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最新章節

書友吧

第1章 序:詩盡云霞滄浪中

驚堂木響,鴉雀聲息,說書人一聲輕咳,說起了一個故事:

話說五千年來,中州大地之中,立有一座大擂臺,其底座之木,共三百一十一根,每一根上刻有一首《詩經》篇目,因此喚作詩壇。

許多年來,各路英雄好漢上臺比賽,拳腳交加,刀光劍影,打得酣暢淋漓,看客也是意猶未盡。

最初上臺的人并不動手,雖然他的武功不錯,此人正是曹丕。

曹丕不是來比試的,而是來祭拜的。當時建這座詩壇,不是作擂臺,而是作祭壇。

曹丕在祭壇上立了兩個牌位,一個是屈原,另一個是曹操。

后來,曹魏集團“倒閉”,牌位上曹操的名字就被人換成了曹植。

緊接著,又加上了一個無名氏的牌位。

后來又多了陶淵明的牌位,屈、曹、陶、佚,被譽為詩壇“初代四皇”。

當時也有不少人輪番登上這個祭壇。一開始都是來祭拜詩壇前輩的,后來就慢慢分了派別,互相不服,甚至有人開始出言不遜,并公然叫囂要拳打曹子建,腳踢陶淵明。

能讓他們忌憚的,是那個死了快一千年的屈原。但是這些人不論如何叫囂,都沒有用。

再后來謝靈運、謝朓、庾信等人輪番登臺,打造了屬于各自的時代。

后人把這個時代稱為“漫長的詩壇中世紀”。六朝的靡靡之風吹遍詩壇,六朝一派以近乎花拳繡腿的功夫一統長江兩岸。建安風骨出現的時候,人人都以為詩壇迎來了新紀元,沒想那已是一座巔峰。

詩壇凋零,大廈將傾。

詩的祭壇,或者說擂臺,眼看著要倒下,要沖入深淵,萬劫不復。

但一對父子來到這里,決心挽狂瀾于既倒,扶詩壇之將傾,他們要掃盡浮華,再造詩壇盛世。他們是楊堅和楊廣。

雖然他們的帝國被摧毀,但他們改造詩壇的意志被傳承下去,隨著楊廣在臨死前作的一首絕命詩,詩壇在隋末亂世中開啟了屬于詩的大時代。

在這個大時代中,最先出道的是個組合,叫“初唐四杰”,四個人,四件兵器,打得六朝的花拳繡腿節節敗退,直到六朝一派最后一位天才張若虛出手,以一首剛柔并濟,以柔克剛的《春江花月夜》與四杰平分秋色,才保住了六朝最后的體面。

從此以后,各路豪俠紛紛涌現,匯集詩壇,偏要爭一個詩王!邊塞詩四大天王,田園主義詩人紛紛加入這場爭斗。

陳子昂手持丈八蛇矛,掃蕩風雷,銳意進取,但內力不足,招式反反復復,也就那一十三招,號稱風雷十三手,故此未能封神,卻在不經意間為后輩的一位詩壇劍仙開路。

這位劍仙千里傳音,自海上發出一聲長嘯,卻如在眾人耳畔高歌:“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

青蓮劍仙李白攜酒仗劍,騎鯨長嘯,跨海而來。一把倚天劍神出鬼沒,威力無窮,成了詩壇第四位活著時便被公認的天下第一。

除了已經金盆洗手,在輞川山莊自娛自樂的笑佛王維,人們甚至想不出有誰能跟他爭一日之雄長。世人只能說一句:“李白未必真無敵,當世猶有王摩詰。”

王維的摩詰三十六手,施展出來,如羚羊掛角,無跡可尋,又兼詩畫雙絕,一出手,詩中有畫,畫中有詩。

但他畢竟沒跟李白打過。

有一個綽號詩壇百曉生的人,說:“王摩詰內力有余,殺氣不足,生死相搏,李白必勝。”

王維聽說后,只是淡淡一笑,隨手寫道:“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

有好事者把這張紙送去給李白看,李白只看了一眼,便察覺到其中高明之處,沉吟片刻,在上面添了一筆,道:“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

如此來回多次,這張紙早已被涂抹得一塌糊涂,誰勝誰負,卻終究是一筆糊涂賬。

但,也不是沒有人能勝過李白。

有一個叫王昌齡的人,綽號七絕圣手,跟李白約好只比七絕,僥幸略占上風。

在一個月圓之夜,李白喝罷最后一杯酒,登天離去。

那天以后,李白的一位“粉絲”,當時平平無奇的后輩杜甫登臺。

貌不驚人的他,動起手來卻是招不驚人死不休,一根判官筆,讓天下英雄束手,成為第五個天下第一,但種種原因,他并沒有在活著時取得這個榮譽。

與李白不同,杜甫的這根判官筆出招可以說是法度嚴謹,招式清清楚楚,規規矩矩。

在眾人眼中,杜甫每次出手,也只是比對手快一分,巧一分,準一分,但就是這一分之差,要想超越,卻難如登天。最難得的是,杜甫每次出手看來都是毫不費力,仿佛隨意揮灑。

時無英雄,杜甫后來最終隱退少陵,人稱“少陵野老”。后人去他墓前拜祭,見墓前有三支筆,旁邊各有一行字。

青蓮妙筆:此筆乃太白所贈,三十歲前,裘馬輕狂,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

玄鐵鋼筆:此筆乃天外隕石所鑄,四十歲前,馳騁天下,天下英雄,無不束手。

尋常毛筆:此筆乃幼子胎毛所作,四十歲后,不滯于物,飛花摘葉,皆可為筆,草木竹石,無不可書。

百曉生后來點評李白與杜甫:“李青蓮如飛仙天外,神龍矯首;杜子美乃修身成圣,渾然不破。李為詩仙,杜為詩圣。”

有好事者問:“王維何如?”

“王摩詰遁跡修心,如如不動,可稱詩佛。”

后人遂由此定論,稱李白為詩仙,杜甫為詩圣,王維為詩佛,分屬道儒釋三家。

再后來,這座擂臺又變回了祭壇。韓愈、白居易、劉禹錫、柳宗元、杜牧、李商隱這些大才子紛紛登臺拜祭,昔日刀光劍影的擂臺上,多了幾分和氣,大家只是在前輩面前打個“友誼賽”,切磋切磋。

韓愈使風雷降魔杖;白居易使一根看起來普普通通毫無花哨的齊眉短棍;柳宗元使一把七傷劍,一練七傷,先傷己,再傷人;劉禹錫則只靠著一對剛猛無儔的鐵拳打得眾人鼻青臉腫。

杜牧和李商隱是最與眾不同的,杜牧的兵器是酒壺,李商隱的兵器是一把透明的劍。江湖傳說,杜牧的酒是青蓮所傳,別號紫薇酒;李商隱的劍是杜甫家數,炫目之外,法度嚴謹。

韓愈大開大合,招式古拙;白居易招式靈動,連貫灑脫;劉禹錫雙拳虎虎生風,一力降十會;李商隱劍法絢爛,無招勝有招。

皇帝唐宣宗看四人切磋,欽定白居易為天下第一,賜號詩仙。只是李白有此頭銜近百年,天下誰也不服白居易僭越詩仙,又嫌他的功夫癲狂,如入魔道,改叫他詩魔。只有東瀛一島,確然不疑。

那是詩壇最和氣也最快樂的時代。

只是,有人的地方,便有江湖;有江湖的地方,便有紛爭。

到了宋朝,看著前人的不朽之作,如果不是修成非常藝業的一時俊彥,根本沒有膽量上臺。

梅堯臣、蘇舜欽、歐陽修等人輪番做擂主,感嘆偌大江湖,英雄全無。

然后一個叫王安石的人走上臺。他沒有兵器,也不愛拳腳,全仗鐵頭功會遍天下英雄,但與他交手的人,全都表示:“此人絕非莽撞而已,其胸中所學,包羅萬象,可謂某生平僅見。”

王安石雄踞榜首一甲子,垂垂老矣之際,突然感慨:“難道天下再無俊彥?”

說罷,他竟在臺上演練起自屈原以來,各門各派的功夫,從曹植的凌波微步到陶淵明的形影神三絕掌,乃至小門小派如張籍的還珠劍法、羅隱的大雪手、賈島的苦吟潮生曲,無不信手拈來。除了李白的青蓮劍法,李商隱的無形七弦劍等早已失傳的之外,那些傳于當世的,哪怕是殘招半式,他也知道。

他演練結束,正待飛升,突聞有人大呼:“且慢!”隨即沖上臺來。

王安石瞧著這人:“報上名來。”

“眉山,蘇軾。”

“可怕死嗎?”

年輕人想了想,回答:“九死南荒吾不恨,茲游奇絕冠平生。”

那一戰,據說是晚唐李商隱大戰杜牧之后,三百年來最精彩、最轟動的一戰,即使后來普遍認為蘇軾與黃庭堅那一戰意義更大,但都不能掩蓋這一戰的光輝。當時連歐陽修都趕來觀戰,大呼:“當放此子一頭地。”

蘇軾成了新的盟主。再后來黃庭堅以一路點金指法大敗各路英雄的故事,雖然精彩,但不少人認為他是借前人的功法,并非自己的發明,只有蘇軾慨然道:“功法無高下,功力見高低。”

范成大點評二人時說:“東坡(蘇軾)以三流內力,練二流功夫,成一流高手;山谷(黃庭堅)以上乘功力,行二流功法,創三流詩派。”

時人皆以為然。

后來詩壇沉寂數年,也出了李清照這等女將。只是李清照揚名一戰,是在隔壁新搭起來的詞壇上與后輩辛棄疾的一戰。因為雙方都來自山東濟南,字中各有一安,遂并稱“濟南二安”,在詞壇上留下名聲。

在那之前,詞壇之上,供著四塊牌位,前兩位溫庭筠、李煜,后兩位一個是蘇軾,一個是在“流行歌壇”封神的柳永。當時蘇柳大戰,蘇軾以一招豪邁絕倫的“驚濤拍岸”對上柳永繁復至極的“曉風殘月”,最終兩人勢均力敵,并稱天下詞尊。詞壇雖然有意讓一代詞宗周邦彥也上個牌位,但最終因為群眾人氣投票環節票數落后,未能成功。

二安以后,詩詞兩壇漸漸合并,仍叫詩壇。

不久,楊萬里以一把白紙扇擊敗陸游的鐵算盤,拿下盟主之位。這兩人功力雖然并世無雙,但招式并不太高明,后來的新任盟主,白石老人姜夔點評二人:“好詩穿腸快,休在人前賣。”

此后,詩壇再度陷入凋零之局,姜夔以一根玉簫吹奏碧海潮生曲,結束了這個時代。

而其中曾經煊赫一時的許多高人,因曲高和寡,雖然后世也受到許多人追捧,卻總是夠不到“頂流”的那根線。

那以后,從趙秉文、元好問到唐伯虎和袁枚,詩壇盟主如流水,卻再無如李白、杜甫一般橫空出世的驚世高手,抑或蘇軾這般的“跨界詩王”。

于是不少人勾留成黨,并派揚名,什么七子三宗,什么詩派詩社,卻不再敢以一人之名,沖關打擂。

一場詩壇大擂,打得激昂,散得匆忙,最后只剩吳梅村一人站在臺上,悵望夕陽。

龔自珍見了這等情狀,大呼一聲:“九州生氣恃風雷,萬馬齊喑究可哀。我勸天公重抖擻,不拘一格降人才。”

趙翼也高呼:“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

卻聽一人應聲道:“朕來!”

眾人回首處,只見一人龍袍在身,登壇約戰,自稱“弘歷”。

只見他揮手便是上萬招,劍招奔騰而出,卻無一招精妙。

周樹人與郁達夫當時年少,見了這場面,大笑起來,道:“時無英雄,一至于斯。”

品牌:宏泰恒信
上架時間:2024-10-09 10:48:44
出版社:江蘇鳳凰文藝出版社
本書數字版權由宏泰恒信提供,并由其授權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制作發行

QQ閱讀手機版

主站蜘蛛池模板: 壶关县| 丹东市| 肥乡县| 望谟县| 隆子县| 德钦县| 施甸县| 黄陵县| 石嘴山市| 青龙| 林芝县| 宁都县| 广州市| 鹤山市| 清远市| 宁强县| 绍兴市| 克拉玛依市| 红河县| 双鸭山市| 本溪市| 灵川县| 迁安市| 马山县| 神木县| 波密县| 吴堡县| 南宁市| 湘潭市| 桑日县| 靖边县| 茌平县| 吐鲁番市| 玉环县| 桂平市| 平潭县| 揭阳市| 唐河县| 永春县| 玉溪市| 蕲春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