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篇小說
終章:落雪又逢春
五年后的冬至,一場大雪覆蓋了整個村莊。李建國站在新蓋的“三升糧“農產品體驗館前,看著曉燕帶著城里的孩子堆雪人,孩子們的笑聲震落了梨樹上的積雪。
“爸!“娟兒從體驗館里跑出來,羽絨服上沾著面粉,“城里來的研學團要學做灶糖,你快給講講咋熬糖!“
李建國看著女兒被凍紅的鼻尖,想起她高考那年冬天,也是這樣凍得直搓手。如今她大學畢業,帶著農業技術回到村里,把“三升糧“合作社做成了遠近聞名的品牌,銀鐲子在她忙碌的手腕上,依舊閃著溫潤的光。
體驗館里,王工頭正指導著老張安裝智能溫控系統,嘴里還念叨著:“建國,你這灶臺要是裝上感應爐,效率能提高三倍!“老周伯卻拄著拐杖搖頭:“還是柴火灶炒的糖香,機器炒不出那股煙火氣。“
娟兒端來剛熬好的灶糖,分給城里的孩子們。一個扎馬尾的小姑娘咬了一口,眼睛亮了:“阿姨,這糖里有梨花的味道!“
李建國笑了,想起母親當年熬糖時,總會往鍋里撒一把曬干的梨花。他走到院子里,看著新砌的文化墻上,娟兒用瓷磚拼貼的壁畫——上面有太奶奶藏銀鐲的手,有父親砌墻的背影,有自己戴銀鐲的樣子,還有梨花、落雪、鋼筋和泥腿交織的圖案。
雪又下大了,紛紛揚揚落在體驗館的玻璃房上,落在梨樹枝頭的紅綢帶上,落在“三升糧“的木牌上。李建國看見王工頭和老周伯一起掃雪,工裝褲和棉褲上都沾著雪花,卻一邊掃一邊笑。
“爸,“娟兒走過來,把一條圍巾圍在他脖子上,“你看,咱們的院子現在下雪也不冷了。“
李建國看著被燈光照亮的院子,新蓋的玻璃房里暖意融融,老梨樹的枝椏在雪中勾勒出溫柔的線條。他知道,這院子早已不是當年那座瀕臨坍塌的老屋,而是在歲月的落雪中,一次次重建、生長,最終長成了一棵扎根土地、枝繁葉茂的大樹。
而那只銀鐲上的刻痕,那些砌墻時的汗水,那些鋼筋與泥土的碰撞,都化作了這棵大樹的年輪,記錄著一個家庭、一群人在時代洪流中,如何守護根脈,又如何擁抱新生。
當新年的第一縷陽光穿透雪霧時,李建國看見梨樹枝頭冒出了新芽,在殘雪的映襯下,綠得耀眼。他知道,落雪之后,必有花開,而這落雪庭前的故事,也將在每一個春天,重新開始。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