樣使我感到自豪。”
“他是做什么的呢?”記者問。
“他正在地里挖土豆。”
悟語:
認真地做事,快樂地生活,不論你的成就高低,你都值得母親驕傲。
4.鞋匠之子
第十六屆美國總統亞伯拉罕·林肯出身于一個鞋匠家庭,而當時的美國社會非常看重門第。林肯競選總統前夕,在參議院演說時,遭到了一個參議員的羞辱。那位參議員說:“林肯先生,在你開始演講之前,我希望你記住你是一個鞋匠的兒子。”
“我非常感謝你使我想起我的父親,他已經過世了,我一定會永遠記住你的忠告,我知道我做總統無法像我父親做鞋匠做得那么好。”
參議院陷入一陣沉默里,林肯轉頭對那個傲慢的參議員說:“就我所知,我的父親以前也為你的家人做過鞋子,如果你的鞋子不合腳,我可以幫你改正它。雖然我不是偉大的鞋匠,但我從小就跟隨父親學到了做鞋子的技術。”然后,他又對所有的參議員說:“對參議院的任何人都一樣,如果你們穿的那雙鞋是我父親做的,而它們需要修理或改善,我一定盡可能幫忙。但是有一件事是可以肯定的,我無法像他那么偉大,他的手藝是無人能比的。”說到這里,林肯流下了眼淚,所有的嘲笑都化成了真誠的掌聲。后來,林肯如愿以償地當上了美國總統。
作為一個出身卑微的人,林肯沒有任何貴族社會的強大背景。他惟一可以倚仗的只是自己出類拔萃的扭轉不利局面的才華,這是一個總統必備的素質。正是關鍵時的一次心靈燃燒使他贏得了別人包括那位傲慢的參議員的尊重,抵達了生命的輝煌。
悟語:
王侯將相寧有種乎?出身并不能決定你的一生,關鍵是自己不要瞧不起自己。不要否認,不要辯解,坦然地面對這一切,真誠地熱愛你平凡普通的父母,這樣也才能贏得別人的尊重,獲得自己的快樂。
5.樵夫的哲學
在森林的一條小路上,一個商人和一個樵夫經常相遇。
商人擁有長長的駝隊,一箱箱的綾羅綢緞都是商人的財富。
樵夫每天都要上山砍柴,斧頭和繩子是他最親密的伙伴。
然而,商人整天愁眉苦臉,他不快樂。樵夫每天歌聲不斷,笑聲朗朗,他很幸福。
一天,商人又與樵夫相遇,他們同坐在一塊大石頭上休息。
“唉!”商人嘆道,“我真不明白,小伙子,你窮得叮叮響,怎么那么快樂呢?“你是否有一個無價之寶藏而不露呢?”
“哈哈!”樵夫笑道,“我也不明白,您擁有那么多財富,怎么整天愁眉苦臉呢?”
“唉!”商人說:“雖然我是那樣的富有,但我的一家人總是為了錢財吵得不可開交,就覺得自己無依無靠,很是孤獨。”
“他們整天想的就是如何比其他人擁有更多,卻沒有一個想到為我付出哪怕一丁點兒真情實意。當然,我一回到家他們就會喜笑顏開,可是我始終弄不明白,他們是對著錢笑還是對著我笑。我雖家財萬貫,但我卻常常感到自己實際上是一個一無所有的窮光蛋。我能快樂嗎?”
“峨,原來如此!”樵夫道,“我雖然一無所有,但我時時感覺到我擁有永恒的幸福,因為全家人都是我的靠山,所以我經常樂不可支。”
“是么?那么你家里一定有一個賢慧的妻子?”商人問。
“沒有,我是個快樂的光棍漢。”樵夫道。
“那么,你一定有一個不久就可迎娶進門的未婚妻。”商人肯定地說。
“沒有,我從來沒有過什么未婚妻。”
“那么,你一定有一件使自己快樂的寶物?”
“假如你要稱它為寶物的話,也可以,那是一位美麗的姑娘送給我的。”樵夫說。
“哦?”商人驚奇了,“是一件什么樣永恒的寶物,令你如此幸福呢?一件金光閃閃的定情物?一個甜蜜的吻?還是……”
“這個美麗的姑娘從來沒有同我說過一句話,每次在村里與我相遇,她總是匆匆而過。三年前,她去了另一個城市生活。就在她臨走之前,上車的時候,她……”樵夫沉浸在幸福之中了。
“她怎么樣?”商人急切地問。
“她向我投來了含情脈脈的一瞥!”樵夫繼續道,“這一瞬間的目光,對于我來說,已經足夠我幸福一生了。我已經把它珍藏在我的心中,它成了我瞬間的永恒。”
商人看著幸福無比的樵夫,心中說道:
“真正的富翁應該是他,我才是個名符其實的窮光蛋。”
悟語:
生活中,讓我們覺得快樂的東西不需多,一件就夠了,只要你時常記得,把快樂的瞬間積累起來,就成為永恒的快樂。
6.桅子花開
一束鮮花——一束白色的桅子花,總會在她的每個生日送到家里。花束里沒有通常可見的留言卡,到花店老板那里也查不出贈花人的姓名,因為這花是現金零售的。白色的桅子花依偎在柔和的粉紅色的包裝紙中,純潔無暇,芬香沁人,帶來了無盡的欣悅。
她沒法查明送花人的身份,然而沒有一天不在揣想這位匿名者的形象。每一次想起這位也許是出于羞澀或是出于孤僻而不愿意透露自己真名實姓的神秘人士的時候,都是她最為幸福的時刻。
她的媽媽也給她的想象推波助瀾。她多次尋問,是不是我曾經為某人做過什么好事,而今他以這種方式表示他的謝意?會不會是那位她常常幫他卸車的開雜貨店的鄰居?會不會是那位老人,在整個寒假里她都幫他取郵件,讓他省去在冰地上滑倒的危險?會不會是哪位青年人,懷有浪漫之想?她實在沒法知道;而桅子花的芬芳與溫馨卻無時無刻不陪伴在她的身旁,讓她真切地感覺到自己是可愛的,值得別人關心與愛。
她就是在這桅子花香中想象,在桅子花香中成長,一直到22歲。這一年,媽媽過世了,生日里的桅子花也就是在這一年中斷的。
母親對女兒的愛蘊藏在一束束生日里的白色桅子花中,讓女兒在桅子花香中想象,在桅子花香中成長。哪怕是在生日時再也收不到桅子花,但那份愛卻在心底永存。母親的愛呀!
母親的愛是偉大的,或許是你用一生都無法報答的,請珍惜我們的母愛,還有那顆閃光的心。
良好心態是任何時候應該具備的,沒有好的心態,就不會有一個好的起點。
在鄉村,月色使白雪覆蓋的大地和山村變換了色彩。農舍都已關閉。雞也都安靜下來。
在夜晚,只有少數人隨意地出來散步。一切都是那樣普通自然。散步者不會見到任何驚奇之事。一個常在夜晚悠然漫步者寫道:靜坐在小山頂上,似乎在期待著什么。望著夜空,有時會想到也許掉下的流星會讓那些眼花繚亂的燈光所取代。影劇院門前的霓虹燈色彩繽紛。城市的歡娛達到狂熱的程度。但與此同時,戲劇、芭蕾舞仍給人帶來美的享受。也有一些人圍著餐桌既享用著美味佳肴,又愉快地交談著。
這一切都是進入寂靜的前奏曲。當整個世界安靜下來的時候,家家戶戶熄了燈,溫度下降,夜色變濃。當午夜的鐘聲敲過時,也許仍有人在外,但絕大多數人都已進人夢鄉;屈服于那神秘莫測的黑夜。一切都按其自然的規律,黑夜是人類難以控制的。
夜晚使人的自衛能力降低了。獨處黑暗中,會覺得分外的孤獨。人們從一開始對黑暗就會產生莫名的恐懼。記得孩提時由于居住擁擠,我睡在父親的書房里,晚上伴著窗外射進的月光,父親掛在門外的黑色傳教服變成了怪物。桌上的字典也似妖怪。即使現已長大成人,昔日所聽的那些鬼怪;邪惡故事會困擾你,白天繁忙的瑣事會驅散一切,當夜幕降臨時,你會覺得孤立無援,一籌莫展。
人畢竟要睡覺,無論你怎樣設法控制不睡,但最終眼皮還是會不由自主地閉上。這是任何人難以抵御的。
在人的生活中經常有這樣的事:夢境給人的啟示甚多。例如有一次,在睡夢中似乎有一種異口同聲的聲音輕柔地對我說:記住要與人為善。”第二天,當我遇事只考慮自己而不顧他人時,當我態度生硬欲沖撞別人時,我便告誡自己要和藹,要友善。
人也常常夢到失去了丈夫,丟失了孩子,但又重新與他們團聚,他們一起笑,一起旅行,互相請教。正如一位哲學家所說:“夢是心靈的思想。”
悟語:
珍惜生活,保持一個好的心態,學會享受生活,使生活歡快一些,明快一些,瀟灑一些,不要隨意涂抹生活,更不能揮霍自己的生命。
7.豁達人生
三伏天,禪院的草地枯黃了一大片。“快撒點草種子吧!好難看哪!”小和尚說。
師父揮揮手:“隨時!”
中秋,師父買了一包草籽,叫小和尚去播種。
秋風起,草籽邊撒、邊飄。“不好了!好多種子都被吹飛了。”小和尚喊。
“沒關系,吹走的多半是空的,撒下去也發不了芽。”師父說:“隨性!”
撒完種子,跟著就飛來幾只小鳥啄食。“要命了!種子都被鳥吃了!”小和尚急得跳腳。
“沒關系!種子多,吃不完!”師父說:“隨遇!”
半夜一陣驟雨,小和尚早晨沖進禪房:“師父!這下真完了!好多草籽被雨沖走了!”
“沖到哪兒,就在哪兒發!”師父說:“隨緣!”
一個星期過去了。原本光禿的地面,居然長出許多青翠的草苗。一些原來沒播種的角落,也泛出了綠意。
小和尚高興得直拍手。
師父點頭:“隨喜!”
悟語:
每個人的一生都注定要跋涉溝溝坎坎,品嘗苦澀與無奈,經歷挫折與失意,幸福的人只記得一生中滿足之處,不幸的人只記得相反的內容。
8.心中無事天地寬
有一個吸毒的囚犯,被關在牢獄里,他的牢房空間非常狹小,住在里面很是拘束,不自在又不能活動。他的內心充滿著憤慨與不平,備感委屈和難過,認為住在這么一間小囚牢里面,簡直是人間煉獄,每天就這么怨天尤人,不停地抱怨著。
有一天,這個小牢房里飛進一只蒼蠅,嗡嗡叫個不停,到處亂飛亂撞。他心想:我已經夠煩了,又加上這討厭的家伙,實在氣死人了,我一定非捉到你不可!他小心翼翼地捕捉,無奈蒼蠅比他更機靈,每當快要捉到它時,它就輕盈地飛走了。‘蒼蠅飛到東邊,他就向東邊一撲;蒼蠅飛到西邊,他又往西一撲。捉了很久,還是無法捉到它,這才慨嘆地說,原來我的小囚房不小啊!居然連一只蒼蠅都捉不到,可見蠻大的嘛!此時他悟出一個道理,原來心中有事世間小,心中無事一床寬。
所以說,心外世界的大小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們自己的內心世界。一個胸襟寬闊的人,縱然住在一個小小的囚房里,亦能轉境,把小囚房變成大干世界;如果一個心量狹小、不滿現實的人,即使住在摩天大樓里,也會感到事事不能稱心如意。所以我們每一個人,不要常常計較環境的好與壞,要注意內心的力量與寬容,所以內心的世界是非常重要的。
正如無門禪師所說:“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若無閑事掛心頭,便是人間好時節。”
悟語:
不管世間的變化如何,只要我們的內心不為外境所動,則一世榮辱、是非、得失都不能左右我們,牢獄雖小,但心里的世界是無限寬廣的。
9.開啟另一扇窗
有本叫做《龐城末日》的書里面有這樣一個情節。
意大利古城龐貝城里有位賣花女叫做倪娣雅。她雖雙目失明,但并不自怨自艾,也沒有垂頭喪氣把自己關在家里,而是像常人一樣靠勞動自食其力。
不久,維斯維沙大火山爆發,龐貝城面臨一次大地震,整座城市被籠罩在濃煙和塵埃中,昏暗如無星的午夜,漆黑一片。驚慌失措的居民跌來碰去尋找出路卻無法找到。但倪娣雅本來看不見,這些年又走街串巷在城里賣花,她的不幸這時反而成了她的大幸,她靠著自己的觸覺和聽覺找到了生路,而且她還救了許多人。因為她可以不用眼睛安全如常行走,她的殘疾已成為她的財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