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6章 別為人有己無而埋怨,因為你不可能擁有一切——關于心靈的修行(2)

人類社會是一個共生共存、相互依賴、互為條件的網絡體系。任何一個人的事業,都離不開他人的協作、幫助和支持。做人、做事、建功、立業,無不需要營造一個和諧相融、互助友愛的人際環境。而發牢騷、說怪話、抱怨不止、議論不休,是對良好人際關系的極大破壞,這會使你遠離組織、遠離朋友、遠離幫助,最終遠離成功,而且也不利于自己的身心健康。

賽娜是一家大型超市的收銀員,從進超市的第一天起,她就開始喋喋不休地抱怨,什么“站得那么久很累啊,活太臟了”,“真累呀,我簡直討厭死這份工作了”……每一天,賽娜都是在抱怨和不滿的情緒中度過。她認為自己在受煎熬,在像奴隸一樣賣苦力。因此,賽娜每時每刻都注意著同伴和顧客的眼神與行動,稍有空隙,便偷懶?;?,對手中的工作總是應付了事。

轉眼,幾年過去了,當時與賽娜一同進廠的三個收銀員,各自憑著積極的工作態度,或另謀高就,或被公司送去培訓以擔當更重要的職務,唯有她,仍舊在抱怨中做著讓自己討厭的收銀員。

其實,抱怨的最大受害者是自己。在工作中,有很多人雖然受過很好的教育,才華橫溢,但卻長期得不到提升。而他們不愿意自我反省,卻總是懷疑環境,對工作抱怨不休。抱怨的人很少積極想辦法去解決問題,他們認為主動、獨立地完成工作不是自己的責任,卻將訴苦和抱怨視為理所當然。而與此同時,機遇也隨著抱怨悄悄溜走了。

比爾·蓋茨說過,一個人要想成功,需要具備三個條件:機遇、眼光和行動。可是在我們的周圍,有很多人面對機會卻無動于衷,那只能說明這些人沒有眼光,更談不上有什么行動了。這些人整天抱怨、指責,口中喊著要機會,但是在機會面前,卻又很茫然,還要說三道四。殊不知,機會常常是悄悄地來,如果你不抓住它,它就會偷偷地溜走。

菲爾德年輕聰明、擁有雄心大志。他不想庸庸碌碌地了此一生,他渴望名聲、財富和權力,因此他常常抱怨:那個著名的蘋果為什么不是掉在我的頭上?那只藏著“老子珠”的巨貝怎么就產在巴拉旺而不是在我常去游泳的海灣?拿破侖偏能碰上約瑟芬,而英俊高大的我卻總是沒有人垂青?

上帝想成全菲爾德,于是,也照樣給菲爾德掉下一個蘋果,結果菲爾德把它吃了。上帝決定換一個方法,在菲爾德閑逛時將碩大無朋的卡里南鉆石偷偷地放在菲爾德的腳邊,將菲爾德絆倒,可菲爾德爬起后,怒氣沖天地將它一腳踢下陰溝。最后上帝干脆就讓菲爾德做拿破侖,不過像對待拿破侖一樣,先將菲爾德抓進監獄,撤掉將軍官職,趕出軍隊,然后將菲爾德身無分文地拋進塞納河邊。就在上帝催促約瑟芬駕著馬車匆匆趕到河邊時,遠遠地聽到“撲通”一聲,菲爾德投河自盡了。

菲爾德錯過的僅僅是機會嗎?

其實,當面臨一個新的機會時,我們不妨先試一試,一旦感覺這樣的機會適合自己發展,再付出巨大的行動。如果對一個新的機會開始就說“不”,“我不行”,甚至看都不看一眼,那這樣的人一生中都不會有輝煌和成功,因為他選擇的是平庸。

那些在事業上獲得成功的人,往往不是幸運之神的寵兒,而只是一些工作在平凡崗位的普通人。但不同的是,他們從不抱怨,而是認真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最終通過努力證明了自己的價值。

當下的覺醒

不要抱怨自己沒有機會,而應該捫心自問,當機會來臨的時候,你在干什么?你認真分析過你的工作能給你帶來什么樣的成就嗎?你認真思考過怎樣才能把自己的工作做到最好,成為行業精英嗎?你是否把對別人職位和薪水的羨慕,轉化成努力工作的動力,而不是抱怨呢?

很多時候,“寶貝”就在離你不遠的地方,而改變自己的機會就在日常的工作中。如果你能在工作崗位上兢兢業業、不斷進取、全力付出,相信機會降臨在你頭上的時候,一定不會輕易溜走。

嫉妒,不會讓他貧窮,更不會讓你富有

關于嫉妒,哲人們對它有過很多深刻的論述。

斯賓諾莎說:“嫉妒是一種恨?!?

巴爾扎克說:“嫉妒者所受的痛苦比任何人遭受的痛苦都更大,因為他自己的不幸和別人的幸福都會使他痛苦萬分?!?

雨果說:“凡是嫉妒的人都很殘酷?!?

一個被嫉妒燒昏了頭的人,內心的痛苦肆虐奔涌,他恨不得自己的頭顱就是一塊隕石,好把別人深深地砸倒在地。

許多思想家、哲學家、文學家、詩人對嫉妒都進行了抨擊。但丁說它是“災星”,培根稱它是“惡魔”,希臘的安提斯德把它貶為“腐蝕劑”,我國詩人艾青比喻它為“心靈上的腫瘤”。

嫉妒是一種情感狀態,是把強于自己的人看做為對自己的威脅,是自己前進道路上的障礙,因而對他感到不悅,甚至產生憤怒、怨恨的緊張情緒。嫉妒可以模糊認識,使認識變窄。如果這種情緒不斷地加強,會使自己的行為危害社會、危害他人,也危害自己。

一個人遇見上帝,上帝說:現在我可以滿足你的任何一個愿望,但前提就是你的鄰居會得到雙份的報酬。那個人高興不已。但他轉念一想:如果我得到一份田產,那么我的鄰居就會得到兩份田產了;如果我要一箱金子,那么鄰居就會得到兩箱金子……他想來想去,總不知道該提出什么要求才好,但他實在不甘心被鄰居白占便宜。最后,他一咬牙:“哎,你挖我一只眼珠吧。”

從故事中可以看出,這個人的嫉妒心太強,嫉妒使其行為變得毫無理智,甚至表現為一種心理變態。

嫉妒者往往心胸狹窄,目光短淺,凡事以自己的利益為重。鄙夷、詆毀、誹謗他人的成就,而自己又求而不得。這樣的人自己做不出成績,也不讓別人有所得;自己是庸人,也不許別人施展才華;甚至會做出害人害己之事。

有一只老鷹常常嫉妒別的老鷹飛得比較高。于是,它找到獵人,對獵人說:“我希望你幫我把天空中高飛的老鷹射下來?!鲍C人說:“你要是提供一些羽毛,我就能把它們射下來。”于是,老鷹從自己的身上拔了幾根羽毛給獵人,但獵人卻沒有射中其他的老鷹,它一次又一次地提供身上的羽毛,直到將身上的大部分羽毛都拔下來了。此時,它已喪失了飛行的能力。獵人轉過身一把抓住它,它成了獵人的一頓美餐。

有人請教亞里士多德:“為什么心懷嫉妒的人總是心情不快呢?”亞里士多德的回答是:“因為折磨他的不僅是本身的挫折,還有別人的成就?!?

嫉妒常潛藏在人們的內心中,而人們不承認自己在某種事情上有嫉妒產生,總是有意無意地掩蓋它。結果使嫉妒者整天處在被揭露的焦灼不安的、備受折磨的痛苦中。

被嫉妒心所支配的人,沒有進取的愿望和行動,他們對被嫉妒者每一次的成功都感到不舒服。因此,他們內心總是處于極度的壓抑狀態。嫉妒者總是把自己的心思用于窺探他人的“隱私”,整日尋找別人的挫折和失敗。這種無謂的消耗,怎么能活得不累?易嫉妒者,長時間處在緊張的體驗之中,結果積憤成疾,嚴重地損害了身心健康。

那么,該如何對嫉妒心進行調控呢?

首先要防止自私之心泛濫,從“小我”中解放出來。嫉妒心較強者總愛把自己放在與別人對立的位置上。他們目光短淺,氣量狹小,似乎他人獲得成就會對自己構成威脅。為此,從“小我”中解放出來,拓寬眼界,正確對待社會,對待人生,理性地分析周圍發生的事情,以“心底無私天地寬”來鞭策自己,能以對社會進步,對國家做貢獻的角度看待他人和自己的進步,就會消除威脅感,達到抑制嫉妒心理的目的。

其次,要對自己有恰當的認識和評估。一個人對某人嫉妒時,總是為該人在某些方面的優勢所吸引,而自己在這方面恰恰處于劣勢。所以,應該把注意力轉向自身的優勢上,在競爭中使心理重新得到平衡,這將有助于穩定緊張的情緒。

嫉妒,既不會使他人貧窮,更不會使自己富有,那又何必耿耿于懷呢?

當下的覺醒

消除嫉妒的折磨,最重要的是把嫉妒化為前進的動力。要通過努力,揚長避短,用鍥而不舍的精神,縮小和趕上甚至超過對方。

人的一生何其短暫,用自己的努力對待每一天,是對生命最大的尊重。貧窮也罷,富有也罷,卑微也罷,顯赫也罷,只要有一份美麗的心情,就比什么都富有。而能夠擁有美麗心情的秘密只有一個,那就是少一分嫉妒,多一分寬容,這樣,人就會顯得坦然而恬靜,溫柔而平和。

學會為別人而祈禱

“老天保佑我今天別遲到吧!”“希望我能考取理想的大學!”“老天啊!讓我過上那種幸福的生活吧!”……這樣的祈禱話語我們是經常說的,可對象大都是我們自己。如果我們學會為別人祈禱,就會從中獲得一種說不出的快樂。要知道,為別人祈禱的同時也是在為美好祈禱,那就是在把別人的幸福復制,轉化成自己的快樂。不過,要學會為別人祈禱,就要學會替他人著想。

有位大師講過一個故事:在一場激烈的戰斗中,上尉忽然發現一架敵機向陣地俯沖下來。照常理,發現敵機俯沖時要毫不猶豫地臥倒。可上尉并沒有立刻臥倒,他發現離他四五米遠處有一個小戰士還站在那兒。他顧不上多想,一個魚躍飛身將小戰士緊緊地壓在了身下。此時一聲巨響,飛濺起來的泥土紛紛落在他們的身上。上尉拍拍身上的塵土,回頭一看,頓時驚呆了:剛才自己所處的那個位置被炸成了一個大坑。

在危難面前,上尉并非心里只想著自己,而是為了小戰士的安危舍身相救,結果,上尉也因此救了他自己。

在人生的大道上,難免會遇到許許多多的困難。但我們是不是都知道,在前進的道路上,搬開別人腳下的絆腳石,有時恰恰是為自己鋪路?

學會祝福別人是智慧的,播撒祝福給別人,自己收獲的也將是幸福和成功。

一個禪師走在漆黑的路上,因為路太黑,行人之間難免磕磕碰碰,禪師也被行人撞了好幾下。他繼續向前走,遠遠看見有人提著燈籠向他走過來。這時,旁邊有個路人說道:“這個瞎子真奇怪,明明看不見,卻每天晚上打著燈籠!”

禪師也覺得非常奇怪,等那個打燈籠的盲人走過來的時候,他便上前問道:“你真的是盲人嗎?”

那個人說:“是的,我從生下來就沒有見過一絲光亮,白天和黑夜對我來說是一樣的,我甚至不知道燈光是什么樣的!”

禪師更迷惑了,問道:“既然這樣,那你為什么還要打燈籠呢?你甚至都不知道燈籠是什么樣子,燈光給人的感覺是怎樣的?!?

盲人說:“我聽別人說,每到晚上,人們就都變成和我一樣的盲人,因為夜晚沒有燈光,所以我就在晚上打著燈籠出來?!?

禪師感嘆道:“原來你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別人!”

盲人回答說:“不是,我為的是自己!”

禪師更迷惑了,問道:“為什么呢?”

盲人答道:“你剛才過來有沒有被別人碰撞過?”

禪師說:“有呀,就在剛才,我被兩個人不留心碰到了?!?

盲人說:“我是盲人,什么也看不見,但我從來沒有被人碰到過。因為我的燈籠既為別人照了亮,也讓別人看到了我,這樣他們就不會因為看不見而撞到我了?!?/p>

主站蜘蛛池模板: 铜川市| 阿巴嘎旗| 万山特区| 泉州市| 遂溪县| 江都市| 铁岭县| 莱州市| 西吉县| 开阳县| 广南县| 绥化市| 尚志市| 桐乡市| 盈江县| 邹城市| 邢台县| 博野县| 老河口市| 肥乡县| 当雄县| 拉萨市| 大英县| 将乐县| 女性| 津市市| 八宿县| 玉林市| 罗甸县| 邵东县| 晋州市| 云浮市| 闵行区| 潮州市| 额敏县| 阿荣旗| 怀远县| 伊春市| 青海省| 刚察县| 息烽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