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沉的畫外音,疊印出相應的畫面或歷史資料片:
“一九三七年十一月八日,太原失守,從此華北戰場的抗日戰爭進入了一個新階段。當天,毛澤東致電周恩來和八路軍總部,明確地指出:‘八路軍將成為全山西游擊戰爭之主體。應該在統~戰線之原則下,放手發動群眾,擴大自己,征集給養,收編散兵,應照每師擴大三個團之方針,不靠國民黨發餉,而自己籌集供給之。’同時,為八路軍規定了在敵后進行游擊戰的新方針!
“四天之后,即十一月十二日,上海陷落,當天,毛澤東作了有名的《上海太原失陷以后抗日戰爭的形勢和任務》的報告,明確地指出:‘不要人民群眾參加的單純政府的片面抗戰,是一定要失敗的,因為它不是完全的民族革命戰爭,因為它不是群眾戰爭。’全面抗戰還是片面抗戰,這是共產黨的抗戰主張和現時國民黨的抗戰主張的原則分歧’!……”
毛澤東的窯洞
毛澤東指著那張地圖:“從現在起,八路軍在敵后策應友軍作戰的歷史階段結束了!換句話說,八路軍在敵后扮演抗日主角的歷史時期開始了!”
張聞天:“八路軍的戰斗任務也必須隨之改變,那就是從以打仗為主向創建敵后抗日根據地過渡。好在,從抗戰開始,老毛你就有意在山西做了幾個‘眼’。”
毛澤東:“我考慮了許久,提前做的這幾個‘眼’,還必須加以調整,方能適應抗日形勢的發展。”
張聞天:“據八路軍總部來電說,一一五師分家之后,聶榮臻根據中央的指示,率三千人馬到阜平創建晉察冀根據地。雖說孤懸敵后,但這個‘眼’做得不錯。”
毛澤東指著地圖:“林彪、羅榮桓率一一五師主力從晉東北開赴晉西南,創建以呂梁山為依托的晉西南抗日根據地;賀龍、關向應率一二〇師一直活動在管涔山脈為中心的晉西北,創建晉西北抗日根據地也不會有什么問題。如果再加上劉伯承同志率一二九師依托太行、太岳山脈,開辟晉冀豫抗日根據地……”他用手沿著山西地圖劃了一個圈,“整個山西依然在我們手中!”
張聞天:“因為敵人只占領幾個城市和幾條鐵路,而我們卻控制著廣大的山區和農村。”
毛澤東指著地圖:“更為重要的是,這四個根據地的地理條件十分優越:晉察冀,地處恒山、五臺山、燕山的連接地,可以直接威脅日軍占領的平綏、同蒲、正太、平漢四條鐵路和北平、天津、保定等大中城市;晉東南,東起平漢鐵路,西至同蒲鐵路,北起正太鐵路,南至黃河,直接威脅著日軍繼續向華北進攻所依賴的主要交通線。”
張聞天:“不僅對堅持華北抗戰有著重要的戰略支撐作用,而且也是日后向冀魯豫平原發展的前進基地。”
毛澤東:“晉西北、晉西南這兩塊根據地,除了東控日軍在山西的軍事活動,更重要的是陜甘寧邊區最牢靠的東部屏障!”
張聞天興奮地:“立即電告前方,要堅決按照中央的戰略布局,在山西做好這四個‘眼’!”
毛澤東:“還要再三強調,發動群眾,依靠人民,建立牢固的敵后根據地!”
張聞天:“老毛,葉挺先回南京了,你是否找項英同志說明一下中央的戰略意圖?”
毛澤東:“不急!一、他離開中央的時間太長了,先集中時間讀一讀有關的文件;二、他的身體不很好,認真做些體檢;三、我還交給了他一個任務,把賴南三年游擊戰好好總結一下,這是一筆十分重要的精神財富。”
張聞天:“老毛,上海失陷了,保衛南京還有什么意義呢?”
毛澤東:“蔣介石是一個死要面子、活受罪的三軍統帥,明知不可為還要為!”
南京中山陵園 蔣介石官邸會議室
蔣介石嚴肅地:“有關保衛南京的會議連續開了三次了,今天晚上,依然可以各抒己見,然后作出裁決。誰先說?”
在蔣介石的講話聲中緩緩搖出:何應欽、白崇禧、唐生智、劉斐等人。
與會者正襟危坐,誰也不發一言。
蔣介石:“劉斐,你是力主不守南京派,還是由你再講一下不守南京的理由。”
劉斐:“針對敵人企圖使中日戰爭局部化的陰謀,我們的戰略方針應盡量使戰爭全面化。針對敵人速戰速決的戰略方針,我應利用地大物博、人口眾多的有利條件,實行以空間換時間,積小勝為大勝的消耗戰略。所以,我認為不應當死守南京。”
疊印字幕 國防部作戰廳廳長 劉斐
何應欽:“我贊成劉斐的意見!敵軍利用它在上海會戰后的有利形勢,必然以優勢的海陸空和重裝備,沿長江和滬寧、京杭公路等有利的水陸交通線前進,機動性大,后方聯絡也很便利。因此,敵人是占盡了優勢。”
白崇禧:“而南京呢,地處長江彎曲部內,地形上背水,敵人可以由江面用海軍封鎖和炮擊南京。從陸上也可以由蕪湖截斷我后方交通線,然后以海陸空軍協同攻擊,則南京將處在立體包圍的形勢下,守是守不住的。”
疊印字幕 國民革命軍副總參謀長 白崇禧
蔣介石:“你們說的都有道理,但南京是首都,是國際觀瞻所系,守還是應該守一下的,至于如何守法,是值得考慮的。孟瀟,你的意見呢?”
唐生智:“我支持委座的意見!南京是我國首都,為國際觀瞻所系,又是孫總理陵墓所在,如果放棄南京,將何以對總理在天之靈?因此,我的意見:南京非死守不可!”
疊印字幕 軍委會執行部主任 唐生智
蔣介石:“孟瀟的意見很對,我是要投一票的。”
與會者啞然不語。
蔣介石:“由誰負責固守南京為好?”
與會者無一人發言。
蔣介石生氣地:“好!如果沒有人愿意來守,那我就自己守!”
與會者愕然。
唐生智堅決地:“委座,如果沒有人負責固守南京,我愿意勉為其難!雖說年邁有病,但報國之志不讓同仁,我一定做到:堅決死守,與南京共存亡!”
蔣介石:“很好,很好!就這么辦,有什么要準備的,馬上辦,可讓孟瀟先行視事,命令隨即發表!”
南京中山陵園 蔣介石官邸客室
客室空空蕩蕩,就像是搬家離去的樣子,顯得是那樣的清冷。
宋美齡心煩意亂地在室內走來踱去。
蔣介石走進:“夫人,你還沒有休息?”
宋美齡:“我睡不著啊!”
蔣介石笑了:“放心,日本人的飛機不會夜間出動的!再說,我們住在中山陵旁邊,日本人就更不敢前來轟炸!”
宋美齡漠然地笑了:“難道中山先生真的有在天之靈,保佑我們?”
蔣介石:“中山陵是炎黃子孫觀瞻所系,日本人真的炸了中山陵,他就果真成了中華民族的敵人!”
宋美齡:“你不會不知道吧?汪先生和汪夫人已經離開了南京,飛到武漢去了!”
蔣介石:“我當然知道!可是我……”
宋美齡:“還得部署南京保衛戰,對吧?”
蔣介石:這是不得已而為之的事!上海保衛戰,是打給外國人——尤其是美國人看的,希望他們能為自己的利益,干預日本人侵略上海。結果,他們只是在國聯講幾句批評日本的話;南京保衛戰,是打給國人看的,不然,我何以向國人交待啊!”
這時,張沖走進:“委座,中共駐共產國際的負責人王明就要回到延安了!”
蔣介石:“好,好!讓戴笠他們多留意這件事,看王明回到延安以后,中共的政策有什么變化。”
延安機場
滿天飛舞的大雪,把陜北變成了銀色的世界。
毛澤東、張聞天、周恩來、張國燾、凱豐等數十人迎著風雪站在機場停機坪上。
一架蘇式飛機緩緩降落在停機坪上。
毛澤東、張聞天、周恩來、張國燾、凱豐等快步走到飛機前。
機艙大門打開了,個頭矮小的王明出現在門前,他有些得意地揮動雙手,向歡迎人群致意。
疊印字幕 中共駐共產國際代表 王明
王明故做偉人狀,很有身份地走下舷梯。
張聞天第一個迎上前去,緊緊地擁抱著王明,雙方用俄語講著熱情問候的話語。
張聞天轉身指著毛澤東:“王明同志,這位就是毛澤東同志!”
王明仰起頭看了看身材魁偉的毛澤東。
毛澤東學著張聞天的樣子,俯身擁抱著王明:“歡迎,歡迎!你的到來,令陜北的大地都換上了潔白的銀裝!”
王明:“這既是陜北同志的心意,也是天公有意的安排!”
毛澤東:“對!對!哈哈……”他坦然大笑起來。
周恩來走上前來,與王明緊緊擁抱。
毛澤東握住陳云的手:“自瀘定橋一別,轉眼就是兩年半了!”
陳云:“我無時無刻不在想念同志們啊!”
毛澤東緊緊握住曾山的手:“這不是曾山嘛!”
曾山有些激動地:“主席,自江西一別三年多了!我以為咱們再也見不到面了,沒想到……”
毛澤東:“馬克思不收我們,讓我們留在神州大地繼續鬧革命,打日本!”
曾山:“對,對!”
毛澤東與曾山大笑。
簡昜的機場大廳
張聞天致歡迎詞:“同志們!我代表中共中央、八路軍總部,以及延安的全體軍民,熱烈地歡迎王明同志以及陳云同志、康生同志、曾山同志等回到延安!”
機場大廳中爆發出熱烈的掌聲。
張聞天:“下邊,請王明同志講話!”
王明揮動雙手,向著熱情鼓掌的人們致意:“我代表陳云、康生、曾山等同志,感謝同志們迎著朔風、冒著大雪歡迎我們的到來!首先,我要告訴同志們:我們是共產國際派回來的,是全世界無產階級的領袖斯大林同志派回來的!其次,我們幾個人都是中共派駐共產國際的負責人,沒有什么地方值得歡迎的。說到歡迎,我們倒是應當歡迎毛澤東同志,是他和同志們領導紅軍走過了舉世聞名的二萬五千里長征,又和同志們一道在蔣委員長的領導下,抗擊日本帝國主義的侵略!”
全場再次爆發出熱烈的掌聲。
毛澤東走到臺前,異常興奮地大聲說:“同志們!中國有一句名言,叫飲水思源。老百姓說吃水不忘打井人!中國為什么會有共產黨?為什么會有紅軍、八路軍?蓋源于馬克思、列寧——尤其是斯大林等革命導師的理論作指南;蓋源于共產國際對中國共產黨的具體幫助!就這個意義上講,我們歡迎王明等同志的到來,是歡迎從昆侖山下來的‘神仙’,歡迎從蘇聯回來的同志們。你們回延安來是一件大事。這就叫做‘喜從天降’!——”
大廳中爆發出長時間的掌聲。
張聞天的窯洞
一桌豐盛的陜北風味的宴席。緩緩搖出就座的有:毛澤東、王明、周恩來、康生等。
張聞天:“首先,我以老戰友的身份歡迎王明同志,康生同志回到延安來!干杯!”
“干杯!”
張聞天:“見到稼祥同志了吧?”
王明:“見到了!他還在莫斯科治療。”
康生:“就說斯大林同志和季米特洛夫同志的接見,稼祥同志都參加了,足見得他的身體恢復得還不錯。”
毛澤東:“十分遺憾,我與王明同志、康生同志雖然神交已久,今天才得以相見。用我們老祖宗的話說,叫緣分不到!為了補課,我提議請王明同志,康生同志先給我們通報一下斯大林同志、季米特洛夫同志對中國共產黨的指示!”
周恩來:“我舉雙手贊成!”
王明為難地:“亊情實在是太多了,從哪說起呢?”
張聞天:“揀著重要的——或者說對中國革命最重要的說!”
王明微微地點了點頭……(閃回)
莫斯科 列寧山上
王明、王稼祥徜徉在游人如織的公園中,自由地交談著。
王明:“你還記得那個米夫嗎?”
王稼樣:“他曾是我們的老師,在共產國際分管遠東局和中國共產黨的事務。”
王明得意地:“這位老兄不行了,他搞來搞去,反而成了我手下的工作人員了!他的工作得由我來負責領導,現在輪到他向我畢恭畢敬的了,哈哈,你說有意思吧!”
王稼祥:“李德去中國前,你同李德談過話沒有?共產國際是怎樣決定李德去中國的?”
王明:“李德去中國,共產國際未干預,我也未同李德談過話,李德恐怕是由蘇聯軍事機關派去的。”
王稼祥:“我斷定這是因為李德在中國搞壞了事,因此都在推脫責任!”
王明:“算了,不去談他了!對于國內的情況,我也算有了解,與國民黨的統一戰線已經形成,以后我們可以公開、合法地開展黨的工作。蔣介石只要愿意合作抗日,我們就可以聽他的。”
王稼祥:“你以為蔣介石這樣的人,能夠真心合作和積極抗日嗎?我們黨能全聽他的嗎?”
王明:“我說過了,只要他抗日,我們當然應該聽他的,不僅聽,還要絕對服從,不然叫什么統一戰線!”
莫斯科 季米特洛夫辦公室
季米特洛夫:“共產國際在討論中國抗戰形勢和中國共產黨的任務時,一致認為:中國共產黨和工人階級的力量比較小,中國的抗戰應該依靠蔣介石為首的國民黨。中國共產黨要運用法國共產黨‘一切為了人民陣線,一切經過人民陣線’的經驗,做到共同負責、共同領導。”
在季米特洛夫的講話中搖出:王明、王稼祥、康生等。
王明:“可否解釋為一切經過統一戰線呢?”
季米特洛夫:“可以的!因此,中國共產黨面臨著政策和策略上的‘一百八十度的大轉變’。共產國際擔心中國共產黨能否適應新的環境和新的任務,需要能在國際形勢中辨明方向、有朝氣的人去幫助中共中央。經慎重研究決定:派王明同志回國,完成共產國際交給的這一重任。”
王明:“我一定不負共產國際以及季米特洛夫同志的期望,堅決貫徹一切經過統一戰線的新政策!”
季米特洛夫:“你回中國去,要與中國同志關系弄好,你與國內同志不熟悉,就是他們推你當總書記,你也不要擔任。”
王明:“是!”
季米特洛夫:“雖然你在國際工作了多年,而且是執委會成員和書記處候補書記,但你回國去并不代表國際。你長期離開中國,脫離中國革命實際,所以回去以后,要以謙遜的態度,尊重黨的領導同志!”
王明:“是!共產國際對張國燾同志做何評價呢?”
季米特洛夫:“他不是一個好家伙!王明同志,康生同志,你們就要回國了,還有什么要求嗎?”
康生:“您可否幫著和斯大林同志聯系一下,我們行前能再聆聽一次他的教誨?”
季米特洛夫:“可以!”
克里姆林宮
斯大林握住王明的手:“歡迎你帶著中國的同志來這里,請給我介紹一下吧?”
王明指著王稼祥;“他叫王稼祥,也是從蘇聯學習后回國的。他參加過長征,身上留有敵人的彈片,從陜北來莫斯科治病的。”
斯大林握住王稼祥的手:“歡迎你的到來,請告訴我,現在紅軍有多少人?”
王稼祥:“報告斯大林同志:有三萬多人!”
王明用俄語答說:“有三十萬!”
王稼祥愕然地看著王明。
斯大林:“不在人有多少,重要的是紅軍每個戰士都是合格的戰斗員,而不是吃糧的。”他示意王稼祥落座。
斯大林指著季米特洛夫、康生、鄧發笑著說:“我們都是熟人了,都請坐下談吧!”
斯大林、季米特洛夫、王明、康生、鄧發等相繼落座。
王明:“斯大林同志,我就要回國工作了,您對中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有何重要的指示?”
斯大林:“不要害怕共產黨會淹沒在民族解放斗爭中,共產黨人應該積極地參加到民族解放斗爭中去!當然,要注意自己不要叫人家統走,要有決心到大海中游泳,但又不要把自己淹死。”
王明:“中國現階段主要的革命任務是什么呢?”
斯大林:“現在主要的是打日本,過去的這些東西現在不要談。你們沒有軍事工業,打日本沒有大炮是很困難的。怎么辦呢?我們幫助你們嘛!”
王明:“謝斯大林同志!”
斯大林:“你走后由誰繼任你的工作?”
王明:“王稼祥同志!”
斯大林:“很好!季米特洛夫同志,你代表共產國際向王明同志交代回國的任務了吧?”
季米特洛夫:“交代了!”
斯大林:“很好!王明同志,你回國以后,就貫徹執行季米特洛夫同志的指示精神。”
漸漸隱回延安張聞天的窯洞
一桌豐盛的宴席已經化做殘羹剩飯了。
王明高傲地:“一句話,我與康生同志是奉斯大林同志和季米特洛夫同志之命回國的,是為了堅定地落實共產國際交給我們的‘一切經過統一戰線’的指導精神的。”
康生客氣地:“我鄭重聲明,我此番回國是協助王明同志工作的。因此,我是以王明同志的意見為意見。”
張聞天:“為了使全黨盡快了解共產國際的指示精神,中央應盡快召開政治局擴大會議。”
周恩來:“我贊成!為了把這次會議開得成功,在延安的中央領導同志可否分一下工?”
張聞天:“我已經和老毛商量過了:王明同志和康生、陳云、曾山等同志主要是熟悉國內——尤其是自紅軍到達陜北以后的情況;我和凱豐、富春等同志具體負責籌備這次政治局擴大會議;老毛和恩來同志繼續關注與國民黨的統一戰線工作,以及敵后我各個抗日根據地的建設。”
王明以命令的口氣說:“南京保衛戰為中外觀瞻所系,也是中華民族存亡的關鍵一戰,因此,我們在中央工作的全體同志,都必須關注即將開始的南京保衛戰!”
毛澤東目光嚴厲地注視著得意的王明。
南京 國防部作戰廳
何應欽嚴肅地:“方才,作戰廳劉斐廳長全面介紹了南京保衛戰敵我雙方的態勢。下邊,我奉委座的指令,宣讀南京衛戍軍的組成名單!”
全體與會將領肅然起立。
蔣介石身著戎裝穩坐在委員長的座位上。
何應欽:“為保衛首都南京,軍委會特組成南京衛戍軍,由唐生智任司令長官,由羅卓英、劉興任副司令長官!轄第二軍團以及第六十六、第七十一、第七十二、第七十四、第七十八、第八十三各軍及教導總隊、憲兵部隊、江寧要塞部隊、炮后等部隊。作戰地點為南京東南正面陣地和南京腹部陣地。諸位都聽清楚了嗎?”
“清楚了!”
何應欽:“下邊,請唐生智司令長官訓話!”
唐生智:“本人奉命保衛南京,至少有兩件事最有把握:第一,即本人及所屬部隊誓與南京共存亡,不惜犧牲于南京保衛戰中;第二,此種犧牲定將使敵人付出莫大之代價!下邊,請委座給我們這些與南京共存亡的將士訓話!”
與會者熱烈鼓掌。
蔣介石:“孟瀟的講話令我感動!我們的國民革命只要都有孟瀟這種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的宏志,以及盡忠報國的決心,就沒有打不敗的敵人!”
全體與會者熱烈鼓掌。
蔣介石:“抗戰五個月以來,雖然軍事上是暫時的失敗了,喪失了許多地方,但也給了日軍以相當大的打擊,使日軍不能達到它速戰速決的目的。為什么要守衛南京呢?我再重復地講一遍,因為南京是我國的首都,又是總理陵墓所在,對國內人心的影響也很大,所以必須固守!”
唐生智:“全體同仁們!南京保衛戰就要開始了,可我們的委座還留在南京!我提議:為全國抗戰大計,請委座于今夜離開南京好不好?”
“好!”
蔣介石格外激動地:“我萬分地感謝我親愛的將士們的關心!我是三軍司令,也是先總理最信賴的學生,我……怎么忍心離開南京呢!”他真的有點哽咽了。
“請委座離開南京”的喊聲回蕩在作戰廳中。
中山陵園 蔣介石的官邸
宋美齡焦急地在室內踱著步子。
蔣介石大步走進:“夫人,你為什么還不休息?”
宋美齡:“你也不看看到了什么時候,還讓我休息?告訴我,你為什么不撤離南京?”
蔣介石:“我……”
宋美齡:“你拋舍不開和我姐夫的情感,你不忍心看著自己的首都讓給日本人……”
蔣介石震怒地:“不要再說下去了!”
宋美齡大驚。
蔣介石:“我何嘗不想快一點離開南京?可是陶德曼大使只有今天才能到達南京!”
宋美齡:“那也可以請他去武漢嘛!”
蔣介石:“武漢哪有南京安全!”
宋美齡:“為什么?”
蔣介石:“你想想看,陶德曼大使是日本人的代言人,他來南京和我講條件,難道日本還會派飛機把他炸死嗎?”
宋美齡恍然醒悟,笑著問:“我們什么時候從南京撤退?”
蔣介石:“明晨五時,乘專機飛往武漢。”
宋美齡:“好!我再清點一下東西去。”
蔣介石:“慢!”他指著身上的戎裝,“請幫著我換件漂亮的西服,我該會見陶德曼大使了!”
蔣介石官邸客室
陶德曼操著不通的華語講道:“我講完了日方講和的條件,聰明的委員長會發現,與一個月前的條件相較又苛刻了許多。如果委員長再次拒絕,我就很難充當中日之間的調停人了!”
蔣介石:“我鄭重聲明:中國愿意接受德國的調停,對陶德曼大使的奔走表示感謝。”
陶德曼:“請問委員長,你能同意日方提出的條件嗎?”
蔣介石:“我只能這樣說,中國可以接受這些條件作為談判的基礎。說到具體的條件,中方堅持華北的主權和完整及行政獨立不得侵犯,但中方可以派一個不反日的人擔任最高首長。”
陶德曼:“其他條件呢?”
蔣介石:“如果日方同意上述的原則,其他條件均可再議。”
陶德曼:“我懂了!委員長閣下,中方還有什么要求嗎?”
蔣介石:“一、在和平談判中,自始即由德國任中介人;二、在和平談判中,不得涉及中國與第三國之間的協約;三、蒙古問題可以由中國和日本談判,中方要求日本政府要保守秘密。”
陶德曼:“好!我一定向日方轉達委員長的意見。不過,我可以坦率地告訴委員長,日本留給你們的時間不多了!”
蔣介石嚴厲地:“你這話是什么意思?”
陶德曼:“據我所知,日本的華中方面軍就要發起攻擊南京的戰斗了!”他看了看手表,“現在,松井石根大將正在召開攻擊南京的作戰會議!”
蔣介石憤怒地:“謝謝!”
陶德曼:“委員長閣下一定注意安全,再見!”
蔣介石:“不送!”
陶德曼在那位外交人員的陪同下走出去。
蔣介石自語地:“松井石根大將正在召開攻擊南京的作戰會議?……”
上海 華中方面軍司令部
還是那位日本少將照本宣科:“我大本營大陸令第七號:華中方面軍戰斗序列由上海派遣軍、第十軍組成,由松井石根大將出任華中方面軍司令長官!”
與會的日本將佐熱烈鼓掌。
松井石根大將起身示意。
還是那位日本少將照本宣科:“我大本營大陸令第八號‘敕令’:華中方面軍司令官須與海軍協同,攻占敵中國首都南京!”
與會的日本將佐再次爆發出長時間的掌聲。
還是那位日本少將:“下邊,請松井石根大將下達攻占南京的作戰令!”
松井石根:“一、上海派遣軍主力于十二月五號開始行動,重點保持在丹陽、句容公路方面,擊敗當面之敵進入磨盤山山脈,以一部從揚子江左岸攻擊敵之背后,同時切斷津浦鐵路及江北大運河;二、第十軍主力于十二月三日開始行動,以一部從蕪湖方面進入南京背后,以主力擊敗當面之敵,進入深水附近,特別須對杭州方面進行警戒!記住了嗎?”
“記住了!”
松井石根:“為了踐行中國所倡導的先禮后兵,我決定給唐生智將軍發去最后通牒:限十二月五日主動退出南京!如果他膽敢抗拒我的命令,你們攻下南京之后,我決定放假三天,給全體參戰將士以絕對的自由!”
與會者爆發出長時間的掌聲。
長江沿岸防線
長江兩岸、長江水中均是惶惶逃難的難民。
長江防線的官兵嚴陣以待,望著逃難的人群竊聲私語。“立正!”
全體長江防線的官兵下意識肅然立正,循聲望去:
唐生智全身戎裝大步走來,他的身后是隨侍和馬弁。
唐生智敬禮,示意大家各回其位,他大聲地:“全體守衛南京的將士們,你們怕不怕日本兵?”
“不怕!”
唐生智:“好!我已經年過半百了,聽了你們的回答我十分激動,怎么樣?我們有沒有決心與南京共存亡?”
“有!”
這時,一位機要參謀快步跑到跟前:“報告!敵人給您送來了最后通牒,限您十二月五號讓出南京!”
唐生智看罷,憤怒地大聲問:“全體將士們,敵人給我們下了哀的美敦書,我們是降還是戰?”
“戰!”
唐生智邊撕最后通牒邊大聲問:“我們用什么回答日本人?”
“開炮!”
唐生智:“好!向著日本侵略者,開炮!——”
在激烈的槍炮聲中,疊印出南京保衛戰的相關歷史資料片:
“南京保衛戰打響之后,唐生智于十月八日晚下令第一線守軍退守復郭、城垣陣地繼續抵抗,同時采取措施,決心背水一戰。十二月九日,侵華日軍向南京發起全面的進攻,與我守城部隊展開白刃戰!我旅長易安華、朱赤、髙玖蒿以及十多名團長壯烈殉國。戰至十二月十二日暮時,紫金山第二峰和各城門均告失守。唐生智根據蔣介石的指示,向守城各部隊下達了突圍和撤退的命令。這時,南京城內已經混亂不堪,加之通訊中斷,事先又沒有準備撤退,除第六十六、第八十三軍少數部隊突圍外,絕大部分涌入下關,造成嚴重失控和極度擁塞的局面。”
“十二月十三日,日軍侵占南京,開始了對我無辜百姓和徒手官兵為期兩個月的滅絕人性的殘酷的殺戮,被害者達三十五萬人之多,造成了震驚中外的南京大屠殺事件!……”
深沉的畫外音,疊印出相應的畫面:
“與南京保衛戰的同時,中共中央在延安召開了被史家稱之為的‘十二月會議’。大會開始之后,王明就全面地拋出了他的右傾投降主義的理論。由于王明打著傳達共產國際和斯大林指示的幌子——那時共產國際在中國共產黨內有著很高的威望,所以對與會者產生了很大的影響,把毛澤東等同志置于十分困難的處境之中!……”
延安 十二月會議會址
王明趾髙氣揚地:“我的《如何繼續全國抗戰與爭取抗戰勝利呢?》的報告結束了!我再扼要地重復其要點:在統一戰線中兩黨誰是主要的力量?在全國政權與軍事力量上要承認國民黨是領導的優勢的力量。因此,今天的中心問題是一切為了抗日,一切經過統一戰線,一切服從抗日。今日決定敵友主要標準是抗日不抗日,對國民黨不能用左、中、右三派的分法,應分成抗日派與投降派。我們要擁護統一指揮。八路軍也要統一受蔣介石的指揮。”
王明巡視了一下與會者的表情,繼續說:“最后,我還要再次說明,沒有統一的國防軍和統一的正規軍是不能戰勝日本帝國主義的,游擊戰不能戰勝日本。”
張聞天:“康生同志,你還有什么補充意見嗎?”
康生:“沒有了!我只想說明一點,我完全同意王明同志的意見!如果我們中央——尤其是負主要責任的同志發表過片面的意見,應當盡快地回到共產國際的立場上來!”
張聞天:“下邊,對王明同志的報告,以及對我們黨在洛川會議上確立的方針、路線都可以發表意見。好,誰先講?”
博古:“王明同志的報告,代表了共產國際對中國革命的指導精神,因此,我無條件地贊成和支持!另外,我建議以王明同志的報告精神,來檢査、修正我黨在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堅持獨立自主的山地游擊戰等路線方面所存在的問題。”
凱豐:“王明同志的報告,已經批評了我黨在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方面所存在的左的傾向,也批評了洛川會議所確立的獨立自主的山地游擊戰。據我所知,我們黨內、軍內對獨立自主的山地游擊戰原則是有分歧意見的,大家渴望打大仗、打硬仗,主張把運動戰和游擊戰結合起來,配合國民黨軍隊打幾個勝仗,這樣既可振奮我們的斗志,也可擴大中國共產黨在全國的影響!”
張聞天:“恩來同志,你的意見呢?”
毛澤東那沉毅的目光看著周恩來。
周恩來:“我就抗戰問題和統一戰線問題發表一些意見,從山西三個月的抗戰的情況看,由于沒有實行抗日高于一切的原則,而把獨立自主提得太髙,所以黨內、軍內和各地都有不利于抗戰,不利于統一戰線的思想、言論及行動。因此,我們應當根據共產國際的指示精神來調整我們的方針和政策。”
毛澤東收回了目光。
張聞天:“彭德懷同志,你聽了王明同志的報告以后,對洛川會議確立的獨立自主的山地游擊戰有什么看法?”
毛澤東再次把那沉毅的目光投向彭德懷。
彭德懷沉吟片時:“我只能這樣說,我贊成王明同志對山地游擊戰為惟一方針的批評,我認為八路軍在戰略上應該是運動游擊戰,在應用上要利用山地打游擊。”
毛澤東嚴肅地:“我講點個人的看法!”
全體與會者猝然間把目光都對準了毛澤東。
毛澤東:“我同意王明同志說的抗戰發動后對國民黨的轉變估計不足,統一戰線工作總的方針要適合團結御侮,目前應該是和為貴,使國共合作,對大家有利。但是,對有些問題我還是要堅持自己的看法的!”毛澤東有意吸了一口煙,停頓片時。
與會者愕然一怔,遂又看著毛澤東。
毛澤東:“國民黨與共產黨誰吸引誰這個問題是有的,不是說將國民黨吸引到共產黨,而是要國民黨接受共產黨的政治影響。請同志們嚴肅地想一想,如果沒有共產黨的獨立性,便會使共產黨降低到國民黨方面去!八路軍與游擊隊應當成為全國軍隊的一部分,但是要在政治上與國民黨軍隊相區別。同志們,幾個月來的戰斗告訴我們:八路軍不能向國民黨軍隊看齊!我們要在政治上影響他們,一定要看到我們共產黨、八路軍的政治影響正在日益擴大!”
與會者不同表情的特寫。
毛澤東:“抗日戰爭總的戰略方針是持久戰。在持久戰中領土與軍隊什么最重要?軍隊較重要。軍隊失敗,領土不保。我們應當向蔣介石提出軍隊是基本的這一原則。自抗戰以來,我們的戰略方針是獨立自主的山地游擊戰,在有利條件下打運動戰,集中優勢兵力消滅敵軍一部,是為平型關、陽明堡等戰役所證明是正確的。因此,洛川會議所確立的戰略方針是正確的!”
劉少奇:“我贊成毛澤東的意見!我們所說的獨立自主,不是破壞統一戰線,而是盡量爭取合法地位去進行工作。發展民眾運動,動員千百萬群眾參加抗日,是爭取抗戰勝利的基本條件。歷史已經做出結論:只有以共產黨為領導來團結一切抗日的勢力與階層,才能堅持敵后抗戰,才能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政權。”
博古:“我不贊成少奇同志的發言!”
張聞天:“好了,今天會議到此結束,明天再繼續發言。”
毛澤東的窯洞院中
毛澤東大口地吸著煙,心事沉重地走進院中。
賀子珍由室內走出:“我告訴你一個消息,我去找了那位蘇聯大夫,他說自己是保健大夫,不會給婦女做流產手術,更不會為我開刀取彈片。”
毛澤東生氣地:“他會干什么呢?”
賀子珍:“他說除了保健以外,是眼科專家。你看我應該怎么辦呢?”
毛澤東蹙著眉頭:“請不要在這個時候和我討論這些事好不好?”
賀子珍猝然變色:“好!我不和你討論,我自己決定。”她說罷轉身走進屋去。
毛澤東在院中踱步凝思。突然,他喊道:“小李!”
小李從屋中走出:“主席,有什么事嗎?”
毛澤東:“你還記得劉志丹同志的干娘嗎?”
小李:“就是那個雙目失明的老媽媽?”
毛澤東:“對!你通知有關部門,把這個老媽媽請到延安來,讓新來的這位蘇聯眼科專家看看,能不能復明?”
小李:“好了!”轉身快步走了出去。
毛澤東繼續在院中邊吸煙邊踱步凝思。
賀子珍走到門口,失望地看了看毛澤東。
延河邊
張聞天邊走邊說:“你看過我寫的大會‘總的結論’了吧?”
毛澤東:“看過了,寫得不錯!”
張聞天:“不是我寫得不錯,是黨中央過去的方針不錯。舉例說,自西安事變以來,中央的統一戰線基本上是正確的,并獲得很多成績;另外,洛川會議決定的獨立自主的山地游擊戰,基本上也是正確的;就說王明同志點名批評劉少奇同志吧,也是片面的,事實上華北工作有很大的成績。”
毛澤東:“這些問題一下難以解決,我的意見:此次會議對統一戰線和抗戰問題不要作什么新的決議。”
張聞天:“如果王明同志他們堅持要作新的決議呢?”
毛澤東:“就說中央很快要召開黨的七大了,交由黨的代表大會去解決。”
十二月會議會址
張聞天:“由于與會的同志,在對待統一戰線和抗日戰爭的戰略方針等問題上有不同的意見,經研究:此次會議暫不作出新的決議,交由黨的七大解決。”
與會者不同表情的特寫。
張聞天:“經全體會議慎重討論,對中央及有關組織問題作出如下決定:中央增補王明、陳云、康生三同志為書記處書記;應蔣介石的遨請,由周恩來、王明、博古、葉劍英組成中共代表團赴武漢同國民黨談判;由項英、周恩來、博古、董必武組成長江中央局赴武漢領導南方黨的工作;由劉少奇、楊尚昆負責北方局,朱德、彭德懷負責北方軍政委員會。”
與會者熱烈鼓掌。
張聞天:“此次會議決定中央負責處理各類來往電報的分工如下:黨的工作由張聞天處理;軍事問題由毛澤東處理;統一戰線工作由王明處理,王明外出回到延安前由張聞天負責。為準備召開黨的第七次代表大會,中央決定成立籌備委員會,主席為毛澤東,書記為王明。秘書處由毛澤東、王明、張聞天、陳云、康生五人組成。”
與會者熱烈鼓掌。
張聞天:“大家還有什么意見沒有?”他巡視一遍與會者,“好!此次政治局擴大會議完滿結束,散會!”
全體與會者起立鼓掌。
毛澤東象征性地鼓了兩下掌,大步走出會議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