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生三面:體面、情面、場面(全3冊)
- 牛克錦
- 981字
- 2025-06-19 18:54:02
用“冷處理”化解沖突
沖突,是每個人都想避開的溝通“黑洞”,卻又總會不請自來。無論是朋友間的一次誤解,還是職場上的一次爭執(zhí),沖突出現(xiàn)的那一刻,場面就像潑出去的水,難以收回。其實,高手面對沖突時,常常會選擇“冷處理”。這不是裝傻,也不是回避,而是一種高情商的策略—暫時抽離情緒,讓自己和對方都有時間冷靜下來,給矛盾降溫,為解決問題鋪路。
《將相和》的故事相信大家都聽說過。
戰(zhàn)國時期趙國舍人藺相如,帶著和氏璧前往秦國赴會,利用自己的智慧將和氏璧帶了回來,留下了“完璧歸趙”的佳話。
之后,藺相如又在澠池之會上保住了趙王的尊嚴(yán)。種種功績加起來,藺相如被封為上卿并不為過。
老將軍廉頗則認(rèn)為,趙國的“面子”全靠自己戰(zhàn)無不勝才能維持,一個書生耍兩句嘴皮子就爬到他的頭上,簡直是豈有此理!他還放出話去,要是見了藺相如那小子,肯定給他點顏色看看。
藺相如為了避免因兩人沖突危害國家利益,就稱病不去上朝,處處躲著廉頗。廉頗知道此事后,羞愧得恨不能找個地縫鉆進去,最后背著荊條去求藺相如原諒。
藺相如所用的辦法就是“冷處理”。從這個故事里,我們也能總結(jié)出一些關(guān)于“冷處理”的道理來。

將情緒抽離,才能看清問題本質(zhì)。廉頗被嫉妒沖昏了頭腦,認(rèn)為這件事情就是藺相如爬到了他的頭上,趙國對他不公。藺相如卻看到,如果兩人有了沖突,其他國家就會認(rèn)為趙國將相不和,將相不和就意味著有機可乘。所以,他才越發(fā)打定主意絕不和廉頗起沖突。

為何藺相如沒有“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呢?他是個書生,廉頗雖老,怎么說也是個將軍。他要是跟廉頗發(fā)生正面沖突,廉頗斗嘴不成,動武可是能打敗好幾個藺相如的。如果藺相如不選擇退避,恐怕會遭到一頓打。
在“冷處理”過程中,暫停溝通并不代表冷暴力。暫停溝通,只是為了讓對方的情緒逐漸平和,在理性回歸的時候進行更好的溝通。因此,當(dāng)廉頗回過神來,知道自己錯了,負(fù)荊請罪的時候,藺相如也沒有擺什么架子,干脆利落地原諒了他,兩人重歸于好。這既顧全了國家大局,又保護了兩人的體面。

在負(fù)面情緒面前,“冷處理”是一門緩沖藝術(shù)。它讓你有機會從情緒的旋渦中抽身,用冷靜的態(tài)度重新審視問題,也讓對方的火氣有機會散去,為溝通創(chuàng)造更好的條件。
下一次,當(dāng)你感受到?jīng)_突的火藥味兒時,不妨試試“冷處理”:先暫停情緒,冷靜回應(yīng),再用理性解決問題。“冷處理”不是冷淡,而是為沖突“降溫”;不是逃避,而是為解決問題爭取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