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5章 《看見攻擊性》:攻擊性之真實之美

在這一節中,我將從三個方面為你講述一個不一樣的攻擊性,這可能會讓你對攻擊性有一些顛覆性的認識。

什么是攻擊性?

我們先來了解一下,什么是攻擊性。

先看看下面的這三個場景,想想你自己是否也有攻擊性沖動。

想象你是一個孩子,正在專心致志地搭一個積木,眼看快要搭完了,你的小伙伴跑過來惡作劇式地把它推倒,并傲慢地拒絕道歉。

繼續想象你是一個孩子,你正在興致勃勃地搭一個積木,爸爸或媽媽走過來,對你搭的積木進行各種指點,認為你應該搭成那個樣子,而不是搭成現在這么難看的樣子。

想象你仍然是一個孩子,積木已經搭成,滿懷期待喊爸爸或者媽媽來看,你迫切地希望與他們分享自己的成果。但是爸爸在打游戲,頭都不抬一下,讓你喊媽媽,而媽媽正在做晚餐,順口埋怨地問你,為什么不喊爸爸來看。

這三個場景并不陌生,當我們正在建造的東西被破壞掉;當我們正在進行自己喜歡的事情,卻被打斷、被批評、被貶低;當我們滿懷期待想要跟親愛的人分享自己的成就,對方卻表現出冷淡、埋怨和漠視。這些都會使我們有一種不舒服的感覺,會生氣、會沮喪,還會想吵、想鬧。

現在,請仔細感受:當這種感覺到來的時候,你是不是會有種沖動,想要還擊,想去破壞,想讓對方知道你心中有多么的不爽。這種沖動,就是攻擊性沖動。每個人的心智層面都有攻擊性,但是不一定表現出攻擊性行為,所以我們把它稱為一種攻擊性的沖動。當人們的內心感覺到一些外在危險,自然而然便會產生一種本能的沖動,這種沖動具有防御的功能,同時也是應對挫折的一種本能反應。

在上面三個場景中,你可以看到攻擊性沖動在關系之中,往往表現出一方對待另一方的方式具有攻擊性。當你侵入他人的心理邊界,當你肆意評判,當你忽視對方,這些也是在表達攻擊性沖動,同時也會喚起對方的攻擊性沖動,導致沖突的升級。換句話說,攻擊性沖動對于我們的人際關系、內在感受和生活狀態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

真實面對自身的攻擊性沖動

為什么我們常常會用這樣的方式來表達自身的攻擊性呢?

一個最直接的原因就是,很多時候我們無法直接表達真實的自己。什么是真實的自己呢?真實的自己就是與自己內在的真實情感連接在一起,不去偽裝、遮掩,對自己坦誠,對他人也能夠坦誠。當你無法與真實的自己發生連接,這意味著有一些障礙擋在了當下的你與真實的自己之間,也擋在了你與他人之間。這些障礙,可能讓你感到難受、恐懼、憤怒,但是你卻難以表達出來。這些感覺常常讓人感到不舒服,為了感覺舒服一些,我們就會啟動防御機制。這就好比,古代建造一座城墻,有了這個防御工事,住在城里的人就會感到安全一樣。

我們每個人都有或多或少的“假面時刻”,這是一種防御策略,它就如同面具一樣,你的所有心理活動也都是通過面具來表達。就像在書中看到的第一個場景中,如果那個小伙伴愿意面對自己的過錯,勇敢承擔,對你說:“對不起,我看你搭得這么好,我卻搭不出來,我很生氣把它推倒了。”如果聽到這句話,你的感受就會很不一樣。雖然你也會生氣,卻沒有了攻擊性的沖動。

同樣在另一個場景中,如果父母能夠意識到自己對孩子沒有達到自己的期望而感到憤怒,那么就能夠真實面對自己的憤怒。父母也能夠反思,自己這樣做對孩子是不公平的。如果他們對孩子說:“我不斷地挑剔你,是因為我對你投入了太多的期待。我沒有意識到這一點,現在我知道了。很抱歉讓你受了這么多委屈。”當父母可以真實表達自己的憤怒時,就能夠看到一個真實的自己和孩子。

在第三個場景中,如果父母能夠看到真實的自己很累,需要休息,就能夠坦然面對并且告訴孩子:“我實在太累了,剛剛無法回應你。這讓你不舒服了,我希望我們還有機會再來看看你的積木作品。”當你誠懇地表達出自己真實的想法,孩子也會學著理解,他因為被拒絕而產生的攻擊性沖動也就被化解了。這樣的方式既是直面自己的疲憊和無助,也能夠幫助孩子看到真實的父母,雙方都可以真實地表達自己。

當受到的傷害被看見、被承認、被尊重時,自身的攻擊性沖動就會減弱,你就會感受到真實呈現帶來的一種力量之美,這就是真實地面對自己的情感帶來的改變。

咨詢關系中的真實與坦然

在咨詢中,我經常遇到這樣的情形。有時候我沒有真正理解來訪者,對方表現出憤怒,如果我的反應是防御式的,那么就會使咨詢關系的張力變得更大,甚至陷入僵局。但是,如果我放松自己,允許自己更加真實地存在于關系之中,雙方就會體會到彼此真正的感受。

來訪者可能正在經歷著某種挫折,當我無法真正理解他的時候,對他來說就是一種失望,雙方的關系中隱含著一些攻擊性沖動。如果我采取回避或是防御的方式去面對,對于來訪者而言無異于否定了他的感受,這也會令來訪者感到自己被咨詢師攻擊。

咨詢關系中雙方攻擊性沖動的交互作用,往往會使咨詢關系無法進行下去。更加有效的方式就是坦然面對。在咨詢中,當感受到來訪者表達出的攻擊性沖動時,我一般會這樣對來訪者說:“你覺得我剛剛沒有理解你,你感到失望,這種感受你是否愿意多說一點?”就是這樣一句話,意味著咨詢師走進了來訪者的世界之中,真實地看到、理解并且尊重來訪者的感受。

生活中的真實之美

攻擊性沖動和攻擊性行為在關系中來回穿梭時,真實的表達可以帶來力量。這種真實的表達同樣存在于生活中的很多方面。

我有一位朋友,她是特別有魅力的情感問題專家,她的每一次講座總是能吸引很多人的關注。很多粉絲說她的講座簡單明了、深入淺出、邏輯清晰,溫暖而深情,總是能夠打動人心。有一次,我就問她:“你受到這么多人喜歡的原因是什么?”她說自己并沒有什么特別的本事,自己說的只是很真實的東西。她把自己看到的、體驗到的、相信的,分享給大家,僅此而已。這就是真實的力量。我也曾經問過她的粉絲,為什么這位老師的講座如此吸引你?對方告訴我:“因為老師講得很清楚、很走心。以前也聽過一些其他人的講座,當老師的表達不夠直接的時候,我也聽得不舒服,甚至會感到生氣,就會覺得哪里不對,感覺被堵住了。聽了這位老師的講座,就感覺五體通泰,所以特別喜歡。”

我自己也深有體會,當某個人說話總是繞來繞去時,我自己也感覺挺厭煩的,很快就會失去傾聽的興趣,甚至會莫名其妙地感到生氣。所謂繞來繞去,其實就是沒有跟事物的本質連接,表達中自然也缺乏真實的力量。真實,意味著你需要透過面具,看見那個一直想要隱藏的自己。面具的背后,可能是脆弱,可能是羞恥,也可能是恐懼,但是無論是什么,一旦你能夠誠實地看到它、面對它,你就會有更多的內在力量,而不會以攻擊性的方式去面對沖突、處理沖突。舉一個生活中我和孩子之間的例子。

我狀態好的時候,對孩子也有更大的耐心和溫柔。但遇到狀態不好,自己又沒有意識到的時候,也兇過孩子。

有一次,我的女兒跟我說:“媽媽,你對我兇的時候,一點也不美。當你溫柔地跟我說話的時候,你就像花兒一樣美。”

兇她,意味著我在防御,我感覺到一些不舒服,卻沒有直接說。真實的自己是,那個時刻,我狀態不好,沒有力氣,也不想回應更多。如果我不正視這一點,我就無法連接我的真實感受和需要。我給出來的回應大抵就是帶有攻擊性和敵意的。

一旦我意識到這一點,就可以回到當下來決定我到底要什么。我認為我既要尊重自己的需要,還有一個做母親的需要。我既想關照好自己,也要看到這個時刻,還有一個孩子對母親的需要。我并不想因為我的情緒而傷到孩子,她的需要也沒有錯。但我現在只能先休息,做不了更多,而我能做的是承認我現在做不了更多,并跟她說:寶貝,我現在很累,我需要先休息一會兒,等我休息好了再回應你的需要。

我觀察了一下,當我沒有敵意地對她這樣講的時候,她一般都是能夠接受的。

真實的人,總是散發出獨特的魅力,既不會因為恐懼而過度迎合,也不會因為自卑而過度討好,他就是那樣一個真實簡單的存在。與真實的自己連接,真實地去表達,才能使攻擊性沖動得以轉化、升華。真實,就像花兒一樣美好,就像我女兒說的那樣。

本節要點:

每個人的內在都有攻擊性,但是不一定表現出攻擊性行為,所以我們把它稱為一種攻擊性沖動。

當人們感覺到一些外在的不快、危險時,自然而然便會產生一種本能的沖動,這種沖動具有防御的功能,同時也是應對挫折的一種本能反應。

當我們不能真實坦誠地表達自己時,便會采取防御的方式處理沖突,而過度的防御往往會使關系陷入困境。

當我們真正地看見自身的攻擊性沖動,就會重新找回與真實自己的連接,也將有力量去化解沖突中的攻擊性。

主站蜘蛛池模板: 赤峰市| 遂川县| 观塘区| 奉贤区| 安平县| 元阳县| 察雅县| 宜城市| 海门市| 霍城县| 永兴县| 博乐市| 涟源市| 邢台县| 乐平市| 云龙县| 莱西市| 静宁县| 乐安县| 光泽县| 视频| 滕州市| 叙永县| 富顺县| 谢通门县| 徐汇区| 南丰县| 涟水县| 鱼台县| 乌拉特中旗| 武穴市| 汉源县| 丽江市| 渝北区| 桂东县| 新绛县| 晋中市| 延川县| 和顺县| 台北县| 琼结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