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人世間1
- 小鎮少年雜文日記
- 石磨上的草木灰
- 1082字
- 2025-08-09 11:44:24
川子外公挺不容易的,往上數三代都是貧農,曾祖父育有五兒兩女。俗話說窮人家的孩子早當家。爸媽出門干活家里就指著老大了,老大除了帶娃還得做飯,那個年代吃的東西少。家里人多,糧食不夠吃。豬油燜飯是那個年代能吃到最好的東西了,川子有幸吃過一次太油說是膩得慌。
外公這輩子沒上過學,長期的營養不良導致他身材矮小瘦弱牙齒也隨之一顆一顆的脫落。十三歲那一年一場饑荒帶走了外公的爸媽還有他最愛的大哥,從這一刻開始他承擔起了大哥,甚至是父母的角色。家里沒有糧食,無奈只能從村頭挨著一家一家的上門乞求他人的施舍,長期的食不果腹導致楊老三患上了胃病,一天胃能疼上個三四次。
想到這里我也感嘆,這樣的事發生的時間距今也不過五六十年的光景,它確實是發生了。后來川子他外公靠著乞討要飯養活了他的弟弟妹妹們,再后來抗美援朝戰爭打響了,楊老三有胃病沒去上。
來到三十歲這年,楊老三把弟弟妹妹也都帶大了,弟弟妹妹也都成家了。他也托媒人給自己找了個老婆。
三十歲的楊老三一張嘴就你最先看到的就是那僅有的一顆門牙,拿著一包白糖就來找媒婆,讓給找個老婆。現在可能覺著寒磣,那年代白糖也算是硬通貨。
媒婆效率很高,第二天就領著楊老三到了川子他外婆家來認人了,川子他外婆姓周,家里排行老三暫且叫她周三妹。周三妹家里的爹是地主,那年頭地主家的兒子打光棍的比比皆是,那年代大家都很窮但是過長還是要走的,兩邊都談好了剩下的就是定個時間把媳婦兒娶過門了。
接親那天楊老三提前找裁縫做了件新的深藍色中山裝,提了個增光瓦亮的光頭,叼著根煙桿帶著接親的隊伍就出發了。有的挑著鋪蓋和布批,有的拿著茶瓶臉盆,還有人挑著雞和紅薯。雞還沒打鳴就開始趕路,中午吃飯前總算是趕到了。
來不急多說,先安排楊老三他們坐下吃飯,急著趕路早飯就吃了碗糖水煮雞蛋。這會兒早就餓的前胸貼后背了,坐下只見眼前多的是肉少的是青菜,臘肉.香腸.糖肉炒青椒.整雞燉沙參.青椒洋芋片兒加上一盤清炒上海青。
就這一頓快趕上過年了,那年頭做這一場酒席也不容易,趕上鄉里辦事兒李家出支雞王家出點米張家出點豬肉,這就把酒席湊齊了,也算是隨了份子,改天李家辦席也照著再來一遍,我們中國人的習俗就是這樣,再窮不能窮了禮數。
酒席吃罷周三妹家里的就帶著陪嫁的木箱兩人抬著,跟在楊老三后面,楊老三背上帶著周三妹這接親的前半段就算成了。那個年代鄉里大多是狹窄的土路,若是趕上下雨,少有人在這路上摔個踉蹌。趕好天空作美,更使得楊老三心情好了幾分。
夜色漸入,楊老三一行人也終于到了。安排客人入座,楊老三沒多做休息就拉著周三妹開始敬酒,酒席還未結束楊老三就已經喝醉了。這一天在楊老三酒醉畫上了句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