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背景及意義

一、研究背景

在互聯網經濟時代,數據是新的生產要素,是基礎性資源和戰略性資源,也是重要生產力。隨著數字技術的駢興錯出,數據的地位節節攀升,一個大規模使用人工智能、云計算、物聯網及區塊鏈等數字技術的時代已來臨。2019年,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首次以中央文件形式確定數據作為生產要素參與分配的地位,標志著數據作為新型生產要素,已經從投入階段發展到產出和分配階段?!吨袊鴶底纸洕l展白皮書》中的數據顯示,2015—2020年,中國數字經濟規模從18.6萬億元增長至39.2萬億元,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從27.5%提高到了38.6%。

隨著要素質量不斷提高,經濟增長將更多依靠人力資本質量和技術進步,必須讓創新成為驅動發展新引擎。2020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著重強調“強化科技戰略支撐”這一重點任務。這說明在新的環境下,中國要抓住新的技術革命和產業轉型機會,在新的環境下培養新的競爭優勢,必須增強中國的科技創新能力。雖然我國目前已步入新的經濟發展時期,但經濟發展方式的轉型仍需一定的時間,以要素投入和擴大規模為主導的現象在經濟生產中依然存在,自主創新能力依然較弱,全要素生產率尚未成為效率來源,部分關鍵技術仍然受到制約,部分采用關鍵技術生產和制造的產品仍然依賴進口。通過數字經濟培育創新動能是解決此矛盾的關鍵,而創新動能的培育與創新要素的合理高效配置休戚相關。

值得注意的是,中國現階段創新要素配置依然存在諸多問題,如創新能力薄弱、競爭同質化及流通受阻等(朱婕等,2021)。數字經濟恰恰能夠解決或緩和我國創新要素配置的現有問題。數字經濟不僅有利于驅動創新要素升級,增強創新要素合理配置的內生力,而且極大地拓展了創新要素流動的空間,加速了創新要素的時空交換。此外,數字經濟能夠改善創新要素配置模式。隨著各類數字化平臺的搭建和完善,創新要素之間能夠形成更為緊密的連接,依靠數據流帶動人才流、資金流等方式有效解決在創新要素配置過程中聯動性不強的問題??紤]到研發創新對實現創新驅動的核心作用,因此,本書基于研發要素的視角,分別從研發投入水平提升、研發產出質量提升及研發效率改善三個維度刻畫創新要素配置的優化。與以往研究僅從存量或效率的某一方面單一評價創新要素配置優化不同,本書從研發要素視角出發,旨在更全面和深入地探究數字經濟如何作用于各個維度的創新要素配置。

此外,由于數字經濟發展迅猛,諸多研究對數字經濟內涵的理解仍停留在數字產業化與產業數字化兩個層面,尚未關注到經濟社會中數字化生態系統的悄然建立與數據要素的巨大潛能,即數字化治理與數據價值化兩大內涵尚未在學術研究中得到充分討論。本書認為數字經濟要持續和健康發展,不僅有賴于數字產業化和產業數字化這傳統的“二化”協同發展,而且強調數字化治理及數據價值化能夠與之協調發展。基于此,亟待解決的問題是,數字經濟是否有利于研發投入水平提升、研發產出質量提升及研發效率改善?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這種促進作用又存在何種異質性、影響機制及空間關聯?本書的研究不僅彌補了現有研究的空白,豐富了數字經濟與創新要素配置的內涵,而且立足于優化創新要素配置、培育新動能的現實要求,為數字經濟優化創新要素配置提供了理論依據與建議。

二、研究意義

我國經濟長期以來依賴基礎生產要素的投入,重視生產規模而忽視增長質量,資源轉換效率較低,創新驅動力明顯不足。面對復雜的國內外環境,關鍵是要優化創新要素配置,推動技術創新以培育經濟增長新動能。數字經濟是解決這一問題的關鍵。但是與此同時,當前學術界對創新要素、創新要素配置的內涵和創新要素配置的測度與評價等方面還沒有達成共識,對數字經濟內涵的理解還停留在數字產業化和產業數字化兩個方面。目前研究中僅有少數關注到“四化”(數字產業化、產業數字化、數字化治理、數據價值化)協同發展這一數字經濟內涵,但仍停留在理論層面,從實證分析的角度對數字化治理和數據價值化進行刻畫的研究付之闕如;同時,未有研究從研發投入水平、研發產出質量及研發效率三個維度綜合評價創新要素配置,并就數字經濟優化創新要素配置的作用機制展開深入分析。因此,本書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論意義和現實意義。

(一)理論意義

第一,本書對數字經濟與創新要素配置的概念進行界定,并對二者的發展特征與所面臨的問題進行總結。立足于二者的內涵,本書據此提出二者耦合協調發展的必要性,分析數字經濟發展與創新要素配置兩個系統之間的動態關聯關系,有利于深化數字經濟與創新要素配置耦合協調發展的相關理論研究。

第二,基于研發要素的視角,本書從研發投入水平提升的角度刻畫創新要素配置優化,深入剖析數字經濟發展對研發投入水平提升的影響路徑,通過構建異質性企業技術選擇模型,解析數字經濟發展對研發投入水平提升的具體作用機理,有利于豐富研發投資理論。

第三,運用數據要素與人力創新要素匹配作為數據價值化這一數字經濟內涵的一方面表現,基于研發要素的視角,本書從研發產出質量提升的角度刻畫創新要素配置優化,通過構建四部門一般均衡模型,解析數據要素與人力創新要素匹配對研發產出質量提升的具體作用機理,有利于豐富數字經濟倍增效應的理論研究。

第四,基于研發要素的視角,本書從研發效率改善的角度刻畫創新要素配置優化,深入剖析數字經濟發展對研發效率改善的影響路徑;構建包含數字經濟發展與研發要素價格扭曲的競爭均衡模型,解析數字經濟發展通過緩解研發要素市場扭曲從而改善研發效率的作用機理,有利于豐富區域創新和要素市場扭曲理論。

(二)現實意義

第一,本書構建了數字經濟發展與創新要素配置的評價指標體系,基于耦合協調度模型,測算我國各省份數字經濟發展與創新要素配置的耦合協調度,并運用聯合核密度和空間Markov鏈等方法深入分析其動態演進規律。這為地方政府因時制宜和因地制宜地促進數字經濟與創新要素配置耦合協調發展提供了參考。

第二,在實證檢驗數字經濟發展提升研發投入水平的基礎上,本書分析了企業所有權性質、政府補助及知識產權保護對二者之間提升效應的異質性影響,發現在非國有企業、政府補助較高及知識產權保護度較高的企業樣本中,其促進效應更為顯著。這為政府和企業強化數字經濟的研發投入水平提升效應提供了借鑒。

第三,本書測度數據要素與人力創新要素的匹配度,在此基礎上,驗證二者匹配提升研發產出質量的影響效應,并運用中介效應模型,檢驗了二者之間的中介作用渠道,分別為資金蓄水池效應、市場需求挖掘效應及供應鏈柔性響應效應。這為企業依據自身發展情況,依靠數字經濟增強研發產出質量提供路徑選擇。

第四,本書測度地區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的研發效率,在此基礎上,驗證數字經濟發展對研發效率的改善作用。運用面板門檻模型,發現隨著產業結構高級化與經濟發展水平的變化,數字經濟發展對研發效率具有顯著的門檻效應。運用空間杜賓模型,檢驗數字經濟發展對研發效率的負向空間溢出效應。這為促進區域研發效率的協同改善提供了指導。

主站蜘蛛池模板: 屏南县| 平乡县| 石河子市| 陇南市| 涟水县| 梓潼县| 杭锦旗| 阳高县| 墨江| 达尔| 库伦旗| 日土县| 临漳县| 青河县| 会理县| 仙桃市| 息烽县| 金阳县| 沈阳市| 乡城县| 原阳县| 盐城市| 治县。| 浮山县| 华宁县| 渭南市| 英山县| 调兵山市| 敦煌市| 朝阳区| 利川市| 马龙县| 堆龙德庆县| 凤冈县| 淳化县| 绍兴县| 环江| 汕尾市| 尚义县| 肥城市| 黑水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