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福王天下主
書名: 高危職業:我在明末當太子作者名: 上官二娃本章字數: 2071字更新時間: 2025-08-06 18:23:03
當那錠官銀“當啷”落在青磚地上時,
小翠竟后退半步,仿佛眼前是團灼人的炭火。
直到太子近侍將銀子塞進她生滿老繭的掌心,少女才恍然驚覺這不是夢。
朱慈烺目光如淬火鋼刀刺向張炳昌,聲音陡然抬高:
“中原板蕩,烽煙四起,爾等代天牧民者本應宵衣旰食!”
“卻縱容親眷跋扈鄉里,視民瘼如草芥,揣刑律若私器!”
“這般行徑,上負君父,下愧黎庶,與贓蠹何異?!”
張炳昌膝行三步撲跪在磚地上,玉帶鉤撞得錚然作響:
“臣罪該萬死!有負圣恩,愧對蒼生,請殿下發落!”
朱慈烺袍角忽地揚起,袖中手指如劍出鞘直指張元:
“爾仗著七品黃堂庇佑,竟敢白日毀人清白、奪人生計!”
“可知《大明律》煌煌天憲具在?可知'民為邦本'四字怎生書寫?”
“若非本宮親臨,爾等梟獍之徒豈知世間尚有王法!”
張元臉色煞白,前額在青磚磕出青印:
“殿下恕罪!殿下恕罪!”
陽光將窗欞黑影烙在青磚地,酷似道道鍘刀輪廓。
朱慈烺抓起驚堂木重重拍下,聲震梁塵:
“天日昭昭,國法煌煌!今日本宮代天行憲,立鐵案于此處!”
“若爾等日后敢動小翠姑娘半根指頭——”
烏木匾額在他身后嗡鳴回響:
“三尺青鋒懸于項上!”
張炳昌等人脖頸齊齊后仰,仿佛真有劍氣掠過,叩首聲如驟雨打芭蕉:
“臣等愿立血誓!從今往后定當洗心革面,若違此誓,天誅地滅!”
案件了結,驚堂木余震中,滿堂鴉雀無聲。
忽地,宋安腹中傳來“轆轆”悶響,在寂靜中格外響亮。
眾人皆怔,待辨清聲響來處,唇角俱抿作弦月。
宋安耳根赤若滴血,恨不能將青磚盯出個窟窿鉆進去。
黃得功心領神會,當即喝令:
“速備八珍席面,另著人抬銅螭紋浴桶,取蘭湯為殿下洗塵!”
朱慈烺邁過府衙門檻時,檐角宿雨正墜入青石凹槽,“叮——咚”濺起七寶琉璃。
馬車粼粼碾過水洼,街道兩旁樹木經雨水洗禮,愈發蔥郁翠綠,
枝葉之上懸掛著晶瑩水珠,在陽光折射之下閃爍五彩光芒。
未幾,轅門獸首銜環已近在眼前。
朱慈烺甫入軍營,但見衛所官署的磚石照壁上,艾草斜插,隨風輕擺。
青石鋪就的校場,士卒們腳踩濕滑石板路,往來奔忙不息,
奮力將武庫中的佛郎機炮,推向以夯土壘成的臨時炮位。
校場上,士卒們正在操練,喊殺之聲此起彼伏。
一個時辰后,朱慈烺飲盡最后一口莼羹,櫛發更衣畢。
只覺百骸如浸溫泉,連日風塵盡化檐頭露散。
寬敞的大廳內。
朱慈烺目光掃過粗糲的石墻,墻上交叉懸掛著幾柄戰刀,刀身隱隱寒光閃爍。
一張厚重鐵木長桌居于大廳中央,桌上攤開行軍輿圖,邊緣壓著幾枚磨損的青銅虎符。
黃得功身著戎裝,佩刀于側,筆挺站在左側。
韓贊周蟒袍加身,面色沉靜,立在右側。
宋安略顯拘謹,不時擦拭額上汗珠。
朱慈烺徑直走到主位落座,他目光如炬,環視眾人:
“本宮風聞江北四鎮聯名勸進,南京參贊機務史道鄰(史可法),”
“鳳陽督師馬瑤草(馬士英)等股肱之臣,更有韓大伴星夜走馬傳檄——”
目光如投槍直刺韓贊周,
“爾等竟欲奉福藩承大統?”
自煤山噩耗南傳,留都頓成沸鼎,陷入“立親”與“立賢”之爭。
東林諸公翻出萬歷舊檔,以“貪淫虐下”為由阻撓福王繼位,錢謙益則暗中聯絡“素有賢名”的潞王朱常淓。
然馬士英窺得權柄更迭之機,借“福藩倫序最正”之名,
裹挾黃得功之忠勇、高杰之跋扈,更挾劉、左二鎮陳兵浦口。
史可法雖持“太子南來則奉主,否則從權”之議,終在四鎮“以兵護駕”的刀光中妥協。
致使南京禮部匆匆備下法駕,迎福王于燕子磯。
此刻福王朱由崧已在南京行監國禮。
韓贊周垂首退后半步,蟒紋補子在夕照里泛著金邊:
“當日闖逆破神京,天子殉社稷,殿下蹤跡杳然。南都百官如失怙幼童,江北諸鎮似斷纜孤舟。”
“老奴等行此權變,實為維系半壁河山不墮耳。”
他忽然撩袍跪地,
“今儲君既歸,神器有主,奴婢自當滌除前謬,恭奉殿下正位南京,以安兆民之心。”
黃得功挺直腰板,握拳抵胸:
“末將是個粗人,只認得朱家旗號!”
“當初擁福王是防著建虜趁虛而入,如今太子爺在此,哪個敢另立朝廷,先問帳下三萬虎賁鐵甲答不答應!”
此即朱慈烺星夜疾馳廬州府之關鍵所在——
亟需四鎮總兵擁戴效忠,尤賴黃得功這般忠勇無雙之猛將。
環顧諸鎮總戎,唯黃得功之忠貞可托腹心。
“虎臣忠勇,三軍雷動!”
朱慈烺緩步行至廳中央,語氣漸趨激昂:
“想我大明開國時徐達、常遇春橫掃漠北,永樂朝張輔、王驥三犁虜庭。”
“列位今日所立之功,當不遜于中山、黔寧!”
他猛然揮手指向北方,袍袖帶翻茶盞:
“今日本宮在此立誓——”
“若不能驅除建虜、克復神京,慈烺當自投長江,魂歸孝陵向祖宗請罪!”
眾人聞言,肅然起立,齊聲道:
“臣等謹奉教令!愿隨殿下重整山河,再造洪武!”
仲夏的斜陽自云隙透下,將朱慈烺的身影拉得老長。
遠處傳來的鼓聲里,朱慈烺的聲音低沉下去,
仿佛被那沉郁的節奏牽引著,回到了那血色彌漫的一天:
“本宮乃自九幽歸魂之人。”
“那日闖逆破城,本宮親見父皇持天子劍立于老槐之下,厲聲敕曰'諸臣誤朕,唯以死謝朱明列祖'。”
“本宮血戰突圍,隨扈二十八鐵衛皆歿于箭雨,無一生還......”
聲線如游絲斷續,他詳述了在淮安府遇餉銀失竊案。
話音在提及韓元銘時陡然一滯,那具被高進忠砍掉的尸首,此刻仿佛正從窗欞斜照的光斑里爬出。
韓贊周聞親侄為劉澤清麾下高進忠所害,身軀微顫,雙手緊握成拳,悲慟至極,泣不成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