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導演一場彌天大戲
- 大明第三帝國:從歐洲歸來開始
- 未來再無我
- 2078字
- 2025-08-06 22:25:07
陳永華的憂慮,不無道理,如同一片陰云,瞬間籠罩了整個中軍大帳。
此計雖妙,但核心在于一個“信”字。
施瑯狡詐如狐,任何一絲破綻,都可能讓他嗅到陷阱的氣味,從而功虧一簣。
馮錫范等人剛剛點燃的熱情,也隨之冷卻下來。
他們想不出,要如何才能上演一出足以騙過施瑯這等人物的彌天大戲。
帳內再次陷入沉默,所有人的目光,都不由自主地匯集到了主位之上。
他們發現,從始至終,這位年輕的定王殿下,臉上都未曾有過半分的焦躁與為難。
他只是靜靜地聽著,那雙深邃的眼眸中,反而閃爍著一絲棋手見到復雜棋局時的欣賞與從容。
片刻后,朱慈炯終于開口了。
“國姓爺以龜、餌為喻,已得兵法之精髓。
以利誘之,以勢動之,此乃陽謀,非陰謀詭計可比。”他先是給予了鄭成功充分的肯定
隨即,他轉向陳永華,頷首道:“但復甫先生所慮,更是老成謀國之言。
要讓施瑯這只老狐貍上鉤,那么我們這塊‘餌’,必須足夠大,足夠真,大到哪怕是假的,他也愿意騙自己相信這是真的”
“那么,在施瑯心中,什么才是最真的呢?或者說,他最愿意相信發生的事情是什么?”
鄭成功聞言,眉頭緊鎖,陷入了沉思。
他與施瑯相交多年,深知其為人。
片刻后,他沉聲道:“施瑯此人,雖有才干,卻心胸狹隘,為人自負。
在他看來,我鄭成功亦是驕兵悍將。
若說這世上有什么事能讓他深信不疑,那便是我與一個新來的少主,起了沖突。”
“不錯!”陳永華目光一閃,瞬間抓住了關鍵,“君臣失和,功高震主!
這是歷朝歷代都不斷上演的戲碼!施瑯熟讀史書,必然也深諳此道!
若我們能將計就計,將這‘餌’,從單純的軍事調動,變成一場政治上的決裂……或許,便能打消他所有的疑慮!”
“正是如此!”朱慈炯猛地一拍桌案,從主位上站起。
“既然要演,那我們便演一出彌天大戲,給施瑯看!”
他踱步到沙盤前,目光掃過帳內所有的核心將領,如同導演般將自己的劇本講述給眾人。
“這出戲,要分三幕來演。”朱慈炯伸出一根手指。
“第一幕,便從這場會議結束開始。
一會出了這個帳篷,國姓爺您必須表現得怒氣沖天,仿佛聽到了什么不可理喻的軍令。
您要立刻返回王府,宣布閉門不出,對外放出風聲,就說今日會議上,我執意要讓您麾下的鐵人軍做先鋒,
不惜一切代價硬攻泉州,而您愛兵如子,堅決不從,你我二人因此爆發了激烈的爭吵。”
他看向陳永華:“而復甫先生您則要扮演和事佬,在我與國姓爺之間來回奔走,越是勸說,越要顯得我二人矛盾之深,已經無法調和。”
陳永華撫須點頭,已然領會。
“第二幕,升級矛盾。”朱慈炯伸出第二根手指,
“光是閉門不出還不夠。數日之后,本王會親臨校場,當著全軍將士的面,強行下達總攻泉州的軍令,并指名道姓,必須由國姓爺您的嫡系部隊打頭陣。”
“屆時,”他看向鄭成功,眼神中充滿了期待,
“國姓爺,您必須當著所有人的面,與我據理力爭,甚至是言語沖撞。
我們要讓所有士兵,都親眼看到,我們之間的裂痕,已經大到無法彌補。
最終,您要摔杯為號,憤然離場,而我則要表現得下不來臺,怒不可遏。”
馮錫范聽到此處,忍不住嘿嘿一笑,覺得這計策實在有趣。
“這便是最后一幕,也是最關鍵的一幕——分道揚鑣。”朱慈炯的聲音變得凝重,
“在公開決裂之后,國姓爺您便集結麾下最核心的艦隊與親兵,做出不愿再聽我號令,要率軍南下,自立門戶去攻打廣東的姿態。”
“這支南下的艦隊,必須是你最精銳的部隊,掛著你的帥旗,浩浩蕩蕩,人盡皆知。
如此一來,在施瑯眼中,臺灣主力已去,老巢空虛,只剩下我這個孤家寡人的‘少主’和一群未經大戰的‘新軍’。
各位,如果你是施瑯,得到一份這樣的情報,面對收復臺灣這潑天的功勞,面對這唾手可得的勝利,你說,還會不會繼續把頭縮在殼里?”
整個計劃清晰、大膽而又環環相扣,將人性與戰局算計到了極致。
帳內一片寂靜,落針可聞。隨即,爆發出壓抑不住的贊嘆聲。
“妙啊!殿下此計,真乃神鬼莫測!”陳永華撫掌贊道。
“哈哈哈!”鄭成功更是憋不住笑容,眼中滿是棋逢對手的興奮與豪邁,“殿下放心!臣戎馬半生,別的不會,這唱黑臉的本事,還是有幾分的!保證給您演得明明白白!”
朱慈炯欣慰點頭,他要的,正是這種心領神會的默契。
“好!既然諸位都已明白,”朱慈炯的目光掃過眾人,眼神陡然變得凌厲,“那么……開演!”
話音剛落,鄭成功臉上的笑容瞬間收斂,虎目圓瞪,猛地一拍面前的桌案,發出一聲巨響。
“簡直是胡鬧!”他指著沙盤上的泉州,對著朱慈炯怒喝道,“殿下此議,是要讓我東寧數萬兒郎的性命去填那無底的溝壑!恕末將難以從命!此乃自毀長城之舉!”
他也不等朱慈炯回話,竟真的拂袖而去,走出帳門口時,還重重地哼了一聲,留下一句滿含怒氣的話,聲音大到足以讓帳外的親衛都聽得清清楚楚:
“豎子不足與謀!”
說罷,便在馮錫范等“演員”驚愕的目光中,大步流星,怒氣沖沖地離開了中軍大帳。
陳永華立刻起身,滿臉“憂慮”地對朱慈炯躬身一揖:“殿下息怒,國姓爺性情剛烈,但絕無不臣之心,只是愛兵如子,還請殿下……三思啊!”
朱慈炯則是提高聲音,將手中的茶杯重重往桌上一頓,:“不必多言,此事我意已決!他若不從,自有軍法處置!散會!”
一場最高軍事會議,就這樣以“不歡而散”的方式,草草收場。
一場精心導演的彌天大戲,正式拉開了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