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赫回道:“前幾日我拜訪上將軍曾談及此事,上將軍已有警醒,目下正在作兩手準備,白兄大可放心!”
白圭點點頭,上將軍已有所準備是好事,但他應該早些上書才是,心中不免有些惋惜。
魏赫又問:“白兄以為當如何應對秦人?”
這個問題白圭想過,他也曾揣測大王以及上將軍之用意。其實他也沒有更好的辦法,對于有經商頭腦的他來說,河濟這塊富庶之地其實更加難以割舍。
想了想,白圭回道:“昔年秦人趁我桂陵之敗,出兵河西,克我安邑。然我與齊、趙和解后迅速出兵河西,大敗秦軍奪回失地。是以,以我之兵威,秦人無必勝把握,必不敢貿然出兵,此即我攻略河濟之良機。河濟在握,我便可以之為哺,反攻河西,重奪西河郡!”
“河濟雖則富庶,卻是四戰之地,易攻難守,得之須屯重兵防守,白兄以為然否?”
白圭聞言面色微變,他略一思索便已隱隱猜出魏赫要說什么了。
魏赫繼續說道:“且不言趙,齊人豈是易與之輩?我有武卒齊有技擊;大梁雖富庶,臨淄亦不遑多讓;我有上將龐涓,齊有田忌、孫伯靈,白兄何以言勝?”
想想桂陵之敗,白圭還真不知道該如何反駁。他眉頭微皺,心中翻騰著滔天巨浪。公子赫實在是跟傳言中判若兩人,哪里有一點像書呆子?他這份見識,天下人之中亦不見得有多少人能與之比肩。
白圭略一思索試探道:“公子是擔憂我軍被齊軍牽制在河濟而給秦人以可趁之機?”
魏赫頷首道:“我主力被牽制亦或兵敗河濟,都是秦人再次出兵河西的機會。”
一直未說話的公孫曜此時插言道:“公子方才言河濟乃四戰之地、易攻難守,故即便我軍在河濟占據優勢,勢必要花費大氣力守御之,日久同樣耗費不菲。而秦人經公孫鞅變法,一直暗中積蓄力量,此消彼長之下,秦人總有反攻的一日。”
“言之有理!”魏赫拍手稱贊,對公孫曜大加贊賞。
其實核心的只有一點,那就是秦人有無可能放棄河西。這一點魏赫相信很多魏人都清楚,但他們失敗就失敗在對魏國戰力過于自信,以為在河濟能夠斗得過齊國。
白圭面色微變,他愣怔片刻,嘆息道:“我雖擔憂齊人出兵救韓,卻只局限于此次伐韓之戰,卻不如公子謹慎,眼光長遠。”
“能否阻止伐韓?不打就不會有風險嘍!”公叔白愁道。
魏赫搖搖頭,“伐韓已成定局,任何人膽敢出言相阻,恐怕都會惹來父王的滔天怒火。”
“可有必勝之法?”公叔白又問。
魏赫依舊搖頭,縱然他暗示給龐涓孫臏的減灶之法、馬陵埋伏,但戰場上總要龐涓隨機應變。萬一孫臏再出奇計,遠在秦國的魏赫也是愛莫能助。
所以,其實魏赫心中也是擔憂不已。
“有什么辦法能阻止齊人出兵?”公孫曜問道。
這確是一個關鍵的問題,卻也是極為棘手的問題。
但齊人怎會放過任何一個可以削弱魏國的機會?其實就算齊王答應不出兵,魏赫都不敢相信。
“無論如何都必須要做好齊人出兵的準備!”魏赫嘆道,“我與上將軍已經達成此共識。”
共識?
這下就連最熟悉魏赫的公叔白看向魏赫的眼神也充滿了震驚,難道說他參與了上將軍對齊之謀劃?
“但要上將軍有所應對,伐韓便無意外,更無須擔憂秦人偷襲。”白圭又憂慮地看著魏赫,接著說道:“但若是伐韓受阻,秦人出兵,公子當盡早籌謀脫身!”
公孫曜聞言沉聲道:“我必以性命保公子周全!”
魏赫再一次舉杯邀酒,“諸位關切之情,赫不勝感激涕零!然我畢竟是魏國公子,諸侯也沒有殺質子的先例,秦人應該還沒有如此大的膽子與天下為敵!”
馬陵之戰齊人俘虜魏太子申而后將之殺害,那時的魏申畢竟是魏軍主帥,殺之也算有理。但殺質子,必然引天下下諸侯群起而攻,秦人也算是自絕于天下,他們不會這么傻。
但以魏赫一條命促成關東諸侯群起而攻秦...魏赫心里突然生出這么一個荒謬的想法:如果這個機會真的擺在老爺子面前,他會作何抉擇?
魏赫不敢想象,他知道人性是最經不起考驗的。
但他相信,人性有時卻又是最值得托付的。
為了應對未來的不可預知,魏赫深知需要盡快拓寬自己的人脈,今日便是大好的時機。
四人之中他是最晚加入的,所以他不停地跟每一個人邀酒。
酒至酣處,四人似乎完全熟絡起來,就像相交了多年的好友一般,彼此之間漸漸放下了防備。
魏赫再一次舉杯來到白圭身前,與他同案而坐。
“白兄,你以為魏秦之間為何會有今日之局勢?”
白圭疑惑地望著魏赫,“公子是指...”
“昔日秦人曾被我打得狼狽不堪,為何今日我等卻憂秦患?強者,為何不能恒強?”
這是個有深度的問題,白圭皺著眉頭仔細沉思。
魏赫也不打擾他,自顧自飲起來。
半晌,白圭才回過神來,他肅然望著魏赫說道:“世人皆以為公子只讀詩書,卻不知公子通曉天下大事!”
魏赫擺擺手道:“白兄過譽!”
其實魏赫心底卻有些自得,他要的就是這個效果。他這一走,不知何時才能回來,但他需要時刻掌控大梁的局勢,以防魏國再一次回到老路上去。倉促之下,白圭是最合適的人選。
為了能夠拉攏住白圭,魏赫顧已經不上低調。
白圭沉吟片刻說道:“文侯用李悝變法,使國力大增,雄踞中原,天下側目。其后,齊國有鄒忌匡正治術,齊國遂強;楚用吳起變法,數年之內北抗三晉,南收百越;秦國雖鄙處西陲,得商鞅之才,行“耕戰”之法,以雷霆之勢崛起,如今更是虎狼之國。此四者國皆因變法而強,乃世人共見之事。此非魏不強也,乃不能獨強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