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二 割地成僑:旅俄華僑的緣起

黑龍江是我國三大河流之一,源遠流長,水勢壯闊,奔騰入海。巍峨的外興安嶺,綿亙數千里,是江北原野的天然屏障。這片遼闊的地域,土地肥沃,物產豐富。16世紀末以前,西起貝加爾湖,北至外興安嶺,東至鄂霍次克海,均屬中國版圖。自8世紀初,唐王朝在黑龍江地區設都督府,冊封部落首領為都督起,歷代王朝均派官吏對黑龍江地區行使管轄之權。到了清代,居住在黑龍江以北、烏蘇里江以東的各族人民分別歸黑龍江將軍和吉林將軍管轄。這里不僅地域遼闊,而且民族眾多,創造了豐富多彩的民族文化。滿族、蒙古族、鄂倫春族、鄂溫克族、達斡爾族等是生活在我國東北邊疆的古老民族,人數眾多,足跡遍布整個黑龍江流域。清廷問鼎中原后,除居住在東北腹地和“從龍入關”者外,黑龍江中下游為其主要聚集地,他們絕大部分是清朝派駐璦琿的八旗子兵后代,包括滿族八旗、漢軍八旗。這里還有達斡爾族、鄂溫克族(索倫人)、鄂倫春族、赫哲族(俄人稱戈爾德人),少部分費雅喀族(又叫作飛牙喀、非牙哈等,俄人稱之為基里亞克人)、庫頁(專指居住在庫頁島的原住民)等少數民族以及漢族人。這里的每一寸土地,都浸透著中華兒女的血汗,他們胼手胝足,用辛勤的勞動共同開發這塊世代繁衍生息的土地。

黑龍江沿岸地區對于俄國,尤其是對于西伯利亞具有重要意義。1689年,清朝同俄國簽訂了《尼布楚條約》,確認中俄東部邊界,阻止了俄國向中國東北地區的繼續擴張、侵吞。《尼布楚條約》的簽訂,使中國東北邊疆獲得了較長久的安寧。1858年5月,俄國西伯利亞總督穆拉維約夫趁英法聯軍攻陷大沽口之際,以武力強迫黑龍江將軍奕山簽訂了中俄《璦琿條約》。根據這個條約,清政府割讓黑龍江以北、外興安嶺以南60多萬平方公里的土地,原屬我國烏蘇里江以東約4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包括吉林省全部海岸線及海參崴出海口,劃為中俄“共管”,俄國在黑龍江、烏蘇里江享有航行權,從而奪得了經黑龍江前往太平洋的通道。1860年11月14日,清政府與俄國簽訂了《北京條約》,將烏蘇里江以東4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劃歸俄國。俄國通過《璦琿條約》和《北京條約》割占了我國黑龍江以北、外興安嶺以南、烏蘇里江以東100多萬平方公里的領土,成為鴉片戰爭中最大的贏家。從此,黑龍江和烏蘇里江從中國的內河變為中俄兩國的界河。

1900年,中國華北地區和東北地區相繼爆發了義和團反帝運動。俄國為了維護其在華的侵略利益,于1900年7月,派兵進入此時仍屬中國管轄的“江東六十四屯”,對世世代代居住于此的中國人進行了瘋狂的屠殺和驅趕,先后制造了駭人聽聞的“海蘭泡慘案”和“江東六十四屯慘案”。《璦琿縣志》記載,江東六十四屯北起精奇里江口,南至孫吳縣的霍爾莫勒津屯,面積達3600平方公里,在1900年被俄國割占前約有3.5萬人。與之毗鄰的海蘭泡(布拉戈維申斯克)大約有4萬居民,兩地居民總數大約在7.5萬余人,其中絕大部分為中國人。這一部分人因為割地而成為生活在俄國的僑民。

主站蜘蛛池模板: 娱乐| 彭山县| 阳曲县| 辽中县| 宁德市| 茶陵县| 彰武县| 句容市| 遵义市| 平乡县| 苗栗市| 睢宁县| 云梦县| 瓦房店市| 罗源县| 锡林浩特市| 昭觉县| 军事| 宜阳县| 贵溪市| 西安市| 威宁| 乌鲁木齐县| 罗甸县| 海林市| 淮阳县| 东丽区| 洞头县| 揭阳市| 公安县| 丁青县| 温州市| 洛浦县| 鄄城县| 永修县| 崇礼县| 绥芬河市| 云阳县| 论坛| 三亚市| 建平县|