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營人脈就像滾雪球
很多人在童年時都玩過滾雪球的游戲,一個小小的雪團,滾上一圈,雪球上就會沾上一些小雪花,不停地滾下去,這個雪球就會越來越大……用不了多長時間,它就會超過你的手掌,變成一個大圓球,如果你繼續滾下去,從街的這一邊開始一直滾下去,這個雪球就會變得無限大。人脈拓展在某種意義上就像滾雪球,開始可能只是一丁點大,由一片雪花開始到兩片,到四片,到八片……直到無限大。
投資大師巴菲特說:“人生就像滾雪球,最重要的是發現很濕的雪和很長的坡。”所謂很濕的雪,就是黏合人脈的技巧和方法,比如如何接近他們,包括用什么樣的方式、什么語調、什么心態等等。所謂很長的坡,則是指拓展人脈的途徑和范圍,比如如何才能尋找到人脈,他們在什么地方,通過什么途徑達到,等等。
只要你用對了方法,找對了路徑,你的人脈圈就會像雪球那樣越滾越大……那么,要用什么樣的辦法才能讓你的人脈雪球越滾越大呢?
(1)找到很濕的“雪”
在你沒有學會如何與陌生人成為朋友之前,即使你置身于一座人脈的摩天大廈中,你也不會擁有他們;即使貴人就在你的眼前,他們也會對你視而不見。所以,從現在開始,學習與人的相處之道才是上策。
大衛·麥克庫洛所著的《杜魯門傳》一書中,寫到杜魯門即將下臺之前的一段故事。
共和黨候選人杜威特·艾森豪威爾那年秋天在總統選舉中擊敗了艾德拉·史蒂文森。艾森豪威爾的當選,讓杜魯門總統很不服氣,他斷言艾森豪威爾的執政生涯將是一次災難。
艾森豪威爾進入白宮后,杜魯門指著他的辦公桌說:“他會坐在這里,然后他會指點這個,指點那個,結果卻什么也做不成!可憐的艾克,當總統和在軍隊不一樣,他一定會遭受巨大的失敗。”
杜魯門說對了一半。他十分清楚,憲法只賦予總統一份微小的權力,去做他需要管理的事,而其余的則要靠他去說服其他人實現他的愿望。然而,杜魯門判斷艾森豪威爾沒有這種能力是錯誤的。
艾森豪威爾能夠當上“二戰”盟軍的最高統帥,并不是因為他發號施令的聲音大過其他將軍,而是因為他可以應付蒙哥馬利、巴頓、丘吉爾及戴高樂這些人的尖銳個性。他傾聽他們的抱怨,替他們調解紛爭,讓他們成為注目的焦點。他奉承他們,哄他們,征詢他們的意見,感謝他們的付出。然后,他贏得了戰爭。最后,他又贏得了選舉。這就是總統何以成為總統的原因。
這也正是我們需要掌握的本領——掌握和人打交道的方法,才能游刃有余,左右逢源。
(2)找到很長的“坡”
你必須找到一條結交更多朋友的捷徑,而不是跑到大街上跟每個人套近乎。
林登·約翰遜總統年輕時在華盛頓擔任國會助理,而他輝煌的政治生涯也從此開始。那時,他十分熱衷于建立政治網絡。約翰遜和其他國會助理住在一棟廉價公寓內。為了和這些同僚“撞見”,他一天要洗6次澡。在浴室這種地方見面,簡直太妙了。一群脫得精光的男人在這里交流,所增加的親密感遠勝于西裝革履的客套敷衍,不是嗎?由此,約翰遜的人際網絡開始逐漸成熟起來。
每個人都有自己獨特的人脈交往捷徑,關鍵是你要在生活中善于去發現。在當今的網絡時代,人和人之間交流的便利條件,使得各種各樣的團體如雨后春筍般冒出來。人脈“滾雪球”的最佳途徑,是加入一些適合你的社會團體,并在其中扮演自己的角色,這是你建立人際網絡的基礎。
全世界最好、最成功的團體可能是“WASP百萬富翁俱樂部”,可惜你我都無緣加入。幸好,對我們這些不能加入百萬富翁俱樂部的普通人來說,還有很多其他的團體可以選擇。
當你加入了一個社會團體,開始在這個團體中建立自己的人際網絡時,你一定會發現,在這個團體中,有些人能夠帶給你極大的幫助。以前,因為你自身固有的弱點,有些事情你是從來不會想要去嘗試的,現在,在新朋友的幫助下,你的視野拓寬了,信心也就更足了。
社會已經發展到了網絡時代,人們尋找自己愿意參加的團體,也不再像以前那么費力了。你可以立刻上網,在任何你感興趣的網站上與人交談。用這種方式來建立人際網絡,已經成為當前最流行的方式。
只要你掌握了最基本的與人交往的方法,找到構建人脈網絡的最佳途徑,并按照這套辦法從第一個人脈開始,很快你就會發現,你的人脈就像滾雪球一樣,越滾越大。從一片雪花到兩片雪花,也許是最艱難的開始,但是,只要有了這個良好的開端,你就不會再為自己缺少人脈機會而發愁了。
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的轉介紹機制
一個年輕人拜訪一個成功人士,問他:“可以向您請教一下您取得如此輝煌的成就的原因嗎?”
成功人士回答:“可以,因為我知道一句神奇的格言。”
年輕人說:“是什么呢?”
成功人士說:“這句格言是:我需要你的幫助!”
推銷員不解地問:“你需要他們幫助你什么呢?”
成功人士答:“每當遇到我的客戶時,我都向他們說:我需要您的幫助,請您給我介紹3個您的朋友,好嗎?很多人答應幫忙,因為這對他們來說只是舉手之勞。”
聞聽此言,年輕人如獲至寶,他按照那位成功人士的經驗,不斷地復制“3”的倍數,數年之后,他的客戶群像滾雪球一樣越滾越大。通過真誠的交往和不懈的努力,他終于成為美國歷史上第一位一年內銷售超過10億美元壽險的成功人士。他就是享譽美國的壽險推銷大師甘道夫。
熟人介紹是一種事半功倍的人脈資源擴展方法,它具有倍增的力量。一個人的能力再強,但是他的精力和時間是固定的、有限的。要想在短時間內開發出大量的人脈資源,只有利用轉介紹的機制,才能產生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的幾何指數的倍增效應。
在英國有這樣一對母子,兒子是汽車推銷員,母親是保險推銷員。
有一次,兒子向一位名人成功推銷了一輛汽車。一個禮拜后,這位名人突然接到一個陌生電話:“您好,我是甘林的母親,感謝您一個禮拜前在甘林那里買了一輛汽車。我今天打電話是想通知您,請您明天抽時間開車回車行進行檢查。”這位母親知道,大凡名人都很忙,一般不會隨便接受別人的邀請。所以,想借這位名人回車行的機會請他吃飯。
第二天,這位名人如約而至,檢查車況后,這位母親對他說:“為感謝您的支持,已到午餐時間,我想請您一起坐一坐,我們可以順便聊一聊如何更好地維護你的愛車。我想您不會拒絕一個做母親的請求吧?”名人盛情難卻,接受了邀請。
席間,這位母親說:“像您這么成功的人士,一定會非常注意生活的品質,一定需要一份完善的保障計劃。您幫助了我兒子,您一定也會幫助我的,我這里有一份保險計劃書,請您留意看一下。”盛情難卻,名人不得不接過保單。
幾天后,這位母親通過再次打電話和親自拜訪,終于簽下了一張保單。同樣,這位母親的兒子也以同樣的方式向母親的保險客戶推銷汽車。這就是人脈資源交換的有效運作。
當兩個人交換一塊錢時,每個人都只有一塊錢;但當兩個人交換人脈網時,他們可以各自擁有更加豐富、完善的人脈網。你有一個非常好的人脈網,我有一個非常好的人脈網,如果我們互相交換,那么,你有兩個人脈網,我也有兩個人脈網。所以,擴展人脈資源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與別人交換人脈資源。
好多人過于珍惜自己建立起來的人際關系,以至于不想把自己認識的人介紹給他人,因為他們一般都會存在這樣的心理:“我介紹他們認識后,他們之間的關系比和我之間的關系更親密怎么辦?”其實這是一種誤區。專業咨詢師李宗善說:“人際關系就是肌肉”,紋理越細致越不容易被扯破,相互之間連接越密切力量越強大。所以無論何時都要毫不吝嗇的盡自己所能把自己的熟人介紹給他人,因為你的“毫不吝嗇”可以使你的人際關系網更加發達。
熟人介紹加快了與人信任的速度,提高了合作成功的概率,降低了交往成本,確實是一種人脈資源積累的捷徑。所以,在商務活動中,我們要養成一些習慣性的話語,例如:“如果有合適的客戶或對象麻煩介紹給我,謝謝!”“如果有需要這方面產品或服務的人,麻煩您告訴我。”“我們今晚有活動,你可以帶一些朋友一起過來。”“您有這方面的朋友嗎?是否介紹給我讓我們認識一下。”
這樣的話多說幾次之后,對方也會形成一種習慣性的思維,如果真有合適的客戶或對象,他就會想起你說過的話。
慧眼識人,找出那些隱藏在普通人中的“貴人”
有句話說得好:“你還沒成功,是因為你還沒有遇見貴人。”可是貴人在哪里呢?很多人都抱怨自己的朋友太少,抱怨自己的朋友大都是酒肉朋友,真正想找他們幫忙時,就逃得遠遠的,還談什么“貴人”?
其實貴人身上并沒有寫著“貴人”兩個字,貴人也是普通人,關鍵在于你是否有智慧的雙眼從茫茫人海,從你那些看似普通的朋友中把他識別出來。如果你做不到慧眼識人,那么即使你身邊有貴人你也會錯過。
有個小姑娘名叫王燦,畢業于名牌大學,畢業之后將近一年都找不到工作,整天待在家里無所事事,于是就和隔壁家的王阿姨等人打麻將。
有一天,一位鄰居問王燦:“丫頭,你找到工作了嗎?”
王燦說:“我學的是歷史,大冷門兒,工作好難找的,我找了快一年了,都沒找到呢!”
這時候旁邊的另一位鄰居說:“經常跟你打麻將的那個王阿姨不是你們市重點高中教導處主任的媽媽嗎?你可以問問她啊,說不定他兒子能幫你在學校找個教歷史的工作呢?”
王燦一拍腦袋,說:“哎呀,我只知道跟她打麻將了,你說我咋知道她還有一個當教導處主任的兒子啊!”
說完之后,王燦買了一些水果,趕緊去王阿姨家。碰巧王阿姨的兒子在家,但是他告訴王燦:“你怎么不早說啊,上周我們學校剛跟一個普通師范大學歷史系畢業的學生簽約,你要是早點告訴我們,我們肯定幫忙啊,都是一個小區的鄰居。”
故事講到這兒,如果你是王燦,聽到這樣的結局你懊惱嗎?后悔嗎?可是已經沒有用了,只能怪自己“有眼無珠”,或者說沒有擦亮雙眼發現身邊隱藏的貴人。
生活中,很多人只知道在牌桌上打牌、在鄰居面前抱怨,卻忽略了深入思考了解牌友、鄰居的職業、社交地位及朋友圈子。如果你是有心人,別人不經意的幾句話就能讓你眼前一亮,從而發現你一直尋找的貴人。
你的世界不缺少幫助你的貴人,而是你缺少發現貴人的慧眼。如果你能把握住身邊的貴人,那么你就能率先把握住別人沒有的機會。因為關鍵時刻,貴人能向你提供信息資訊,給你提供機會和平臺,讓你步步領先。
那么,怎樣才能發現貴人呢?貴人又有哪些特點呢?下面就來詳細地分析一下貴人的特點。
特點1:無條件挺你的人
當一個人愿意無條件挺你時,他肯定是你的貴人。因為他相信你,他接受你。當他知道小人在背后制造流言中傷你時,也會毫不猶豫地挺你,幫你說話、澄清。這樣的人是你不可多得的朋友,是你命中的貴人。
特點2:愿意嘮叨你的人
誰會沒事向一個自己不在意的人嘮叨?當一個人嘮叨你時,說明他在意你,他的嘮叨對你是一種提醒,他不希望你多走彎路。你的身邊是否有這樣的人呢?
特點3:愿意與你分享分擔的人
無償地與你分享分擔的人,是你風雨兼程的朋友,是你生命中的貴人。很多人有福同享,但是有難卻不能同當,但是有些人愿意與你分擔痛苦、承擔困難,在你最落魄的時候對你不離不棄,這樣的人值得你珍惜。
特點4:教導你、提拔你的人
有一種人,他能看到你身上的閃光點,也了解你的不足,他協助你、提拔你,對你不嫌棄。當你遇到困難時,他會給你指點,為你出謀劃策。這種人不是你的貴人,又是什么呢?
特點5:懂得欣賞你長處的人
一個懂得欣賞你長處的人,表明他肯定你這個人。有些上司雖然發現了你的優點和長處,但是未必欣賞你的長處,更別說接受你的長處。因此,你要學會珍惜那些欣賞你長處,肯定你的人。
特點6:容易生你氣的人
如果你身邊有個人會傻傻地生你的氣,你至少要感激他。因為這證明他很在乎你,試想,一個不在乎你的人誰會傻傻地生你的氣呢?當他生你的氣時,你有必要詢問情況,給予安慰,讓他對你的好感更進一步,日后當你有困難時,他肯定不會袖手旁觀。
掌握“二八法則”,實現人脈效益最大化
王先生最近經常為這樣一件事困擾著:朋友多,應酬多。
朋友多了,本是好事——多個朋友多條路嘛,一個好漢還三個幫呢!可王先生的煩惱在于:今天陪客戶吃飯,明天要赴同學聚會;還有單位的同事,上面的領導,手下的員工都要顧及;還穿插著這個結婚,那個喪葬;有了孩子,要過滿月……這些都得應酬。對了,還沒算上自己和妻子家里七大姑八大姨這些關系的走動呢。
王先生本是一個很重視人脈資源的人,可是頻繁的應酬是有成本的——經濟上的花銷形成了負擔;時間上的支出讓他處于疲于奔命之中,本來就緊張的時間更不夠用了,甚至有時還影響到了他工作和家庭的正常秩序,引起了領導的不滿,妻子也抱怨起來。如今,請客送禮、忙于應酬也是現代人最頭疼的一件事。可是不走這個人情往來又不行,被困在人情網里,苦不堪言,又無計可施。
我們上面講的王先生就已經不是他一個人在戰斗了。他的煩惱和困惑已經向我們提出了在人脈資源的建設、拓展和管理維護方面存在的誤區已經到了需要重視的時候。這些誤區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
誤區一:認為人脈就是拉“關系”或“關系”就是一切
這一點是不少人對人脈資源片面的表面理解。人脈資源是人與人的一種關系,但如果說發展人脈就是天天“拉關系”,反而可能會毀掉自己的人脈圈。
當今,社會節奏加快,人變得更加現實。在人脈資源的建設和拓展中,“拉關系”只是方法和手段,并不是最終目的。我們可以用換位思考的方式來想一想:在一個整天和你一起“吃吃喝喝”的酒肉朋友和另一個盡管交往不是十分密切,但可能會給你帶來幫助的朋友之間,當他們有求于你時,你會為哪一個做得更多呢?
誤區二:缺少人脈資源規劃
缺少人脈資源規劃經常會導致兩種極端——一種是“臨時抱佛腳”。當急需別人幫忙的時候,才想起“找關系”。人脈資源需要建設,需要拓展,需要未雨綢繆;否則,到了需要的時候,就“書到用時方恨少”。
目前更常見的另一個極端是與“臨時抱佛腳”相對應的叫“饑不擇食”——只要有可能搭上的關系都要搭,只要可以結交的朋友都要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