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有關粟特使團的懸泉漢簡
4-1 來自康居的使團(前52年)?
這枚漢簡是公元前52年懸泉官員關于康居使團的報告。該使團于兩天前入境,一路東行。這個使團共有幾人?來自什么階層?帶著幾頭牲畜?從簡文看,漢朝官方對使團的監管力度有多大?
(1)甘露二年正月庚戌,敦煌大守千秋、庫令賀兼行丞事,敢告酒泉大[守]:……?
(2)罷,軍候丞趙千秋上書,送康居王使者二人、貴人十人、從[者]……
(3)九匹、驢卅一匹、橐他廿五匹、牛一。戊申,入玉門關已。閣[下]……
4-2 關于康居使節所貢駱駝價格的爭訟(前39年)?
這件文書也來自懸泉,其中使節抱怨沒有得到跟之前一樣的對待,要求官府調查。官府照辦了。這揭示了漢朝官員與使節之間是怎樣的一種關系?
(1)康居王使者楊佰刀、副扁闐,蘇薤王使者姑墨、副沙囷,即貴人為匿等,皆叩頭自言:前數為王奉獻橐佗,入敦煌
(2)關、縣,次贖食。至酒泉,昆歸官,大守與楊佰刀等雜平直肥瘦。今楊佰刀等復為王奉獻橐佗,入關行,直不得
(3)食。至酒泉,酒泉大守獨與小吏直畜,楊佰刀等不得見所獻橐佗。姑墨為王獻白牡橐佗一匹、牝二匹,以為黃。及楊佰刀
(4)等獻橐佗皆肥,以為瘦。不如實,冤。
(5)永光五年六月癸酉朔癸酉,使主客、諫大夫謂侍郎:當移敦煌大守,書到驗問言狀。事當奏聞,毋留,如律令。
(6)七月庚申,敦煌大守弘、長史章、守部候脩仁行丞事謂縣:寫移書到。具移康居蘇薤王使者楊佰刀等獻橐佗食用谷數,會月廿五日,如律令。/掾登、屬建、書佐政光。
(7)七月壬戌,效谷守長合宗、守丞、敦煌左尉忠謂置:寫移書到。具寫傳馬止不食谷,詔書報會月廿三日,如律令。/掾宗、嗇夫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