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章節
書友吧第1章 穿越成皇長孫
第一章:穿越成皇長孫
朱雄英猛地睜開眼睛,發現自己置身于一個古色古香的房間里,周圍的一切都顯得那么陌生而又熟悉。
“我這是在哪?”他喃喃自語道。
突然,一段不屬于他的記憶涌入腦海。原來,他穿越成了大明洪武年間的皇長孫朱雄英。
“這......”朱雄英一時有些難以置信。就在這時,一個太監匆匆跑進來,行禮道:“長孫殿下,陛下召您進宮呢。”
朱雄英深吸一口氣,整理了一下思緒,說道:“知道了,為本宮準備馬車。”
一路上,朱雄英心情復雜。到了皇宮,見到朱元璋,他連忙行禮:“皇祖父,孫兒拜見您。”
朱元璋笑著說道:“英兒,快過來,讓咱瞧瞧。”
朱雄英走上前去,朱元璋看著他,眼中滿是慈愛:“英兒啊,最近功課可有長進?”
朱雄英恭敬地回答:“回皇祖父,孫兒不敢懈怠,一直在努力學習。”
朱元璋點了點頭:“好,咱的孫兒就該如此。”
......
朱雄英深知自己肩負的重任,他開始努力學習治國之道,結交賢臣
一日,他在書房與老師宋濂探討時政。朱雄英皺著眉頭說道:“老師,如今朝廷賦稅繁重,百姓苦不堪言,該如何是好?”
宋濂捋了捋胡須,說道:“長孫殿下,此事需從長計議,可先減輕部分地區的賦稅,安撫民心。”
朱雄英點了點頭:“老師所言極是,只是這實施起來恐怕阻力不小。”
這時,朱允炆走了進來,笑著說:“兄長,莫要憂心,我們一起想辦法。”
朱雄英看著他,說道:“允炆,你可有什么主意?”
朱允炆思索片刻,道:“兄長,不如先派官員去實地考察,了解民情,再做定奪。”
朱雄英贊同道:“此計可行,那便速速安排。”
然而,他們的舉動引起了一些大臣的不滿,紛紛在朱元璋面前進讒言。朱元璋聽聞了大臣們的讒言,將朱雄英召至身前,面色陰沉地問道:“英兒,聽聞你與允炆欲行減稅之事,可有此事?”
朱雄英毫無懼色,坦然回答道:“皇祖父,確有此事。孫兒深知百姓之苦,減稅乃是為了安撫民心,穩固大明江山。”
朱元璋冷哼一聲:“你可知此舉會觸動多少人的利益?”
朱雄英拱手道:“孫兒明白,但為了大明的長治久安,孫兒愿冒此險。”
朱元璋沉默片刻,說道:“罷了,你且說說具體如何施行。”
朱雄英眼中閃過一絲堅定,說道:“孫兒打算先從受災嚴重的地區開始減稅,同時整頓吏治,防止官員中飽私囊。”
不久之后,朱雄英在一次宴會上,與燕王朱棣相遇。
朱棣拍著朱雄英的肩膀,說道:“雄英,你此舉雖有魄力,但太過冒險。”
朱雄英回道:“四叔,侄兒一心為了大明,不懼艱難。”
朱棣微微一笑:“好,那四叔就看你能做出怎樣的成績。”
朱雄英的減稅計劃開始逐步推行,然而卻遭到了朝中一些權貴的強烈抵制。
在一次朝會上,一位大臣站出來指責道:“長孫殿下此舉,實乃亂國之策,定會讓國庫空虛,危及社稷!”
朱雄英毫不退縮,大聲回應:“若不減稅,百姓困苦,國將不國!”
另一位大臣也附和道:“殿下年輕氣盛,不知其中利害。”
朱雄英怒目而視:“爾等只為自身利益,不顧百姓死活,有何資格在此胡言!”
朱元璋在龍椅上靜靜地看著這一切,未發一言。
下朝后,朱雄英在宮中的花園里散心,正巧遇到了馬皇后。
馬皇后溫柔地說道:“英兒,莫要太過心急,凡事都需徐徐圖之。”
朱雄英嘆了口氣:“皇祖母,孫兒也是無奈,那些大臣只為私利,不顧大局。”
馬皇后輕輕拍了拍他的手:“我懂你的苦心,只是要多些謀略。”
這時,朱雄英的貼身侍衛跑來稟報:“殿下,不好了,減稅的文書在半路被人劫走了!”
朱雄英咬牙切齒道:“定要查個水落石出!”
減稅文書被劫之事讓朱雄英焦頭爛額,就在他全力追查之時,朱元璋又給他出了一道難題。朱元璋將朱雄英召至御書房,神色嚴肅地說道:“英兒,朕給你一月之期,解決江南水患,若辦不成,這減稅之事便就此作罷。”
朱雄英心頭一緊,但仍堅定地回道:“皇祖父放心,孫兒定不辱使命。”
朱雄英馬不停蹄地奔赴江南,一路上與隨行官員商討對策。
官員甲憂心忡忡地說:“殿下,此次水患嚴重,怕是不易解決啊。”
朱雄英目光堅定:“無論如何,也要想出辦法,救百姓于水火。”
到了江南,朱雄英親自視察災情,百姓們紛紛訴苦。
一位老者拉著朱雄英的衣角說道:“殿下,救救我們吧。”
雄英安撫道:“老人家放心,本殿下定會全力救災。”
經過多日的奔波和考察,朱雄英終于制定出了一套治水方案。
當他回宮向朱元璋稟報時,朱元璋問道:“英兒,你可有十足把握?”
朱雄英拱手道:“皇祖父,孫兒不敢說有十足把握,但定會竭盡全力。”
朱雄英治水期間,朱元璋的其他皇子們也在暗中關注著此事。
燕王朱棣在自己的王府中與謀士商議,朱棣皺著眉頭說道:“這朱雄英治水若成,在父皇心中的地位怕是更重了。”
謀士回道:“殿下,不如我們暗中使些絆子,讓他治水不成。”
朱棣沉思片刻,搖搖頭道:“不可,此時若行不義之事,被父皇知曉,后果不堪設想。且看看再說。”
晉王朱棡則是一臉不屑,對身邊的親信說道:“朱雄英不過是仗著父皇的寵愛,這治水之事,他未必能成。”
而秦王朱樉卻有些擔憂:“若是朱雄英治水成功,我們日后在朝中的地位可就難說了。”
當朱雄英治水略有成效的消息傳來,朱棣心中暗驚,表面卻不動聲色。
晉王朱棡則是冷哼一聲:“不過是運氣好罷了。”
秦王朱樉則陷入了沉思,不知在盤算著什么。
當朱雄英得知了皇子們的陰謀和詆毀后,他并未亂了陣腳。
在一次宮廷宴會上,朱棣故意提及治水之事,陰陽怪氣地說道:“雄英弟治水辛苦,只是這成果是否有夸大之嫌?”
朱雄英微微一笑,不卑不亢地回應:“四哥過慮了,成果如何,自當有事實為證,非我一人能說了算。”
晉王朱棡也湊過來,冷笑道:“哼,別是用了什么不正當的手段。”
朱雄英臉色一沉,正色道:“二哥莫要信口雌黃,我一心只為百姓,問心無愧。”
秦王朱樉在一旁假惺惺地勸道:“大家都是兄弟,莫要傷了和氣。”
朱雄英看向他,說道:“三哥,若是真心為兄弟著想,就莫要跟著他們一起猜忌。”
宴會結束后,朱雄英的親信擔憂地問:“殿下,皇子們如此刁難,該如何是好?”
朱雄英目光堅定地說:“身正不怕影子斜,做好自己該做的,任他們折騰。”
面對皇子們的刁難,朱雄英決定尋求大臣們的支持。
在一個幽靜的書房里,朱雄英帶著一盒珍貴的千年靈芝拜訪了李善長。
朱雄英恭敬地說道:“李大人,這是晚輩的一點心意,還望您笑納。如今治水之事,諸多阻礙,還望李大人指點一二。”
李善長看到那珍貴的禮物,眼中閃過一絲驚喜,但很快恢復平靜,說道:“殿下,這禮物太貴重了,老夫受之有愧啊。”
朱雄英連忙說道:“李大人,您德高望重,這區區薄禮,怎能與您的智慧和經驗相比。”
李善長微微頷首,說道:“既然殿下如此誠懇,那老夫就卻之不恭了。關于治水之事,殿下可從人力調配和物資供應方面多下功夫。”
朱雄英認真聆聽,不住地點頭,說道:“多謝李大人指點,雄英銘記在心。”
離開李善長府邸后,朱雄英的隨從有些擔憂地說:“殿下,送出如此貴重之物,值得嗎?”
朱雄英目光堅定地回答:“只要能為治水成功增添一份助力,一切都值得。”
朱雄英從李善長府邸出來后,正巧碰上了朱棣。
朱棣陰陽怪氣地說:“喲,這不是雄英嘛,剛從李大人府上出來,莫不是在謀劃什么?”
朱雄英神色平靜,回道:“四叔想多了,不過是請教些問題。”
朱棣冷哼一聲:“請教問題?怕不是另有圖謀吧。”
朱雄英目光堅定,直視朱棣:“四叔,我所做一切皆為江山社稷,問心無愧。”
這時,晉王朱棡也走了過來,笑著說:“兄弟幾個這是在聊什么呢?”
朱棣瞥了一眼朱雄英,對朱棡說道:“二哥,你看看,這雄英最近可是活躍得很吶。”
朱雄英不卑不亢:“二叔,四叔,我只是盡我所能,為百姓謀福祉。”
朱棡皮笑肉不笑:“哼,說得好聽,誰知道你心里打的什么算盤。”
朱雄英不再理會他們,轉身離開,邊走邊說:“清者自清,無需多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