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軟硬兼施
- 張居正魂入萬歷帝:重構大明
- 大白圭
- 2051字
- 2025-05-10 16:18:50
馮保來到廳里,看了一眼歪倒在地的那張椅子,猜到應該是剛才張甲征坐的那張。
他此刻心中雖是暢快,但對劉通這突如其來的一招,也弄得有些不明所以。
“劉大人,您剛才這樣做,難道說就為出口氣?這可不符您這身份吶。”
劉通也看向張甲征坐過的位置,呵呵笑道:“馮公公此話怎講?劉某之前不就一直被人稱作莽夫嗎?呵呵……”
馮保目光移向劉通,含笑看著。
劉通與馮保對視片刻,緩緩嘆了口氣:“劉某佩服,馮公公不愧是皇上身邊的人,方才的拙計果然逃不出馮公公的眼。”
“劉某雖常年駐在山東,但對張四維那人多少還是有些了解,張甲征是張四維的長子,且深受張四維器重,當下長清縣這事突發,他便與京官一同趕來,可這是一潭渾水吶,那張四維還讓張甲征來這,難道說是游山玩水?劉某不敢認同。”
馮保饒有興趣的哦了一聲,“哦?那劉大人是猜出張甲征此來的目的了?”
“劉某又不是能掐會算的神人,怎能猜得出。”
劉通一攤手,隨后慢慢解釋。
“劉某只不過是先下手為強,先把張甲征這廝給控制起來,方才張甲征的話想必馮公公也聽見了,他確實是假傳圣諭,所有人都看見了,狡辯不得。
既然如此,劉某為何不順勢而行?最后最多也就是讓皇上訓斥幾句罷了,再說了,罵劉某人的多了,本官早就習慣了。
至于那張四維?就憑他在張公死后做的那些事,能因為劉某人好生招待張甲征而放過本官?劉某又不是小孩子。”
馮保點點頭,“也是,劉大人果然不減當年風范,之前在東南與戚大人殺倭寇時,那些與倭寇交易的商人鄉紳,劉大人可是一點兒也沒有留情吶,不等旨意來就砍了頭,連戚大人也是佩服劉大人的果斷。”
“那時候不先斬后奏,恐怕會夜長夢多啊,唉……”
劉通擺擺手:“之前的事就不要再提了,馮公公還是說說當下吧。”
萬順甫隨之附和:“是啊,馮公公方才你說‘還遠不到那時候’,是不是有何良策?”
馮保也就不再隱瞞,把準備將長清縣之事叩在王家頭上的想法,和盤托出。
沒想到,最先反對的竟是劉通。
劉通聽后,臉上絲毫不見喜色,反而是凝重起來。
他正色提醒道:“那長清縣王家與歷城縣王家可是宗親,馮公公你剛來濟南府,許多事情還不清楚,這王家可不是隨便能栽贓嫁禍的。”
一旁的萬順甫也是有此疑慮:“是啊馮公公,這王家盤根錯節在濟南府百余年,可不是普通的鄉紳,他在濟南府可是一呼百應的主兒,若是動了他,可真的容易出大亂子,后果不堪設想啊。”
“咱家知道!”
馮保提高了聲音,目光在二人臉上一掃而過,“誰說是栽贓嫁禍了?咱家做事要的是有憑有據,難道有憑有據還定不了那王家的罪?難道王家比皇上還要大?”
劉通見提到了皇上,不說話了。
“萬大人你說他王家一呼百應?讓他一呼百應試試,這濟南衛是吃干飯的?咱家倒是想讓他一呼百應呢,就怕他王家沒這個膽兒。”
萬順甫也不說話了。
馮保陰冷的臉色漸漸緩和。
他滿意地笑了幾聲,“京中來的這兩位刑獄官還算公正,只要是有證據,就好判,這些就不需要兩位大人操心了,咱家就多費費心,誰讓咱家是那勞苦命呢。”
劉通仍然還是不放心,小心問道:“馮公公,咱們也不是外人,您就直說吧,這是不是皇上的意思。”
馮保伸出手指虛空點了點:“劉大人吶,誰說你是莽夫了?咱家看你一點兒也不莽。”
“難道不是皇上的意思?”萬順甫補充問道。
馮保掃了二人一眼,嘆道:“我說二位大人,你們想想,皇上能說這樣的話嗎?要是皇上明說了,那張甲征李戴這幫人還來干什么?
二位大人吶,這圣意是揣摩出來的,咱家來濟南府可是皇上的旨意,皇上可不是讓咱家來濟南府游山玩水的,二位大人?懂了嗎?”
劉通與萬順甫互看一眼,緩緩地點點頭。
馮保見二人終于認了,這才把當下的實情給二人又梳理了一遍。
“現在是這么個情況,如果抓到所謂的流民,那咱們萬知府的烏紗肯定不保,在他轄內出的事,還是流民殺官,這個罪責難逃。
若是到了日子一個人都沒有抓到,那這事更是難辦,方才張甲征說得不假,當時廷議的時候,皇上確實就是這樣說的,若是十天之內沒有緝獲兇犯,巡撫與知府都得免職。”
馮保頓了頓又道:“所以說,不管抓到與抓不到都是不行,你們說除了這個法子你們還有別的辦法嗎?難道咱們就等著縣丞醒來,去長清縣認人?”
不等劉通反應,萬順甫先是拍板決定:“劉大人,下官覺得馮公公這個法子不錯,雖說有些……有些那個,但那王家也不是什么好人家,也不算冤枉他們。”
劉通看了一眼萬順甫,又看了一眼馮保,嘆道:“行吧,就按照馮公公說的辦,反正如今也就這樣了,劉某也豁出去了。”
馮保滿意地笑了。
有了山東巡撫的支持,就相當于有了濟南衛所的支持,那么接下來的事就容易了許多。
馮保這一次是使出了渾身解數,軟硬兼施之下才把這二人徹底拉到他這邊。
至于后面如何把知縣之死叩到王家頭上,只需交予東廠一眾干將來做,他們駕輕就熟。
這樣一來,出京前皇上交代的事辦得既能圓滿,又能借此打擊張四維手下的得力干將,陳炌。
一舉兩得!
就算是右都御史李戴回京之后再怎樣上奏章,馮保都不會怕。
他同時也會帶上山東巡撫及濟南府知府,甚至是臨近幾個知縣的奏章回去。
顯而易見。
這件事,地方的奏章更有說服力。
馮保面朝京城方向,心中得意著自己的手段。
目光中盡是對司禮監的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