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蔡東藩少年中華史:清史
- 蔡東藩著 文斐改寫
- 2015字
- 2025-06-19 18:20:43
反間計永除袁崇煥
明崇禎二年(1629),袁崇煥重新被起用后,回到山海關布兵防守?;侍珮O得知他重新被任用后,越發不敢輕舉妄動,只能守著自己的都城,不停地訓練軍隊。
突然有一天,手下人來報說:“明朝兩名官員孔有德、耿仲明說要投靠我們,應當如何處理這件事?”
皇太極一時拿不定主意,但后來得知這兩人原本是東江總兵毛文龍的部將,并且認毛文龍為義父,但由于毛文龍專橫暴戾,袁崇煥便將他斬殺了。二人想報仇,但知道袁崇煥不好對付,于是便來投靠后金。了解清楚后,皇太極將二人收入麾下。
孔有德、耿仲明知道皇太極一直想攻打明朝,但無奈于袁崇煥的驍勇善戰、善于謀略,并沒有機會,于是提議道:從西北繞到龍井關,先將遵化一舉拿下,攻打北京也就容易了。
太宗認為此計可施,本想讓這兩人帶路,但皇太極的弟弟多爾袞認為,不如讓兩人先回到明朝,到時候里應外合,為后金提供消息。若兩人不回去,以袁崇煥的智謀,必然會發現他們的計劃,就會出兵阻撓,到時候即使到了龍井關,也難以攻破。

崇禎二年(1629)十月,皇太極領兵出發,命蒙古喀爾沁部前來進獻貢品的布爾噶圖帶路,大軍浩浩蕩蕩來到龍井關。明朝未曾想過后金大軍會從此處進攻,因此也未設防,結果后金大軍輕而易舉就抵達了遵化。
明朝接到北京危機的警報后,立即從各地調兵前來都城護駕,袁崇煥從山海關領兵前來救援。聽到袁崇煥到來的消息,皇太極又憂慮起來,但皇太極之子豪格與正黃旗總兵恩格德爾想趁袁崇煥遠道趕來體力匱乏時,對其進行襲擊。
皇太極同意后,二人率兵襲擊,但袁崇煥早已布好埋伏,待恩格德爾領軍一到,就將他們團團圍住。幸好豪格留了個心眼兒,從另一條路進發,在聽到另一隊兵馬反被襲擊的消息后,立即趕去救援,二人好不容易才得以逃脫。
回去后,皇太極更加憂慮,對二人說:“看來只要袁崇煥在,就難以攻破明朝啊,必須先把他除掉!”
皇太極進退兩難:進有袁崇煥防守,且自己糧草不足;退則前功盡棄。這時范文程說有個主意,于是秘密地與皇太極商議?;侍珮O聽完后,連聲稱贊:“好!好!好!”
原來,范文程的妙計就是反間計。怎么個反間法呢?首先,將兩封議和書送到京城兩門外,守兵自然會將議和書呈給明思宗,而明思宗必然要派人探虛實。果不其然,明思宗派了幾名太監前去查探,后金兵在他們的必經之路埋伏著,隨后抓了兩名太監回軍營?;侍珮O派手下的一個漢人前去監守,這人名叫高鴻中。
皇太極讓高鴻中與那兩位太監親近,以便后續的發展。畢竟語言相通、文化相同,很快,他們就相談甚歡了。高鴻中借此機會宴請二人,宴席中途,他佯裝喝醉了,提前安排好的士兵進帳說有要事商議。
高鴻中便叫兩位太監先自行飲酒吃宴,自己則出營帳商議事情。高鴻中與那士兵在離營帳不遠的地方“商議”。
那士兵說:“袁崇煥已經同意議和,我們應當立即準備議和的相關事宜,明日先得退兵五里以表誠意,你得盡快收拾東西,準備明天退兵。切記,這件事情不能讓你營帳里的那兩個太監知道?!闭f完,那個士兵就離開了。
那兩個太監自然聽得清清楚楚。聽到高鴻中的腳步聲后,他們連忙回到座位上,假裝什么事都沒有發生。
高鴻中進帳繼續與二人暢飲,待宴席吃得差不多了,就起身和兩位太監說道:“明日我有要事,先回去收拾一下,你們先在這營帳中好生歇息?!彪S后,就走出營帳。
兩個太監見帳營外并沒有守兵,于是就偷偷逃走了?;厝ズ?,他們立即向明思宗匯報了此事。
明思宗本就生性多疑,聽到袁崇煥已經私自與后金議和后,頓時火冒三丈,將手中拿著的書狠狠扔在地上,怒嗔道:“這袁崇煥之前未經我同意就將毛文龍斬殺,現如今更為放肆,竟私自與后金議和,把我放在眼里了嗎?”
隨后,他立即派人將袁崇煥捉拿歸案,投入獄中。沒過多久,袁崇煥被押去刑場凌遲處死。百姓也都認為他背叛了明朝,咬牙切齒,罵聲不斷,將雞蛋、菜葉紛紛扔到他的身上,袁崇煥一聲不吭。
袁崇煥死前,留下一首詩,以表達自己的忠誠與不屈:“一生事業總成空,半世功名在夢中。死后不愁無勇將,忠魂依舊守遼東?!?/p>
話說,袁崇煥被抓入獄后,皇太極終于找到機會攻打明朝,但他不直接打北京,而是先佯裝撤兵。明廷以為他們撤軍了,于是放松了警惕,不承想,后金大軍殺了個回馬槍,直逼城下。
后金兵得勝就要登城時,卻被太宗喝住,下令退軍:“即使我們立即登城,恐怕沒多久明軍的援兵就會到來,現如今我們兵力受損,且糧草不足,難以抵抗,城恐怕也守不住,不如先回去養精蓄力,等他們內部產生矛盾,我們便可以輕易戰勝明朝?!?/p>
于是,皇太極領兵退到通州。沒過多久,聽到袁崇煥被凌遲、抄家,皇太極才稍稍放下心來。
但沒了袁崇煥,還有孫承宗,皇太極認為仍然不能懈怠,于是在退兵休整的時間里,命人造大炮,日夜訓練士兵,伺機而動。
他又先后攻打大凌河、旅順等地,將明軍打得落花流水。還應蒙古其他部落的請求,討伐常年掠奪蒙古其他部的察哈爾部。討伐成功后,漠南蒙古各部落皆被收服。
察哈爾部投降之時,將元朝皇帝的傳國玉璽獻給了皇太極。1636年,皇太極舉行了稱尊大禮,將國號改為大清,年號改為崇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