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來襲
- 漢末昭烈行
- 劍閣少女
- 3155字
- 2025-07-26 21:04:32
臨時搭造的指揮部中,劉備看向沙盤,與劉虞分析道。
“先鋒渺無音訊,多半是全軍覆沒了。”
“此時,胡人希望我軍怎么做?自然是放下輜重,逃回沮陽,越是這般行事,就越是中了胡人詭計。”
“沮陽城小,州將又收容了那么多難民,城內已經安札不下我軍的。”
“一旦大軍退回沮陽,要么把百姓趕出城,任由他們曝尸荒野,要么我漢軍就得冒險在野外扎營,無論怎么選,都正中胡人下懷。”
漢代邊塞縣城大小,多數還不到一平方千米。
沮陽城邊長只有八百米,城高不過六米,考慮到城內還有眾多建筑和原住民,最多也就只能容納幾千人作戰。
劉備對此看得很清楚,困守沮陽只能是死路一條。
劉虞點頭道:“玄德以為,應當迎戰?”
“不錯,當今之際,唯有利用統漠聚快速構建防線,遲滯胡騎的進攻,才是保全大軍平安的唯一方式。”
劉備指向輿圖中的懷來盆地。
“先鋒已敗,人心惶惶,越是撤軍,人散的越快。更遑論軍中還有不少臨時征發的奔命兵,一旦讓他們察覺大軍在撤退,后方還有胡騎追逐。那就不是撤軍了,胡人一來,就會變成潰敗。”
劉衛嘆息道:“就是應敵,我軍之勝算只怕也不大啊?漁陽營都敗了,還能如何?”
劉備搖頭:
“非也,六韜云,兵勝之術,密察敵人之機而速乘其利,復疾擊其不意。”
“胡兵雖勇,卻在鷂兒嶺已經戰過一場,為防我軍主力撤走,敵軍一定會驅兵追逐。”
“此時正當要反其道而行之。”
“胡騎疾行八十里,來到統漠聚已然是強弩之末。”
“我軍在此設立圍守,以逸待勞,此乃一勝。”
“統漠聚,乃是南北樞紐,南面的柯最部從逐鹿北上,北面的慕容部從下洛南下,都得經過統漠聚,敵軍勢大卻分為兩部,彼此不能互通,我軍占據要地,且與沮陽互成犄角,此乃二勝。”
“有此二勝,為何不戰?”
這番話自然是劉備為了鼓舞軍心而說的,幽州軍的現狀委實不太妙。
在鮮卑到來之前,劉備必須對軍隊完成整合,并做好應對敵軍騎兵的準備。
“時不我待,既然已經定下迎戰之策,備便得去安排各軍戰術了,等制定好方略,備再前來稟報州將。”
眼見劉備要出營,劉虞上前道:“玄德,萬事謹慎。”
劉備頷首,旋即掀開大帳,快步離去。
大營外,漢軍正在挖掘壕溝和鹿角。
劉備穿著一身玄氅,策馬來到營外,冷風吹得人渾身發抖。
“在正面務必得布置好虎落柴營、環利鐵索。”
“弓弩為表,戟盾為里,斬除草木,高置旌旗,騎兵散于兩翼。按我陣圖布置。”
鮮于輔接過劉備的陣圖,一一按令行事。
竹籬亦謂之虎落。
在漢代,大部分營壘構建時,外圍都會挖掘壕溝,或是用虎落形成野戰防御工事。
周圍得用削尖的木樁制作陷阱。
各個虎落之間,還得用鐵鎖鏈連接在一起,鐵鎖阻攔敵軍騎兵前進,虎落和陷阱則針對前來破壞障礙物的步兵。
臨時上山砍柴,一時半會兒肯定是布置不完的,這只能提供一部分防御所需的木材。
劉備干脆直接把押送糧草和鎧甲的輜重車全都拆了。
到最后木頭還是不夠,劉虞知道后也不講究,直接讓人把所有幽州高級官員的馬車也給卸了。
漢軍用車體當做掩體,加上砍伐的樹木,構建了一道簡易的圍守。
“鐵蒺藜在正面灑滿,鋪滿草葉掩蓋好。實在不夠用,把木頭削尖,倒插在地上。”
“弓弩手開始測試射程,在遠方立石,做好標記。”
“能用大黃弩的猛士單獨抽出來重新組編。”
“但遇胡騎,矛戟士在前,列成橫隊以矛林對敵。”
“弩手伺機而發,如有人臨戰脫逃,兵曹在后監斬。”
“憲和!”
劉備一聲令下,簡雍快步上前。
“帶著涿縣的奔命兵去治水,把靠近沮陽城方向的河面上的冰塊破了。”
治水就是今永定河,漢代還沒有在此修水庫,因此淤堵、改道、泛濫無常。
這條河在小冰河期的漢末是要結冰的,如果不破壞冰河,騎兵便能直接過河,威脅大后方的沮陽。
簡雍理解劉備的意思,轉頭就去辦了。
劉備看著簡雍離去,笑了笑:“難得看到憲和正經辦事兒。”
閻柔問道:“劉郎為何這么說?”
“因為,他今天沒喝酒……”
……
邊境苦,冬日的寒風如刀割般凜冽,卷起漫天的落葉雜草。
雖然胡騎未到,但空氣中卻彌漫著火與血的氣息。
漢軍步兵在陣前喘著白氣,手中握著銳利的長矛,他們的眼神冰冷的望著刺入凍土的矛尖。
也有人害怕,更有人還沒開戰,就被壓抑的氛圍激的渾身抽搐,止不住的干嘔。
年少的奔命兵們握矛得雙手都在發抖,一邊閉目呼吸,一邊念叨著:“雹神護我,雹神護我!”
這些少年們祈禱的神祗,自然就是西漢初年的趙國的廣武君李左車了。
哎對,就是背水一戰時,看穿了韓信部署的那位趙國謀士。
他在燕趙地區名聲極大,相傳他降冰雹于章丘,落滿溝渠而不傷莊稼,農人們自然都喜歡仁慈的神明。
劉備笑道:“雹神畢竟只是遠古的神話,能保護諸位的只有你們手中的弓弩和利劍!”
“胡騎將至,弩手上前!”
遠處,地動山搖。
稀稀落落的騎兵隊伍一路狂飆而來。
在靠近漢軍陣地的前一刻,劉備雙目睜大,突然發現,來的居然不是胡騎。
“別放箭!是漁陽營。”
漁陽營的殘部回來了……
一千號全甲全騎的精兵,放在霍去病手中,就能把單于老丈人的腦袋擰下來。
可放在漢末這些平庸之將手中,反而成為了壯大鮮卑的碗中肉……
也難怪兩年前漢靈帝要發動北伐的時候,蔡邕直接上書說,這群庸人根本打不贏的!
漢靈帝不聽,結果真的全軍覆沒了……
張飛見平日里那群光鮮亮麗耀武揚威的精兵狼狽而歸,氣得破口大罵。
“這就是幽州最強的突騎?吃著最好的糧食,用著最強的戰馬,穿著最好的鎧甲,丟人現眼都丟到家門口了!”
“不準回來!給俺殺回去,殺回去!”
劉備阻止了張飛繼續羞辱這些兵士,他見敗軍歸來,沒有校尉,料想便是殉國了……
武猛從事齊周呢,也沒看到。
他們為自己的自大付出了代價。
“益德,別說了,鷂兒嶺一戰,錯的是他們的統領,士兵只是執行命令而已。”
鮮于輔也在張望,他好像在人群中看到了熟悉的人影,旋即松了口氣。
“玄德,還請放他們進來,漁陽營里的人我認識。”
鮮于輔是漁陽豪強,對于郡內長期駐扎的精銳,自然是有所接觸的。
目下漁陽校尉戰死,鮮于輔就是這支部隊最好的指揮官。
劉備放開營壘,讓騎兵歸營,并找到了這只軍隊還活著的唯一一個曲軍侯。
沒想到這人就是鮮于輔的弟弟鮮于銀。
歷史線這二人一個是劉虞的從事,一個是騎都尉,兄弟二人都相當善戰。
劉備打探道:“漁陽營還剩多少人?”
鮮于銀上氣不接下氣,道是:“跑回來了五百多個。”
“剩下的和步卒一起都被俘虜了。”
“胡人輕騎一直在后追擊,估計很快就要壓上來了。”
劉備拍了拍鮮于銀的肩膀:“你部且退后,讓人馬歇歇,自時州里另有重用。”
“玄德,胡人來了。”
閻柔的呼聲響徹大營。
劉備轉身望去,漫天遍野的騎兵以遠方黑色的山脈為背景,鋪天蓋地席卷而來。
所謂,人一過萬,無邊無際。
騎在馬上的騎手黑壓壓一片,漫延在整個天際線上,光是這場面就足以讓新兵們嚇的崩潰了。
胡人的馬匹噴吐著熱氣,人馬合一,仿佛是荒野中的猛獸,隨時準備撕裂獵物。
騎兵們身披皮甲,手持繯首刀,眼中閃爍著野性和殺戮的欲望。
劉備瞟了一眼,這群胡人幾乎裝備的全都是漢朝的兵器。
游牧人用彎刀的形象在漢末基本是不存在的,匈奴人、鮮卑人手里最常見的兵器就是漢朝的環手刀。
漢朝的兵器和甲胄就是整個東亞文明里最先進的。
這些武器甲胄一部分是通過邊境走私,一部分則通過繳獲戰敗的漢兵獲得。
只有少部分部落擁有獨立冶煉兵器的能力,鍛造技藝還遠遠不如漢人。
于是乎,當漢軍一次次戰敗后,流入草原的兵器質量越來越高,數量越來越多。
當漢軍無法對游牧民族形成裝備碾壓的時候,一漢當五胡就不存在了。
關羽看到這架勢,鳳眼微攏:
“當年陳湯說過一句名言,夫胡兵五而當漢兵一,何者?兵刃樸鈍,弓弩不利。今聞頗得漢巧,然猶三而當一。”
“孝成帝時,一個漢兵還能打三個,如今就算漢軍軍備廢弛,雙方武器差距變小,再差那也該一漢當一胡吧。”
劉備眼中充斥著雄心烈火,他望向漫山遍野的胡騎,怒吼道:
“要是在這擋不住胡人的沖擊,我幽燕兒郎就白活了。”
“以往我們都笑話肉食者鄙,貪生怕死。”
“如今戰役的主動權卻掌握在我們手中,備要這一戰,徹底擊潰鮮卑不可戰勝的神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