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13.真當(dāng)朱允烙吃干飯的?但我二哥有病嗎?唉,給朱允炆擦屁股吧
- 我是朱允烙,朱標的遺憾未來彌補
- 我是朱允烙
- 11615字
- 2025-08-11 10:31:24
兵部大堂的燭火斜斜切過朱允烙的側(cè)臉,將他眼下的青黑拓得更深。案上的輿圖被手指戳出數(shù)個淺坑,緬甸與安南的地界在燭火里泛著不祥的紅。
“朕親征,張輔隨駕?!彼穆曇魤涸谛厍焕铮衲脒^碎石的車輪,“常繼祖領(lǐng)李景隆和十萬出廣西,兵分兩路,目標滅國?!?
常繼祖攥緊了腰間的家傳虎符——那是常遇春留給兒子的物件,此刻在掌心燙得灼人。“陛下,南地濕熱,糧草轉(zhuǎn)運恐有遲滯……”
“遲滯便斬轉(zhuǎn)運官?!敝煸世哟驍嗨?,目光掃過堂下諸將,“朕要兩國國王的首級,祭父皇陵前。”
李景隆的喉結(jié)滾了滾,甲片摩擦出細碎的響:“二十萬兵馬倉促集結(jié),恐難敵蠻夷象兵……”
“神機營的火炮,能轟碎象牙?!敝煸世犹?,指節(jié)在輿圖上重重一叩,“南京、北京同時征兵,半月內(nèi)先備二十萬隨朕南下,后續(xù)百萬軍,三月內(nèi)必須到位,各增兵五十萬馳援兩路?!?
張輔上前一步,甲胄上的汗堿在燭火下泛著白:“陛下,國喪未畢,親征恐失禮儀……”
“禮儀?”朱允烙忽然低笑,笑聲撞在殿柱上碎成碴,“蠻夷殺我信使、掠我邊民時,講過禮儀?”他扯開孝袍前襟,露出里面滲血的繃帶——那是孝陵跪祭時被冰雹砸出的傷,“這傷,就是他們教朕的禮儀。”
殿內(nèi)死寂,只有燭花偶爾爆開的輕響。朱允炆站在側(cè)列,袖中的手指深深掐進掌心,他看見朱允烙案頭堆著的急報,最上面那頁寫著“騰沖衛(wèi)屠寨”,墨跡被血浸得發(fā)暗。
“太子與皇后返北京?!敝煸世愚D(zhuǎn)向朱文坡,少年的臉在燭火里泛著青,“守好北京城,看住戶牖?!?
江婉榮上前一步,鬢邊的素釵晃了晃:“陛下,臣妾愿留南京協(xié)理……”
“回去?!敝煸世拥穆曇糗浟艘凰?,卻帶著不容置疑的決絕,“文坡需要你?!彼聪蛴谥t,“北京事務(wù)暫由朱高熾代管,南京交朱尚炳、朱濟熺,凡政令,需你與皇后共同簽字方能施行。”
于謙躬身應(yīng)下,袍角掃過案下的軍冊,露出密密麻麻的征兵名錄。
“都去準備?!敝煸世訐]了揮手,目光最后落在于謙身上,“于謙留下?!?
諸將與藩王魚貫而出,靴底碾過地磚的聲響漸遠。朱允烙取過案頭的黃綾,遞過去時,指尖抖得厲害?!斑@是遺詔,也是托孤?!彼穆曇魤旱脴O低,“朕若戰(zhàn)死,太子年幼,恐生變故。待確切死訊傳來,你即刻尋朱高熾,傳朕遺訓(xùn)——由他監(jiān)國。”
于謙接過黃綾,只覺入手千斤,上面的朱砂印還帶著墨香?!氨菹隆?
“聽著。”朱允烙按住他的肩,力道大得幾乎捏碎骨頭,“監(jiān)國,非稱帝。太子仍是朱文坡。若朱高熾不從,藩王可領(lǐng)兵進京,百官可拒其政令,揮刀勤王?!彼D了頓,喉結(jié)滾了滾,“除非太子頑劣不堪,方可另議,需經(jīng)內(nèi)閣、皇后、六部共議點頭,方可立其世子朱瞻基。不許三辭三讓,要的是快。”
于謙的眼眶發(fā)燙,黃綾上的字跡洇開在淚眼里:“臣……遵旨?!?
“去吧?!敝煸世铀砷_手,轉(zhuǎn)身望向窗外,紫金山的輪廓在夜色里像頭伏臥的巨獸,“把朱允炆叫到旁殿,朕有話問他?!?
于謙躬身退下,腳步在空曠的大堂里敲出鈍響。他走到殿門時,回頭望了一眼——朱允烙仍立在窗前,孝袍的影子被燭火拉得很長,像要拖進無邊的夜色里。風(fēng)從窗縫鉆進來,卷起案上的軍報,露出底下“緬越不滅,誓不還朝”八個字,筆鋒凌厲,帶著血一樣的紅。
旁殿的門虛掩著,朱允炆的身影在門后晃了晃。于謙停下腳步,對著里面揚聲道:“粵王,陛下召你?!?
門內(nèi)沉默了片刻,隨即傳來朱允炆的聲音,帶著幾分不易察覺的緊:“知道了。”
于謙轉(zhuǎn)身離開,將那片沉默關(guān)在門內(nèi)。他抬頭望向天邊,一顆孤星正墜向紫金山的方向,像誰在天上,輕輕眨了眨眼。
旁殿的燭火比大堂暗些,青石板縫里滲著潮氣,像文治年間那些沒說出口的話。朱允炆剛站定,朱允烙就轉(zhuǎn)過身,孝袍的下擺掃過地上的陰影,攪得燭影亂晃。
“二哥。”朱允烙開口,聲音里沒了朝堂上的冷硬,倒像含著沙,“雖說你我嫡庶有別,可在這里,不論這個?!彼帜税涯?,指腹蹭過眼角的紅,“朱雄英大哥走得早,允熥三哥……也沒了。這世上,父皇的兒子里,就剩你我了?!?
朱允炆的腳像釘在地上,袖中的手攥成了拳。他看著朱允烙鬢角的白霜——比在吊唁時多了好些,忽然想起洪武二十五年,常氏剛走,這小子縮在靈堂角落,像只受驚的小獸。
“父皇走了,國喪期還沒過,那幫蠻夷就敢殺信使、屠邊民?!敝煸世拥暮斫Y(jié)滾了滾,聲音發(fā)顫,“我這當(dāng)兒子的,心里堵得慌?!彼鋈涣闷鹦⑴巯聰[,“咚”一聲跪在朱允炆面前,金磚被震得發(fā)響。
“陛下!”朱允炆驚得后退半步,慌忙去扶,“您這是做什么?君臣有別,萬萬使不得!”
朱允烙卻按住他的手,掌心的繭子磨得朱允炆生疼?!案?,”他抬頭,眼里的紅血絲像蛛網(wǎng),“這不是君臣禮,是弟弟求兄長。我要親征,這一去,不知能不能回來?!彼⒅煸蕿傻难郏蛔忠痪洌扒竽?,在我走后,替我披麻戴孝,守著父皇的墓。別讓他在那邊,覺得孤單?!?
朱允炆的手僵在半空。他看見朱允烙額頭抵著磚,孝袍的領(lǐng)口磨出了毛邊——那是守孝時日夜跪著磨的。心里忽然翻起些說不清的滋味,像文治六年被廢那天,父親扔過來的圣旨,沉得接不住。
“陛下快起來?!敝煸蕿傻穆曇粲行└?,“臣……臣應(yīng)就是?!?
朱允烙卻沒起,反而從懷里摸出個錦盒,塞進朱允炆手里?!斑€有這個?!卞\盒是紫檀木的,邊角被摩挲得發(fā)亮,“二哥,我知道,呂姨母的事,你心里一直有疙瘩?!?
朱允炆打開錦盒,里面是道明黃圣旨,“平反呂云瑤為世祖貴妃”幾個字刺得他眼疼。墨跡是新的,朱砂印還泛著油光,顯然是剛寫的。他忽然想起文治六年,母親被押出東宮時,頭發(fā)散著,喊著“我兒炆兒”,聲音像刀子割心。
“本來想守完孝,昭告天下的?!敝煸世拥穆曇舻土诵?,“如今要出征,先給你。算是……了了樁心事?!?
朱允炆捏著錦盒,指腹硌在圣旨的褶皺上。他望著跪在地上的朱允烙,忽然覺得這場景荒唐——當(dāng)年搶儲位的兩個人,如今一個跪著求守墓,一個攥著平反令,像場醒不來的夢。心里卻轉(zhuǎn)得飛快:國喪期擅自調(diào)兵,本就沒法理,若能借著“守孝”留南京,倒能尋機會……
“陛下既如此說,臣不敢辭?!敝煸蕿蓮澭?,硬把朱允烙扶起來,“臣定會守好父皇的陵,等陛下凱旋?!?
朱允烙站直身子,拍了拍他的胳膊,力道不輕不重?!拔倚鸥纭!彼α诵Γ劢堑募y堆起來,像藏著三十多年的風(fēng)霜。
兩人走出旁殿時,于謙正站在廊下,見他們出來,慌忙低下頭。朱允炆瞥見他手里的兵冊,封皮上“十萬”兩個字格外扎眼。
“走吧?!敝煸世优牧伺闹煸蕿傻募?,“讓他們看看,朱家的兒子,沒那么容易散?!?
朱允炆跟著他走,靴底踏過廊下的積水,映出兩個模糊的影子。他忽然覺得,朱允烙的孝袍上,除了血痕,還有些別的——像父親當(dāng)年總掛在嘴邊的“忍”,又像常氏臨終前盯著他的眼神,冷得像冰。
十二天后,南京城外的校場插滿了白幡。十萬兵馬列成方陣,孝旗在風(fēng)里扯得筆直。朱允烙穿著玄色戰(zhàn)甲,外罩孝袍,腰間懸著父親賜的那把劍,劍柄上的“守成”二字被手汗浸得發(fā)亮。
“都聽著!”他的聲音透過傳令兵的號角傳開,“二十天,必須到邊境!少一天,提頭來見!”
將士們齊聲應(yīng)和,聲浪驚飛了天上的雁。朱文坡站在江婉榮身邊,看著父親翻身上馬,忽然喊道:“父皇!兒臣等您回來!”
朱允烙勒住馬,回頭望了一眼。江婉榮站在城樓上,素釵在風(fēng)里晃,像當(dāng)年送他去揚州就藩時那樣。他抬手揮了揮,沒說話,一夾馬腹,黑馬嘶鳴著沖出校場。
十萬先鋒跟在后面,鐵甲撞出的聲響震得地都在顫。朱允炆站在城門樓的陰影里,看著那隊人馬越來越遠,手里的監(jiān)國金印忽然發(fā)燙。他想起昨夜朱允烙塞給他的平冤令,忽然笑了——這皇帝,倒真會做買賣。
兩天后,剩下的十萬兵馬也拔營了。李景隆騎著白馬上前,對著南京城拱了拱手,甲胄上的白綾飄得像雪。朱允炆站在城根下,看著他們消失在官道盡頭,忽然轉(zhuǎn)身對身后的侍衛(wèi)說:“去,把廣西衛(wèi)的舊部叫來?!?
侍衛(wèi)愣了愣:“王爺,國喪期……”
“陛下讓我守孝,沒說不讓我理事?!敝煸蕿擅嗣g的錦盒,圣旨的邊角硌著肉,“告訴他們,備好糧草,就說……陛下可能用得著?!?
風(fēng)從江面吹過來,帶著水汽,打濕了他的孝袍。朱允炆望著南方,那里的瘴氣正濃,像藏著無數(shù)把刀。他忽然想起朱允烙跪在旁殿的樣子,心里說不清是恨還是別的——或許,這朱家的江山,本就該這樣,你爭我奪,不死不休。
而此刻的朱允烙,正站在船頭。長江的浪拍打著船板,像在敲戰(zhàn)鼓。他望著北岸的烽火臺,忽然從懷里摸出半塊玉佩——那是常氏留給他的,另一半,據(jù)說在允熥墳里。
“二哥,”他對著江水低聲說,“等我滅了那些蠻夷,就去看你。”
船行得快,兩岸的樹往后退,像文治年間那些匆匆過去的日子。朱允烙握緊玉佩,指腹蹭過上面的裂痕——那是當(dāng)年呂云瑤派人行刺時,他護著婉榮,被暗器砸的。
“還有二十天。”他對身邊的張輔說,聲音里帶著股狠勁,“讓兄弟們加把勁,別讓父皇等急了。”
張輔抱拳應(yīng)是,轉(zhuǎn)身去傳令。江風(fēng)掀起朱允烙的孝袍,露出里面的戰(zhàn)甲,甲片上的寒光,比江里的浪尖還冷。
遠方的天際線,正被夕陽染成血紅色,像要把這江水,都染透了。
樂賢三年七月的南京,紫金山的蟬鳴裹著濕熱的風(fēng),吹得孝陵的松柏沙沙作響。朱允炆每日卯時到孝陵哭靈,辰時便回驛館,素袍雖穿得整齊,腰間卻總系著那枚翡翠玉帶——言官們在奏疏里寫“粵王守孝如儀”,秦晉二王卻看得分明,他跪祭時膝蓋從未沾過濕土,蒲團下總墊著層錦緞。
“二哥倒真沉得住氣。”朱尚炳在東宮偏殿磨著腰刀,刀刃映出他眼底的疑慮,“前日見他跟廣西衛(wèi)的舊部遞眼色,莫不是在打什么主意?”
朱濟熺正翻著宗人府的名冊,指尖在“朱允炆世子”的名字上頓了頓:“陛下臨走前把他兒子留在北平,就是怕他作亂。再說,二十萬大軍剛出南京,他手里那點粵地兵,掀不起浪。”
窗外的日頭爬到正中,朱允炆的驛館忽然傳來動靜。侍衛(wèi)回報說粵王“染了暑氣,請?zhí)t(yī)診治”,可晉王派去的人卻看見,三輛遮得嚴嚴實實的馬車從后門溜了,車轍里混著新鮮的馬蹄鐵屑——那是廣東藩地特有的云紋鐵。
九月初三的露水還沒干,宗人府的急報就送進了東宮。朱文坡捏著奏疏的手直抖,紙上“粵王宵遁,歸廣東藩地”九個字像燒紅的烙鐵。他轉(zhuǎn)身想去尋江婉榮,卻見母親正站在廊下,手里攥著封密信,是廣西衛(wèi)百戶送來的:“朱允炆昨夜過梅嶺,帶了三千私兵?!?
“別慌?!苯駱s把密信湊到燭火前,火苗舔舐著信紙邊緣,“你父皇在前線打仗,不能讓他分心。傳旨給藍順安,讓他帶五千京營守韶關(guān),沐英從云南調(diào)兵扼住梧州,先把廣東的門戶堵死。”
此時的南疆戰(zhàn)場,正被硝煙裹著翻涌。常繼祖的東路軍剛攻破安南的諒山衛(wèi),神機營的火炮還在冒煙,炮口凝著的血珠滴在焦黑的土地上,濺起細小的煙塵。
“將軍!安南人把百姓綁在城樓上當(dāng)肉盾!”斥候跪在泥里,甲胄上的血混著雨水往下淌。常繼祖啐了口帶血的唾沫,揮刀斬斷身邊的荊棘:“給老子轟!城破之后,屠三日!”
火炮齊鳴時,山搖地動。諒山衛(wèi)的城樓像被巨斧劈過的木柴,轟然倒塌,慘叫聲里混著安南王的哀嚎。常繼祖踩著尸山登上城墻,看見敵王的金印滾在血水里,他彎腰撿起,印紐上的蛇紋咬著自己的手指,疼得清醒——這是第三座城了,離東關(guān)只剩百里。
西路的李景隆打得更狠。緬甸人的象兵剛沖陣,就被騎兵神機營的火箭射成了火刺猬。那些龐然大物發(fā)瘋似的亂撞,踩死的緬甸兵比戰(zhàn)死的還多?!皩④?!騰沖衛(wèi)的百姓尸骸找到了,都被剝了皮掛在樹上!”偏將舉著半張人皮沖過來,上面還留著針線縫補的痕跡——那是軍屬常穿的補丁襖。
李景隆拔刀劈了身邊的緬甸俘虜,血濺在他的白孝袍上,像開了朵凄厲的花:“告訴兄弟們,破了阿瓦城,把緬甸王的皮剝下來,給百姓報仇!”
兩路兵馬像兩把燒紅的刀,插進南疆的腹地。捷報傳到朱允烙的中軍大帳時,他正趴在輿圖上打盹,案邊堆著三天沒動的干糧。張輔把戰(zhàn)報推到他面前,見皇帝眼窩深陷,胡茬子冒出半寸,忍不住道:“陛下,東路距東關(guān)剩五十里,西路離阿瓦城不過三十里,照這速度,十二月中旬定能滅國。”
朱允烙揉了揉發(fā)酸的肩,甲胄上的銹蹭在指尖:“讓常繼祖慢些,等李景隆會師了再總攻。別讓蠻夷跑了,我要親手把他們的國王拎到父皇陵前?!?
話音剛落,南京的快馬就撞進了帳。驛卒捧著宗人府的奏報,聲音抖得不成調(diào):“陛下!粵王……粵王回廣東了!”
朱允烙展開奏疏,看了兩眼就扔在案上。張輔撿起來,見上面寫著“朱允炆攜私兵返藩,沿途未擾地方”,忍不住皺眉:“他這時候回去,怕是要生事。”
“生事也得等老子滅了這兩國再說?!敝煸世幼テ饓K干糧塞進嘴里,餅渣掉在孝袍上,“備紙筆,給那廝寫封信?!?
信上的字歪歪扭扭,是他用斷了尖的毛筆寫的:“二哥回藩便回吧,若有難處,等我回去再說。父皇的孝,在哪兒守都是守?!睂懲耆咏o驛卒,“告訴他,別給老子惹事。”
可樂賢三年九月十二日的風(fēng),終究沒順著皇帝的意思吹。朱允炆的檄文像雪片似的貼滿了廣東各州府,墨跡淋漓的大字罵著“朱允烙國喪親征,不孝無德;遷都北平,破壞祖制”,末尾蓋著他私刻的“監(jiān)國之寶”——那是他當(dāng)年被廢儲時偷偷仿刻的。
“兄弟們!”朱允炆站在廣州城頭,手里舉著那道明黃平冤令,“先帝尸骨未寒,他就興師動眾殺向蠻夷,是為不孝!太祖高皇帝定都南京,他偏要遷去北平,是為不忠!這樣的昏君,該換了!”
城下的三萬私兵齊聲吶喊,聲浪掀翻了城樓上的孝幡。朱允炆拔出佩劍,劍刃映出他眼底的瘋狂:“先取韶關(guān),再破贛州,直逼南京!誰第一個沖進皇城,賞黃金萬兩!”
韶關(guān)守將藍順安是江婉榮當(dāng)年在錦衣衛(wèi)的舊部,他看著城下密密麻麻的叛軍,咬碎了牙。城頭上的神機營炮口對準了叛軍的方陣,可朱允炆竟把廣東的宗室綁在陣前,一個個穿著孝服,哭喊著“陛下饒命”。
“將軍!開炮嗎?”炮手的手按在引信上,指節(jié)發(fā)白。藍順安望著那些宗室里的孩童,忽然閉眼:“撤到第二道防線,放他們進城。”
韶關(guān)陷落的消息傳到贛州時,沐英的援軍剛過梅嶺。他看著潰兵帶回來的血書,上面是藍順安的絕筆:“臣已焚糧,叛軍三日不得補給。請世子速報陛下,贛南可守?!?
可朱允炆沒給他們喘息的機會。他讓俘虜?shù)淖谑掖蝾^陣,贛州守將不敢開炮,眼睜睜看著叛軍爬上城墻。廝殺聲里,朱允炆踩著守軍的尸體登上城樓,扯下明字旗,換上了他自己的“炆”字旗。
“報——”斥候連滾帶爬沖進東宮,“粵王連破韶關(guān)、贛州,揚言十月底攻破南京!”
朱文坡的手按在案上的兵符上,指節(jié)泛白。江婉榮取過他手里的急報,見上面寫著朱允炆昭告天下的話:“朕,朱允炆,以先帝嫡子之名,承繼大統(tǒng),即日定都南京,削樂賢年號,復(fù)文治舊制!”
“給你父皇發(fā)八百里加急?!苯駱s的聲音穩(wěn)得像塊石頭,“告訴他,有我和太子在,塌不了。讓他專心打蠻夷,家里的事,我們扛得住?!?
信使出發(fā)時,朱允烙正在攻打安南的東關(guān)城。城樓上的安南兵潑下滾油,燙得明軍慘叫連連。他親自擂鼓,鼓聲震得地面發(fā)顫,忽然看見西南方向有快馬奔來,旗上的“朱”字在硝煙里忽明忽暗。
“陛下!南京急報!”驛卒跪在他面前,遞上血書。朱允烙展開,看了兩行就攥成了團,血書的邊角劃破了他的手心。
“張輔?!彼穆曇粝駨难揽p里擠出來的,“加快攻城,三日內(nèi)必須拿下東關(guān)?!?
張輔看著皇帝眼底的紅,忽然明白了什么:“陛下,是不是南京……”
“別問?!敝煸世愚D(zhuǎn)身走向炮營,背影在火光里繃得像張滿的弓,“讓蠻夷知道,朱家的家事,輪不到他們看笑話?!?
東關(guān)城破的那天,朱允炆正在贛州城樓上飲慶功酒。他看著南方的天際線,覺得那片瘴氣里,藏著他丟失多年的龍椅??伤麤]看見,江婉榮派去的密使正騎著快馬,往北平的方向疾馳——那里,朱高熾正調(diào)燕藩的鐵騎,星夜南下。
南疆的硝煙和江南的烽火,在樂賢三年的秋夜里,擰成了股血腥的繩。朱允烙站在東關(guān)的城樓上,望著安南王被押解過來的身影,忽然想起父親說過的話:“朱家的刀,既要對外,也得防內(nèi)。”他摸了摸腰間的帝王劍,劍鞘上的“守成”二字,被血浸得發(fā)亮。
東關(guān)城破的硝煙還沒散,朱允烙的馬鞭已抽向安南王的金鑾殿。那把嵌著紅寶石的龍椅被神機營的炮轟得粉碎,木屑里混著安南王來不及帶走的玉璽碎片?!鞍鸦钪亩祭ι稀!彼唛_腳邊的宦官尸體,靴底沾著的腦漿蹭在金磚上,“男的留著祭陵,女的沒入教坊司——讓他們知道,犯我大明者,斷子絕孫。”
張輔拖著安南太子從偏殿出來,那孩子的金冠歪在一邊,哭喊著“饒命”。朱允烙拔出佩劍,劍刃架在他脖子上:“你爹屠我騰沖衛(wèi)時,沒聽過這倆字?”劍光閃過,血濺在供桌上的玉牌上,那是文治帝當(dāng)年賜給安南王的“恭順”牌。
西路的李景隆此時正踹開緬甸阿瓦城的宮門。緬甸王穿著鑲金的象甲,被火箭釘在龍柱上,喉嚨里嗬嗬作響?!皩④?!國庫搜出三萬兩白銀,還有咱們商隊被搶的綢緞!”偏將舉著匹染血的云錦進來,上面繡著的明字被刀劃得稀爛。李景隆一刀劈開緬甸王的甲胄:“燒了!連人帶城,給老子燒干凈!”
火光照亮了阿瓦城的夜空,寺廟的金頂在火里熔成金水,順著臺階往下淌,像條熔化的龍。李景隆站在城樓上,看著俘虜被鐵鏈串成一串,其中有個穿華服的婦人,懷里還抱著襁褓——那是緬甸王的孩子?!叭尤ノ瓜蟆!彼D(zhuǎn)身就走,沒回頭看那聲撕心裂肺的哭喊。
樂賢三年十一月初八,兩路大軍在安南東關(guān)會師。朱允烙看著囚車里的兩國皇室,男男女女加起來足有三百多口,緬甸小王子的哭聲透過木欄鉆出來,像只被踩住的貓。“連夜押回南京?!彼雅鍎θ咏o張輔,“十二月二十三,父皇祭日那天,在孝陵斬了,讓他們給父皇暖墳?!?
士兵們剛解下甲胄想喘口氣,朱允烙已翻身上馬。黑馬的蹄子在石板上刨出火星,他扯過張輔手里的輿圖,指腹戳在廣東的位置:“給沐英傳信,讓他帶云南兵抄朱允炆后路。藍玉的孫子藍安呢?讓他領(lǐng)五千京營當(dāng)先鋒,往贛州捅進去!”
“陛下,弟兄們打了半年仗,都快熬不住了……”張輔拉住馬韁繩,甲片摩擦的聲音里帶著哭腔。朱允烙的鞭子抽在他手背上:“熬不住也得熬!朱允炆在贛州稱帝,你讓老子帶著滿身血污回去給他磕頭?”
回師的路比來時更急。大軍晝夜兼程,馬蹄把南疆的紅土碾成粉末,粘在士兵的傷口上,發(fā)炎流膿。有個十六歲的小兵在馬上睡著了,摔下來時頭磕在石頭上,血順著石縫滲進去,朱允烙讓親兵把他埋了,墳頭插了半截槍桿——那是這孩子剛繳獲的緬甸刀。
樂賢三年臘月初二,先鋒藍安在梅嶺跟朱允炆的叛軍撞上了。叛軍把贛州的百姓綁在樹上當(dāng)路障,藍安的戰(zhàn)馬被流箭射中,摔在雪地里。他爬起來時,看見自己的親衛(wèi)正被叛軍剝皮,慘叫聲驚飛了林子里的寒鴉?!伴_炮!別管百姓!”藍安吼著扳動炮栓,紅炮的轟鳴震落了枝頭的雪,連人帶樹炸成了碎塊。
消息傳到朱允烙的中軍帳時,他正啃著凍硬的干糧。沐英的急報上說朱允炆把贛州城挖成了蜂窩,地道四通八達,還在井里下了毒?!斑@狗東西,學(xué)起呂姨母的手段了?!敝煸世影迅杉Z扔在地上,“讓藍安撤到韶關(guān),老子親自去會他?!?
臘月的韶關(guān)飄起了雪,朱允炆站在贛州城頭,看著城外明軍的營帳,像一片被凍住的血痂。他讓人把藍順安的人頭掛在旗桿上,那顆曾經(jīng)在明軍里威名赫赫的頭顱,如今只??斩吹难鄹C對著北方?!爸煸世?,你爹當(dāng)年廢我儲位,今日我就讓你嘗嘗眾叛親離的滋味!”他對著城下喊,聲音被風(fēng)撕成了碎片。
朱允烙的攻城炮架起來時,雪下得更大了。炮彈轟在贛州城墻上,凍土混著磚屑飛起來,卻只留下個淺坑——朱允炆讓人在城墻后填了沙子,炮彈陷進去就沒了力道?!皩④?!南城有叛軍出城搶糧!”斥候滾進帳時,棉甲上的雪化成了水,“好像是朱允炆的世子朱文奎親自帶隊!”
“追!”朱允烙抄起長槍,“抓活的!”
騎兵追出去三十里,在一片竹林里跟叛軍遇上了。朱允炆的世子穿著銀甲,手里的刀卻在發(fā)抖。明軍的火箭射進竹林,枯葉著起了火,映出地上的血跡——那是搶來的糧草灑的,混著叛軍的血,黏糊糊的像糖漿。
世子被擒時,懷里還揣著半塊餅。朱允烙把餅搶過來,塞進他嘴里:“告訴你爹,正月十五之前不投降,我就把你跟緬甸皇室一起祭陵。”少年的眼淚混著餅渣往下掉,朱允烙忽然想起文治二十七年,朱文坡剛出生時,也是這么小的一團。
可朱允炆沒投降。他在贛州城里殺了所有主張議和的人,把他們的人頭掛在城門上,其中還有當(dāng)年跟呂氏的舊部?!罢l再敢說降,這就是下場!”他站在血泊里,對著文武嘶吼,錦袍上的龍紋被血浸得發(fā)黑。
樂賢四年正月,明軍的糧草快見底了。朱允烙讓人去南京催糧,回來的信使卻被割了舌頭,嘴里塞著張紙條:“南京已歸我,糧草在孝陵地宮?!彼肋@是朱允炆的詭計,可看著士兵們啃樹皮,還是咬著牙分兵去了南京。
分兵的那天,雪下得像要埋了贛州城。朱允烙站在山頭,看著往南京去的隊伍,忽然覺得這仗打得像場笑話——滅了兩國蠻夷,卻要在自己的土地上跟兄弟死磕。張輔遞過來壺酒,他喝了一口,辣得眼淚直流:“當(dāng)年父皇讓我讓著二哥,他那是太子,我只是個藩王……我要是讓了,是不是就沒這些事了?”
張輔沒說話,只是把酒壺遞回去。遠處傳來叛軍的吶喊,朱允炆又在城頭殺俘虜了,這次是廣東的宗室,據(jù)說不肯認他當(dāng)皇帝。
這場仗一拖就到了樂賢四年六月。贛州城外的草長了又黃,明軍的尸體堆得像小山,朱允烙讓人把尸體燒了,骨灰撒在城下,風(fēng)一吹,飄進城里,像場黑色的雪。有天夜里,他聽見叛軍那邊傳來哭聲,細聽才知道是朱允炆的世子在哭爹,聲音跟朱文坡小時候一模一樣。
“張輔,”他忽然開口,聲音啞得像破鑼,“你說咱們是不是都瘋了?”
張輔望著城里的燈火,那里曾是大明的疆土,如今卻成了兄弟相殘的修羅場?!氨菹?,打完這仗,咱們回家給太上皇上墳吧。”
朱允烙沒說話,只是摸了摸腰間的帝王劍。劍鞘上的“守成”二字,早已被血和汗浸得看不清了。遠處的雞叫了,天快亮了,新的一輪攻城又要開始,他不知道這場仗還要打多久,只知道刀一旦拔出來,就很難再插進鞘里了。
贛州城外的野草剛冒新芽時,朱高熾的燕軍終于到了。二十五萬兵馬像條黑色的河,漫過梅嶺的山口,朵顏三衛(wèi)的騎兵披著狼皮甲,馬蹄踏過凍土的聲響震得城磚發(fā)顫。朱允烙站在山頭上,看著那些嶄新的甲胄和锃亮的刀槍,忽然覺得眼睛發(fā)酸——自己帶出來的弟兄,甲片都磨得露了白,槍桿上纏著布條當(dāng)繃帶。
“皇兄?!敝旄邿氪謿馀郎掀拢藜桌锏馁樔怆S著動作晃悠,“三營和五軍營都帶來了,還有寧王的朵顏三衛(wèi)的三千騎兵,都是能啃硬骨頭的。”他遞過一份名冊,上面密密麻麻記著援軍的番號,“您的人先撤到韶關(guān)休整,我讓炊事營給他們燉羊肉?!?
朱允烙沒接名冊,只是拍了拍朱高熾的胳膊。這胖弟弟當(dāng)年在北平守城門時總被欺負,如今倒成了能扛事的人?!白屇愕娜私臃罇|、南兩門?!彼钢M州城的方向,城墻被朱允炆加修過,新砌的磚石泛著冷光,“別硬攻,先把壕溝挖深了,防著他跑。”
朱高熾剛下去布置,張輔就帶著藍安、沐英、李景隆過來了。四個將軍的甲胄上都帶著傷,藍安的左臂還吊在脖子上——那是上個月被流箭射穿的?!氨菹?,朱允炆這幾日沒動靜,城里的炊煙倒比往常多了?!睆堓o的聲音里帶著疑慮,“莫不是在搞什么鬼?”
朱允烙往地上啐了口唾沫,痰里帶著血絲——這是連日上火熬的?!澳苡惺裁垂??無非是學(xué)了太祖的高筑墻、廣積糧?!彼鋈坏托σ宦暎β暲锕酀?,“可惜啊,他忘了后半句,沒學(xué)緩稱王?,F(xiàn)在全天下都知道他反了,誰還敢?guī)退俊?
果然,三日后的夜里,朱允炆派了支小隊想突圍,被朵顏三衛(wèi)的騎兵截在城外的竹林里。那些叛軍穿著百姓的衣裳,背著大包的糧食,嘴里喊著“去福建搬救兵”。騎兵的彎刀劈下去時,血濺在剛開花的野菊上,紅得刺眼。
“將軍!抓了個活的,說是朱允炆的親衛(wèi)!”士兵把個斷了腿的叛軍拖到帳前,那人還在罵:“朱允烙靈前動兵,不孝無德!我們王爺是替天行道!”
朱允烙正用布擦劍,聞言忽然停手。劍刃映出他眼底的紅,像要滴出血來。“不孝無德?”他蹲下去,捏著那親衛(wèi)的下巴,“去年父皇駕崩,是誰在廣東遲遲不來吊唁?是誰拿著父皇賜的藩印招兵買馬?你家王爺敢摸著良心說句對得起父皇的話嗎?”
親衛(wèi)被問得啞口無言,忽然往朱允烙臉上吐了口血:“你就是容不下我們王爺!當(dāng)年廢儲是你搞的鬼,如今稱帝了還要斬盡殺絕!”
帳外的李景隆聽不下去,拔刀就要砍。朱允烙卻攔住他:“放了吧,讓他滾回去告訴朱允炆,我再等他三個月。”
“陛下!”李景隆急得跺腳,“這等反賊留著就是禍害!”
“他是我二哥。”朱允烙站起身,劍“當(dāng)啷”插回鞘里,他望著帳外的月光,想起文治六年呂氏被廢那天,朱允炆跪在父親膝前哭,自己還偷偷塞給他塊糖。
可朱允炆沒領(lǐng)這份情。第二日清晨,贛州城的西門忽然炸開,三百名叛軍騎著馬沖出來,后面跟著一群披甲的百姓——朱允炆把城里的壯丁都逼上了戰(zhàn)場。藍安的先鋒營剛接戰(zhàn)就被沖散,有個叛軍的少年舉著菜刀砍向藍安,被他一矛刺穿了胸膛,那孩子眼里還留著驚恐,看著不過十三四歲。
“陛下!朱允炆這是要魚死網(wǎng)破啊!”沐英渾身是血沖進帳,他的云南兵剛從地道里拖出十幾個叛軍,那些人嘴里都含著毒藥,被抓就自盡?!俺抢锏募Z草至少夠撐半年,他想跟咱們耗!”
朱允烙的手指在案上敲出悶響,敲得越急,心里越沉。他知道朱允炆的算盤——拖到雨季,援軍的糧草難運,士氣一垮,自然不戰(zhàn)而退??伤牟黄?,北京的政務(wù)堆成了山,江婉榮的信里總說朱文坡讀書不用功,于謙的奏報里藏著國庫空虛的急。
“不跟他耗了?!敝煸世雍鋈慌陌?,“張輔,你掛主帥,帶五萬人守東門,寸步不離。藍安帶三萬人守西門,把你爹當(dāng)年那套錦衣衛(wèi)的法子用上,盯著城墻上的動靜。沐英守南門,你的云南兵擅長挖地道,給我往城里刨,別讓他安生。李景隆守北門,把炮營架起來,每日卯時、申時各轟一輪,讓他睡不好覺。”
四將領(lǐng)命而去,帳里只剩下朱允烙和朱高熾。胖王爺看著輿圖上被紅筆圈住的贛州城,忽然嘆氣:“皇兄,真要困死他?”
“不然呢?”朱允烙拿起塊干糧,咬了半天沒咽下去,“難道真要我親自帶兵沖進去,把他砍了?到時候史書怎么寫?‘樂賢帝弒兄無德’?”他把干糧扔在地上,“我寧可讓他活活餓死在城里,也不想落個殺兄的名聲?!?
圍城的日子像潭死水。明軍每日放炮,把贛州城的城樓轟得只剩半截,可朱允炆就在斷墻后面插了面“炆”字旗,風(fēng)吹得獵獵作響,像在嘲笑他們。城里偶爾有叛軍想突圍,都被砍成了肉泥,尸體堆在城下,引來成群的烏鴉,黑壓壓的一片遮天蔽日。
樂賢四年四月的雨下了整整半月,壕溝里積滿了水,泡得叛軍的尸體發(fā)漲,臭味飄出十里地。藍安的士兵開始鬧痢疾,每日都要抬出去十幾個,埋在城外的亂葬崗。有天夜里,朱允炆派人往明軍陣里扔了些陶罐,打開一看,里面竟是些腐爛的人頭,都是不肯降的宗室。
“狗娘養(yǎng)的!”李景隆氣得把炮口對準了民房,“老子把城轟平了,看他還藏哪兒!”
朱允烙攔住他時,炮捻子都快燒到引信了。“住手!”他的聲音在雨里發(fā)顫,“城里還有百姓!”
“百姓?”李景隆紅著眼吼,“他們幫著叛軍搬石頭、遞弓箭,早就不是百姓了!”
朱允烙沒說話,只是轉(zhuǎn)身走向壕溝。雨水打在他臉上,混著什么溫?zé)岬臇|西往下淌。他想起文治年間在揚州當(dāng)藩王,有次洪水,朱允炆還派人送過糧,那時兩人站在城樓上,看著災(zāi)民喝粥,還說過“要讓百姓都過上好日子”。
樂賢四年五月的麥子黃了時,贛州城里開始有人偷偷往下扔紙條。有的寫著“王爺把糧都藏在王府”,有的畫著地道的分布圖,還有個小孩用炭筆寫著“我餓”。朱允烙讓人把這些紙條都收起來,貼在帳里的墻上,密密麻麻的,像張哭喪的臉。
“陛下,城里快撐不住了?!睆堓o拿著斥候的回報進來,“有叛軍夜里跳城逃跑,被我們抓了,說朱允炆殺了管糧的官,現(xiàn)在只能煮皮甲充饑。”
朱允烙的手指撫過墻上的紙條,停在那張“我餓”的字上?!白屗{安在西門留個口子?!彼穆曇糨p得像耳語,“放百姓出來,給他們粥喝?!?
藍安不明白:“放他們出來,萬一混著叛軍怎么辦?”
“那就認了?!敝煸世油M州城的方向,那里的炊煙越來越少,“總不能讓無辜的人跟著餓死。”
百姓逃出城的那天,朱允炆在城樓上看著。他身邊的世子哭著要娘親,被他一巴掌扇在臉上:“哭什么!等我殺出去,讓他們都給你娘陪葬!”可他的聲音在發(fā)抖,握著劍的手也在抖——他知道,沒了百姓當(dāng)肉盾,這城撐不了多久了。
樂賢四年六月的太陽毒得像火,贛州城的北門忽然塌了一塊。李景隆的炮營剛要開火,就見朱允炆穿著龍袍站在缺口處,手里舉著文治帝的牌位?!爸煸世樱∧愀肄Z嗎?”他的聲音嘶啞,卻帶著股瘋勁,“你敢對著父皇的牌位開炮嗎?”
炮營的士兵都停了手,看著朱允烙。他站在陣前,孝袍的下擺被風(fēng)吹得獵獵作響,像面招魂幡?!鞍雅诔妨恕!彼穆曇衾锫牪怀銮榫w,“換弓箭手?!?
箭雨密密麻麻射向缺口,朱允炆身邊的侍衛(wèi)一個個倒下,血濺在文治帝的牌位上。他卻死死舉著牌位,不肯后退半步,龍袍被箭射穿了好幾個洞,像朵破了的花。
“陛下……”張輔看著朱允烙的背影,那背影在夕陽里縮成個孤影,忽然覺得心里發(fā)堵。
朱允烙沒回頭,只是從懷里掏出塊玉佩——那是當(dāng)年呂云瑤給朱允炆的,后來他又偷偷拿了回來。玉佩上的裂痕在陽光下格外清晰,像道永遠愈合不了的傷口。“再圍他最后一個月?!彼延衽暹谑掷?,指節(jié)泛白,“一個月后,不管他降不降,都要進去。”
帳外的蟬鳴聒噪得厲害,朱允烙望著贛州城的方向,忽然想起洪武二十五年的夏天,母親常氏剛?cè)ナ溃椭煸蕿稍陟`堂里搶一塊糕點,父親進來沒罵他們,只是笑著說:“你們是兄弟,要一輩子好好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