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6章 期刊編輯 評獎 學術研究的合力及“80后”作家的更迭

早在2004年,“80后”作家剛剛成為熱門話題的時候,就有出版社聯合著名作家馬原,推出了一本“80后實力派五虎將精品集”,與所謂的“80后”偶像派作家對峙。[19]這當然只是商家與傳媒吸引眼球的炒作噱頭,實際上這本書里的作家如今基本上遠離了嚴肅文學。此后,“80后”年輕作家的涌現,更多還是依賴文學期刊、文學評獎及文學批評與研究這條傳統的路徑,是否能站立起來,最終依靠的是他們在真正的文學競技場上的表現。

在《萌芽》“新概念”作文大賽推出“80后”作家這股新生勢力以后,其他一些文學期刊也開始瞄準這個話題,發掘這代作家,幫助他們成長。2009年,老牌文學雜志、被稱為“國刊”的《人民文學》將其第600期雜志編為“80后”作家專號出版,據說因為收錄了郭敬明的作品而賣到脫銷。2014年,同樣是老牌的,也是南方最負盛名的文學雜志《收獲》也以青年作家小說專輯的形式,大力推介“80后”作家的作品。《廣西文學》2013年舉辦“80后作家小說創作懇談會”,2014年第5期推出專號。浙江的西湖《西湖》、貴州的《山花》、山西的《名作欣賞》,都以“80后”、青年作家、新銳勢力等名義開設過專欄或出版過專號。不管這些雜志的編輯們出于怎樣的編輯“初心”(有的批評家甚至將之視為一種“示好和收編”[20]),都在實際上推動了這個群體發揮出更大的影響力。在這些專欄發表作品的“80后”“新人”,會進入更廣泛的公眾視野,積累了一定的文學資本后,進入出版社組織的叢書中。例如安徽文藝出版的“新生代作家小說精選大系”、花城出版社的“銳·小說”系列、作家出版社的“21世紀文學之星叢書”等,都是主推“80后”作家的作品。這些叢書,加上著名批評家的作序,像浩大的軍容展示,類似“集群效應”,能形成一股氣勢,對于“80后”作家開拓文壇陣地起到了極大的幫助。此外,各省級作協也比較注重培養文學的后繼力量,支持和配合新作出版,為年輕作家舉辦各類研討會。這些都顯示了當代文學運作機制的新特點。

在這些年輕人踏上文學之路后,近年來各種形式的文學評獎行為,也為他們站穩陣腳起到了重要作用。這也是當代文學的顯著特色,是非常值得研究的某種文學權力機制。像盧新華的《傷痕》那樣的作品,是因著與時代心聲的共振,自然打動成千上萬讀者的心,在幾十年后,作者還能向名校圖書館捐出上千封讀者來信。路遙在《早晨從中午開始》這篇隨筆中,則談到《人生》獲得全國優秀中篇小說獎以后,自己人生中發生的種種改變。從中我們可以看到,專業讀者、文學批評家、文學界的管理部門,他們對當代嚴肅文學創作所產生的巨大影響力。時至今日,盡管像網絡文學這些領域已經有了自己的“游戲規則”,但在相對的純文學領域,獎項的推動力仍然不可小覷。

典型的如鄭小瓊,因為獲得了《人民文學》的新浪潮散文獎,而獲得了東莞市作協拋來的橄欖枝,邀請她去行政部門工作,幫忙寫文書。不能不說是獲獎提升了她的被關注程度,因為在此前一年,她申請東莞市作協的合同制作家聘任,還落選了。盡管這個獎只是一家民營企業與《人民文學》合辦的小獎項,但它對鄭小瓊的文學道路幫助是很大的,此后開始有越來越多學院派批評家關心她的創作。同樣地,甫躍輝曾獲得過浙江的西湖雜志社主辦的“郁達夫小說獎”,王威廉獲得過江蘇省作協與人民文學雜志社合辦的“紫金·人民文學之星”獎,等等。這些獎項評選將年輕的寫作者直接推到了資深的文學批評家和研究者面前,為他們打通了走向更高關注度的文學前沿的捷徑。

一些批評家開始把“80后”作家研究當作重要的課題加以研究,他們的各種形式的學術活動向人們提供了可靠的信息。這里面典型的案例,是謝有順和李德南在湖南的《創作與評論》上開設的專欄,“80后文學大展”(后更名為“新銳”)。這個專欄每一期選擇一個“80后”作家,采用“作品+評論”的獨特形式,既是為這個作家的作品“把脈”、對話,也是向世人推介這代人中的文學佼佼者,講述他們的文學實績。在四年的時間里,這個專欄共推出了四十幾位“80后”作家,真正是“集束式”的展現,是“80后”文學版圖的譜寫。還有金理和何平主持的“雙城文學工作坊”等文學活動,及后來發表的文章,也為推介這一代文學新人作出了貢獻。

這些工作值得肯定與敬佩。現代文學史上,有“五四”先驅者們的白話文作品在遭到守舊派攻擊時,蔡元培給予鼎力支持的佳話;有郁達夫的小說被認為是不道德的文學時,周作人的力排眾議讓郁達夫終生銘感的美談,這些都證明了文學批評工作的價值。當然,從另一面也得反省,當文學批評具有某種話語“權力”之時,如何自存敬畏之心。當下作家新作推出之際,出版社邀請批評家寫評論,幾乎已經成了普遍的運作模式,這時候如何不被人情因素過度捆綁,秉筆直書,固守良知,就成了常見的考驗。此外,文學批評需要開放的視野、寬大的心胸,對各種藝術探索的敏感與尊重,盡量避免遺珠之憾。對于研究者和讀者來說,也應該對批評的限度有清醒認識,盡量開拓閱讀視野,不只局限于批評家圈子的轉述意見。

期刊、出版社的推動,文學獎項的評選,批評家的研究論述等,互相配合,形成合力,共同匯聚出我們現在所知道的最重要的“80后”作家的名單:張悅然、甫躍輝、蔡東、鄭小驢、孫頻、顏歌、雙雪濤、周嘉寧、王威廉、陳再見、鄭小瓊、蘇瓷瓷、林培源、文珍、陳崇正、張怡微、李晁、馬金蓮、霍艷、馬小淘、曹永、宋小詞、畢亮、周李立,等等。這份名單及其背后的大量作品,體現出“80后”文學的新動向。從最初的青春寫作、校園文學,到越來越多的成人化、社會化的嚴肅寫作;從最初“80后”作家擅長對個人情緒的內視角書寫,到廣闊社會人生的多視角表現;等等。

這些作家能不斷進入批評家的談論中,為廣大文學讀者所熟知,最終憑靠的,當然是他們的創作水準,是他們的作品的分量。我們考察“80后”作家筆下的精神圖景,考察這代人的文學水準和精神境界,主要以他們的作品為代表。而另一批作家,如韓寒、郭敬明、李傻傻、春樹、張佳瑋、胡堅等,雖然曾名噪一時,但后來都轉向了其他的領域,與嚴肅文學走遠了(不排除仍有回歸的可能),故不在本書研究之列。這并非圈子游戲,實際上我仍然期待著有意外驚喜的發現,期待著這代人中有更多被繆斯女神選中的英才。

主站蜘蛛池模板: 平安县| 利辛县| 宁陵县| 永城市| 杭锦后旗| 米易县| 紫云| 北安市| 洛南县| 铜山县| 攀枝花市| 嵊泗县| 鄯善县| 卢氏县| 抚宁县| 宁国市| 庆安县| 高邮市| 陆川县| 开封市| 保德县| 保亭| 禄丰县| 襄汾县| 海城市| 同德县| 南充市| 湟源县| 枣强县| 藁城市| 苍溪县| 伊吾县| 宜都市| 东港市| 上栗县| 黑龙江省| 巴楚县| 土默特左旗| 六盘水市| 星座| 进贤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