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5章 因人而異的《禮》

“召公子將闔入宮……”

嬴政改口道。

“唯!”趙高頓首,躬身領(lǐng)命。

待自去后,嬴政翻開手中的奏疏,看了幾眼以后將奏疏擱于案幾之上開口:“眼下齊魯之士蜂聚咸陽,寡人聽聞有個叫淳于越的,在下峘施學(xué)講課,最近鬧出來不小動靜,李斯,你怎么看?”

侍于禁中的李斯聞聲笑了一下開口道:“世人熙熙,皆為利來,世人攘攘,皆為利往。所求無非功名,大王不若征為博士,編撰著述,傳授學(xué)問,以供咨詢,也免得諸生私下議論,惑亂人心……”

“是個法子……”嬴政目光飽含深意的看了一眼李斯。

自齊國覆滅以后,天下真正意義上的迎來了大一統(tǒng)。

因此天下有識之士盡皆匯聚咸陽,渴望一展所學(xué)。

其中齊魯之地,文風(fēng)最盛,兩地儒學(xué)興盛,有教無類,廣授門客,因此喧囂甚大。

一大堆……有文化沒官職且成分極其復(fù)雜的知識分子,匯聚于大秦國都。

這當(dāng)然不是一件小事,實際上朝堂也早就對此展開了討論。

右相隗狀建議將這群人趕出咸陽,勒令他們回到自己的戶籍所在地。

而左相王綰則認(rèn)為,眼下大秦初并六國之地,正是人手稀缺,官吏嚴(yán)重不足的時候,建議打破“以吏為師,以爵為官”的成規(guī),將這群人吸納進(jìn)入大秦的體系之下。

并且王綰認(rèn)為這群人之所以紛紛攘攘來到秦國,說明最起碼對秦國是抱有好感的,并不是思慕舊國的頑固分子,可以一用。

至于李斯……

李斯從始至終,從來沒有表態(tài),六國士子蜂聚咸陽的事情卻反而是李斯執(zhí)掌的廷尉最先匯報上來的。

至于眼下……

李斯給出的回答,依舊模棱兩可,只能說是一個當(dāng)下可用的建議,卻遠(yuǎn)談不上站隊左右兩相的分歧。

這可不像當(dāng)初那個向自己上書《諫逐客書》的李斯。

盡管,現(xiàn)在還未曾成為至高無上的皇帝,盡管,眼下的大秦才剛剛獲得了最終的勝利。

但嬴政依舊敏銳的捕捉到了一絲暗流涌動的氣息。

混亂即將結(jié)束,大變革定體制的時代即將到來。

看得出來,上到王侯將相,下到販夫走卒,都想分一杯羹。

嬴政并未當(dāng)場決議,這件事情已經(jīng)拖了幾天,不差這一天兩天,比起來這些細(xì)枝末節(jié)的小事,還有更多的事情需要他處理。

譬如,該怎么處置齊王建……

以及,這場戰(zhàn)役中的功臣陳馳。

……

而另一邊,渭北的學(xué)室之中。

將閭,公子高,正各自盯著面前的竹簡抄寫。

公子胡亥則一手執(zhí)筆一手托腮昏昏欲睡。

待召博士叔孫通則彎著身子站在正在翻閱《禮》的將闔身邊。

叔孫通注意到,公子將闔已經(jīng)正在翻閱自己的注釋心得,這意味著這位年僅九歲的公子已經(jīng)將第一篇看完了。

“可有不解之處?”叔孫通溫聲開口問道,臉上甚至帶著笑容,仿佛方才板著臉訓(xùn)誡其余三位公子的并不是他。

“有是有的……”將闔點了點頭開口說道。

“說來聽聽?”叔孫通笑道。

“禮都是這么繁瑣么?”將闔開口問道。

這一篇講的是冠禮,這個時代的成年禮。

其內(nèi)容繁瑣至極,上至主人下至賓客皆有要求,甚至連盤子擺在哪里都有講究。

講究到了一種變態(tài)的地步,若是非專業(yè)人士來指定玩不轉(zhuǎn)。

將闔甚至懷疑這是儒家搞出來給自己拉活的也說不定,畢竟除了儒生誰會閑的沒事研究這么復(fù)雜且繁瑣的禮儀?

當(dāng)然,禮之重將闔倒還是清楚,更何況眼下禮儀也是六藝之一,因此也在用心學(xué)習(xí),之所以吐槽,也是因為儒家講究的禮實在是太反人類。

其他學(xué)派講究禮儀是捎帶著的,儒家是巴不得把任何一個禮儀都給玩出來花。

“自然不是。”叔孫通搖了搖頭。

“天子,諸侯,公卿士大夫,所用之禮自然不同,講究禮法也要看身份,您是公子,我教您的自然是公子應(yīng)該掌握的禮法。”叔孫通開口解釋道。

“因人而異是吧……”將闔一下子就懂了。

“倒也并非如此……”叔孫通聞聲嘴角抽動一下想要開口解釋。

“那天子的禮法是什么樣?”將闔開口問道。

“您是公子……”叔孫通搖了搖頭,眼神十分堅定。

將闔又懂了……聽也不行,學(xué)也有罪。

但叔孫通懂不懂?叔孫通肯定懂,這畢竟是在漢初定儀禮之人,怎么可能不懂天子禮法?

當(dāng)然,這或許也是為自己好,畢竟,諸師長皆因為自己的聰慧而對自己表現(xiàn)出青睞,自然而然就會因為自己的聰慧而有所防備。

不過好在將闔想要弄明白的并不是所謂的天子禮法,只不過借個由頭。

他真正在乎的反而是另一件事。

記載于歷史之上的泰山封禪!

根據(jù)歷史記載,始皇帝泰山封禪之時,詢問諸儒生博士封禪之禮,諸生議論各不相同,難以實施,最后使得始皇帝絀退儒生,借用原來秦國祭祀上帝的禮封禪泰山。

除此之外,將闔就只記得一個關(guān)于五大夫松的奇聞軼事。

因為秦朝距離現(xiàn)代太遠(yuǎn),這種逸聞哪怕被記錄在正史之中,也會被將闔當(dāng)作辱秦段子來看,因此將闔并不在意。

但是在真正看過叔孫通在《禮》上記錄的心得和體會,看過了儒生對于禮節(jié)的重視,繁瑣到了表態(tài)的過程以后,將闔忽然升起了一個疑問。

儒家并不像一個不懂禮的學(xué)派。

用蒲草將車輪子包起來,以免損傷山上的一草一木。然后掃地而祭,一切從簡……

封禪泰山,用這種禮儀?

這對于一個精通禮儀的儒生而言,他會怎么看待?

再退一步說,始皇帝封禪泰山,從事情定下來,到達(dá)泰山,難道儒生博士沒有達(dá)成統(tǒng)一意見?還非得到了泰山腳底下才重新商議?

總之……這件事有大大的古怪。

奈何,將闔所學(xué)不多,只能意識到不對,卻說不出來。

因此,他干脆直截了當(dāng)?shù)拈_口問了。

“那天子的禮儀會更加繁瑣么?”

將闔開口朝著叔孫通問道。

ps:腰有點疼,今天就4k吧,明天我看看能不能多寫點。

主站蜘蛛池模板: 澄城县| 商洛市| 右玉县| 商南县| 固始县| 大邑县| 湟中县| 西宁市| 云梦县| 双峰县| 通化县| 姜堰市| 达孜县| 张家口市| 广水市| 新津县| 当阳市| 沭阳县| 金阳县| 江华| 米泉市| 临夏县| 崇义县| 子长县| 柯坪县| 秦皇岛市| 淮南市| 明溪县| 克什克腾旗| 大冶市| 临湘市| 繁峙县| 霍林郭勒市| 芦溪县| 陈巴尔虎旗| 江陵县| 龙陵县| 阿鲁科尔沁旗| 铜梁县| 桦南县| 皮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