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5章 你真的可以面對任何事情而完全不讓自己痛苦嗎(1)

本書表達了一個奇怪的信息,那就是所有人的痛苦和嚴重情緒紊亂都是不必要的,更不用說不道德的情緒了。你,不道德?當你讓自己嚴重焦慮或抑郁的時候,你顯然正在跟自己對著干,這對你自己不公平、不公正。你的困擾也會嚴重影響你的社交團體。它會讓你的家人苦惱,讓你的好友心煩,在某種程度上,甚至會讓你的整個社區都情緒低落。讓自己恐慌、暴怒和自怨自艾的代價是巨大的:時間和金錢都流失了;努力都白費了;精神上承受不必要的痛苦;蓄意破壞別人的幸福;愚蠢地消磨掉一生中潛在的樂趣。是的,唯一的一生,你可能曾經擁有過的樂趣。多浪費。多么沒必要啊!但痛苦不是人類情感的正常現象嗎?是的,是正常現象。情感痛苦不是從遠古以來就伴隨我們的嗎?是的,自古以來就是這樣。那么,是不是只要我們是人類,只要我們擁有感覺的能力就無法避免情感苦痛呢?

不,不是這樣的。

我們不要把痛苦情感與情感困擾混淆起來。人類確實是有感覺的。其他動物也有感覺,但是不像人類的感覺這么微妙。例如,狗可能會感覺到我們所謂的愛、悲傷、害怕和快樂。不過它們的體驗沒有我們深刻,但是它們確實也有情感。

那么,對于敬畏、浪漫的愛、充滿詩意的狂熱、充滿創造力的熱情、對科學的好奇呢?狗和大猩猩也有類似的情感嗎?

對此我十分懷疑。我們微妙、浪漫、創造性的情感來源于復雜的思想和理念。正如斯多葛派哲學家愛比克泰德(Epictetus)和馬可·奧勒留(Marcus Aurelius)所述,我們人類主要是按照我們思考的方式來感受。不,不完全是,但主要是通過思考方式來感受。

在我將許多古代和后來的哲學家們——巴魯赫·斯賓諾莎(Baruch Spinoza)、伊曼努爾·康德(Immanuel Kant)、約翰·杜威(John Dewey)和伯特蘭·羅素(Bertrand Russell)的思想改進之后,這就是理性情緒療法(REBT)一直盛行50年的核心觀念。通過學習(從父母和其他人那里學習)和發明(在我自己的腦中)自己合情合理及愚蠢的想法,我們創造了自己的大部分情緒情感。

創造?對,我們創造了情緒情感。我們有意無意地、選擇性地以某種有益自身或自傷的方式去思考、感受和行動。

也不完全是這樣。不是所有情況都是如此。遠遠不止這些!因為我們可以從遺傳和環境中獲得巨大幫助。

我們不可能生來就具有特定的信念、情感和行為。我們的環境也不能直接讓我們行動或感受。但是我們的基因和社會教育很有可能讓我們去做(或者喜歡)那些我們做過的事情。盡管我們通常都習慣(或沉溺)于這些傾向,但是我們沒有必要去這樣做。我們絕對沒有必要!

但這并不是說我們有無限制的選擇權或自由意志,就像我們怎樣努力嘗試,也不可能振翅(雙手)高飛。我們不能輕易停掉對某些物質的癖好,比如香煙、美食和酒;也不能輕易改掉某些習慣,比如拖延。我們無數次想要改變那些我們已固化的習慣。是的,我們確實是這樣。

但是我們可以選擇徹頭徹尾地改變自己。我們能改變自己最強烈的信念、情感和行為。為什么?因為跟狗、猴子和蟑螂不同,我們是人類。作為人類,我們生來就具有(而且可以不斷提升)其他生物很少擁有的一個特點:思維的能力。我們不只是天生的哲學家,我們還可以思考我們的理念和推理我們的論證。

這是多么的幸運啊!這個特點賦予我們一定程度的自我決定或自由意志。如果我們只是一維思考者(one-level thinkers)而不能剖析自己的想法,不能權衡自己的情感,不能審視自己的行為,我們會在哪里呢?那是多么悲慘!

事實上,如果我們不選擇只做一維思考者,我們還沒有那么慘或者被習慣束縛。因為我們能夠覺察周圍的環境也能了解我們自己。我們生來就具有一種對我們自己行為進行觀察和思考的潛能。與其他動物(比如靈長類動物)不同,他們沒有自我意識。他們可能會有一些自我意識,但是沒有那么完整。

我們人類有真正的自我意識。盡管我們不必一定要做,但是我們確實有能力去觀察和評價自己的目標、需求和意圖。我們可以剖析、審視、改變它們。我們也可以看到和反思我們改變后的信念、情感和行為,而且我們還可以繼續改變它們,一遍又一遍地改變它們。

現在,讓我們先不要把“自我改變”這個想法落到實處。當然,我們有自我改變的能力。當然我們可以使用這個能力,但不是毫無限制地使用,也不是完美地使用。我們絕大部分原始的目標和需求來自我們的生物傾向和早期兒童訓練。

我們喜歡母親的乳汁(或者瓶裝奶),我們享受依偎在父母身旁。我們喜歡母親的乳汁和父母的懷抱是因為我們生來就喜歡,我們被訓練而喜歡這些,變得習慣性地喜歡這些。所以我們所謂的需要和喜好并不是自由選擇的。很多習慣都是被我們的遺傳和環境逐步灌輸到我們身上的。

我們越多使用自我意識,越多思考目標和需求,就會更多地創造自由意志和自我決定的權利,沒錯,創造!例如,當你覺察遭受喪失時的挫折與失望感受。有人承諾給你一份工作或者借錢給你,而他后來出爾反爾。很自然,你會感到惱怒和傷心。好,這些負面情緒表明你沒有得到你所期望的東西,還會激勵你去找另一份工作或找別人借錢。

所以,起初你惱怒悲傷的情緒是不舒服的、“壞的”。但是從長遠來看,這些情緒會幫你得到更多你想要的,更少你不想要的。

當你生活中有什么事情不對勁兒的時候,你會選擇這類健康的負面情緒嗎?是的。你可能會選擇感到惱怒——或一點憤怒。你可以選擇關注失去一份工作的好處(例如,你有機會去找更好的工作),這樣就一點也不會感到憤怒了。或者你可以選擇貶低這個說空話的家伙,跟這個“卑鄙的家伙”相比,這樣你會因為自己是個“好人”而感到開心。

你也可能選擇放大獲得這份工作后的弊端(例如,每天上下班往返的麻煩事兒),這樣你就會因為沒去做這份工作而沾沾自喜了。失去這份工作,想要不傷心或憤怒可能需要努力,但是你絕對可以選擇這樣做。

所以,失去一份工作(或借錢甚至任何事情),你都可以選擇自然或正常的反應。通常,你可能自然而然地產生一些情緒反應,你會選擇接納正常和健康的憤怒、失望的情緒,而且將來這些情緒還會幫助你。你可以與它們一起生活并從中受益。

現在我們假設,當你因為不公對待而失去一份工作或者貸款時,你會讓自己感到嚴重焦慮、抑郁、自我貶低或者憤怒。你看到自己被不公平對待,你因為別人的不公而讓自己非常難過。

主站蜘蛛池模板: 金华市| 习水县| 广丰县| 长海县| 广元市| 大足县| 博湖县| 平潭县| 遂川县| 崇州市| 年辖:市辖区| 四会市| 宁化县| 嵊泗县| 梁平县| 普定县| 兴国县| 乐东| 普定县| 徐闻县| 威海市| 平顺县| 清原| 平罗县| 通江县| 平南县| 息烽县| 文昌市| 淮南市| 得荣县| 漯河市| 富蕴县| 太保市| 广昌县| 乌鲁木齐县| 黄平县| 涞水县| 濮阳县| 永仁县| 军事| 平潭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