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6章 五藏別論

篇解

別是分別、區別的意思,意指本篇雖論五臟六腑的功能,但在論述內容與其他論述臟腑的篇章有所不同,所以命名為《五藏別論》。

原文303

腦、髓、骨、脈、膽、女子胞1,此六者,地氣之所生也2,皆藏于陰而象于地3,故藏而不寫4,名曰奇恒之府5.夫胃、大腸、小腸、三焦、膀胱,此五者,天氣之所生也,其氣象天6,故寫而不藏。此受五藏濁氣,名曰傳化之府7.此不能久留,輸寫者也,魄門8亦為五藏使,水谷不得久藏。所謂五藏者,藏精氣而不瀉也,故滿而不能實9.六府者,傳化物而不藏,故實而不能滿10也。所以然者,水谷入口,則胃實而腸虛;食下,則腸實而胃虛。故曰:實而不滿,滿而不實也。

注釋

1.女子胞:即子宮、又名胞宮。位于少腹之中,主月事及孕育胎兒,為奇恒之腑之一。

2.地氣之所生也:秉承地氣所生(一是屬陰,二是藏精氣)。

3.皆藏于陰象于地:指奇恒之府具有貯藏陰精的功能,好象大地蘊藏萬物一樣。

4.藏而不寫:寫通瀉,輸瀉的意思。主藏精氣,不主輸瀉水谷。

5.奇恒之府:奇者,異也;恒者,常也。言異于尋常之府,包括腦、髓、骨、脈、膽、女子胞。此六種組織器官在形態上中空類六腑,在功能上貯藏陰精又似五臟,似臟非臟,似腑非腑,與一般臟腑不同,故名曰“奇恒之府”。

6.其氣象天:意為傳化之府的功能就象天體的運轉不息一樣,傳化不已。

7.傳化之府:指胃、大腸、小腸、三焦、膀胱。因這五者輸瀉不藏,主管對水谷的消化吸收和轉輸,所以名為傳化之腑。

8.魄門:魄與粕,古代通用。魄門即肛門。

9.滿而不能實:滿,精氣盈滿;實,水谷充實。五臟貯藏精氣,宜于盈滿,而無水谷的充實。

10.實而不能滿:六腑主傳化物,有水谷的充實,而無精氣的盈滿。

釋義

腦、髓、骨、脈、膽、女子胞,這六腑都是稟承地氣而生的,都能貯藏陰精,就象大地包藏萬物一樣,所以它們的作用是藏而不瀉,叫做奇恒之腑。胃、大腸、小腸、三焦、膀胱,這五腑是稟承天氣所生的,它們的作用,像天一樣的健運周轉,所以是瀉而不藏的,它們受納五臟的濁氣,所以稱為傳化之腑。這是因為濁氣不能久停其間,而必須及時轉輸和排泄。此外,肛門也為五臟支配,這樣,水谷的糟粕就不會久留于體內了。所謂五臟,它的功能是貯藏精氣而不向外發瀉的,所以它必須經常地保持精氣飽滿,而不能被水谷填實。六腑的功能是將水谷加以傳化,而不是加以貯藏,所以它有時顯得充實,但卻不能永遠保持盛滿。我們可以看到水谷入口下行,胃充實了,但腸中還是空虛的,食物再下行,腸充實了,而胃中就空虛了,這樣依次傳遞。所以說六腑是一時的充實,而不是持續的盛滿,五臟則是持續盛滿而不是一時的充實。

按語

五臟主藏精氣,如心藏脈,肺藏氣,肝藏血,脾藏營,腎藏精等,五臟的精氣盈滿,并且能夠保持運行流暢,才能灌注營養全身組織器官,故其特點是“滿而不能實”。經文通過這段話的描述告訴我們只有經常保持五臟精氣盈滿,身體才能強壯。精氣如果肆意外泄,就會出現五臟的精虧,所以臨床上五臟病以虛證多見。要注意五臟藏精,只宜盈滿,不宜壅實留滯,若留滯就會出現大小便不規律,腹部脹滿,身體不暢快,動作不靈活等一系列不適反映。

六腑主傳化物,傳導變化、輸瀉水谷及其糟粕,還有五臟代謝后的濁氣。所以將六腑總的功能概括為“傳化物而不藏”,六腑主管消化吸收食物、排泄糟粕,應經常保持通暢狀態,即腑氣以降為順,以通為用。

對于“魄門亦為五藏使”的論述,指出了魄門的生理與五臟之間的密切關系。這句話的意思是肛門也為五臟所支配,水谷所化生的糟粕不能久留體內。魄門的功能常能反映諸臟腑的功能狀況,這是因為,魄門的啟閉要依賴于心神的主宰,肝氣的條達,脾氣的升提,肺氣的宣降,腎氣的固攝。五臟功能正常,才能使魄門的功能正常運轉,而魄門功能正常又能協調內臟的升降之機。這對于臨床辨證、治療、預后等都有一定的指導意義。

現今意義

臟腑藏瀉理論對后世影響很大,五臟總的功能是“藏精氣而不瀉也”,其功能特點為“滿而不能實”,故在臨床上五臟病多為虛證,治療時多用補法,又因為五臟藏精,宜保持其運行精氣流暢性,所以臨床在使用補益劑時應注意不可純補、峻補,應該“補中寓通”,如脾虛證,在補脾的時候要配一些幫助消化的藥物;心虛證,在養心的同時宜佐加一些活血通絡的藥物;肺虛證,補肺同時要酌加宣發肅降肺氣的藥物等等諸如此類。

由于六腑總的功能是“傳化物而不藏也”,其功能特點為“實而不能滿”。所以六腑傳化功能正常時應處于一種“虛實”的狀態,即“胃實而腸虛”“腸實而胃虛”。因而在臨床上六腑的病變多表現為“滿而不通”,在治療時應該從通降順氣去實邪為主。以此為契機歷代醫家創立了許多著名方劑,諸如三承氣湯、大柴胡湯等,至今仍有效地指導臨床治療。

主站蜘蛛池模板: 西乡县| 丰镇市| 响水县| 突泉县| 垦利县| 双辽市| 忻州市| 浦县| 高平市| 江永县| 蓬溪县| 阿瓦提县| 安乡县| 石城县| 沐川县| 宣汉县| 贵州省| 永昌县| 德格县| 辽中县| 中宁县| 滨州市| 新宁县| 岚皋县| 永城市| 灵台县| 鹰潭市| 蒙阴县| 尖扎县| 长汀县| 剑川县| 夏邑县| 石阡县| 龙州县| 巴中市| 新龙县| 共和县| 时尚| 兴国县| 仙居县| 梁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