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律《醉吊屈原》
汨羅翻浪接天來,醉把吳鉤擊玉杯。
屈子行吟狎鷗鷺,楚天搖落走風雷。
蘭魂未肯隨波去,劍膽猶能跨?;亍?
我欲騎鯨問蒼昊,九歌誰與續蓬萊?
鷓鴣天《醉吊屈原》
醉跨蒼虬下楚淵,汨羅風動九疑煙。
蘭旌掃盡奸臣霧,玉簡書成《太素》篇。
吞海日,枕江天,狂歌直上祝融巔。
千年誰解靈均恨?化作雷霆落硯田。
七律《謁屈子祠》
汨羅西望水云昏,獨上危樓吊楚臣。
《天問》未干凝血淚,《離騷》長在泣忠魂。
江吞郢恨千帆沒,草接湘愁兩岸分。
莫向蒼梧問遺事,楚天風雨正愁人。
五律《端午懷屈子》
落日汨羅濱,懷沙意未伸。
蘭枯三戶國,郢破一讒臣。
《九歌》風前咽,孤臣水底淪。
至今端午月,猶照泣詩人。
如夢令《端午感懷》
雨過汨羅煙重,楚水千年幽慟。試問泛舟人,可記《九歌》聲動?誰懂,誰懂,唯有芷蘭香送。
一剪梅《屈子祠前》
楚殿荒臺草色稠。風過蘭舟,淚濕吳鉤?!峨x騷》一卷枕寒流,醒也堪憂,醉也堪憂。
謾說靈均志未酬。江上飛鷗,祠下眠鷗。清魂應化月如鉤,照徹千秋,朗徹千秋。
清平樂《端午思屈子》
湘天雨細,滴碎蘭汀芷。欲寄芳魂無雁字,空剩《九歌》殘紙。
當年抱石沉淵,至今水咽江寒。獨向蒼梧望斷,暮云愁鎖重山。
《屈子祭文》祭文
維歲次丙午,序屬仲夏,時逢端午,謹以蘭芷為祭,清酒為酌,致祭于三閭大夫屈子之靈曰:
昔者,君秉忠貞之質,懷瑾瑜之德,紉秋蘭以為佩,扈江離而修能。然讒佞蔽日,奸邪當道,君雖九死其猶未悔,終懷石而沉汨羅。
今者,龍舟競渡,粽葉飄香,萬民同祭,豈獨為飽腹之欲?實感君之高風亮節,慕君之愛國情懷。君之《離騷》,如日月經天;君之《九歌》,似江河行地。其志潔,故其稱物芳;其行廉,故其辭世清。
嗚呼!江水滔滔,洗不盡人間污垢;天風浩浩,吹不散千古英名。愿君之魂,佑我華夏,風調雨順,國泰民安。尚饗!
楚辭體《屈子頌》
峨冠博帶兮行吟澤畔,
香草美人兮紉佩腰間。
天問九章兮肝膽俱裂,
九歌招魂兮天地同咽。
縱身一躍兮山河變色,
忠魂不滅兮日月高懸。
千秋萬代兮龍舟競渡,
粽葉飄香兮永祭先賢。
歌行體《吊屈原歌》
君不見汨羅煙浪卷蒼天,狂濤裂岸擊楚舷,一瀉東海吞云淵!
君不見三閭抱玉魂悲咽,蘭佩凋殘蕙草蔫,郢都黯黯凝血濺!
長鋏叩,天地驚,狂歌痛飲邀江月。
天生奇才世難匹,怎奈濁流埋冰雪?
紉蘭餐露何足奇,《離騷》灼灼照忠烈。
舉世皆醉我獨醒,滿腔幽憤向誰說?
帝閽深似九重關,鳳鸞難越豺狼山。
黃金臺傾賢路斷,干將蒙塵莫邪寒。
屈子拔劍嘯滄海,笑攬滄溟滌俗念。
“吾將上下求索兮,豈容濁浪污琴弦!”
惜哉郢路荊棘漫,哀郢歌成鬼神嘆。
蕙草變茅讒如刃,椒漿傾灑天失顏。
縱身一躍赴洪流,寧讓清波葬軀骸。
江魚不敢侵忠骨,化作星芒耀塵寰。
我今提壺酹江濤,忽聞《九歌》水上飄。
屈子醉倚龍舟笑,遙指銀河掛玉霄:
“人間榮辱皆如絮,唯有文光永不消。
且看歲歲龍舟競,皆是萬民喚我歸!”
酒盡風狂起,星落滿江里,
千秋浩氣存,英魂永不死!
駢文《屈子賦》
歲在端陽,臨汨羅而悵望兮,水天蒼蒼。念靈均之高志兮,貫日月而焜煌。昔者抱玉而懷瑾,紉秋蘭以為裳,叩帝閽而不遇,哀民生之多傷。
夫其志若北辰,心同赤焰。哀郢歌中,嘆山河之板蕩;天問篇里,叩穹宇之幽玄。紉蕙茝以明志,飲朝露而餐煙,奈讒佞如霧起,蔽楚宮之晴嵐。讒言似棘,陷忠良于圜圄;荃蕙化茅,悲芳澤之淪湮。遂乃佩長鋏而躑躅,攬芙蓉而凄然,行吟澤畔,見秋風之搖蕙,望郢路之迷煙。
若夫懷沙赴水,非貪滄浪之清,實痛家國之傾。長太息以掩涕,恐皇輿之敗傾。遂解蘭佩而投淵,讓芳魂與波平。江魚銜其衣冠,湘娥泣其精誠,至今五月龍舟競,猶是人間哭屈聲。
今我溯流而上,覓故跡于蒼巒。見《離騷》之遺墨,化云霞而盤桓;聞《九歌》之逸響,隨湘水而潺湲。悲夫!忠骨雖沉,英風未散,如蘭在野,其馨萬年。愿擷江蘺為祭,灑椒漿而祝曰:
“濁流難污瑾瑜質,青史長銘赤子心。千載汨羅東去水,猶傳騷韻振清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