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章節
- 第10章 取同階層人的經——設定理財方案,看工資訂計劃
- 第9章 取失敗者的經——將投資風險降到最低
- 第8章 取成功者的經——明確投資方式,做到量力而行
- 第7章 取懶人的經——借銀行的“雞”,下自己的“蛋”
- 第6章 取前人的經——安排好你的房子 車子 保險和孩子
- 第5章 取富人的經——決定財富命運的18個理財習慣
第1章 前言
經歷了2007年的基金火熱、銀行加息和股市震蕩之后,“你不理財,財不理你”的觀念開始深入人心。于是,關于理財的各種理論、書籍開始鋪天蓋地地席卷而來。但是,對于絕大多數從來沒有理財經驗的老百姓來說,填鴨式的灌輸太過生硬,即使稍微懂得了一點兒理財知識的人,在具體實踐的時候也會發現,這財要“理”起來,還真不是件容易的事。
財,究竟該怎么理?我們不妨借鑒一下魯迅先生提出的“拿來主義”。在你的身邊一定有窮人和富人;有下海賺了錢的人,有賠得血本無歸的人;有精打細算會過日子的人,也有半個月不到工資就花光的人。為什么他們有的成功了,而有的卻失敗了?從他們身上你一定能夠看出些門道來。
窮人之所以窮,并不是因為他們賺得少或者沒財運,而是因為一些根深蒂固的關于錢財的觀念在束縛著他們。窮人通常認為理財是有錢人的事情,他們覺得自己賺的那點可憐的工資,負擔生活才剛剛好,根本不需要理;還有的窮人認為理財就是投資或者是“投機”,風險太大,根本不適合自己……不知道你是否也有過類似的想法,現在你該知道是什么在阻礙窮人成為有錢人了吧?
了解了窮人關于理財的觀念之后,我們再來看看富人。富人的錢財并不是天上掉下來的,他們的成功或許有一定的運氣成分在里面,但大部分富人靠的還是自己的努力和頭腦。有錢人從不做天上掉餡餅的美夢,他們追求舒適但拒絕奢侈。有錢人會時刻記錄自己的財產狀況,并且,他們知道,投資的時候不能把所有的雞蛋都放在一個籃子里……這些理財的智慧并非有錢人專有,而是所有立志理財的人都應借鑒的經驗。
看一看你身邊的人,他們可能和你一樣每月拿著死工資卻買了房添了車,日子過得紅紅火火。
為什么賺得比他們多,車子房子卻比他們買得晚?
為什么同時投資,人家賺得盆滿缽滿,你卻血本無歸?
為什么拿著同樣的工資,別人月月有余,而你卻月月光?
究竟是他們比你更幸運,還是更聰明?其實,這些人不過是懂得“它山之石,可以攻玉”的道理,用別人的致富經為自己服務罷了。財,不是勒緊腰帶或盲目投資就能理出來的。理財,需要吸取前人的教訓并借鑒成功者的經驗,所謂“取人之長,補己之短”,讓別人的經,幫你理好自己的財。
如果你相信“錢不是萬能的,但沒錢是萬萬不能的”這句話,就不要再猶豫,現在是該行動的時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