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安撫
- 大明第三帝國:從歐洲歸來開始
- 未來再無我
- 2005字
- 2025-08-05 22:28:04
林虎的叛逃被封賞的消息終究還是傳到了臺灣島,如同一塊巨石,激起了洶涌的暗流。
猜忌與不安,在鄭氏舊部的老兵之間無聲地蔓延。
有唾罵者、有不屑者,但....也不乏有心動者。
幸而,朱慈炯并未讓這股暗流有絲毫發酵的機會。
在處決叛徒阿四后的第三日,一場規??涨?、集結了所有合編軍隊的誓師大會,在安平港外的巨大校場上隆重舉行。
高臺之上,朱慈炯一身戎裝,面容肅殺。
他的身側,是同樣神情凝重的鄭成功與陳永華。
“弟兄們,”朱慈炯的聲音通過一個簡易的、鐵皮擴音筒,清晰地傳遍了廣場的每一個角落,
“三日前,我們中出了兩個叛徒?!?
他開門見山,沒有絲毫的避諱。
臺下瞬間安靜下來,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他身上。
“我知道,你們中很多人都已經聽說了。
那個叫林虎的叛徒,他做了什么。
我也知道,你們恐怕更清楚,就在海峽對面,那個叫施瑯的叛將,許了什么天大的好處,想讓你們也跟著叛逃?!?
他停頓了一下,目光掃過臺下那一張張神情復雜的臉,嘴角忽然勾起一抹自嘲的笑意。
“說句實話,那賞格,確實不低嘛!萬兩黃金,封妻蔭子,世襲罔替。
高得……連本王都有些心動,想把自己的這顆腦袋砍下來,送過去換賞金了!”
這句突如其來的玩笑話,讓臺下凝重的氣氛瞬間一松,不少士兵都忍不住“噗嗤”一聲笑了出來,但隨即又覺得不妥,連忙憋了回去,表情顯得有些滑稽。
朱慈炯臉上的笑容卻陡然收斂,眼神變得銳利如刀。
“可是,弟兄們,你們想過沒有,這真的值嗎?”
他的聲音陡然拔高,如同重錘般敲在每個人的心上!
“值嗎?!用背叛袍澤、出賣兄弟換來的官位,你們坐得安穩嗎?”
“值嗎?!放棄我們堅守了十五年的大明衣冠,放棄我們光復漢家江山的理想,去給一個異族當奴才!
剃掉你們的頭發,留一條被天下人恥笑的老鼠尾巴!見了滿洲權貴就要自稱奴才,像條哈巴狗一樣搖尾乞憐!這份榮華富貴,你們……咽得下去嗎?!”
“你們的祖宗,埋在關內的祖墳,你們有臉回去上香嗎?!
你們對得起那些死在揚州、死在嘉定、死在清軍屠刀下的千千萬萬的同胞嗎?!”
一聲聲質問,如同驚雷,在校場上空炸響。
臺下數萬將士一片死寂。
那陣陣的哄笑早已消失不見,取而代代的是無邊的沉默。
許多鄭氏的老兵,那些曾經跟著鄭成功浴血奮戰,心中尚存一絲漢家傲骨的漢子,都羞愧難當,不約而同地低下了頭。
看著臺下眾人的反應,朱慈炯的語氣卻又緩和了下來,那股銳利的鋒芒化為了深沉的理解與悲憫。
“本王知道,施瑯的那份告示,說到了你們很多人的心坎里?!?
他嘆了口氣,聲音變得溫和而真誠,“本王理解各位。
在場的很多人,都和那個被處決的阿四一樣,家有高堂,心有牽掛。
跟著國姓爺浴血奮戰了十幾年,九死一生,圖的是什么?
不就是想殺韃子報國仇,不就是想讓家里的爹娘妻兒,能過上好一點的日子,能有一塊自己的田,能堂堂正正地活著嗎?”
“這沒有錯。這是最樸實、最天經地義的愿望,人之常情而已。本王,不是不講道理的人?!?
這番推心置腹的話,說到了所有士兵的心坎里。
他們抬起頭,眼中帶著一絲不解與感動,看著臺上那位年輕的君王。
他們第一次感覺到,自己這些卑微的念想,被一位高高在上的王者如此鄭重地理解和接納。
“所以,”朱慈炯的聲音再次變得高亢、有力,充滿了不容置疑的承諾!
“他施瑯能給你們的,本王,也能給之!他施瑯不能給你們的尊嚴和未來,本王,一樣給你們!”
“他要你們用背叛去換富貴,而本王,要你們用敵人的鮮血和不朽的功勛,去鑄就一個真正屬于你們自己的,千秋萬代的榮光!”
他猛地一揮手,轉向身側的陳永華:“復甫先生!”
陳永華上前一步,展開一卷早已擬好的明黃卷軸,用他那清朗而沉穩的聲音,高聲宣讀:
“奉定王殿下令,頒布《大明軍功授田及撫恤條例》!”
“第一!凡我大明將士,在戰場上斬獲清軍首級者,普通旗兵一顆,賞銀十兩,記一等功!
分得水田五畝,永為私產,免賦稅三年!”
“斬獲清軍牛錄、甲喇章京等軍官者,賞銀百兩者,記特等功!
分得水田五十畝,入我大明陸軍軍官學校就讀!畢業即軍官!”
“第二!凡我大明將士,于戰場之上不幸傷殘者,救治一切費用,由國庫承擔!
傷重無法再戰者,按其軍功,授予田產,并由國家供養終身,絕不讓英雄流血又流淚!”
“第三!凡為國捐軀之烈士,其名將刻入各地忠烈祠,享萬世香火!
其家眷,將由國家奉養,授予烈屬之榮。
其子女,無論男女,皆可免費入學大明皇家大學學習!孤兒,由國家統一撫養成人!”
“以上,自宣讀起,立刻生效!”
一條條,一款款,清晰、具體,充滿了前所未有的保障與關懷。
校場之上,數萬將士聽得是熱血沸騰,眼眶發紅。
他們當了一輩子兵,從沒想過,自己的身后事,自己家人的未來,能被如此鄭重地安排妥當。
這不是空洞的口號,這是實實在在的、能讓他們拋卻一切后顧之憂的承諾!
當陳永華讀完最后一條時,整個校場爆發出雷鳴般的歡呼!
“殿下萬歲!大明萬歲!”
“誓死效忠殿下!誓死效忠大明!”
“驅除韃虜!光復中華!!”
那股因叛徒而起的陰霾,在這一刻被徹底掃蕩一空。
取而代之的,是前所未有的、凝聚成鐵板一塊的昂揚戰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