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上介紹的這些檢查項目都是確診糖尿病所必需的檢查。糖尿病對人體最大的危害是它的各種并發癥。為了更全面地了解病情,“糖人”必須檢查下列指標:
(1)尿常規:包括尿糖、尿酮體、尿蛋白、白細胞等多項指標的檢查。這些指標可以間接地反映患者的血糖水平,明確其是否存在酮癥酸中毒和泌尿系感染等情況。另外,尿微量白蛋白的定量測定還是早期發現糖尿病腎病的重要依據。
(2)體重指數(BMI):
計算方法是:BMI=體重(千克)÷身高(米)的平方。
偏瘦:BMI指數<18
正常體重:BMI指數=18~25
超重:BMI指數=25~30
輕度肥胖:BMI指數>30
中度肥胖:BMI指數>35
重度肥胖:BMI指數>40
體重指數可作為糖尿病患者每日攝入熱量多少的參考依據,同時可以指導其臨床選藥。超重或肥胖的糖尿病患者應首選雙胍類藥物進行治療,而消瘦的糖尿病患者應首選磺脲類藥物進行治療。
(3)肝功能和腎功能:通過檢查患者的肝功能和腎功能,可以了解其是否合并有糖尿病腎病,同時可以指導其臨床選藥,因為某些降糖藥不適宜肝功能或腎功能不全的糖尿病患者服用。
(4)眼底:“糖人”在并發視網膜病變的早期往往沒有眼部癥狀,到了該病的晚期其眼病常常難以控制。所以,糖尿病患者在初診時應做眼底檢查,以了解其是否合并有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白內障或青光眼,絕不能到了眼睛看不清東西時才去查眼底。
(5)神經系統:“糖人”可用10克單尼龍絲進行觸覺檢查,以便早期發現糖尿病性周圍神經病變。另外,還應做自主神經方面的相關檢查,例如,可測量其處于站立位和臥位時的血壓,以判斷其有無體位性低血壓。
此外,初診的“糖人”還應做心電圖、心臟彩超、下肢血管超聲和造影、胸部X片以及骨密度等項目的檢查,以明確是否患有冠心病、心功能不全、下肢動脈硬化或狹窄、肺部感染或結核以及骨質疏松等相關疾病。一般來說,已明確診斷的“糖人”,應每周檢查一次血糖(包括空腹血糖和餐后2小時血糖),每2~3個月檢查一次糖化血紅蛋白,每半年化驗一次血脂、肝功能、腎功能和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每半年至一年檢查一次眼底。由于“糖人”一旦出現浮腫、蛋白尿、視力下降、手足麻木、間歇性跛行等癥狀,其并發癥大多已處于不可逆轉的中晚期,治療難度相當大,所以,在初診時就必須進行全面的檢查,并注意按時用藥,定期復查,平穩地控制血糖和避免并發癥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