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有去無回
- 仵作登不得臺面?我偏要讓死者言
- 閏晴天
- 2020字
- 2025-08-06 07:00:00
老郎中也接話:“對!老王二在碼頭有個拜把子兄弟,是鄰村的,每月初三都會來村里送趟貨。再過兩天就是初三,等他來了,一問便知真假。”
沈知棠看著桌上的鑰匙,又看了看兩人篤定的眼神,緊繃的心弦慢慢松了。
她一直以為,真相只能靠自己去挖,卻忘了,這村子里的人,早就用他們自己的方式,守護著彼此的牽掛。
“是我太急了。”
她拿起窩頭,慢慢嚼著,“那就等兩天。”
張婆見她松了口,笑得更歡了:“這就對了!身子是本錢,你得先養好傷,才能替你那故人報仇,是不是?”
老郎中也轉身往灶房走:“我再去熬點藥,加兩味活血化瘀的,讓你好得快點。”
窗外的月光透過窗欞照進來,落在沈知棠懷里的木箱上,泛著一層柔和的光。
她輕輕撫摸著箱蓋,仿佛能感受到里面骨灰的溫度。
張含玉,再等等。
等我養好傷,等村里的老人確認了消息,咱們再一起往前走。
這世上,除了仇恨,還有些東西,值得我們慢慢等。
灶房里傳來老郎中切草藥的聲音,張婆坐在炕邊,借著月光縫補著什么,針腳歪歪扭扭,卻透著一股安穩的暖意。
沈知棠咬著窩頭,粗糲的口感里,竟品出了一絲微甜。
或許,在這偏僻的小村莊里,她真的可以暫時放下戒備,喘口氣。
至少,今晚是安全的。
……
就這樣,沈知棠在村里昏睡了足足兩個晚上。
“這丫頭這么睡了兩天,不會有事吧?”
張婆看著炕上臉色蒼白的沈知棠,手里的帕子在她額頭擦了又擦,聲音里滿是擔憂。
老郎中剛把完脈,收回手時眉頭松了些:“沒事,藥勁兒滲進去了,讓她睡夠了才能好得快。你看她呼吸勻著呢,是在養神。”
正說著,沈知棠的睫毛顫了顫,緩緩睜開眼。
窗外的陽光有點刺眼,她瞇了瞇眼,才看清眼前的老兩口。
“水……”
喉嚨干枯著,她的聲音啞得厲害。
張婆連忙倒了碗溫水,小心翼翼地喂她喝下。
溫水滑過喉嚨,沈知棠這才覺得活過來些,低頭看了看膝蓋。
傷口已經消腫,纏著的布條干干凈凈,沒再滲血。
“醒了就好。”
老郎中蹲在灶前添柴,“鍋里燉了點米湯,放了些野菜,你喝點墊墊肚子。”
沈知棠撐著炕沿想坐起來,張婆連忙按住她:“躺著吧,別使勁。老王二還沒回來,陳婆剛才來過,說二柱他娘托人捎信了,說三小子在城里好好的,上禮拜還得了掌柜賞的月錢呢。”
沈知棠的心猛地一松,嘴角不由自主地揚了揚:“那太好了。”
“可不是嘛。”
老郎中也笑顏眉開,卻很快眼神黯淡起來。
“可其他孩兒們,目前還沒有消息。”
沈知棠剛揚起的嘴角僵了僵,握著碗沿的手指緊了緊。
是啊,陳三沒事,不代表所有人都沒事。
張婆往灶里添了把柴,火光映得她眼圈發紅:“那老王二也沒信兒……按理說他去蒼梧縣一來一回,兩天足夠了,這都第三天了……”
老郎中悶哼一聲,往地上啐了口:“說不定被那穿綢緞的截住了!我就說那老貨郎靠不住,見了銀子就忘了姓啥!”
“別瞎說!”
張婆瞪了他一眼,“王二雖說貪財,可心不壞,當年還幫我背過藥簍呢。”
沈知棠喝完最后一口米湯,把碗放在炕邊:“張婆,能扶我起來嗎?我想試試能不能走。”
“你腿剛好,折騰啥?”
老郎中皺眉。
“去村口看看。”
沈知棠的眼神亮了些,“王二要是沒出事,說不定這兩天就回來了。再說……”
她頓了頓,“我想去看看那些衣物。”
老兩口對視一眼,終究還是依了她。
張婆扶著她慢慢站起來,膝蓋雖還有些發僵,卻已能落地。
剛走到村口,就見陳婆舉著封信,在曬谷場上跟幾個老人念叨:“你們看!三小子說下個月回來!還說要給我帶兩斤桂花糕!”
看見沈知棠,她眼睛一亮,顛顛地跑過來:“這丫頭醒了?快來看看!我家三小子的字,是不是挺好看的?”
沈知棠接過信紙,上面的字跡確實工整,字里行間滿是對母親的惦念,還提了句“王二哥上周還來木器鋪借過刨子,說要給家里打個小板凳”。
可當目光掃過石碾上那堆沒人認領的衣物,氣氛又沉了下去。
十幾個包袱孤零零地堆著,風吹得布條獵獵響,像一聲聲嘆息。
“李丫頭的包袱還在這兒呢……”
一個白發老婆婆抹著眼淚,“她娘天天在村口盼,眼睛都快哭瞎了。”
沈知棠走到標著“李大丫”的包袱前,解開繩結。
里面是件半舊的粗布裙,裙擺處繡著朵歪歪扭扭的桃花。
張婆說,李大丫最會繡桃花,想攢夠錢給心上人繡件嫁衣。
她指尖拂過花瓣,突然頓住了。
花瓣的針腳里,卡著點淡黃色的粉末。
她捻起一點湊到鼻尖聞了聞,一股熟悉的杏仁味竄進鼻腔。
這是硝石粉!官窯里用來制炸藥的東西!
沈知棠的心臟猛地一縮。
李大丫根本不在紡織廠,她被弄到官窯去了。
“張婆,李大丫是不是左撇子?”她轉頭問。
張婆愣了愣:“是啊,你咋知道?她繡東西總用左手,村里人都笑她。”
沈知棠指著裙擺的桃花:“這花瓣是右手繡的,針腳方向全反了。這不是李大丫繡的,是別人仿的!”
張婆湊過來一看,臉色驟變:“這針腳……跟那穿綢緞的手上的繭子形狀像!那個人是右撇子!”
這些衣物不僅是假的,還是個幌子。
用來掩蓋后生們被擄去官窯的真相。
陳三和王二之所以沒事,是因為他們不在官窯附近,而李大丫這些人……
“不行!得去救她們!”陳婆抓起石碾旁的鋤頭,“黑風嶺我熟!我年輕時采過藥,知道哪條路能繞開官窯的守衛!”
“你瘋了?”
老郎中拉住她,“那地方有去無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