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三節 德川幕府的結構

在家康的掌權下,德川氏的統治拉開了帷幕。到1616年家康去世的時候,秀忠已經做了十年的征夷大將軍,不過關鍵的決策還是由家康拍板。歷史學家總結道,秀忠之所以會被家康選為繼承人,不是因為他多么出色,而是因為他的小心謹慎。事實上,秀忠的這些性格讓他差點丟了繼承的機會——關原之戰時,他很晚才率領軍隊到達戰場,只因為他伺機圍攻某座城,而這座城本來他可以繞道避開的。據說家康因此勃然大怒,有一段時間拒不與秀忠見面。秀忠繼任將軍之后,未能像他父親那樣明了朝廷和天皇的心思。他堅持讓天皇迎娶自己的女兒和子入宮。后來,和子生下的一個女兒登上皇位,是為明正天皇(1629—1643),這是繼多個世紀以來出現的第一位女帝。1626年這個孩子出生的時候,秀忠和他當時已經繼任將軍的兒子家光一起啟程前往京都,他們大肆給都城的貴族和居民派發金幣。家康死的時候,幕府金庫還留有600萬兩**,一兩金屬于當時日本的基本金幣;而家康留下來的這些金幣,在他死后不久就用完了。

第三代將軍德川家光,同樣是一生下來就被立為繼承人,家光對待大名的態度之所以如此傲慢,原因或許就在于此。他擺脫了父親輔臣的束縛后,就把自己信賴的朋友召來,留在身邊。作為封建制度的專制獨裁者,他為人嚴苛,以自我為中心,但同時,他會借著獨自去鷹狩的機會,嘗試與普通百姓進行交流。第八代將軍吉宗也喜歡鷹狩,但不可能做出家光這種不正式的行為。在家光的統治下,幕府機構的體制固定下來并一直維持到幕府末年。家光去世的時候,他的五個高級輔臣也自殺殉葬,這種行為隨后在1663年被幕府禁止。

一旦獲朝廷授予將軍稱號,他就成為擁有絕對權力的統治者。當將軍還小的時候,政務也許會由大老代理,當他長大以后,則通過當時形成的官僚機構來發布政令,但理論上說,沒有什么可以約束他。這樣的話,將軍年少時就必須要在別人的教導下學習德政的價值,這一點特別重要。根據家康的規定,如果將軍家沒有繼嗣,將軍的繼承人將在御三家即尾張德川家、紀伊德川家、水戶德川家中選出。第八代將軍吉宗又加入三家??作為將軍繼承人列選。對于這些德川家,將軍必然時刻加以警惕,畢竟從中可能會出現競爭對手或繼承人,而庶系或旁系德川家的家督則很少甚至不可能出任國家級別的官位。幕閣職位都由德川家的家臣擔任;最高的級別是譜代大名,在此之下則有旗本。德川幕府的將軍一共有15代。

德川幕府將軍

table_image_67_0

從室町幕府開始,長子繼承制就在日本扎下了根,根據這個制度,將軍一位由長子繼承。江戶時代末期,德川氏的一位家臣在討論繼承人選的時候,就強調了血緣比才干更重要:“國家的安定有序歸功于偉大的將軍家的尊貴與美德,而非僅僅由于[某個將軍的]智力。這是我們國家的傳統,與別的國家[即中國]有異。”[9]但在千代田城舒舒服服長大的孩子,不太可能培養出強有力的領導才能。再說,自從1684年一位高級官員??遭到刺殺以后,幕府采取措施,將軍及其首要官員不再那么容易接近;守衛必須確保只有側眾、侍童和貼身侍從才可以靠近主人。[10]

就是從這時開始,側眾逐漸占據核心的地位。自此以后,幕閣首腦和將軍輔臣之間的爭權奪勢成了江戶時代政治的特征,除非將軍具有超強的決斷力和個人實力。值得注意的是,那些掌握了主導權的將軍幾乎沒有一個是在江戶城的大奧里出生、成長的,他們都是通過收養這種非常規的“外在”渠道走上權力的頂峰。這種現象在大名的家族里也十分明顯;具備革新精神、能力出眾的人常常會被宗家收養。不僅如此,那些有影響力的將軍經常有一個出身平民的母親,德川家的血脈由此煥然一新。下面,我們以三個將軍為例。

第五代將軍德川綱吉,他執政下的元祿年間(1688—1704)是日本文化發展的一個轉折點。綱吉作為專斷的獨裁統治者,在將軍之位上待了29年。[11]身為家光之子、家康之曾孫,綱吉可能是所有將軍里最為博學的。他頒發了一系列保護動物的《生類憐憫令》,本意是為了發揚眾人的憐憫之心,但做法有誤,被人嘲笑為“犬方公”或“狗將軍”。[12]

綱吉是儒學的主要資助人,在他統治期間,江戶城成為漢學、佛學的學術中心。年輕英俊的側用人很容易就能獲得綱吉的寵信,其中很多都因為討得他的歡心而被提拔為大名,為此,綱吉的名聲并不好。綱吉的母親是京都一個菜販的女兒;她在父親去世以后,去了一位朝廷貴族的家里當侍女,此后她又在江戶城的大奧里當女侍,并獲家光喜愛,為他誕下一子,而這個兒子便是未來的將軍德川綱吉。其時,綱吉看起來不太可能是將軍的繼承人,因此被任命為館林藩的藩主,不過他繼續待在江戶,學習儒學知識。后來,他的一個兄長自殺身亡,而另一個兄長即將軍家綱,躺在病榻上奄奄一息,于是,綱吉成了家綱的“末期養子”§§。在綱吉這個例子里,出身平民(但聰慧過人且美貌出眾)的母親,和不需為繼任幕府將軍做準備而無拘無束的成長經歷,造就了一個意志強大、富有智慧的將軍,雖然性格有些古怪。

第八代將軍德川吉宗是一個更好的例子。從任何方面來看,吉宗都是一位重要的將軍,可能是繼家康之后最重要的一位,而吉宗自己就是以家康為榜樣趕追其功績的。他反對元祿年間奢侈墮落的作風,為此他自己及其下屬每天只吃兩頓飯。他努力讓自己的武士團重拾尚武精神。他擔心海外貿易會令日本的貴金屬外流,于是從中國引進漢方藥,實施了一系列農業實驗項目。吉宗熱衷于學習中國的制度史,資助明律研究,著手修改歷法,盡最大努力從中國和荷蘭引進軍事、技術方面的知識。按照傳統習俗,將軍清醒的時候大部分時間待在深宮之中,吉宗費了不少工夫去擺脫這些束縛。

吉宗的父系一脈無可挑剔。他是家康的曾孫、紀伊藩藩主的第三子。然而,他的母親卻出身民間。她之所以當上女侍,自然是因為她的美貌,但由于等級太低,她不能親自撫育自己的兒子。年輕的吉宗看來晉升無望,他獲得一塊小小的封地,只有兩千石高,領地財力如此微薄,以至于連自己朝廷官位的禮節要求他都難以滿足。后來,他的兩個兄長去世,吉宗繼任紀伊藩(今天的和歌山)藩主,一下子就具備了將軍繼承人的資格。隨后,將軍意外地染病早逝,加上吉宗的父親屬于紀伊德川家,他被任命為輔佐將軍處理政務,并借由這個職位,爭取老中的支持,幫助自己登上將軍一位。吉宗代表了另一類例子——平民的血脈加上居高位者的意外死亡,令一個外人接過了統治的權力棒。

德川家齊是德川幕府較長壽的將軍,歷史學家對他的評價不太好,把他的統治時期稱為“大奧(后宮)時代”。家齊出身于一橋德川家(由吉宗創設),13歲的時候被膝下無子的家治收為養嗣子。他在1787—1837年間擔任將軍,起初他支持松平定信(吉宗之孫)的改革計劃,隨后卻否定了它,并在公家政治和政治聯姻方面采取寬松的態度,對傳統上外樣和譜代的區分不予理會。家齊的正室是薩摩藩藩主的女兒。他的側室多達數十人,為他誕下50多個兒女,其中很多孩子被收養到其他大名的家里。結果,德川幕府晚期有一群數量驚人的大名其實是同父異母的兄弟,他們的生父都是家齊。江戶時代那些強大、自我的大名當中,最為出色的三位——第四出色的那位(出生于水戶家,過繼給一橋家)在1867年奉還大政于天皇——都是外樣大名,相對來說,不用像在江戶城長大的孩子那樣受到貴族條條框框的限制。

江戶時代,將軍之下的幕府行政機構發展為一個龐大的官僚體系,人員多達1.7萬名。然而,在德川家的和譜代大名的家臣團中,這個數字不過是一小部分而已。而且,主要的職位往往都由某個家臣的家族擔任或者被這個家族獨占。這就導致了才能與職位的不匹配,分配到同一職位的幾個人輪流當值,而且不用說,大部分人對自己的工作感到厭煩。

下表列出德川幕府官僚體系中最重要的幾個職位,這只是為了讓大家稍微了解一下官職和擔任該職位的人的數量。[13]江戶的千代田城占地廣闊,為表中及其他數量更多的官員提供了辦公場所。大部分職位不只有一個人,以大坂町奉行為例,這個官職就有兩人,一位在大坂,一位在江戶。

德川幕府官僚體系的首要職位

table_image_71_0

讓我們來進一步看看老中。那些在戰爭與和平時期為家康和秀忠效力的人被安置為專門的幕僚。到了家光的時候,他想要組建一個對他個人效忠的行政架構。1634年,家光下令老中負責所有與公家有關的事務。家康將一個備受信賴的家臣安排到京都,任京都所司代,于是朝廷也任命了一位朝中貴族(武家傳奏)來跟幕府打交道。

老中是幕府最重要的官員。他們掌管外交政策,還負責和所有的大名打交道,包括勢力最大的大名。重要的建設項目、給那些放棄或想上交自己土地的武士發放津貼、將軍的家內事務、江戶城的議事日程、城堡的重修、大名的退位和繼任、新領地的創立,都由老中負責。必要的時候,老中還要組織大名去鎮壓叛亂。總之,所有國家大事都交給他們。

若年寄負責將軍家臣團的內部事務。這個職位在1649—1662年間一度被廢止,恢復以后,負責處理大名級別以下的將軍家臣的事務。

老中只能由領地為3萬到10萬石的譜代大名擔任。擔任老中之前,他們一般都要在寺社奉行、高家、京都所司代或城代這些職位上待過。因此,這個職位只提供給那些級別最高、最受信賴的譜代大名。對整個江戶時代的老中加以研究的話,我們會發現,擔任老中的人來自少數幾個家族,同一個家族的人在這個職位上出現了一次又一次。至于導致這個現象的相關原因,正如托馬斯·史密斯(Thomas Smith)所說,“德川幕府的后半期,頒授頭銜可能已成為一件令人頭痛的事,部分原因就在于,身份等級作為晉升的門檻較此前更為嚴苛”。[14]

老中們按照委員會的方式運作,然后將他們的決議報告給將軍。老中每月輪值??,即便不在當值時間,老中每天早上都要在江戶城里露面。而當值的老中每天早上都會來拜謁將軍。老中手下有一大批文秘官員,負責文書工作,從這里出來、待進一步審閱的公文案牘體量驚人。老中一職屬于從四位。每到年末的時候,他們會從共事的大名和官員那里收到禮物,荷蘭人來江戶時,所有大名來江戶參勤交代時,也會給他們贈禮。碰見老中的時候,低級官員需要下跪,連御三家的家督都要向其鞠躬。在江戶城外,大名的隊列要讓老中先行。老中去世的時候,三天之內公眾場合禁止唱歌、跳舞和奏樂,大名也會去信吊唁。中央官僚機構大部分要向老中匯報工作;很明顯,他們是江戶行政制度的樞紐所在。

幕府將江戶、大坂、京都、長崎這些大城市納入自己的領地范圍內。江戶町奉行和大坂町奉行都是重要的職位;他們也是月番制,一個在江戶的本部當值,另一個在當地工作。至于朝廷所在的京都、對外貿易重鎮長崎,都有類似的管理機制。

有的職位需要專業知識,這時等級的重要程度就比不上才能了。勘定奉行由500到2500石級別的旗本擔任,就職期間他們的俸祿可以增加到3000石。他們負責管理將軍糧倉的所在地,管轄這些地方并負責征稅的郡代和代官都要向勘定奉行匯報工作。簡言之,八名奉行要監管大約五六千名官員的情況,然后向老中匯報。

寫作者經常提到的一個官職是負責情報工作的目付,字面意思為“觀察者”“督查者”,這個職位分為大目付到橫目等高低不同的層級,他們及時上報行政機構的運作情況,發現政治陰謀、宗教叛亂后予以通報。當時并不存在一個政治情報系統,以某一個基于不信任而建立的組織為中心。事實反而有可能是,還沒有幾個行政系統能夠在自己統治架構的每一個分支中開展有效、持久的反情報工作。反對基督教和某些佛教派別的禁令讓幕府有借口進行審查,因此對任何異見的出現都能保持警惕。同時,目付組成的監察網絡還能夠核查地方行政機構的工作表現和工作質量。

主站蜘蛛池模板: 新巴尔虎右旗| 闻喜县| 合肥市| 文水县| 阳高县| 永嘉县| 沙雅县| 方正县| 海晏县| 凤阳县| 中西区| 射洪县| 关岭| 张家川| 江城| 新建县| 宜兰县| 怀远县| 五华县| 特克斯县| 织金县| 历史| 宁陵县| 泊头市| 凤城市| 长寿区| 尤溪县| 准格尔旗| 崇礼县| 阿拉善右旗| 涞水县| 横山县| 建昌县| 中牟县| 秦皇岛市| 尚义县| 中方县| 浦县| 桦川县| 桃江县| 鹤壁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