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5章 中醫說女性養生

養生之道是保存和延續生命的行為方式,也是生命與生活達到最佳狀態的方式。女性在生理上有經、孕、產、乳等特點,再加上工作繁忙,心理緊張、焦慮、高壓,身心免不了受到雙重壓力,維持身體健康,做好養生保健已成為越來越多女性所關注的話題。

中醫視點 精、氣、神與女性養生

精、氣、神在中國傳統養生理論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精”是構成人體和維持生命活動的精微物質,有“先天精”和“后天精”之分。“先天精”是人體生長發育的基礎,源于父母精、血,是生命活動的原始微觀物質。“后天精”源于后天五谷飲食,并將其作用于人體各個臟腑而構成。兩者共儲存于人的兩腎之中,形成“腎精”。對女性而言,腎臟精氣充盈,身姿、面色、臟腑都不易早衰。腎精盛衰盈虧與女性月經來潮及人體生殖繁衍相關,女性又具經、孕、產、哺等生理功能,故“養精”的重要性不可忽視。“氣”在中醫養生學是一種極微小且處在活動狀態的精微物質,構成并維持人體生命活動的全過程。“氣”的生成與腎、脾胃、肺等臟腑密切相關。同時,各臟腑正常生理功能的發揮均依賴于氣機的升、降、出、入。“氣”可推動臟腑組織活動、促進血脈運行,女性以血為本,血暢即面嫩、嬌美、有女人味。“氣”可維持臟腑功能、新陳代謝的正常活動,促成體內毒素的順利排出,讓女性無毒一身輕。“氣”還可護衛肌表、防御外邪入侵,讓女性具備一個好體質。可見,“養氣”是女性健康豐富生活的根基之一。“神”以先天之“精”為基礎,以后天“精”氣為補養。人的大腦精神、意識思維活動以及臟腑、經絡、氣血等全部機體活動全依賴于“神”,且“神”是全部機體活動功能的外在表現。《黃帝內經》說“得神者昌,失神者死”。

中醫解碼 精、氣、神養生事項

1.忌七情過度。女性屬陰,以血為先,其性多柔弱,比男性更易因情志為患。“怒傷肝、喜傷心、思傷脾、憂傷肺、恐傷腎”說明七情過度偏激對人體氣血、臟腑的損害。對女子而言,最易傷肝,而肝主疏泄,是人體重要的排毒系統之一,故調整心理慎防太過對身體健康非常必要。

2.忌起居無常。“起居有常,養其神也”。若長期起居無常,作息失度,會使人精神萎靡,呆滯無神。現代職業女性由于工作生活壓力大,長期緊張的腦力勞動,加上經常“開夜車”,缺少充足睡眠和休息,勞逸無度,極易造成早衰,出現脫發白發、面色晦暗等肌膚問題,與美麗無緣。

3.忌飲食無常。挑食、厭食、節食、暴飲暴食等飲食不良現象都或多或少的在女性身上出現,職業女性不僅要在職場上有一席之地,還要給自己的健康有一個很好的保證,如此才能維持機體的正常運作,以利于生活和工作的順利進展。

中醫VS現代醫學

精、氣、神是中醫理論的核心,在西醫看來是機體協調和精神意識的完美和諧。人的軀體活動即是協調的機體活動和健全的精神心理的反映。同時,這些又反過來作用于軀體。因此,加強這方面的養生保健意識,對防病延年具有重要意義。

中醫視點 養形與養神

中醫認為,人身由“形”與“神”組成。神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指整體生命活動現象;狹義指神志,包括人的精神、意識、思維、性格、情感等活動。古代先賢首先重視養神,《素問·上古天真論》說:“精神內守,病安從來?”突出了心(神)在養生中的作用。形指人的整個形體,包括五臟六腑、經絡、四肢百骸等組織結構和氣、血、津液等基本營養物質。《素問·八正神明論》說:“養神者,必知形之肥瘦,營衛氣血之盛衰”,并提出慎起居、適勞逸、順寒暑、飲食有節、導引等有效的“保形”方法。中醫強調“形與神俱,不可分離”。神是一切生命活動的最高主宰,它能協調臟腑、氣血、陰陽的變化,維持人體與外環境的平衡。神為形主,無神則形無。同時,神是形的產物,形是神的物質基礎。形的病變可導致神的異常,神的改變也可影響形的生理功能變化。形神共養是中醫推崇的一種最高養生方法。《素問·上古天真論》中就提出過外避邪氣(虛邪賊風避之有時)以養形、內養真氣以充神(恬淡虛無、真氣從之、精神內守)的形神合養法。

中醫解碼 形神共養注意事項

1.重在養神。中醫主張形神共養,并不意味著把形、神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上。《藝文類聚·養生》中說:“太上養神,其次養形”,說明中醫養生學的首務在養神。心神能統率五臟六腑、五官七竅、四肢百骸。《靈樞·天年》說:“失神者死,得神者生也”。這些都說明“得神”、“守神”,能保持健康、祛病延年;反之,神傷則病,無神則死。可見,形神兼顧、養神為先。

2.養生不可忽視自然觀、防治觀、意志觀、精氣觀、動靜觀以及食療觀的統一協調。自然觀,即順應自然規律,根據四時不同,春夏養陽,秋冬養陰的方法,進行人體的正常生命活動,以求“天人合一”。“春捂秋凍”即是順應四季的養生之道。防治觀要做到未病先防,外避六淫之邪,內免精神刺激。意志觀重在調養精神意志。精氣觀要做到積精全神,重在藏精。動靜觀,在動靜結合,主張形神兼養,按四時不同,養形調神。食療觀依照中醫“醫食同源”的概念,根據自身體質選擇最適宜的食物,從而更好地發揮食物調理體質,補養身體的作用,甚至還能醫治一些簡單疾病。日常養生應以食療為主。

中醫VS現代醫學

現代醫學認為,養形就是要實現“生命在于運動”的意義,運動能促進血液循環,保持肌膚的紅潤、光澤與彈性;能增加大腦血液循環,使人更機敏、不易早衰。還可預防動脈血管硬化、膽固醇、高血壓等疾病。養神就是要做到精神衛生,力求精神的安靜和調、胸懷開闊,從容溫和,切不可怨天尤人,急躁易怒。

主站蜘蛛池模板: 枣强县| 石狮市| 南安市| 南昌市| 临汾市| 盐山县| 丹阳市| 门源| 汉中市| 保定市| 萨嘎县| 嘉黎县| 筠连县| 邢台县| 宁波市| 济阳县| 沙河市| 定远县| 渭源县| 南华县| 边坝县| 新余市| 莒南县| 内江市| 阜南县| 晋中市| 张家界市| 秭归县| 巩留县| 广饶县| 陵川县| 临沧市| 乐至县| 临沂市| 马尔康县| 滨州市| 惠水县| 鹤峰县| 云安县| 瓦房店市| 澄迈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