譯者序
專業譯著的過程,給我帶來了很多挑戰與樂趣。半年多的時間,數次修訂譯稿,對語言、對專業知識以及文字背后的作者真意和文化味道,真實感受到了“夢里尋她千百度”的意境。
一直有個心愿,能在導師樊富珉教授的鐘愛領域做點什么。向老師最大的致敬,莫過于與老師一起去實現她的夢想—推動中國咨詢心理學的不斷發展。本書的著者松原達哉先生是日本咨詢心理學的開創者之一,從事臨床心理咨詢實踐與教育半個多世紀,也是樊老師的授業恩師。松原先生不但臨床咨詢功力深厚,而且著作等身,在借鑒西方的心理咨詢理論與技術的同時,不斷思考與實踐東方情境下的心理咨詢。本書中的豐富案例體現了松原先生的深邃思考與精彩實踐,都將給正在不斷探索心理咨詢本土化的中國,帶來有益的借鑒和啟示。尤其是如何規范和推動心理咨詢專業化,強調咨詢倫理方面,更如“及時之雨”為我國心理咨詢行業的穩健發展提供了有益的參考路徑。
在本書的翻譯過程中,我要感謝蘭州大學的彭賢教授與咨詢師王晨碩士,她們的鼓勵和無私的支持,讓我感受到了摯友“雪中送炭”的溫暖。還有山東大學的游文佩碩士、馮貴霞博士、苗紅培博士等人的大力幫助。
我還要特別感謝機械工業出版社華章公司的李欣瑋編輯,她無微不至、嚴謹的工作,為本書的順利出版做出了巨大貢獻。
張天舒
于山東大學洪家樓校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