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 我都不知道我這么厲害!
- 雅宋小騷客
- 何時秋風悲畫扇
- 2308字
- 2025-07-13 19:36:20
周篤眉頭擰了起來,這闕小令乍看不錯,但細品總覺有些不對勁。
應是平仄有問題。
得找出來!
平仄可是基本功,連這都能出問題,勝負不言而喻。
柳永縱橫小令界數十年,諸多詞牌名的平仄早就爛熟于胸,略一思忖,點頭評價道:“這首《一剪梅》全篇押《詞林正韻》第十二部平聲韻。”
韻腳沒問題。
“在對仗上,有工對:“天在舟頭”對“日在矛頭“”,寬對:“陶令歸休”對“太白同游”,流水對:”“醉可騎虬”與“醒可屠虬”構成時間。”
對仗工整。
韻腳和對仗沒有問題,接下來評價平仄,道:“平仄也沒什么問題,唯獨‘北固亭頭數青舟’一句,突破了常規,應是‘中仄平平中仄平’,而‘數’字仄聲稍顯突兀。”
話音剛落,周篤便大喜道:“不意建州之士子魁首,也會有此等低級謬誤之處!”
贏了!
其余人亦是暗暗詫然。
不應該啊。
這么簡單的平仄,陳大一應該不會錯才是。
果然。
柳永斜眼看了一眼周篤,搖頭道:“這不是謬誤,是陳生有意為之的破格之體,此處用‘數’字變體,但卻形成拗怒之意,與后文的‘太白同游’形成呼應,更顯意境!”
旋即笑道:“即興之作,能在平仄、韻律和對仗上做到這等地步,果然是士子魁首之姿,如此看來,建寧軍的士子理應是心服口服的。”
這話是在點周篤。
建寧軍士子都心服口服,包括章惇在內,你又何必蹦跳。
周篤冷笑一聲,“那今后我等讀書人填詞作詩,是不是但有謬誤之處,皆可以此言之,那天下詞牌,又何須要規矩平仄?!”
顯然不服。
柳永懶得理他!
一位士子猶豫了下,還是行禮道:“晚生愚鈍,還請柳團田指教一番,陳兄這首詞和周兄的詞,意境可有高下之分。”
這話說得好像是他水平有限,甄別不出高下。
實際上的用心只有他知道。
大概是看熱鬧不嫌事大。
又或者是人心陰暗,希望看到有個輸贏,這樣水平比他高的兩個人,總有一個要丟臉。
人心便是如此。
見不得別人好。
蘇熹和楊過兩人卻暗暗搖頭,其實他們覺得兩首詞的意境都差不多,讀來也都朗朗上口,這個局面最好。
大家論文交友,沒必要分個高下。
所以對視一眼。
內心略有慚愧。
咱們潤州的讀書人心胸狹窄了啊,作為潤州士子,有些羞與為伍。
周篤卻也是一臉期待。
他本就為搏名而來。
若是不能踩陳大一一頭,只能平分秋色的話,傳出去就是他輸了,畢竟陳大一的《一剪梅》是即興之作。
柳永卻笑了,他就在等著一問。
毫無疑問兩首詞都是好詞。
但意境確有高下。
道:“周生的《丑奴兒》通過京口山水意象,構建出雄渾蒼涼的歷史意境。上闕以‘金焦兩點’與‘鐵甕城’形成縱深感,北固樓作為觀景臺,將長江流水擬作歷史長河,‘淘盡英雄’之語大氣磅礴。下闕以‘“伯符’‘公瑾’的典故,凸顯三國英雄終歸黃土的宿命感,結尾‘江鷗’意象尤為精妙,既延續杜甫‘天地一沙鷗’的孤獨感,又以自然永恒反襯人世無常。全詞在‘秋’的蕭瑟基調中完成了意境升華!”
“可謂意境超然!”
這評價很高。
蘇熹和楊過雖然不喜,但畢竟大家都是潤州人,抬頭不見低頭見,面子還是要給的,和另外兩位士子同聲贊道:“周兄好氣象!”
周篤頓時自得的笑,行了一禮,“哪里哪里,諸位過獎了。”
發問“意境高下”的那位士子毒嘴了一句,“柳屯田評價如此之高,那看來是周兄的《丑奴兒》略勝了陳兄的《一剪梅》了,如此說來,周兄若是在建寧軍,也是士子魁首之姿啊!”
所有人都無語。
這人太腹黑了!
到這個時候了,還想捧一個踩一個。
完全就是損人不利己。
哪料他話音未落,角落里響起一道聲音,“奴家以為這位公子說反了,從平仄、韻律和對仗上來看,兩位公子的詞作不分伯仲,但若是從意境上來說,奴家以為,《一剪梅》對《丑奴兒》卻是具有更為壯闊的胸懷和更浪漫的氣質!”
卻是女伎陳癡。
包括周篤和陳大一在內,所有年輕士子都訝然的看向她。
蘇迎春急忙對她使眼色。
妹妹嘞,你湊什么熱鬧。
甭管誰輸誰贏,對咱們采薇樓都是好事。
而且周篤贏了更好。
因為他是潤州人。
而陳大一不過是云煙過客而已。
柳永卻笑道:“小陳癡,你唱曲無數,自然能感受其中高下,且說說看,《一剪梅》的壯闊胸懷,究竟是如何個壯闊。”
陳癡便起身道:“陳郎君的《一剪梅》通過北固亭遠眺,將軍事要塞的肅殺與云浪的風流構建如畫,吳鉤、矛頭暗含建功立業的壯志,騎虬、屠虬的醉醒對比間展現出了壯闊氣概,尾句陶潛、李白并置,揭示出世與入世之爭,形成跨越歷史長河的壯闊畫卷。”
柳永頷首,“不錯,但就此而言,并不見得比周生的《丑奴兒》好。”
周篤不屑的哼了一聲。
不錯。
這般意境,自己的《丑奴兒》也具有!
蘇熹和楊過也覺得不解。
若只是如此,似乎依然還是難分高下。
陳癡繼續道:“但是陳郎君的《一剪梅》,既有三國霸業的沙場蕭殺意象和對歷史輪回的喟嘆,又以《離騷》‘玉虬’的浪漫之氣,在醉醒之間完成從逃避到擔當的涅槃,暗合了詩仙的‘人生在世不稱意,明朝散發弄扁舟’!”
“而‘古今幾個到峰頭’的反問,以陶淵明歸休代表躬耕求道的圓滿,以李白同游象征詩酒狂歌的超越,是殊途同歸的追求!”
“尤其‘同’字,更將數百年的時空距離消弭,陳郎君當時心境便是詩仙知己,共飲于歷史星河,古今同席的筆法,何其浪漫!”
“簡而言之,奴家以為,陳郎君的《一剪梅》意境更為浪漫,氣象更為高遠,是言之有物,意境有感而生,非為賦新詞強說愁也!”
很巧妙的用了陳大一在谷雨文會時抄襲辛棄疾那首《丑奴兒》中的一句。
眼下之意,就是周篤的《丑奴兒》有為賦新詞強說愁的嫌疑。
很直白赤裸的點評了!
但字字在理,所有人都頻頻點頭。
柳永大笑不止,“好個陳癡!”
陳大一瞠目結舌。
有點懵逼。
臥槽。
寫這些的時候,只是覺得順口有意境,但意境有這么深?
我自己都不知道。
原來我這么厲害!
……
……
PS:明天出發去西安遛娃,大概四天,因為沒有存稿,今晚會連寫六章上傳定時更新,所以接下來的章節可能錯別字有點多,又或者語法問題,或者字詞重復,見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