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7章 浣花溪畔春光好

《絕句二首》(其一)杜甫

兩個黃鸝鳴翠柳,

一行白鷺上青天。

窗含西嶺千秋雪,

門泊東吳萬里船。

在唐代詩人中,杜甫是最耀眼的明星之一。他的耀眼之處不僅僅在于他寫下了許多傳誦千古的名篇佳作,更在于他以一個讀書人特有的執著,朝著自己所設定的目標努力前行,用詩歌展現他的人生理想。孟子說:“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善天下?!币馑际钦f,一個人在不順利、不得志的時候要完善自己的品德,而在順風順水、顯達的時候,就要把善推廣到天下,讓天下人都變得善起來?!墩撜Z》里更說:“知其不可為而為之。”杜甫就是這樣,不僅要獨善其身、兼善天下,更要知其不可為而為之,所以他成了“詩圣”,他的詩成了“詩史”。天寶年間發生的一場大的動亂——安史之亂,改變了當時許多讀書人的命運,杜甫的理想也因為這場持續了很多年的動亂而破滅了,他最終只做到了工部員外郎這個從六品的小官,類似現在建設部里的一個處級干部。晚年的時候,杜甫和家人一起來到四川,在成都城西浣花溪邊建成了一座草堂,也就是后世聞名的杜甫草堂。叛亂平定之后,遠在四川的杜甫非常高興,喜悅之余寫下了一組絕句,這首詩就是其中之一。

春天是美麗的,春天的美麗是各式各樣的。古往今來,許許多多的詩人用不同的文字歌唱春天,韓愈說“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他所歌唱的是早春時分細雨滋潤下剛剛露出頭來的小草;張若虛說“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他所歌唱的是春天里的海上明月;杜甫的這首春天的贊歌,更像一幅春天的全景圖,它清新明麗、自然優美。

“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詩歌的頭兩句選擇了兩種獨特的鳥兒作為描寫對象,來展現春天的生機、靈動和美??梢栽O想一下,春天來了,閑居草堂一個冬天的杜甫打開所有的門窗,迎接春的到來,擁抱春的氣息,首先傳入他的耳朵的是那醉人的鳥的鳴叫聲。詩人循著聲音望去,原來是兩只可愛的黃鸝鳥在綠意蔥蘢的柳枝間自由嬉戲、和鳴。黃鸝鳥也叫黃鶯,是大自然有名的歌唱家,它的叫聲就像歌聲一樣,婉轉動聽。杜甫此時心情大好,所以聽了黃鶯的鳴叫,他的心里別提有多愜意了。順著眼前的綠柳再向遠處望去,沙洲上一行驚起的白鷺直沖云霄,在藍天的映襯下,那景致美極了。從近處柳枝間兩個黃鸝的婉轉和鳴,到遠處藍天下一行飛行的白鷺,春天的美麗生動地展現在了我們面前,它是那樣的生機勃勃,是那樣的活潑可愛,這是春天的美。

如果說詩歌的頭兩句主要描寫的是動態的春天—你看,鳴叫的黃鸝、飛翔的白鷺,都是動態的—那么,后兩句所描寫的春天則是靜態的?!按昂鲙X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這兩句通過靜態的景物描寫來抒發詩人在春天里的喜悅。推開西向的窗戶,映入眼簾的是遠方高高的山嶺上終年不化的積雪,那雪仿佛積累了一千年之久;再回頭望去,看到的是門前的江邊停泊著從遙遠的東吳駛來的船只。東吳,就是今天的江蘇一帶,距離杜甫居住的成都有好幾千里路,這里說“萬里船”,有點夸張,意思是距離非常遙遠。兩句詩,兩種不同的景物,看上去好像沒有什么關聯,實際上是用方位上的變化來反映作者內心的喜悅。西山上千年的積雪并不是現在才有,但是只有到了春天,天氣晴朗、風和日麗時,才可以看得清楚、明晰;門前停泊的來自東吳的船,也只有在詩人心情平靜的情況下才能引起他的關注,否則,詩人即使看到了,也只會發出“親朋無一字,老病有孤舟”的慨嘆。

杜甫說自己“為人性僻耽佳句,語不驚人死不休”,意思是,自己為人情性孤僻,平生最喜歡寫詩,而寫詩的時候最喜歡錘煉字句,如果達不到語出驚人的地步,那么到死也不會罷休。這首絕句看上去很平淡,沒有驚人的話語,但作者錘煉字句的功夫在字里行間有著明顯的體現。在這首詩中,作者采用移步換景的方法,全方位地展示了春天草堂周圍的美景,而這種展示又是通過對比手法的使用來實現的,詩歌雖然只有四句二十八個字,但是對比無處不在。顏色的對比,一句當中有對比,黃鸝與翠柳、白鷺與青天,兩句當中有對比,黃鸝與白鷺、翠柳與青天;遠近高低的對比,近處低處的黃鸝、翠柳與遠處高處的白鷺、青天,近處低處的東吳客船與遠處高處的千年積雪;動靜的對比,頭兩句黃鸝、白鷺的動感和后兩句白雪、客船的靜態;時間與空間的對比,如千秋雪對萬里船。除了對比之外,這首詩的妙處還有數量詞的巧妙鑲嵌,兩個、一行、千秋、萬里,看似不經意,實質上是作者的精心安排。

一首小詩,一片風景,一種心情,這就是杜甫這首絕句帶給我們的美的享受。

主站蜘蛛池模板: 尉氏县| 新营市| 汉源县| 牙克石市| 若羌县| 桃江县| 曲靖市| 望江县| 宜城市| 保亭| 阜宁县| 屏山县| 西盟| 唐海县| 阜新市| 舒城县| 凉城县| 庆元县| 石渠县| 新和县| 仁怀市| 绥宁县| 汉寿县| 昌乐县| 应城市| 石楼县| 沅江市| 康保县| 惠来县| 莱西市| 泗阳县| 高州市| 如皋市| 日土县| 丽水市| 芦山县| 望都县| 滁州市| 上思县| 彰化县| 中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