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軍事訓練
- 穿越1618:我在神羅當皇帝
- DL.鴻毅
- 2043字
- 2025-08-10 21:00:00
接下來的日子,對于格拉茨軍營里的所有士兵來說,都如同地獄一般。
一個,好似天堂的地獄。
這日子天堂在,他們所有人,都不會被拖欠軍餉,也不會沒飯吃。
每天中午,他們都能領到熱騰騰的麥粥和面包——這是以前的他們連想都不敢想的待遇。
這對于他們這些世代掙扎在溫飽線上的農夫來說,簡直是夢寐以求的生活,比他們在自己那點薄田里刨食要強上百倍。
他們不再需要為下一頓飯發愁,也不用擔心領不到那點可憐的報酬。
但地獄在——他們訓練的強度,對比之前平靜而悠閑的生活,變化太大了。
每天天不亮,士兵們就會被軍士長的吼聲和鞭子抽地的響聲從被窩里趕出來。
每天第一項任務,就是站軍姿。
“都給我站直了!”
“雙手貼緊身體兩側!誰敢動一下,今天就別想吃飯!”
格拉茨的冬日天寒地凍,寒風像刀子一樣不斷割在士兵的臉上,腳底板也不時傳來一陣刺痛。
許多士兵的腳趾凍得發麻,甚至失去了知覺。
士兵們怨聲載道,他們不明白,像個傻子一樣站著不動,和打仗有什么關系。
但軍士長的鞭子可不講道理。
任何一個輕微的晃動,都會招來一次毫不留情的抽打。
漸漸地,抱怨聲少了,取而代之的是沉重的呼吸聲和偶爾的抽泣。
身體的酸痛,精神的煎熬,讓這些散漫慣了的鄉野之人不得不學著壓抑本能。
這種站立,不僅僅是對身體的考驗,更是對意志的磨礪。
它逼迫著士兵們學會在絕對的命令下,紋絲不動。
站完軍姿,便是隊列訓練。
“向左轉!”,“向右轉!”,“齊步走!”,“跑步走!”軍士長們聲嘶力竭地喊著口令,但訓練場上卻是一片狼藉。
最開始,整個訓練場亂成了一鍋粥。
士兵們步伐不一,有的快有的慢。
由于并沒有統一的步數訓練,他們并不知道一分鐘六十步是多快,更別提保持一致了。
因此,他們時不時便會互相踩到對方的腳,一個接著一個,像多米諾骨牌一樣,導致一整列士兵摔倒,引來周圍一片哄笑和軍士長們更加暴躁的怒吼。
不管軍官的口令喊得多么聲嘶力竭,也無法讓這群“烏合之眾”走出整齊的步伐。
“你們是一群豬嗎?連路都不會走!”
“就你們現在的水平,真正上戰場時,還沒見到敵人,你們就會被自己人踩死!”
軍士長們氣得破口大罵。
他們嗓子都罵啞了,鞭子也打斷了好幾根,但還是毫無成效。
訓練常常因為一次摔倒而中斷,然后在新的混亂中重新開始。
這也是斐迪南始料未及的情況。
他站在高處,看著訓練場上混亂的場面,微微皺起了眉頭。
他的目光掃過每一個細節,從士兵們不協調的步子,到軍士長無奈的表情。
不過,很快,他便想到了一個解決方法——他要求軍官們將大隊人馬分解成小隊,先進行排級訓練,等熟練后,再逐步擴展到連級、營級。
分成排后,士兵們的步伐雖然沒有變得更整齊,但起碼,他們不會再因為種種原因摔倒,而導致訓練延誤了。
小范圍的混亂更容易控制,軍士長們也能更專注于糾正少數人的錯誤。
當然,想要徹底解決這個問題不是沒有辦法的,只是對于新兵來說,需要時間。
事實上,在當時,每一個訓練有素的軍隊,特別是西班牙大方陣,都要求士兵跟隨鼓點走動。
這是因為,大方陣通常由幾百到上千人組成,火槍兵在外圈,長矛兵在中間或四角防護。
如果每個人步幅不一致,陣列會變形,火槍線就不再平行,長矛防護也會露出空隙。
一般來說,在軍隊接近敵陣,保持隊形,或是進行陣列變換時,鼓點大概是大約每分鐘60–70下,多為“咚-咚”的均勻節奏。
在長途行軍時,則大約每分鐘90–100步,以讓士兵保持穩定前進。
每分鐘120步的速度則適用于短距離快速接敵,但不能長期保持。在德意志地區,這種速度有時也會加入笛聲配合。
斐迪南同樣引入了這種傳令方式。
“咚!咚咚!前進!”鼓手敲擊著鼓面,節奏清晰。
旗手則揮舞著手中的旗幟,變換著不同的姿勢。
起初,士兵們對這些陌生的信號一頭霧水。
“這是什么意思?”有人茫然地問旁邊的同伴,臉上寫滿了困惑。
“好像是讓咱們往前走?可這鼓點也太快了吧!”另一個人猜測道,步子卻跟不上,踉蹌了一下。
然而,由于軍旗和士兵們的距離并不近,再加上分成排后,士兵們很容易跟錯鼓點和旗子,他們常常將“前進”誤解為“停止”,將“向左轉”聽成“向右轉”,不斷引發著更多啼笑皆非的混亂。
有人會突然停下,有人會原地轉圈,整個隊伍就像一盤散沙,讓軍士長們感到滑稽又無奈。
于是,軍士長們不得不一遍遍地示范,用手勢,用口令,甚至直接拉著他們的身體,手把手地教導,直到士兵們能將聲音和動作與指令對應起來。
他們用沙啞的嗓音不斷對士兵們吼著:“跟著鼓點!看著旗子!這是命令!不是兒戲!”
這種訓練,在嘈雜的戰場上至關重要,它確保了命令能準確無誤地傳達給每一個士兵,即便在硝煙彌漫,喊殺震天的環境中,也能保持軍隊的整體性和戰斗力。
士兵們也逐漸明白,這不是軍官們故意折磨他們,而是為了讓他們在戰場上活下來,為了讓他們成為一支真正的軍隊。
每天,當鼓點響起,旗幟揮舞時,他們不再是各自為戰的散兵游勇,而是努力將自己融入一個整體。
他們的訓練雖然艱苦,但畢竟伙食有所保障,慢慢的,士兵們心底的怨氣漸漸消散了開來。
他們開始相信,也許,他們真的能成為一支全新的軍隊,一支“文明的軍隊”。
只是,要達到那一步,他們還有很長的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