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二節 商周水運和航?;顒?/h2>

商朝疆域遼闊,“天命玄鳥,降而生商,宅殷土芒芒。古帝命武湯,正域彼四方。方命厥后,奄有九有。受命不殆,在武丁孫子。武丁孫子,武王靡不勝。龍旂十乘,大糦是承。邦畿千里,維民所止。肇域彼四海,四海來假。來假祁祁,景員維河。殷受命咸宜,百祿是何?!?span id="ql2drpq" class="super" id="ref123">[16]商取代夏為天下大宗,東到渤海、黃海及東海北部,西到今陜西,西南達到今日之四川,南及湖北、湖南江西,北到今內蒙古,東北到遼東,皆商及其屬國勢力范圍。

商重視商業,長于水運,后期尤其如此。盤庚最后遷都于洹水南岸的北蒙(今安陽殷墟所在小屯)后稱殷。坐落在洹水南岸的殷墟,是中國歷史上有確切指定位置的較早都城。當年殷都的宮殿區沿洹河而建,這里地勢高,近水源。截至1982年,考古發現宮殿遺址56座,分布在南北長約280米、東西寬約150米的范圍內。村西約200米處有一條晚商的壕溝,寬7—12米、深5—10米,與緊鄰的洹水彎曲部分構成一個環形的防御設施。它既是保衛殷都宮殿區的“護城河”,又是當時殷都對外通航的水道,黃河來船可以通過洹河至此停泊。這一水利條件是當時建都殷墟的重要因素。至殷商末年,這里已是宮城建筑林立,商業繁榮發達?!啊读w》曰:武王伐殷,得二丈夫而問之曰,殷國將亡,亦有妖災乎?其一人對曰,殷君善治室,大者百里,中有九市?!?span id="qed9ipz" class="super" id="ref124">[17]說紂王所建宮城墻圍百里,今人一聽肯定以為有夸張,但實為實錄。《尚史》卷4引《帝王世紀》曰:“自盤庚徙殷至紂,更不徙都。紂時稍大其邑,南距朝歌,北據邯鄲及沙邱,皆為離宮別館?!?span id="a4s24nx" class="super" id="ref125">[18]殷末所建宮城有九市,足見其重視商業。今人考證:甲骨卜辭有“易貝”“取貝”“囚貝”的記載,銅器銘文中還有“賞貝”的記事。甲骨文、金文中“買”“貯”“寶”等字都從貝字立意,說明貝在當時普遍充當商品交換的一般等價物,商代具備商業運營條件。

從甲骨文和金文的研究結果來看,商代的水運是非常發達的,當時水上交通已普遍使用木板船,甲骨文有“舟”字30多個,字形很像數塊木板拼成的船;驅動力來源于帆和槳,甲骨文有近30個“凡”字,字形像受風之狀;甲骨文有“方”字近300個,方即方舟,并兩舟為一,水上行進更穩;甲骨文的“般”字,字形像一人持槳轉動船只,相當于后代的舵。船只制造技術的進步,使商王武丁在征伐方國部落中如魚得水,“撻彼殷武,奮伐荊楚。罙入其阻,裒荊之旅”。[19]荊蠻水網沼澤地帶,沒有舟船、水師之助深入其國是不可想象的。

當代有學者認定殷商已經具備航海能力。趙全鵬根據“現代考古人員在河南安陽殷墟婦好墓出土的器物中發現有海螺、鯨骨、海貝等海洋物品”,斷定殷商“中原地區對包括南海在內的海洋物產消費已經形成習尚”[20]。這一結論告訴今人,不僅東南沿海有水運能力向殷都運海產品,而且沿海居民為獲取這些海產品出海有船只,駕船有能力。房仲甫、李二和甚至根據“鄭州和殷墟出土了海產的鱘魚、鯔魚、鯨魚、海蚌、海貝等遺骨和遺物”,斷定“當時其航海能力之強。捕鯨是在遠海進行的,如無大船和相應的駕駛技術,是難以成功的”[21]。殷商海運,于典籍也不為無稽。姜尚《六韜》載:“文王囚于羑里,散宜生得大貝,如車渠,獻紂?!?span id="twopnso" class="super" id="ref129">[22]宋人沈括解說:“海物有車渠,蛤屬也。大者如箕,背有渠壟如蚶殻,故以為器,致如白玉,生南海。”[23]南海之物,簸箕大小,商末由南海輾轉萬里運到周地,有水運支持散宜生才能取南海之珍品獻紂,換得文王生還。

商周興亡之際,不愿稱臣于周的殷商遺民,正是憑借其世代積累的海洋知識和航海技能,進行艱難的海外大遷徙而到達北美,成為印第安人的?,F代海洋學認定,北太平洋存在副熱帶環流又稱黑潮及同向季風。它們可以將人船毫不費力地從亞洲東海岸送到北美西海岸。殷遺民利用已有木板船、帆、舵,乘著順向海流和季風一路漂流到了北美。目前,國際史學界有人研究哥倫布發現美洲之前古人“橫跨太平洋之謎”,其關注點之一即中國商朝和墨西哥奧爾麥克、秘魯查比因文明祭祀儀式和祭品相似,認為“向東方航海的亞洲人民,可能對新大陸的文化作出若干貢獻”[24]。其也包括殷商遺民的黑潮遷徙。

周人有倚重水運傳統?!洞笱拧ご竺鳌穼懳耐跤⒋箧?,在渭河上聯舟為浮橋:“大邦有子,伣天之妹。文定厥祥,親迎于渭。造舟為梁,不顯其光?!?span id="frjnrge" class="super" id="ref132">[25]武王伐紂時,周已積聚相當規模的水運力量,“師行,師尚父左杖黃鉞,右把白旄以誓,曰:‘蒼兕蒼兕,總爾眾庶,與爾舟楫,后至者斬!’遂至盟津。”[26]伐紂大軍及其后勤保障依賴舟楫渡河。

西周開國后,在中央專門設置管理舟船的官吏——蒼兕、舟牧,以加強對造船業的領導。同時規定“天子造舟,諸侯維舟,大夫方舟,士特舟。……造舟為梁,文王所制,而周世遂以為天子之禮也”。《爾雅》注釋曰:“造舟,比船為橋;維舟,維連四船;方舟,并兩船;特舟,單船?!?span id="7jawc4b" class="super" id="ref134">[27]把統治階級用船規格按等級差別列出,其中造舟略等于連船為浮橋,只有周王才能使用;諸侯過河,只能維系四船而渡;大夫過河可并兩船為舫而行;士渡河則單舟。注重水行前檢查船只,“命舟牧覆舟,五覆五反,乃告舟備具于天子焉。天子始乘舟,薦鮪于寢廟,乃為麥祈實”。[28]可見周天子水上出行的慎重其事。

古文字研究成果表明,甲骨文中只有“舟”字,“船”字始見于西周鐘鼎文?!肮糯闹酆痛蔷哂胁煌暮x的,舟是用于江河兩岸的擺渡工具,而船則是沿岸上下的航行工具。”[29]可能殷船多用于兩岸擺渡,周船多用于遠行。

西周都關中,其勢力擴張以黃河為主軸,以其他江河為輻條,向東、向南和向東北呈扇面推進。在黃河尾閭封建燕國,循濟水封建齊國和魯國,沿潁水、汝水封建陳國、蔡國和許國,沿漢水封建楚國和漢上諸姬,沿汾水封建晉國。

其后對分裂勢力用兵注重發揮水運優勢,周公平定三監之叛依托黃河進兵,召公平定淮夷作亂、周昭王征荊楚則靠漢水運兵制勝,“江漢浮浮,武夫滔滔。匪安匪游,淮夷來求”。[30]舟船由漢中取漢水入長江,敗東夷服南蠻。

關中是當時農業高產區,周人不事揮霍,無須運關東之粟,故無漕運。進入東周,秦晉之間著名的“泛舟之役”,開周代侯國間漕運先聲。魯僖公十三年:“秦輸晉,自渭、雍逆流至汾、絳。”秦船從都城雍行渭水入黃河是順水行船,過黃河入汾水是逆水。事情起因是晉國發生饑荒,向秦國提出救濟請求,“秦于是乎輸粟于晉,自雍及絳,相繼。雍,秦國都;絳,晉國都。命之曰汎舟之役”。[31]秦國都城雍臨渭水,晉國都城絳臨汾水。渭水經雍東流,至弘農華陰縣入河;汾水經絳西流,至汾陰縣入河。這是利用自然河流的漕運。

西周維持著基本的航?;顒樱啊吨軙吩唬褐艹赏鯐r,于越獻舟”。[32]周成王時江淮間不通航,越人要駕船至東都,只能繞道東海,入濟或入河逆河而上,說明當時河、海通航。東漢王充有言:“周時天下太平,越裳獻白雉,倭人貢鬯草。”[33]可見越人海道貢獻方物相當經常,至于倭人貢獻方物,很可能是周人先行至倭,導引倭人來周,可見周代東洋航線初通。

主站蜘蛛池模板: 通州区| 海兴县| 互助| 浦东新区| 隆化县| 云梦县| 阿瓦提县| 通榆县| 青冈县| 中牟县| 福建省| 大方县| 永吉县| 平远县| 华蓥市| 白银市| 阿巴嘎旗| 湘潭县| 新宁县| 翁源县| 南安市| 汤原县| 新营市| 中西区| 桃园市| 鄯善县| 舞阳县| 鄂伦春自治旗| 罗甸县| 会东县| 威海市| 通榆县| 涪陵区| 肇东市| 阳东县| 夏河县| 伊川县| 洛南县| 吉安县| 环江| 怀化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