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斯集團的律師函比預料的來得更快。
林遠盯著辦公桌上燙著金邊的文件,德英雙語的法律術語密密麻麻排了十二頁。核心指控只有一條:紅旗廠涉嫌竊取商業機密,必須立即停止軸承生產。
“他們怎么發現的?“王建國攥著剛下線的首件樣品,指節發白。
周鐵山突然冷笑一聲,從文件袋底部抽出一張照片——赫然是劉大柱操作焊槍的特寫,背景里清晰可見德國工程師調試設備的畫面。
“監控死角。“林遠猛地拍桌,“施耐德那天帶了微型攝像機!“
——
全廠中層會議上,爭論演變成分裂。
“立即停產!“法務部主任的領帶歪到一邊,“漢斯集團已經申請凍結我們在歐洲的資產!“
生產科長把安全帽砸在桌上:“停個屁!軍工訂單下周就要交貨,違約金夠買三條生產線!“
角落里,林遠正飛快地敲擊鍵盤。投影儀突然亮起,屏幕上并列顯示出德國軸承與紅旗廠仿制品的三維建模圖。
“各位請看應力分布。“林遠放大關鍵部位,“我們的改良結構比原設計壽命提升17%,根本是兩種技術路線。“他調出專利數據庫,“而漢斯集團在2018年就放棄了這個改進方案,因為會增加5%的成本。“
會議室突然安靜。周鐵山慢慢站起身,缺指的手掌按在投影幕布上,讓改進方案的紅色曲線映滿他溝壑縱橫的臉。
“聽見了嗎?“老人的聲音像砂紙摩擦鋼板,“這是中國工人階級的發明專利。“
——
數字化改造遭遇的阻力遠超林遠預期。
“又壞了?“他瞪著第三次癱瘓的MES系統。操作臺前,劉大柱正用改錐猛戳死機的觸摸屏:“破玩意兒!老子填個報工單要點二十下!“
車間角落里,幾個老工人偷偷傳閱著紙質工單——那是周鐵山手繪的《應急操作指南》,詳細標注著“如何跳過驗證步驟“、“緊急情況下如何物理重啟“。
“您這是在拆臺。“林遠在更衣室堵住周鐵山。
老工程師正往更衣柜里藏他的牛皮筆記本,聞言頭也不回:“1992年廠里搞自動化改革,德國人送的PLC系統每天準時在午飯時間死機。“他砰地關上柜門,“后來我們發現,是他們故意設置的遠程休眠。“
林遠突然意識到,這些老師傅對技術的警惕,是用鮮血換來的教訓。
——
轉機出現在一個暴雨夜。
林遠加班到凌晨,發現車間竟亮著燈。二十幾個老工人圍在數控機床前,中間是正在講解的王建國。
“注意這個參數。“王建國指著屏幕,他臉上的傷疤在熒光下格外猙獰,“德國人把安全閾值設得太高,咱們要偷偷改回來......“
人群突然騷動。周鐵山不知何時出現在門口,手里拎著個滴水的塑料袋。
“接著講啊。“老人把塑料袋扔給王建國,里面是兩本嶄新的《數控編程入門》,扉頁上蓋著“紅旗廠職工夜校“的藍章。
林遠悄悄退回陰影里。雨水順著他的衣領流進后背,卻澆不滅胸口騰起的熱流。他摸出手機,刪掉了剛寫好的《關于傳統工匠阻礙數字化轉型的報告》。
——
第二天的晨會上,林遠展示了新方案。
“保留紙質工單作為備份系統。“他指著改造后的界面,“每個操作步驟都添加'老師傅提示'彈窗。“演示視頻里,每當系統檢測到異常操作,就會彈出劉大柱錄制的方言提示:“龜兒子!又忘記預熱了吧?“
哄笑聲中,周鐵山往會議桌中央推過一個鐵皮盒。盒蓋打開,里面整齊碼著三十多個U盤,每個標簽都手寫著姓名和工種。
“全廠技師三十年的經驗總結。“老人目光掃過在場每個人,“今天開始,這叫'紅旗廠工業知識庫'。“
林遠接過盒子時,發現底部刻著行小字:技術自主權,始于共享的勇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