爺爺去世一周年那天,陳陽帶著新做的航模回了鄉下。他把模型系在風箏線上,讓它在老槐樹上空盤旋。“爺爺,我學會開飛機了,”他輕聲說,“下次我帶您去看真正的藍天。”
林晚在院子里種了些花草,其中有爺爺喜歡的向日葵。“它們長得像不像航模的螺旋槳?”她問老陳。丈夫點點頭,正在給新做的竹筒航模上漆:“我想給村里的孩子們辦個航模夏令營,就像你當初帶陳陽做的那樣。”
夏令營開營那天,來了五十多個孩子。陳陽教他們做太陽能航模:“這是清潔能源,就像爺爺說的,做人要干凈、正直。”孩子們圍著他,眼睛亮得像星星,像極了當年的陳陽。
有個失去父母的小男孩,總愛躲在角落里。陳陽把自己的“會飛的鋼琴”送給了他:“這個給你,它會帶著你的思念飛上天。”小男孩抱著模型,突然哭了:“我想爸爸媽媽了,它們能飛到天上看見他們嗎?”
陳陽點點頭,指著天上的云:“你看,那朵云像不像架飛機?那就是你爸爸媽媽來看你了。”小男孩看著云,突然笑了,像雨后的彩虹,干凈又明亮。
林晚看著這一幕,突然想起爺爺的話:“飛機要想飛,得有翅膀、引擎、方向舵。”她覺得,思念也是一架航模,翅膀是回憶,引擎是愛,方向舵是希望,能帶著我們飛向那些再也見不到的人。
離開鄉下時,孩子們把自己做的航模送給他們。每個模型上都貼著張小紙條,寫著自己的夢想:“我想當飛行員”“我想造飛機”“我想讓爸爸媽媽坐飛機來看我”。陳陽把這些紙條折成紙飛機,讓它們飛向天空,像一群白色的鴿子,載著思念和夢想,飛向遠方。
路上,陳陽說:“媽,我想在大學里成立個航模公益社團,專門教留守兒童做航模。”林晚笑著說:“好啊,媽媽給你當后勤。”老陳在前面開車,從后視鏡里看著他們,悄悄抹了把眼睛。
車窗外的天空很藍,云很白,像極了爺爺院子里的槐花,又像孩子們放飛的航模,在風中輕輕搖曳,帶著思念,飛向永遠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