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一節 有限的視角

對作為中間的人和想象的中間功能所進行先驗思考的這一起點,就是反思在感性和知性之間引入的裂口。一旦反思介入,它就會分裂人;反思本質上是分離的、分裂的。它表明,接受事物的在場是一回事,規定事物的意義又是另一回事;接受就是直觀地屈服于它們的實存;思維就是在通過命名進行辨別并以清晰的措辭進行約束的話語中支配這種在場。

反思中的任何進展都是分裂中的進展。

通過依次考慮分裂的一部分和另一部分,我們將首先致力于分裂中的這種進展。

對于我所發現的事物和接受的有限以及這種規定、說和想要說的無限的類別,我們將在動詞中達到頂點。

人們可能會認為,可以通過考慮己身直接開始對有限進行哲學沉思。當然,任何有限的檢驗所指的身體都與我有著不尋常的關系。但這個有限的結點并不是率先出現的東西:首先出現的即顯現的東西,是世界上的事物、生物、人。我首先被引導著朝向這個世界。只有當為某些東西所真正顯現出的信念被爭論、被矛盾所動搖時,我的有限才會成為一個問題;所以我把注意力從顯現的事物轉移到顯現所指向的人上。但是從“事物”到“所指向的人”的回流還沒有向我公開我的有限。我所讀懂的關于作為顯現中介的我的身體的第一個意思,不是它已經完成,而是它在……的展開,而正是這種在……中的展開狀態使它成為我與世界“之間”的源初中介;它并沒有像一個皮囊那樣把我包圍起來,從外面看,這個皮囊使我看起來像是事物領域中的事物;它難道不首先是身體面向世界的展開狀態嗎?無論是讓被知覺的事物顯現,還是讓我依賴于我缺少的事物,而我感到需要這些事物,我渴望這些事物,因為它們在其他地方,甚至是不在世界上;它仍然讓我在世界中展開,即使它讓我在受苦中孤立無援;因為受苦的孤獨仍然被世界的各種威脅所困擾,對此,我感覺自己像暴露在外的側翼一樣。就它所表達的而言,它仍然對其他人展開,也就是說,它向外部顯示了內部,并為他人發出一個符號,其可以得到解讀并被提供給意識的相互性。最后,我的身體盡其所能在世界中展開;它在世界的用具性中,在我的行動穿越的這個世界的實踐的各個方面,在工作和藝術的產品中,被視為能力。

總是世界作為知覺、威脅、可觸及的世界的顯現出發,我看到我身體的展開狀態,即意向意識的中介。

那么我是否會說我的有限在于世界只能通過身體的中介向我顯現這一事實?這并沒有錯,康德將有限和接受性等同起來也沒有錯:在他看來,一個理性的存在是有限,它不創造它的表象客體,而是接受它們;人們可以將這一論點推廣到身體中介的所有其他方面:經歷、缺乏、表達、能力。但是,是什么讓這種身體中介恰恰是有限的呢?難道不首先是身體面向世界的展開狀態嗎?(這一展開狀態,在碰上世界顯現之際的身體中介的這種邊緣的統覺中,得到揭示。)我不僅不是先看到我的身體中介,而是這個世界;而且我的身體中介并沒有先顯示出它的有限,而是它的展開狀態。換句話說,世界首先不是我實存的界限,而是它的相關物:這就是《純粹理性批判》中《駁斥觀念論》的意義所在。

那么,是什么讓這個展開狀態成為有限展開狀態呢?

對接受性的考察將在面對身體中介的多種形態時充當我們的向導。為什么是這個選擇?因為它是這種中介的首要形態;正是它使某物顯現;事物的令人欲求的、令人生畏的、可行的、有用的,以及所有審美和道德的謂詞都是源初顯現的超載;并不是說它們比人們所知覺到的更“主觀”;但它們是“建立在”知覺的主要基礎之上的。因此,我們必須從它開始。

接受的有限在哪里?

它在于知覺視角的限制;接受的有限性使得對……的視野都是一個關于……的視點;但這種內在于所有視點之中的特征,卻并非是我直接發現,而是反思性地注意到的。因此,在作為接受的意向相關項的顯現方面,我發現了我的視點的有限。回到我的視點的顯現方面,就是從某一方面即單方面給予自身的被知覺對象的不可逾越的、不可戰勝的性質;我只知覺到一面,然后是另一面;客體只是這些輪廓流的假定統一體;因此,在這個客體上,我覺察到知覺的視角特征:接受的有限就存在于獨屬于知覺的這種不一致中,也就是說在這樣一種基本性質中,而得到概述的意義總是可以削弱證實這一基本性質,并且可能顯示出與我假設不同的基本性質。正是對這種不一致的意向分析使我從客體折回作為視角的有限中心的自身。

意義的假定和不穩定的特征邀請我反思地分解在映射出這種統一體的輪廓流中的意圖統一體;然后客體本身其他側面中即在客體顯現的“然后……然后……”中得到拆解。

正是這種輪廓的他者性,隱約在客體的同一性中被反思地發現,且為我指定了身體中介的未被注意的各個方面:我的知覺身體不僅僅是我在世界中的展開狀態,還是事物被看到的“由此的這里”(? ici d’où ?)。讓我們仔細看看這個逆推式分析的各個時刻,它從輪廓的他者性中帶我們回到知覺身體的源初特征和視點。首先我們要注意,通過從客體而不是身體開始,從被知覺者回到知覺者,我們并不是冒險從世界中的事物回到世界中的另一事物,即身體—客體,后者是如同心理生理學的方式那樣從外部被觀察并科學地認識的;這個身體—客體本身仍然是一個被知覺的東西。我們從被知覺的特征中解脫出來的就是知覺的身體。并且有必要通過一種特殊的方法來消除它,因為它的中介功能恰恰導致它在知覺的術語中省略自身并取消自身,而在這種知覺術語中,“客體”所經歷的各種運作以某種方式被破壞了。

但是,我怎樣才能注意到我的身體是定位的中心、零起源以及我于此看到我所能看到的一切的“由此的這里”?仍然有必要考慮各種輪廓的他者性和我身體的這里之間的中間階段。這個階段是我的身體自由運動性的階段:通過改變位置,我可以改變客體的側面;我身體的某種舉止支配著被知覺的被動性。因此,我的身體將自己宣布為顯現的各種變化的一個條件;運動覺的情感具有這種顯著的意向性質,它可以將我的身體指定為知覺過程的激勵條件:如果我轉過頭,如果我伸出手,如果我移動位置,那么事物就會這樣顯現。因此,這種輪廓流在運動覺的經歷流中得到激勵,人們清楚地理解,在直接意識中,運動覺的流的統覺融入了輪廓的統覺之中,而后者又融入了事物的顯現之中。

現在這里是最終的延展:我的自由運動性所顯示的他者性是從初始位置開始的他者性,其每次都是絕對的“這里”。知覺的不確定性將我帶回到輪廓流,又將我送回我的位置流,以及每個位置的起源,即“由此的這里”。誠然,我不是在談論我的手、我的頭的“這里”,而是作為實存總體的我身體的“由此的這里”;實際上,只有作為總體的我身體的移動才表明位置發生了變化,從而表明了作為視點的位置的功能。那是對的,并且考慮到構成視點概念的整體的唯一的運動的優先權,即使這種視點是通過視覺、聽覺或觸覺來規定的,也有必要在這種分析中增加一項額外的詳細說明;同時,當我在輪廓的他者性中分解客體的同一性,并在身體主動和被動位置的他者性分解這一同一性時,我將各種活動的多樣性與主體極的同一性聯系起來:各種活動在我看來(也就是說,對于這種統一性和主體極的同一性而言)顯現為這些不同的輪廓,并且這種統一性和主體極的同一性是位于某種輪廓流的多樣性以及位置流背后的;因此,“由此的這里”涉及作為身體的整體位置的己身,而在身體整體位置的基礎上,器官的特定位置顯現出來;因此,手就能在不改變位置的情況下改變位置;這就是笛卡爾在談到靈魂與整個身體相連的時候所要說的內容。靈魂“在某種意義上”隨著身體移動;這意味著,作為所有行動的同一極的自我就是身體被視為總體的所處之處。

因此,包含在我所有意向運作中的“正是自我”,在這里的構建中更加強調我的整體的身體位置而不是其各個部分的位置。此處,就是由之所見的起源,不是我眼睛由之所見的起源;雖然我眼睛的位置是所見輪廓的起源,但構成此處的卻不是它;因為我的眼睛只能通過將我的視野與我所能見到的東西相聯系,才能稱為自我;只有當整體的身體占據一個所有知覺行為都運作于此的位置時,那個我看的“我”才是這里

因此,我們從被知覺的特征開始,通過逆退式的道路,提出了接受性固有的有限。這種固有的有限與視點或視角的概念是同一的。因此我們就會明白,在什么意義上說人的有限在于接受他的客體是對的:在這種意義上,它屬于不一致的知覺本質,屬于退回到知覺的單側的特征的不一致的本質,屬于本質上是事物側面的單側性,退回到事物由此顯現的身體的初始位置的他者性。并不是因為我身體的運動自由性向我揭示了這個本質法則,后者就是沒有必要的:運動自發性從零起源開始恰恰是必要的。在這里所進行的感知是感知某物這一有限。視點是我在世界中的展開狀態的最初不可避免的狹隘。

但這種必然性不是外在的命運;它只有通過偽造才會變成這樣,其路徑很容易追蹤。我把這一狹隘與我的展開狀態區分開來,只有通過一種超越我過去所有的“移動”的新的回歸,將它與我出生事件重合的第一個位置聯系起來;我出生在某地:一旦“被置于這個世界”,我就通過來自這個位置的一系列突變和更新來知覺這個世界,這個位置不是我選擇的,也無法在我的記憶中恢復。因此,我的視點脫離了我,就像從外部支配我生命的命運一樣。

但這種回歸與我們在被知覺的基礎上進行的回歸完全不同。我的出生是對于別人而言的事件,不是對我而言的;我出生在瓦朗斯是對別人而言的;但我在這里,而且他人正是相對于這里而在那里或別處;我的出生對他者來說是一個事件,而它獲取了一個與那邊的位置(對其他人來說的這里)相關的位置:因此,我的出生不屬于源初的這里,我不能從我的出生地開始產生我所有的“這里”;相反,正是從絕對的這里,也就是這里—這時——hicnunc(1)——我忘記了我最古老的“這里”的蹤跡,我從別人的記憶中獲得了我的出生地;就像說我的出生地不在我生命的“這里”當中,因此無法產生它們。

因此,在第一個分析結束時,我們將提出以下內容:源初有限存在于視角視點中;它影響我們與世界的最初關系,其“接受”它的客體而不是創造它們;它與“接受性”本身并不完全同義,后者在于我們對世界的展開;也許有人敢說,它更像是一種狹隘的原則,即一種展開狀態中的封閉狀態;這種有限的展開狀態也不再等同于肉身性本身,后者使我們對世界的展開成為中介;更確切地說,它在于身體的零起源的作用,即源初的“這里”,由此開始,世界中有了位置。

展開狀態和視角之間的這種聯系,帶有知覺的“接受性”本身的特征,從此將成為旋律的單位,而我們以后可以從中組成其他有限的形態。

主站蜘蛛池模板: 梨树县| 江口县| 卢湾区| 云林县| 通辽市| 新乡市| 瑞丽市| 岳阳市| 横峰县| 平顶山市| 常宁市| 辽宁省| 广汉市| 乌拉特中旗| 科技| 建平县| 佛教| 宝丰县| 赤城县| 海林市| 丹巴县| 响水县| 松潘县| 招远市| 岗巴县| 双流县| 博罗县| 富阳市| 维西| 长沙市| 浑源县| 长子县| 秀山| 客服| 张家港市| 安义县| 安塞县| 和田市| 桂阳县| 桐城市| 岑巩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