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4章 清水河畔的“東胡林人”

  • 北京歷史文化
  • 羅哲文
  • 913字
  • 2015-04-21 11:27:15

距今約1萬年到4千年以前,人類社會處于新石器時代。這時人們已經開始從事原始農業和畜牧業,還進行制陶、織麻等原始手工業生產,并且已普遍使用磨制石器。

北京地區新石器時代早期代表性的文化遺址是門頭溝區清水河畔的“東胡林人”墓葬。清水河是永定河的支流,相對永定河流經的高高的山峽而言,清水河沿岸卻是一條較寬的河谷,稱為齋堂川,東胡林村就位于河北岸一片低矮的黃土臺地上。1966年,在齋堂鎮東胡林村西側發現一座古人類墓葬遺址。這是一座三人合葬墓,包括兩名成年男子和一名年約16歲的少女,他們被命名為“東胡林人”。

據測定,“東胡林人”生活的時代距今約一萬年,相當于新石器時代的早期階段,他們的體質形態已與現代人基本一致。從合葬情況看,家庭組織有可能已經出現了。

“東胡林人”的文化遺物主要是裝飾品。在少女遺骨的頸部周圍,發現有五十多枚已穿過孔的蜒螺殼,大小均勻,顯然是一副少女佩戴的項鏈。另外,在少女腕部周圍,還發現7枚用牛肋骨截斷磨制而成的骨管,長短接近,相間排列,這應該是戴在少女手腕上的一副骨鐲。少女身上的這些飾物,不僅僅起美化作用,還應該是當時尊重女性的一種表示,而以女性為中心則是母系氏族公社的典型特征。這些比較精美裝飾品的出土,還說明當時社會生產力已經有了較大提高,“東胡林人”已不需要整天為維持生命而奔波,可以有時間和精力制作這些裝飾品,美化自己的生活。而社會生產力的提高與這時的人類離開山洞來到河谷黃土臺地居住,以及勞動生活環境有了較大改善也是密切相關的。

另據報道,從2003年初,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和北京市文物研究所聯合組成考古隊對遺址又進行了發掘。10月19日出土了一具保存完好的古人類骨骼化石,高約160厘米。除這具保存完好的人骨外,還挖掘出包括石器、玉石、陶器和殘存人骨、動物骨骼等在內的一批重要文物和多處東胡林人燒火的火塘遺跡。根據初步推斷,在約一萬年前,這里可能是東胡林人的季節性營地,但不一定是他們長期居住的地方。

東胡林遺址新的考古發現,填補了自山頂洞人以來北京地區人類發展史上的一段空白,為研究華北地區新石器時代早期人類及其文化提供了重要的資料。目前古人類骨骼化石和文化遺物已運到北京大學進行更深入的研究。

主站蜘蛛池模板: 陈巴尔虎旗| 昭觉县| 凤城市| 双峰县| 永新县| 姚安县| 佛山市| 类乌齐县| 扬中市| 东莞市| 德令哈市| 平山县| 郧西县| 聂荣县| 务川| 沙河市| 睢宁县| 湖州市| 苏州市| 买车| 原阳县| 洛宁县| 巫山县| 德保县| 莱州市| 兰西县| 乌兰察布市| 阿尔山市| 高清| 曲松县| 辉县市| 榆社县| 宜君县| 定远县| 沈阳市| 临泉县| 白水县| 上高县| 白银市| 洪江市| 清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