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邑城外的官道上,車輪碾過新鋪的碎石路面,發出均勻而沉穩的轱轆聲。姬辰掀開馬車簾幔,望著道路兩側熱火朝天的修繕景象——青壯勞力們推著獨輪車運送石料,泥瓦匠正用新燒制的青磚加固路基,幾名監工手持竹簡記錄進度,這與三個月前坑洼泥濘、商賈裹足不前的情形判若云泥。
“殿下,前面就是新設立的稅關。“老忠勒住韁繩,語氣里帶著藏不住的驕傲,“聽說昨日單日征稅就超過了舊制半月的數額。“
姬辰點點頭,目光掃過稅關前井然有序的商隊。稅吏們手持統一制式的衡器,按貨物品類與價值快速核算稅賦,每筆交易都記錄在案,竹簡上的字跡工整清晰。自新稅改試行以來,他和張老板幾乎每日都要巡視城郊,確保每一個環節都不偏離既定軌道。
三月試行期滿那日,姬辰抱著厚厚的賬冊踏入明堂時,晨霧還未散盡。三王子姬碩倚在玉柱旁,玄色錦袍繡著金線云紋,嘴角卻掛著冷笑:“庶子抱著這么多竹簡,莫不是算錯了稅,來向父王請罪的?“
“兒臣懇請父王過目。“姬辰將賬冊呈上,竹簡在丹墀上展開,密密麻麻的數字在晨光中泛著墨色的光澤,“試行期內,城郊稅收共計兩千三百刀幣,較舊制同期增長三倍有余。其中,僅趙記馬行一家,因商路暢通、交易量激增,所納稅賦便是過去的五倍。“
朝堂頓時響起一陣騷動。單旗大夫快步上前,仔細查看著賬冊,蒼老的臉上露出難得的笑意:“王上,臣早前便說過,姬辰殿下的稅改之策,實乃固本培元之良方!“
周敬王扶著蟠龍紋的玉幾,瞇起眼睛審視著數字。當他看到“道路修繕已完成七成“的記錄時,冕旒下的神色終于松動:“這些錢,當真都用在了刀刃上?“
“兒臣愿以性命擔保!“姬辰叩首在地,額頭貼著冰涼的青磚,“每一筆支出都有明細可查,洛邑百姓更是親眼見證。如今官道暢通,商賈往來如織,市集上貨物充盈,糧價都比往日低了兩成。“
殿外忽然傳來喧嘩聲,幾名白發老者被侍衛引入殿內,正是城郊村落的里正。為首的老人拄著棗木拐杖,聲音激動得發顫:“啟稟王上!自打官道修好,咱們村的糧食能運到城里賣了,娃娃們去學堂也不用再蹚泥水。這新稅改,可是給咱百姓修了條活路啊!“
明堂陷入死寂。姬碩的臉色由青轉白,手指死死攥住腰間玉玨,幾乎要將穗子扯斷。他千算萬算,卻沒料到姬辰竟真能在短短三月內做出這般成績。
“傳旨。“周敬王的聲音在空曠的大殿回蕩,“新稅改即日起在王畿全境推行,凡阻撓新政者,以違命論處。“他頓了頓,目光掃過姬辰單薄的身影,“庶子姬辰,著為稅政監,協理卿士署事務。“
這個任命如巨石投入深潭。按照周禮,庶子不得干政,而如今周敬王竟讓姬辰參與中樞事務,這無疑是對他能力的極大認可。單旗大夫率先行禮,群臣見狀,也紛紛俯首稱賀。
姬辰強壓下心中的波瀾,再次叩首:“謝父王隆恩。臣定當盡心竭力,不負所托。“起身時,他與姬碩的目光相撞,對方眼中的陰鷙讓他心頭一凜——這場較量,遠未結束。
當夜,西宮的油燈亮至三更。姬辰展開新繪制的王畿輿圖,用朱砂標記出尚未推行稅改的區域。老忠端來一碗熱粥,見案頭還擺著幾封密信,不由得憂心忡忡:“殿下,三王子今日散朝后,去了胡掌柜的別院,怕是又在謀劃什么。“
“他不會甘心的。“姬辰將密信湊近燭火,看著信上“鐵器漲價““馬商遇襲“等字樣化作灰燼,“新稅改動了太多人的蛋糕,不僅是三王子,還有那些靠關卡盤剝牟利的貴族。“
話音未落,窗外突然傳來瓦片輕響。姬辰吹熄油燈,抄起案頭短戈貼墻而立。黑影破窗而入的瞬間,他猛地揮戈,卻見來人迅速旋身避開,同時拋出一物。
“殿下,是我!“張老板壓低聲音,火把照亮他臉上的汗水,“三王子買通了幾個鑄鐵工坊,要抬高鐵器價格,讓修路工程停滯!“
姬辰接過他遞來的密報,借著火光匆匆掃視。果然,上面詳細記錄著工坊主與三王子府的往來賬目,以及即將實施的漲價計劃。他沉思片刻,目光落在輿圖上的緱氏山:“鑄鐵離不開銅料。緱氏山的銅礦雖已減產,但只要控制住礦脈......“
“殿下的意思是?“張老板眼睛一亮。
“明日你去聯絡商賈行會,就說王室將開放緱氏山銅礦,允許民間開采,只需繳納一成稅賦。“姬辰握緊拳頭,“三王子想在鐵器上做文章,我們便從源頭打破他的謀劃。“
張老板領命而去,夜色重新歸于寂靜。姬辰望著窗外的星空,想起白天朝堂上周敬王略顯疲憊的面容。這位在風雨飄搖中執掌周室二十余年的天子,或許早已厭倦了在諸侯間委曲求全,而稅改的成功,正為他注入了一絲重振王室的希望。
但希望越是珍貴,越會招來嫉恨與破壞。姬辰深知,自己不過是撕開了一個小小的缺口,要想真正改變周室衰微的命運,還有無數險灘暗礁等待跨越。他摸出懷中籍談贈送的青銅印鑒,冰涼的觸感讓他逐漸冷靜下來——前路漫漫,唯有以堅如磐石的意志,在這暗流涌動的朝堂與波譎云詭的亂世中,為周室踏出一條生路。
油燈重新亮起,竹簡在案頭鋪開。姬辰蘸飽墨汁,寫下新的政令條款,筆尖劃過竹簡的沙沙聲,在寂靜的夜里格外清晰。這聲音,恰似戰鼓,激勵著他在振興周室的道路上,一往無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