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枕戈待旦”
- 張居正魂入萬歷帝:重構大明
- 大白圭
- 2183字
- 2025-04-29 17:51:24
李矩現在還得靠著干爹,可不敢把干爹賣出去,只能是半隱瞞半解釋,“回皇上,這些就是一些宮女瞎胡鬧,馮公公最近忙著司禮監的事情,許是顧及不上這些小事。”
朱翊鈞問道:“你一個月的月例銀子多少?”
“陛下,奴才職位卑微,只有三兩。”李矩小聲道。
朱翊鈞輕笑一聲,“讓她再在這宮里幾年,說不定能把這紫禁城買下來。”
李矩低頭噤聲不語。
“走吧……”朱翊鈞揮揮手,圣駕起駕。
當龍攆走出數丈之后,朱翊鈞吁了口氣,吩咐道:“送宮正司,查查到底是怎么回事。”
“奴才遵命。”
李矩一抹額頭上的汗珠,偷偷給隨行的兩個錦衣衛遞了個眼神。
得令的兩個錦衣衛折身回去。
不多時,女子的幾聲驚叫從那處閑置的院落中傳出。
……
晚霞如火,灼燒天際,暮色中的紫禁城,似醉般染上一抹酡紅。
姹紫嫣紅的霞光,探進乾清宮內一丈,伏在了光滑如鏡的金磚之上。
朱翊鈞停下手中朱筆,凝望著絢麗的晚霞出神。
他眉頭漸漸蹙起,滿目皆是惋惜:“她已不似當年風華……”
“日復日,年復年,十載彈指一揮間。姿容將去如花落,不復雙十芙蓉顏。”
“暮色雖美,卻是將盡矣……”
還未去司禮監就職的李矩此刻還是在旁侍候。
他聽得朱翊鈞的感嘆,莫名其妙,也不知道是在說誰,偷偷斜眼瞥向這位年輕的天子,竟是滄桑滿眸。
心中暗暗感嘆,天子就是天子,與常人果真不同……
朱翊鈞起身舒展一下。
他自從給太后請安之后,便到這乾清宮中批閱奏章,整整一下午未曾挪地。
當下已是黃昏,奏章已處理的七七八八,一摞摞的堆在書案上。
“皇上,馮公公求見。”乾清宮外的小太監進來稟告。
朱翊鈞道:“進來吧。”
少頃,馮保弓著身子,低著一張蒼白的小臉挪進門來,還沒走出幾步,就一下子伏在地上,“皇上,老奴已經讓宮正司,狠狠嚴辦那兩個膽大妄為的小蹄子了。”
“嗯,交代你的事都辦完了?”朱翊鈞走出書案,來到馮保跟前。
馮保連連點頭,“回皇上,都辦妥了。”
“起來吧。”
朱翊鈞又輕輕踢了一下馮保,“最近錦衣衛、東緝事廠有什么消息嗎?”
馮保從地上爬起來,躬身在朱翊鈞旁,稍作尋思,驀然想起那件殺官的事,忙道:“皇上神機妙算,最近東廠探子確實上報了一件駭人聽聞的事。”
朱翊鈞輕嗯一聲。
馮保繼續道:“山東濟南府的長清縣知縣,前幾日讓一伙愚夫鄉民給亂棍打死了,連縣丞也受了重傷,縣衙衙役竟然連一人都沒有抓到,結果讓這幫愚夫鄉民逃遁到南山里。
濟南府不是蠻荒之地,民風很是淳樸,如今膽敢群起殺官,定是有人指使,老奴已經讓東緝事廠探子小心查看,到底是何人主謀。”
朱翊鈞心中大概猜出是哪些人所為。
當時丈量全國田畝,首先是定在江南諸地,其次是濟南府。
濟南府下轄四州二十六縣。
巡、按兩官都是慎重指定。
知府、州、縣的職位更是他揣摩良久后才確認下來。
所選盡都是才能兼備之人,根本不會作出禍害地方百姓的事情來。
何況這丈量田畝,損害也不是百姓的利益,而是當地鄉紳。
那些百姓沒有緣由作出這種大逆不道的事情來。
這事十有八九便是當地那幫鄉紳找人指使。
朱翊鈞凝眉沉思半晌,隨后幽幽道:“從附近幾省調東緝事廠能干的探子進濟南府,分散諸州縣,搜集當地鄉紳與官員的動向及長清縣詳情。”
“還有……拿一道朕的手諭,讓人去海南召海瑞入京。”
馮保剛想要應下,一聽海瑞,便提醒道:“皇上,海瑞的名聲在京中早就傳開了,同僚都對他敬而遠之,深怕與他沾上一點干系,惹的一身麻煩,如今讓他入京,該如何安排他?”
朱翊鈞道:“海南與京城間路途遙遠,先宣他入京,待到入京時,他的職位也就能確定下來了,先去安排吧。”
馮保躊躇不定,最終還是咬了咬牙勸解道:“皇上三思啊,海瑞雖是富有清廉名聲,但性格太過耿直,入京之后又會惹得眾言官上書進諫,到時候皇上還得為海瑞心煩吶。”
“海瑞是何種品性,朕豈能不知?”
朱翊鈞瞪了一眼馮保,旋即又輕輕拍了拍他肩膀,道:“今日你被言官彈劾,你可知他們所欲何為?”
馮保不假思索道:“老奴心思愚鈍,只知道一心為主,不懂那些人有什么圖謀,還請皇上明示。”
朱翊鈞瞥了一眼揣著明白裝糊涂的馮保,“這幾天的奏折,基本參的都是張先生安排的官員。”
馮保“啊”了一聲,故作恍然大悟狀,皺著眉頭沉吟半晌才道:“他們今日早朝上參劾老奴,原來是沖著張大人去的?”
“行了,你不用和朕在這打啞謎。”朱翊鈞用力捏了捏馮保的肩膀,算作警示。
“奴才不敢……不敢。”馮保諂媚笑著縮了縮脖子。
他瞅了一眼皇上,急忙又道:“張大人一心為國,變革舉措更是讓國庫充盈,這幫不顧大局的官員竟然敢要破壞國體,其心可誅,其心可誅吶……”
朱翊鈞嘆道:“如今想要堵住那幫御史言官的嘴,只有海瑞一人可當。”
“皇上運籌帷幄,皇上圣明。”馮保見勸不住海瑞入京,話鋒一轉,忙道:“老奴這就去辦,讓海大人速速來京。”
“去吧……”
朱翊鈞的敏銳,已經讓他感覺到這朝中,即將掀起一波驚濤駭浪。
地方上的變故,永遠都是中央的映射。
從今日早朝上眾官員群起而攻之,再到長清縣的暴動,如出一轍。
此刻,朱翊鈞腦中突然冒出了一個奇特的想法:如果他不進入皇上的身體,年輕的皇上能不能壓得住群臣的威逼?
堅持多年的改革,能不能一直順利的延續下去?
大明以后該會是個什么樣子?
一連串的疑問讓朱翊鈞啞然失笑,這些想法多想也是無益。
“傳旨,告內閣、六部、都察院,兩日后開廷議,商議長清縣叛亂之事。”
朱翊鈞眼見地方上開始要鬧事,再也不能慢慢處之。
若不以雷霆之勢鎮壓下這股要推翻變革的勢力,后果不堪設想。
“是!”
李矩應下之后,趕忙出門交代門外的太監出宮傳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